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评价

2022-12-08林春英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泻火听阈通窍

林春英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医院 五官科,江西 赣州 342300)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机体因突然情况而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往往会伴有耳鸣、眩晕等症[1]。本病往往为单侧患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表现出了年轻化趋势,已经发展成为耳科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多和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2]。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属于“卒聋”“暴聋”等范畴,认为突发性耳聋的病机为毒、痰、瘀、火及脏腑虚损,其中以“火”“瘀”致病为最常见和危重。我院通过多年的研究经验,开展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突发性耳聋确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7例;年龄33岁~50岁,平均(40.32±6.29)岁;病程1 d~5 d,平均(3.06±0.24)d。对照组中,男19例,女6例;年龄32岁~50岁,平均(39.68±6.05)岁;病程1 d~5 d,平均(3.11±0.28)d。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正常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辨证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

1.3 排除标准

近3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者;明确的内耳病变者;难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泼尼松、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泼尼松,1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治疗2周。甲钴胺 0.5 mg,3次/d,治疗2周。前列地尔,10 μg/d,联合0.9 %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

2.1 对照组

联合泻火化瘀通窍法治疗。基本方:柴胡15 g,钩藤25 g,丹参30 g,葛根30 g,枳壳15 g,栀子15 g,石菖蒲25 g,红花15 g,川芎15 g,香附15 g,甘草15 g。水煎至300 mL,分早、中、晚服用。治疗2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鸣天鼓治疗。指导患者舒缓呼吸,两只手的掌心紧贴在外耳道口,然后将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横按在脑后枕的位置,然后食指翘起来,放在中指上面,再用力将食指滑下,叩击脑后枕部,能够听到清晰洪亮的声音,和击鼓差不多。先左手,后右手,各24次,最后两只手一起,叩击48次。1次/d,15 min/次,治疗2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观察听阈水平、THI耳鸣残障评分、DHI眩晕残障评分变化情况、焦虑评分[5]、血黏度值变化情况。

听阈水平:由同一位医师经同一台仪器测定。

THI耳鸣残障评分[6]:总分为0分~10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DHI眩晕残障评分[7]:总分为0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受眩晕的影响越严重。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听阈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听阈水平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听阈水平比较

3.3.2 两组THI耳鸣残障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HI耳鸣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THI耳鸣残障评分比较分)

3.3.3 两组DHI眩晕残障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DHI眩晕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DHI眩晕残障评分比较分)

3.3.4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分)

3.3.5 两组血黏度值比较

观察组血黏度值中全血黏度、低切血黏度、中切血黏度、高切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黏度值比较

4 讨 论

当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内耳供血障碍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机体发生障碍后,容易损伤到听觉功能[8~10]。当机体的血液黏性发生改变时,以及一些相关血管的病变,都会造成局部缺血,最终引发耳聋[11~12]。西医学认为,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措施治疗[13],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属于“暴聋”范畴。《素问》中有记载,“肝病者……耳无所闻……耳聋不聪。”表明耳是清空之窍,如果脉络不通,则容易发生耳聋。而且肝胆和耳朵有一定的关系,肝胆功能失调,也会造成耳部发病。因此,耳的病症,可以归结为“火”“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听阈水平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患者的听阈水平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耳鸣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的耳鸣残障情况得到控制。观察组治疗后DHI眩晕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说明患者受眩晕的影响较轻。所选方剂中,柴胡、钩藤、栀子等为君药,能够清肝利胆,泻火通窍;配合丹参、葛根等臣药,活血化瘀,开瘀通气;枳壳、夜交藤活血通络,安神顺气。诸药配伍,达到活血化瘀、通窍安神的治疗效果。鸣天鼓,能够疏通督脉,气血流畅,通过震动,使得耳部的血液得以流注,改善耳蜗的血供情况,恢复内耳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改善。观察组血黏度值在全血黏度、低切血黏度、中切血黏度、高切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说明患者的黏血度改善较好。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头上经络众多,反复推敲2 min,然后用指法进行梳头,可以疏通经络。

总之,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听阈水平、THI耳鸣残障评分、DHI眩晕残障评分均改善比较明显。

猜你喜欢

泻火听阈通窍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上海市青浦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状况分析
清火退热 按液门穴
更正启示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治疗鼻炎食疗方
口腔溃疡煎甘草黄芩
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
硫酸镁治疗爆震性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