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重大 责任在肩
——党的二十大代表邰慧访谈实录
2022-12-08魏继军陆鹤鸣
本刊记者 李 莉 魏继军 王 波 陆鹤鸣
记者:邰校长,您作为黑龙江省的党代表,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呢?
邰慧:党的二十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作为教育战线基层的党代表,带着龙江党员们的重托,带着新区十七中全体师生的厚爱,能够出席党的二十大,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仍然热血沸腾,充满了澎湃的力量,充满了奋斗的豪情,充满了属于每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和自豪、使命和担当。
二十大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思考着第二天要穿哪一套衣服,真的就像结婚一样,期待又紧张,我特别为二十大准备了一身红色的职业装,我觉得红色是一种旗帜、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象征。想象着明天我就要步入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了,思索着二十大的报告中会有哪些有关教育的内容,这一夜,我思绪万千……
这一夜,我回味着自己30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热爱和坚持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教师的荣光,不是堆叠的厚厚的证书和挂在胸前一枚枚闪亮的奖牌,而是我在三尺讲台上坚守的,是陪伴学生共同成长的每一天,这种热爱与坚持换来了今天的殊荣……
黑龙江省部分党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
记者:在二十大召开的过程中,能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全程参与党的二十大的主要议程,您有怎样特别的感受?
邰慧:二十大召开的那天,当习近平总书记伴随着军乐曲,稳步地走上主席台时,全体代表起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原本不近视的我特意向邻座的代表借了眼镜,使劲地凝神注目着习近平总书记,不想错过每一秒钟。
习近平总书记全程站立,激情饱满。一次次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都是各位代表发自心底的流露;都是对非凡十年中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历史性变革由衷的礼赞;都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伟大成就的感同身受;都是对党中央有效统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共鸣。
当国歌响起,站在现场的我心情与平时截然不同,特别是唱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时,我的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内心百感交集,不仅是光荣和自豪,更多的是感恩,感恩这一路陪伴我、扶持我、帮助我、助推我的各级领导、我的伙伴、我的同事,还有我最热爱的学生们、家长朋友们,让我有了今天的荣光。能够成为2296名代表之一,我是何其有幸。
闭幕式的时候,我在人民大会堂投下了庄严神圣的一票,我深深地感受到使命重大、责任在肩。我为生逢盛世,为有这样伟大的国家,为有这样伟大的党而赞叹、而流泪、而自豪、而鼓掌。
记者:作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界唯一的党的二十大代表,经过二十大的精神洗礼,您对基础教育有了哪些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邰慧:当二十大闭幕以后,我从首都返回哈尔滨,下飞机时已是深夜,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们直奔演播大厅,第一时间与家乡人民分享我们内心的感慨和感动,又是一个不眠夜。第二天清晨,我回到热爱的学校,回到我想念的学生们身边,这是我的根,是我的沃土,是我要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地方。当我站在熟悉的操场,我的心情很激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几个在二十大报告中加重的字,字字敲击着我的内心,肩负着二十大党代表赋予我的责任,我要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连日来,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研读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引发了我很多深度的思考。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未来,涉及到千家万户,关乎到民生福祉。现在的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为每个家庭撑起一片幸福的蓝天,这是教育的责任。教育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如果学生的根扎实了,长大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现在的中小学生在20、30年之后,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他们担负着向第二个百年进军的责任,想到这里,我更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我认为教育意味着师生共同成长,是用生命去感染生命,用爱去唤醒爱。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唤醒每个学生的内生创造力,激发每个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从而生发出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好习惯、好品质、健康的身心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
部分党代表参观北京博物馆奋进新时代场馆黑龙江省展厅
记者:您深耕于基础教育一线30多年,见证了哈尔滨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迁,特别是自十八大以来,在这非凡的十年中,您觉得哈尔滨的基础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您今后的工作方向是什么呢?
邰慧:我30年坚守教育一线,是哈尔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人。过去的十年,哈尔滨的基础教育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可以说是成果斐然,教育质量也与日俱增,教育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哈尔滨新区作为自贸试验区,有很多先行先试的优势,六区叠加新区新政,教育改革先后出台了三维六面二十项创新举措,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新增了公办的幼儿园和托幼中心36所,新建了各类学校26所,增加了学位6.1万余个,满足了让老百姓上家门口好学校的需求,哈尔滨教育实现了努力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拥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踏着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经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考进新区十七中,它是南北互动、两岸繁荣、政企合作鲜活的案例,我要融入新区、扎根新区、奉献新区,为新区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2022年9月,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子,我相信未来新区十七中一定能成为一所标杆式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博爱做人、博学成才、博雅求新;校训是修德明理,为国争光。学校推行着“十百强”课程,包括学习百位人物、百首红歌、百部红色影片、百部经典故事、百项劳动、百项运动、百项生活技能、百项校园的安全百个好习惯、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百个妙招等,深受师生、家长的喜爱。
刘艳伟校长和我都是黑龙江省劳模协会的成员,协会中有近百位的劳模和大工匠,我们想邀请他们到学校来,或者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工作室、车间、实验田、厂房,去看看,去学学。参加二十大之前,我邀请了7位我省党的二十大代表通过线上的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课,让学生们欣赏了国粹京剧,见到了奥运冠军,感受到抗疫英雄无畏的精神;聆听了漠河的党代表讲述怎么去找“北”的故事。如果说一首红歌是一部生动的党史,那么每一位榜样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想把这些党代表和劳模陆续地请进学校,让他们讲一讲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他们奋斗创业的故事,让党员先进模范人物成为学生的榜样、偶像、最应该追的明星,使他们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学校将建党百年的百位功勋人物,以传记的形式进行精心提炼,融入九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用童言童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发挥身边的劳模工匠、党代表的精神引领作用,让学生树立见贤思齐,崇尚楷模的理想,从小立大志——“我也要做党代表”“我也要做楷模”。这也正是我的育人观:天地大课堂,万物皆同窗。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出来:“生活即教育。”我很赞同,生活即课程,事事为教材。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健康的体、智慧的行,实现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共育。
如今的教育改革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接下来怎么进一步去推进和落实“双减”及五育融合?我想,应该发挥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的新区教育人的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去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上的“硬骨头”。
今后我的工作方向主要包括10个方面:第一点是重建教育综合性发展性评价的新样态;第二点是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第三点是优化核心素养引领下课程建设的新体系;第四点是拓展课后服务的新领域;第五点是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新路径;第六点是学习新课程方案和探究新课标引领下学习方式的新策略;第七点是掌握人工智能进课堂、进校园、进生活的新样态;第八点是推进真正为教师减负,赋能研培的新思路;第九点是总结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新方法;第十点是研究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新机遇。通过新区十七中全体师生的深研究、广探索,用实招求得实效。
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每个党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做好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急先锋、排头兵、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