主持人语
2022-12-11高玉
高 玉
刘醒龙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他不仅在小说领域发力,更将笔触延伸至散文领域,创作了《一滴水有多深》《寂寞如同重金属》《抱着父亲回故乡》《我有南海四千里》《上上长江》等十多部散文作品,可谓成果斐然。作为一名高度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刘醒龙紧密结合个人经验,从自己切身经历的事件中“懂得心痛,发现仁爱”①,其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动,喷薄出对社会人生刻骨铭心的感怀与体悟。《如果来日方长》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为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将自己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的亲身经历进行了全面的纪实。在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非常时期里,作者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细致记录下了他所经历的点滴小事,并由此生发出对生命、人性、情感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如果来日方长》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组织四位研究生同学进行研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自己的看法,并写成文章。四位同学都关注到了《如果来日方长》中大量的细腻、真实、鲜活的生活细节,杨雷从作品的审美特征切入,认为作品中丰富的个体经验是作者再现现实、审视人性之所以能够深刻独到的重要原因,这种个体经验在共同体审美范畴彰显了人类普泛性价值;李培煜认为作品中大量细节的展示从多维度凸显了作品的真实性,不仅能代表作者个人生活中个性化的真实,还能够展现心理化、生理化的真实,人性化、人情化的真实以及历史化、传承化的真实,具有其社会意义;肖蔚从作品叙事的角度切入,认为这是一种“大叙事下的小叙事”,将宏观的大事件化为一件件触手可及的小事,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强了作品的叙事性;许丹丹认为基于文学背后作家的亲历,这部作品获得了见证文学的资格。
其次,肖蔚与许丹丹都关注到了作品强烈的“在场性”。肖蔚的论文从题材的实时性、作者的亲历性这两个方面阐释了作品为何呈现出强烈的“在场性”,她认为刘醒龙选取了他在武汉新冠疫情期间的种种经历作为题材,体现了作者对当下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具有很强的实时意义,同时作者身处疫情暴发中心,他的亲历感受为我们了解武汉的抗疫情况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切口。许丹丹认为作品中强烈的“在场感”来源于其见证性,这部散文可以称得上是作为新冠疫情在场者的“见证文学”,“见证”不仅是作者在创作时所秉持的一种态度,更多的是为了切入生活本身,将自己融入到这段现实生活本身,去发现和剖析问题,并对现实的发展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四位同学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如果来日方长》有着不同的总结与评价,各有其专长。杨雷认为《如果来日方长》作为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史诗性巨著,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底蕴;许丹丹得出这部作品作为一部“见证文学”将永远以武汉战“疫”的历史见证者和伦理审视者的身份而存在,同时为维护文学应有的尊严做出了自身的努力;李培煜紧紧把握住作品的“真实性”,多角度挖掘出了这部作品作为纪实文学的最大特点;肖蔚认为《如果来日方长》作为一部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在“纪实美”的基础上,还具有鲜明的叙事特色,同时,睿智理性的文字所反映出的哲思美处处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
四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如果来日方长》的文学评论是一场思想与写作上的互相碰撞与共同学习,拓宽了我们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视野,同时也加深了身处疫情时代的我们的文学感受力与对现实的反思能力,面对尚未完全平息的新冠疫情,我们还需要更多像《如果来日方长》这样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
注释:
① 刘放:《作品不在大小,在于刻骨铭心——刘醒龙访谈录》,《姑苏晚报》201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