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保国研究员经方论治中风先兆的理论探讨*
2022-12-07王玉玲杜文森邱保国
王玉玲,杜文森,邱保国
(1.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191;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为特点,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1]。近年来,针对中风病的研究、治疗、预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多数学者认为中风病早预防、早发现是治疗的关键。虽然近年来我国脑卒中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病率仍然很高,且有持续加重之势[1]。在该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邱保国研究员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津贴,荣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他从事临床工作六十余年,临床诊治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在经方治疗中风病和中风先兆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经验,对中风病注重认清先兆,强调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复发的四原则。他认为中风抓住先兆早期治疗是降低中风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同时强调运用食疗、乐疗、导引等能有效减少中风先兆的复发。笔者现对邱老运用经方论治中风先兆的理论探讨如下。
1 中风先兆的历史沿革
中风先兆是中医学病名,即在中风发生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感觉、运动障碍等前驱症状,如在情绪波动后或者活动后出现头晕头痛,偏侧肢体无力,偏侧肢体发麻,视物成双或模糊,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环指胀痛,健忘,神情呆滞,肌肉跳动,倦怠嗜睡,站立不稳等。中风先兆是中风的早期信号,该病与中风有相似的病因病机,证候要素有“风、火、痰、瘀、虚”等,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气血亏虚、肝肾阴虚,标实主要表现在肝阳化风、化火,痰瘀阻络[2]。中风先兆的命名最早追溯到《素问·调经论篇》,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元代罗天益提到“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疾”,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载了中风先兆的34种前驱症状,曰:“有偶尔一阵头晕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无故一阵眼睛发直者,有睡卧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者,有两手长颤者,有胳膊无故发麻者……”王清任还强调说:“因不痛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疏忽。”所以他主张应切实做好中风预防工作。王清任所论之中风与当今人们的认识基本相同,且范围更广[3]。张锡纯对中风具有独到的认识:认为中风重在预防,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着重提出中风先兆,并对中风先兆进行了科学归纳,分别提出了脑缺血先兆和脑出血先兆,“是以西人对于萎废之证皆责之于脑部,而实有脑部充血与脑部贫血之殊”[4];对中风先兆的病机进行了提纲挈领地概括,对中风先兆的辨证首辨虚实,在此基础上再辨火盛、阴亏、表邪未解、胃气不降、宗气不足、肾精亏虚之区别,并以脉象、头目的症状、胃的症状、心脏的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5个方面进行归纳分类,为中风先兆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简洁的诊疗方法,对中风先兆的认识更趋完善[5]。马云枝教授认为,中风病位虽在脑,但与脏腑关系密切[6]。邱老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中风患者常有前驱症状,即先兆症状。若中老年时发眩晕、舌硬、唇麻、肢端麻木、一时言语不清、眼皮跳动、视物模糊、耳内无故蝉鸣、头项无故一阵发直,或烦躁或倦怠嗜卧、健忘、神经呆滞等,特别表现一侧面麻、乏力、麻木应引起足够重视。故临床应细心问诊,四诊合参,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复发。
2 审视病机,强调气血逆乱和血瘀的致病作用
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在秦汉隋唐、宋时期是以“外风论”占主导地位,金元时期抛弃“外风论”而创立“内风论”。元朝王履提出“真中风”和“类中风”,对中风进行了创见性分类。明朝张景岳正式提出中风与外感风邪无关,倡导“非风”学说,提出该病皆内伤积损颓败而致病。明朝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两证。晚清及近代医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日臻完善。上述医家虽对中风先兆的症状进行了描述,但均未提及中风先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邱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先兆的病机有以下三方面:①浮阳上越,肝阳化风,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患者或因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或劳倦内伤,或七情所伤,再加情绪过激等导致肝阳上亢,引动心肝之火,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而出现眩晕头痛,或目眩头胀、偏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或一过性肢体麻木,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持物落地等风盛则动之症。②气虚血瘀,脑络瘀阻,气血失于流畅,筋脉失养。患者或年老体弱,或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劳倦内伤耗伤气血。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足则不能行血使血瘀脉络,经脉不通则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形成离经之血阻滞气机运行,造成气血逆乱而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疼痛,气短,倦怠嗜睡,精神萎靡等;血不足则脉道不充,经脉失养,不能上荣清窍、清窍失养则出现头晕、头蒙,面色无华,肢体麻木不仁等。③阴虚阳亢,血瘀或痰瘀脑络而致病。素体阴虚,肝阳上亢,化火生风,风火交煽,挟痰上扰,蒙蔽心窍则神志昏迷,流窜于经络则肢体麻木;风痰或痰瘀阻于脉络、脑脉,导致脉络或脑络瘀阻,气血流通不畅,则出现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或偏瘫,舌质红,脉弦细。邱老谈到,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中风先兆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和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在中风先兆的治疗上应识别其病因病机、原发病、证型,对症进行治疗。
3 治未病思想,强调早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
早预防、治未病思想是邱老治疗中风先兆的核心思想,认为早预防和治未病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控制患病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能有效控制疾病向中风先兆和中风发展。因中风先兆和中风之间的转换往往表现为进展快、察觉难、治疗迟的特点,主张提前对易发病人群进行普查、登记、科普,并根据辨证类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向中风发展。即使不慎出现中风先兆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就诊、治疗,这和现代西医进行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理念是一致的。《难经·七十七难》云:“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言:“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说明在东汉末年对于治未病和早预防、早治疗已经相当推崇。孙思邈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以上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对治未病的重视。邱老在中风先兆预防中,注重从养生、欲病入手,善于平衡阴阳,调整脏腑气机,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采用导引、头部耳朵全息按摩、音律调摄、补先天肾气、养后天脾气的办法,使心神安、气血旺、经脉充,脏腑、经络、筋脉得养,从而预防中风先兆的发生。
4 治宜求因辨证
邱老认为:中风先兆主要为风、火、痰、瘀、虚所致,属本虚标实证,目前临床多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气虚血瘀痰湿等类型,可分别给予平肝潜阳、清热息风、滋阴潜阳、化痰息风、补气健脾、祛湿化瘀等治则。他根据以上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把中风先兆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阻逆3型进行辨证论治。
4.1 肝阳上亢型
主证:常见眩晕头痛,或目眩头胀,偏侧肢体无力,或一过性肢体麻木,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持物落地,舌质红,苔少,脉弦。病机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治宜平肝潜阳,清热息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天麻10~15 g,钩藤10~30 g,石决明20~30 g,桑寄生10~20 g,杜仲10~15 g,川牛膝10~30 g,珍珠母10~30 g,炒栀子10 g,黄芩10 g,益母草20~30 g,茯神15~30 g,夜交藤20~30 g。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降逆,潜阳,通络,共为君药。石决明、珍珠母咸寒质重,平肝潜阳,清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息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以治本;炒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平降肝阳;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共为佐药。加减:眩晕头痛剧者,可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息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加生地黄、枸杞子、当归、何首乌以滋补肝肾、养阴补血,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加天竺黄、石菖蒲以清热化痰、定惊开窍;若头疼固定、肢体或舌体强硬、言无不利,舌质紫暗瘀血明显者,加全蝎、蜈蚣息风解痉,当归、桃仁、川芎、赤芍活血补血化瘀,通经活络;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7-8]、杜仲、益母草[9]、桑寄生[10-11]等,经研究均有降低血压之作用。
4.2 阴虚阳亢型
主证: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心烦燥热,失眠多梦,四肢麻木,腰腿酸软,舌质红或暗红,少津,苔薄白,脉沉细。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方用增液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玄参20~30 g,麦冬20~30 g,生地黄10~50 g,天麻10~15 g,钩藤10~30 g,桑寄生10~20 g,杜仲10~15 g,川牛膝10~30 g,炒黄芩10 g,菊花5~15 g,罗布麻叶10~15 g,龙骨15~30 g,牡蛎15~30 g。方中以玄参、麦冬、生地黄补肝肾,养阴生津;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祛风通络;川牛膝为引经药,可增强天麻、钩藤平肝潜阳之力以治疗肝阳上亢;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以治本;炒黄芩、菊花清肝降火、明目祛风,以折其亢阳;罗布麻叶平肝、清热、利水;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全方合用,共奏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之效。加减: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大黄以补肾通便;内热交甚、心烦燥热者,加栀子以清热除烦;脾虚不摄,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仁、石菖蒲等温脾摄涎;风热上绕者,加地龙、蝉蜕等清热息风等。
4.3 痰湿阻逆型
主证:头晕头懵,头重如裹,心烦胸闷,恶心痞满,食少多寐,便溏,苔白腻,脉弦滑。病机为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利。治宜化痰息风,健脾祛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0~12 g,天麻10~20 g,茯苓10~30 g,陈皮10~15 g,竹茹10~12 g,白术10~30 g,泽泻10~50 g,甘草片6~10 g,生姜3~5片,大枣3~5枚,钩藤10~30 g,白蒺藜10~15 g,地龙10~30 g,全蝎5~10 g,车前子10~20 g,薏苡仁10~30 g,玉米须15~30 g。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甘草片调合诸药。邱老在临床中常以陈皮加竹茹代替橘红以增强行气化痰止呕的功效,泽泻汤中仅泽泻、白术两味药,泽泻味甘寒淡渗利湿、通利小便,白术健脾祛湿,两药合用可去水停,升清阳,降浊阴,治疗头目昏眩,能加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健脾祛湿之效。因湿性重浊、黏腻,该证型证眩晕往往病程长,兼夹症多,故伴有肝阳化风者常加钩藤、白蒺藜以平肝镇静安神、解郁祛风,病程日久伴有血瘀者加全蝎、地龙以活血通络,痰湿阻滞三焦、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者加车前子、薏苡仁、玉米须以加强祛湿利小便之功。现代药物研究发现,泽泻[12]、白术、玉米须[13-14]、车前子、薏苡仁、茯苓[15]等有降压作用。
5 重视中风先兆早干预
中风先兆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一般治疗效果显著,常能做到药到病除,覆杯而愈。但邱老在长期的临床过程中发现,凡出现过中风先兆的患者,在之后数年内再发中风先兆或者中风的风险较未得过中风先兆患者的概率大大提高,为此提出中风先兆治愈后早干预的思想,在中风先兆患者病愈后及时给予饮食指导,利用天然食物的寒热温凉属性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如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要禁食辛辣厚腻之物,宜服清淡、养阴之百合、枸杞子、山药等;气血亏虚者宜服当归、大枣、黄芪、党参等;性格内向或肝郁、肝火旺盛,情绪波动大者,常根据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利用五音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给予音乐治疗及心理开导,使患者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五脏安和;对痰湿或痰瘀患者给予健脾化湿的食疗指导及导引吐纳方法和丸药缓慢图之使患者湿祛瘀化,经脉畅通,从而避免疾病复发。
6 小 结
邱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及研究多年,临证经验丰富,在治疗中风先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对中风先兆的辨证与治疗深有心得,既辨证又辨病,既重视早期预防又强调后期干预。在临证用药方面既崇尚经方又不拘泥于经方,既尊重古方炮制又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及药理研究。笔者根据其理论特点进行合理的加减运用,疗效确切,为中风先兆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