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基于河南省非遗保护典型案例
2022-12-07郝晓静
郝晓静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次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并进行推介。总书记的非遗足迹彰显党中央对传承、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及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怀期望[1],展示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及保护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1 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截至2022年3月10日,以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题词为条件进行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计46条,研究多为外省某一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化、传承与创新。
综合研究成果方面,黄永林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途径有着不同的体现:科学有序开展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实践工作,综合运用各项先进技术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水平;深入调研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市场经济的崭新结合点,充分发挥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品牌、技术以及资源优势;合理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元素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汪振军在《民间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不管物质如何丰富,科技如何发达,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永不止步。应当注重民间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罗戎平的《创新性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现代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在保持“本真性”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科学因子实现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韩若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以“情动机制”为视角》提出日常生活也是个人情感、社会情感和群体性在场感滋生的主要场域,这既是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情动环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条件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
项目个案研究方面,李斌的《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及艺术内涵——以皮雕系列产品为例》选取皮雕系列产品为例,从皮具的实用价值出发,着力打造以原创设计为核心优势的“非遗”品牌,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意蕴与社会审美风尚的平衡。许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研究——淮南豆腐的传承》以淮南豆腐为例,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方法路径。陆平的《以“文化双创”助推非遗布老虎的活态传承》论述文化双创背景下布老虎的传承路径。吴明冬等的《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武术创新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新中国70年来少数民族武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新时代发展路径,建议新时代少数民族武术应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要思想为引领,实现文化内容、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的创新。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是人类文明智慧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依据。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原汁原味地继承还是与时俱进地融合创新,社会各界人士会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然而不管时代发生了何种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文化内涵始终是维持不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内容明确提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其传承性、真实性以及整体性。该句话所强调的意义是人们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避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确保能够保留下来其全部历史文化信息,向人们呈现出最为真实的历史文化艺术原物。而“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自我调整和改良),为文化赓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到:人们在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需在文化传承发扬过程中保持其充足的活力与创造力。2015年6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 试点工作现场协调会议,会议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需要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前提基础上,为实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而努力奋斗。”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第一个原则即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处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始终坚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当人们站在历史发展规律角度分析问题,可以得出“倘若人们只是单一关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定性的延续,一味强调保存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式,而完全忽略掉唯物辩证法关于所有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会容易导致断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促使非遗传承偏离其总”[2]。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原则正逢其时。
3 双创背景下非遗焕发新时代活力
3.1 光山花鼓戏保护传承创新案例
花鼓戏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多在农村民间演出。光山素称歌舞之乡,位于河南省南部,这里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部,风土人情、民俗民习、语言发音都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宋代苏东坡贬谪黄州途经光山,在《仇池笔记》中说“光黄人二三月群聚讴歌”,记录了光山歌舞的盛况。光山花鼓戏由当地民歌小调和花会舞蹈逐步孕育而成,是板腔体和曲牌体结合的剧种。多以组班形式演出,每班七八个人。以演小戏为主,也演连台戏。伴奏主要是打击乐,也有管弦乐伴奏。道白用当地方言。行当齐全,一人多角,舞美扮相简而不乱。唱腔丰富,分慢板、行板、快板、散板四类,吸收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剧目有200 多个,以师徒口传为主。
3.1.1 光山花鼓戏在近现代的传承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光山花鼓戏受到封建统治的歧视,清王朝将其列入花补,不准进城演出;国民党执政地区,不准花鼓戏与京剧同台,不准其登乡宦大雅之堂,花鼓戏艺人只能在穷乡僻壤地带流动演出,生存极为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光山花鼓戏得到很快发展。1952年,光山县人民政府将几个花鼓戏班子合成一个剧团,专门演唱花鼓戏。1953年光山花鼓戏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获得很高评价。1955年,光山大众剧团被河南省文化厅批准为正式民间职业剧团,同时,光山县文化部门派剧改干部对剧团进行改人、改戏、改制工作,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收集管理花鼓戏曲谱和唱腔,并在原来只有打击乐的基础上增加管弦乐伴奏。1956年,光山大众剧团已能上演剧目20 多个。至此光山花鼓戏进入繁荣昌盛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传统的戏剧表演受到冲击,光山花鼓戏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3]。
改革开放以来,光山花鼓戏又获新生。1980年,光山县文化馆扶持成立孙铁铺半职业化花鼓剧团,重新招收演员,由花鼓戏老艺人传艺,排练和演出剧目20 多个,民间市级各花鼓戏班,陆续恢复演出活动。1990年6月,河南省第一次花鼓戏研讨会在光山召开,近30 名专家学者对光山花鼓戏的源流、沿革和艺术特征进行研究考证,确立了光山花鼓戏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21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光山花鼓戏越来越被多方重视。2007年2月,光山花鼓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县20 多个花鼓戏班在民间季节性地开展演出活动,但收徒传艺的花鼓戏艺人不断减少,剧目、唱腔和相关史料还需要进一步收集整理[4]。
3.1.2 花鼓戏传承保护创新路径
针对稀有剧种受众少、传承群体老化严重的实际情况,2017年,光山县将成立花鼓戏剧团,通过前期制度确定、资金保障、人员招聘,正式成立“光山花鼓戏剧团”,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此项稀有剧种进行保护传承。
一是改变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变养人为养事。采取政府采购、补贴演出和购置设备,专项资助大型活动等新的投入和运行方式。二是聘请外脑,以老带新。光山县于2017年7—8月开设了花鼓戏培训班,面向全县招收热爱光山花鼓戏艺术的男女青年。学戏与排戏相结合,推出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品。三是采取“民办公助” 方式,成立光山花鼓戏剧团。截至2019年4月,花鼓戏剧团已招募演职员15 人,完成初步建制。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导向,内容上推陈出新。剧团每年复排两部以上经典剧目,编排一部新剧目,形成10 部可供日常演出的剧目储备。五是经费来源上主要依托政府购买资金和商业演出,二者动态平衡。县政府将按年度预算划拨花鼓戏活态传承演出专项资金,同中央国家级非遗补助资金捆绑使用。六是走出去学习,在提高中得到保护。花鼓戏频频赴外交流,深化与外地花鼓戏之间的交流互动,学习外地在非遗传承、剧团运作、人才培养和剧目打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让光山花鼓戏艺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中得到保护[5]。
3.2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保护创新案例
禹州中医药文化是浓缩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有重要地位。禹州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由于地处中原,对于全国东西南北的药商,禹州都是货运的终点,其药材贸易必然是全国药商的贸易,汇集的药材、文化必然来自全国,由此荟萃产生的药会习俗、炮制技术、丸散膏丹、名医名药都来自全国。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形成于宋元时期,至明代得到完善,并形成理论体系。禹州中药加工炮制以质量好、疗效高而闻名,能切制药材800 多种,能切出片形14 种。对不同药材,采取不同炮制方法,能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其技术独特,制作精细,增效明显,有“药过禹州倍生香”之说。其特征是工艺讲究,药必道地,九蒸选材必存放三年,蒸晒讲究时节,久存不变质;去杂“舌舔无土腥”,浸润“药透水尽”“身软皮伸”;切出“半夏片薄能飞天,桔梗切片不见边,槟榔能切百二片,黑灯切药无残片”;炮制毒药,必先尝毒,以身试药。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是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发展和行业经营的历史缩影,其技艺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征,同时促进了中药相关行业联动和药交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提升民众健康水平,带动当地药材种植,繁荣地方经济和脱贫攻坚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6]。
3.2.1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状况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以禹州市为核心区域,并以河南省青山药业为代表的10 多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为集中实践传承区,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药材集散地设有药材加工经营点,从业人员1 万余人,借助禹州药市650 家药行,中药加工炮制产品行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定期举办中药加工炮制培训班,由传承人展示加工技艺,吸引大量同行参加。在每两年一度的药交会上举办中药加工炮制技能大赛,有大批与会代表观摩。青山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习馆,常年举办科普活动,吸引大批观众参观体验。
传统中药材加工炮制多以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从事加工炮制的积极性不高。随着从业人员年龄的老化,中药炮制技艺后继乏人。
3.2.2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保护创新路径
自2007年该遗产项目列入省级代表性名录以来,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传承群体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积极推荐传承人列入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二是当地成立调查组,多次开展了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现状调查工作,对其分布区域、从业人员、传承情况、经营情况、技艺保存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访谈,对项目工艺流程、关键技艺进行了影像记录,并存入数据库;三是积极开展传承工作,传承人积极带徒传艺,保护单位组织相关培训,培训学员200 余人次,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禹州传统中药炮制技艺传习所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四是积极申请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原产地地域保护,其中白芷种籽和生品禁止出口,为禹州道地药材加工提供了法律保障;五是组织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相关企业、传承人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在《许昌日报》等媒体,刊发相关报道,积极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召开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发展座谈会,出版《禹州医药志》《禹州文化典藏·中医药典》等专著。
4 结语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创造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包括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从业者在内的广大非遗人应当在非遗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河南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包括光山花鼓戏在内的百余种传统戏剧正焕发新时代活力。下一步,河南将力争在非遗传承创新、宣传展示等方面有新突破,依托“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等活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做好非遗成果转化的同时,服务当代、造福人民,为出彩中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