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太冲至骨法治疗气泄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2022-12-11仲桂林陈尚云尹丽丽
仲桂林,陈尚云,尹丽丽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00;3.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4.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西医学无气泄一说,认为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多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流行病学显示[1],泄泻(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和肠易激等)发生呈家族聚集,与家族遗传、环境暴露、免疫异常、饮食剂生活习惯及精神情志因素等密切相关。中医关于气泄,《景岳全书》早有记载:“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其明确指出气泄的根本为肝木克土。故中医治从肝脾,以补脾之虚、顺肝之气为治疗大法。目前,气泄治疗方法较局限,主要以中药[2-8]、针刺[3-9]为主,亦有穴位埋线[10]相关研究。为探索新的诊疗思路与方法,笔者对太冲穴和至骨针法进行整理研究。至骨针法[11]属深刺法,由《黄帝内经》短刺和输刺发展而来,其以针尖或针体抵至骨膜或紧贴深筋膜等筋膜系统为手法特色,目前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气泄、头痛、肾虚腰痛、中风后肢体痉挛及痴呆等,效果显著。从中医经络和西医解剖角度来看,太冲穴骨缘取穴,针刺至骨产生的针刺效应可通过骨膜表面感受器、神经等使针刺信号扩大并高速传导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相关脑区并迅速以经络体系、神经反射体系等作用于胃肠,达抑木扶土、顺肝补脾之效。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对太冲穴至骨针法治疗气泄进行如下探讨。
1 对症选穴
1.1 腧穴探析
1.1.1 穴名及功效 太冲,别名大冲,《太平圣惠方》云:“太即大,冲即要冲。”喻本穴为肝经大的通道所在,即元(原)气所居之处,故名太冲;道家有云:“道冲而用之”,故“太冲莫胜”是极其清净和谐、阴阳调和的境界,说明太冲穴宜和而非强盛;就其穴性而言,肝经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可使水湿之气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肝主疏泄,而太冲正为肝经原气聚集之所。因此,太冲穴具有疏畅气机之功效。
1.1.2 腧穴特性 太冲穴为肝经输穴、原穴,五行属土。《难经》云:“俞主体重节痛。俞者,脾之所主。”脾脏受损身节湿滞痹痛,亦可由太冲输穴所主,取之可达肠腑而止泻止痹痛。原穴可直接反映本脏腑、本经的健康与否,《灵枢》记载:“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明之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气泄时,通常可以发现太冲穴区处存在较常人更为明显的压痛或反应点,这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作用。太冲之土性,表现在它可以燥行间传来的水湿之气,与脾土燥湿同,从侧面反映出太冲土性有运脾健脾之功。太冲属土,既是输穴,也是原穴,综上表明其对肝气乘脾之泄泻有特效,不仅可以疏肝气止痛,还可以燥脾土止泻。
1.2 经脉探析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太冲为肝经原气深聚之所,故太冲穴可调节肝经机能,促使阴阳平衡。肝与胆相表里,二者相互关联。《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络肝,属胆,循胁里……入大指之间……”,胆经循行恰过胸胁,与肝经太冲穴关系密切;清代吴达《医学求是》载:“枢轴运动则中气得以运行,脾升胃降,有赖少阳之转枢焉”,表明少阳胆经对胸胁、脾胃气机转运有调节疏利之效。若足少阳胆经经气不利,则肝木疏泄不畅,木郁而乘土,脾胃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变化失司则气泄。故针刺太冲穴,既可调畅肝胆气机而止泻,又可健脾助肠道运化。
1.3 标本根结理论探析
标本根结理论,强调经气其“源”在四肢,以此为“根本”,而其“流”在头面躯干,以此为“结标”,其指出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了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突出了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病证的重要治疗作用,对针灸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运用位于足部的太冲穴治疗躯干腹部气泄正是对标本根结理论的临床应用。
1.4 从穴位敏化现象探析
穴位敏化是指病理状态下体表特定腧穴由“静息”向“激活”状态转化的过程,是特异性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窗口,能实时、动态感知脏腑经络之气的变化[12-13]。研究证明[14],敏化现象不单是特殊的病理表象,还是针灸施治的有效作用位点,其高反应性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太冲,与肝胆脾密切相关,如上文《灵枢·经脉》曰:“足少阳之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故肝气乘脾气泄时太冲极易敏化。此时,若选用太冲穴治疗,临床疗效则会提高。
1.5 从生物全息律基础探析
生物体全息律讲,人体内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结构上与整体是相同的,每一个部分也是整体的一个缩影,而某些局部具有影响全身活力的信息作用[15]。骨骼是人体结构的支架与主体。太冲穴附近覆盖在骨骼表面的骨膜较完整,从全息角度来看足第一趾骨桡侧由远及近为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及十二指肠等,刺激此处对应全息穴即可调节周身。由于太冲穴靠近全息论中焦肝脾,针刺至达骨膜时,即可更好地治疗肝气乘脾之泄泻。
2 操作独特
作为新的完整独立针法,该法在治疗气泄时对于太冲穴的定位、进针、行针、留针及出针等方面独特,也正是由于该法的独特,才突出其取效迅速的特点。
2.1 定位
太冲穴在足部,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至骨针法强调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病变必然在体表有相应的阳性反应点。术者可结合望诊(观察百会局部有无色泽、痣、突物和脱屑等异常)、切诊(摸索百会局部有无结节、条索、温度、压痛等异常)等来进行阳性反应点定位。反应点不仅可以判断脏腑功能结构是否异常,而且还可作为至骨针法的有效作用靶点来提高治疗效果。气泄患者太冲穴区靠第一趾骨面通常有异常酸胀感且布满条索,定位此处治疗效果最佳。
2.2 进针
进针应用短针直刺至骨[11]。患者卧位,精神放松。术者定位标记后常规消毒,选用0.30 mm×40 mm毫针一根,左手意守固定针刺部位,右手聚气于拇、食和中三指捏住针体下端,嘱患者咳嗽或吸气,迅速加压刺入至趾骨骨面,针刺深度以针尖刺达骨膜为度。
2.3 行针
“至骨”针法行针注重(导)气至病所和动至病所、意至病所。
术者行针时宜对太冲穴采取较大刺激量。术者先保持针身直立,左手按压太冲穴,右手拇、食和中指持续单方向向前捻转9次以滞针,集中意念把自身正气集聚于右手三指,得气后紧持针身施以提插手法,重插轻提,此时患者自觉针感向上传导至下腹部(气至病所),术者继续操作以提针时艰涩难拔为度,频率为150~180次/min,持续作用1.5 min;然后提针尖至皮肤表层,紧贴骨膜向腹部方向斜刺入12~32 mm,操作同上。期间,患者须腹式呼吸配合行针手法,以达到动至病所之效。若行针期间艰涩感减弱或消失,则继续重复上述手法。若触及阳性反应点(如深在僵硬条索、结节及骨质增生等),可采用雀啄、撬拨和滞针后提抖等手法来松解粘连、疏经通络和调和阴阳。带气行针可加速气至病所、动至病所,增强针刺感应,提高治疗效果,如果配合腹部推拿按摩手法,疗效更佳。
2.4 留针
留针时,嘱患者以合骨疗伤功法[16]进行导引30 min。患者轻闭双目及口齿,全身放松,精神内守,保持呼吸均匀,吸自然之清气与全身之气于丹田处交汇,感受丹田处热感、膨胀感及肢体的收缩感;呼气时,以意念推动丹田气血运行周身,疏通瘀滞之经络气血,同时感受由丹田处发散至脊中至巅顶至前额目系至齿关至耳窍之温热气血充盈全身,毛窍张开以排泄浊气。若出现上述表现则为气感现象,得之有培补真元、调心宁神和疏通气血之功效(即意至病所)。同时,术者也可配合腹部震颤、摩法和按压等手法作用于腹部。值得注意的是,针刺得气导气配合意念导气、局部按摩等要达到以动引气、动中求正,使患处之气与针刺之气相互牵引,气泄治疗疗效更好。
2.5 出针
至骨针法刺激深达骨面,其表面布聚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故起针时当重压3~5 min以防止出血,又可兼以缓解强烈针感。
3 针效特异
《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是肢节的主体。因此,覆盖在骨骼表面的骨膜与经络系统关系密切,刺激骨膜便可通过经络传导从而发挥对全身各部分的调节作用[17]。由于骨膜内含有多觉感受器(即PMR,相较于普通感受器更易敏化,反复刺激后骨膜兴奋持续存在),从而使得骨膜系统具有与内脏及其他系统相互影响和相关反应的特性。四肢部针刺至骨要求针尖抵达骨面或贴骨进针,通过刺激骨面达到激发经络气血治疗四肢关节炎症疼痛疾患、顽固性痹痛和远部位的头面胸腹急慢性炎症、顽固性疼痛等[11]。
相比于传统针刺方法通过手法运针促使得气以调整经气而发挥针刺效应,“至骨”针法是通过刺激骨膜发挥其“低刺激,高反应”的特性,由于骨膜组织广泛分布有PMR,所以无论是何种刺激(包括极其微弱的刺激、强烈的疼痛刺激)都极大可能使感受器兴奋产生高反应。因此,该法治疗气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标幽赋》言:“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泄时,太冲处会出现痛阈值降低[18],作为四肢远端骨缘经穴,此处骨膜富含大量的游离神经末梢,针刺至骨面后会迅速产生极为强烈的针感,信号快速传导可引起显著的神经反射及迅速的机体应答,瞬间改善胃肠道痉挛状态、提高胃肠道粘膜的自我修复能力[19]。当骨膜受到针尖刺激时,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递质增加,血管活性物质产生,致痛物质缓激肽和5-羟色胺在血清中的含量降低,从而镇静止痛[20-21],气泄导致的腹痛能很好地通过至骨针法刺激骨膜得到缓解。根据传统针刺经验,四肢末端(尤以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对人体整体调节作用强。针刺具有调节作用[22],针刺太冲穴至骨时,会激活相关“脑-肠-骨骼”轴,针刺信号通过骨骼表面深感觉传出纤维传入并通过大脑皮层传达至脊髓,兴奋胃肠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减少胃肠蠕动,减少泄泻次数,使得大便由稀薄至排出成形。研究者[23]发现,针刺能够有效调节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改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另外,科学家发现,针刺太冲可有效地改变体内激素分泌,对于调节人类情绪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和“脑-肠-骨骼”轴与中医针刺至骨调“神”不谋而合。至骨针法作为对传统针刺的继承,其具有针刺效应强、针感遗留时间长等特点,故能更好地且长时效改善肠道菌群而治疗气泄。针刺太冲穴除以上缓解气泄腹痛、调节脑-肠-骨骼轴、肠道菌群及改善人类情绪外,刺激太冲穴还可能抑制肠道SS、VIP及SP分泌[24]产生而起到治疗气泄的效果。
4 小结
《医学求是》指出:“肝木之于春也,遂其生长之性,则木荣而不伤,郁其疏泄之性,而木性必欲疏泄,泄则生”。表明肝疏泄调达功能与维持人体排泄联系密切。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乘脾,或脾胃虚弱,土虚木乘,脾失健运,致使肠道运化传导功能失常而发病。从多角度分析太冲穴治疗气泄属对症选穴,从经验看治疗疗效可观。“至骨”针法作为一种以刺激骨膜为手法特色的针刺方法,针刺太冲穴治疗气泄具有导气至病所、利用骨膜实现高速传导作用胃肠的双重针刺效应。太冲为肝经输穴、原穴,故对肝木疏泄失常疾病有特效;其性为土,刺之可有抑木扶土之功。“至骨”针法,有针至病所的优势,能够直接调畅气机。因此,采用太冲穴“至骨”针法治疗气泄,值得临床思考与研究。
但是,由于基础研究缺乏、治疗例数少和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空缺,故未能很好地被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认识和采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骨膜、穴位的解剖特殊性还是从骨膜自身接受刺激、传导感应的功能特性来看,以上全部都显示出太冲针刺至骨在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和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