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2022-11-22

黄河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花鼓戏常德湖南

赵 梦

引 言

中国的戏曲文化包罗万象,剧种形式繁多有趣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地位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中国的戏曲文化有着历史悠久的综合艺术舞台。在我国众多的戏曲产出省份中湖南地区的戏曲产出又是比较多的。湖南花鼓戏不仅在全国还有在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力,常德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其中之一,构成了著名的湖南花鼓戏的分支。常德花鼓戏的灵感从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而来,其内容形式蕴含了丰富人生哲理。常德花鼓戏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饱满深情的民间人文轶事在戏曲文化的历史洪流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广大群众喜欢,完好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美学特点。

一、湖南常德花鼓戏的起源

喀喀戏是常德花鼓戏的又一个名字,作为湖南花鼓戏的六大流派之一,它不单单流传于常德的市区,还流传于常德市下面的各个县城和乡镇,沅水流域、澧水流域、湖南的北部以和湖北的南部与之相邻的地域都有花鼓戏的存在。湖南花鼓戏也是湖南各地方的花鼓戏的总称。湖南各地的花鼓戏可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等六个流派,每一个流派都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湖南的花鼓戏最早也是由湖南民歌发展而来的,它每个地方花鼓戏的曲目都超过400部,音乐的曲调超过300首。它主要是反映民间的生活,语言易懂,音调活泼,乡土气息也比较浓重,后来逐渐地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形式,这也是花鼓戏最初的演唱形式。花鼓戏最先出现在清嘉庆年间,并且根据有效的史记记录,一旦一丑的演唱形式在清嘉庆年间就已经构成,并且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也具备必然的范围,不单单只是一旦一丑,并且已经成长成了“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早期的花鼓戏并不是一个有规模的戏班子的定时演出,而是一些半职业性的班子作季节性的演出。他们的职业不只是花鼓戏的演员,在农忙的时候干农活,在农闲的时候就从事花鼓戏的演出,光绪以来,这种戏班子发展得极快,不仅从事花鼓戏的艺人增多,而且还设有专门的学习花鼓戏的场所。

刚开始花鼓戏有多彩多样的名称,在二十世纪中期,演出花鼓戏的剧团都称为“楚剧团”,后来又叫做“花鼓戏剧团”,才正式的取名为常德花鼓戏。常德地区,其实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全楚之咽喉,滇黔之门户”的美称,这也就看得出来常德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且在历史记载上常德留存着许多文化印记,例如,有着关于描写常德风土文化的古诗词,音乐等。所以常德花鼓戏就是绽放在常德区域内的艺术珍宝。

从古至今常德一直就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如著名诗人。如屈原、陶渊明、孟浩然等更多的诗人学者来此创作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常德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也曾经在这里创作出了有名的曲子《九歌》,事实上为湖南不同风格派别的戏曲文化提供了养料打下了基础。在明代中期,常德民间的歌舞开始流行起来,常德花鼓戏便就是从民间的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不断地发展得以流传和被世人喜爱至今。

以演出历史来讲,常德花鼓戏的演出历史时间长,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刚开始的艺术形态萌芽。清代中期,便出现了数不胜数,风格多样的花鼓戏戏剧班社。各大小班社从中相互学习,借鉴,比较从而出现了一批技艺高超,能力优秀的花鼓戏表演艺人,花鼓戏班社规模也得到了扩大。但是在清代末年,常德花鼓戏遭到了官府的禁止,花鼓戏的发展因此而停滞不前。全国解放时,常德花鼓戏发展速度飞快,也为此建立一些系统的花鼓戏剧团,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演员被要求只能演所规定的样板戏,未能逃脱被摧毁的命运。不管是专业剧团还是演员,剧本还有演出的场地都未能逃脱厄运。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花鼓戏的喜爱有增无减,“文革”后花鼓戏的艺术魅力依旧停留在观众心中,花鼓戏才得以机会浮出水面,不断努力发展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常德市也同样成立了一批花鼓戏的剧团,后来不断重组,形成了常德县花鼓戏剧团。

二、湖南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一)常德花鼓戏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1、独特的人物形象

常德花鼓戏具有强烈的戏剧特色,无论是对于演员本身表演还是对剧本创作来说都显现一定的戏剧喜剧效果,这样的效果能烘托舞台气氛并且这一效果符合常德人民群众的口味和接受能力。在表演形式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了常德当地方言,当地民间故事,特色服装,结合动作身段进行夸张化处理,利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剧情结构等等体现生活本质,彰显戏剧主题。例如在花鼓戏《补锅》的桥段中利用剧情之间的巧合性和误会让整个桥段的情节性进一步上升,使得观众被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小矛盾有共鸣深有体会的同时也被逗得哈哈大笑,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实现了常德花鼓戏的表演宗旨,那就是鲜明的戏剧性。其实在花鼓戏演员表演过程中,丑角通常会故意丑化或者走丑步的形式提升丑角演员的表演滑稽度。一般通常采用夸张化的面部表情和大幅度的动作在一颦一笑中带动着观众,目的就是在于增加花鼓戏的舞台演出效果,掌控观众情绪和提升现场氛围。

2、独特的人物性格

常德花鼓戏所深受人民群众喜欢,是因为它趣味性强烈,符合常德地区人民群众的个性特征。常德花鼓戏的节奏比较快,听起来就比较欢快有趣,容易让观众代入,仿佛身临其境。不仅体现了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点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与当地群众乐观的生活状态是分不开的。常德花鼓戏的语言的对白节奏快,感觉就好像是噼里啪啦似的,活泼轻快,风趣俏皮,这种特点也贴切常德人的说话方式,并且也能很快地被常德当地人所接受。常德花鼓戏的演员能够巧妙地把结合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用简单,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演唱出来,使得人们在看戏的同时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这样花鼓戏成为广大劳动群众的娱乐休闲方式。

3、乡土气息浓重

乡土气息浓重简单地说就是常德花鼓戏来源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湖南早些时候的民歌以及小调都可以说是常德花鼓戏的前身,常德花鼓戏有的曲子原先是当地的老百姓在走夜路的时候哼唱的,所以有人就说常德花鼓戏是湖南戏曲的通俗唱法,常德花鼓戏是来源于民间的,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花鼓戏的众多演员们来一起整理加工,这也是常德花鼓戏被人民群众所了解熟悉的重要原因,常德花鼓戏可以说是听到了之后觉得倍感亲切,看到了以后也觉得莫名欢喜的地方性的音乐,常德花鼓戏一般来说都是反映民间的生活的,里面的题材大多数都是以生活劳动、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家庭之间的众多矛盾为主,语言方面大多是通俗易懂且非常生动的,所以说常德花鼓戏是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来说常德的花鼓戏取材于民间的生产生活,甚至它连基本剧本的内容都可以和老百姓对号入座。所以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能够直接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所以常德花鼓戏能够迅速地打入人心并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传唱。这也为常德花鼓戏能够不断丰富和壮大提供了条件。

(二)常德花鼓戏的语言特色

常德花鼓戏被大多数人所喜爱且易被传唱绝我想大多数原因与常德地区特有的方言有关系,常德方言在湖南的众多方言体系中是发音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语气音调都和普通话很相似没有太大区别。常德花鼓戏的主要舞台语言便也就是常德方言,它有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特点,所以有着浓厚方言的常德花鼓戏就能够迅速地被群众所接受,有一定亲切感。常德方言中有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平翘舌音不分,就以《刘海砍樵》这首戏曲来说,它里面所有带h音的声母在演唱出来时都是把h给唱去掉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啊”中的“这”唱出来就是“ze”。这种独属于常德人的语调也迅速得到常德人的喜欢与认可,会给人一种真实亲切接地气的感觉,观众在观看花鼓戏的同时也可以被感染带动着跟唱,和演员一起互动,活跃表演现场氛围。

(三)常德花鼓戏的演唱特点

1、一唱众和

民间的各类艺术形式题材便是花鼓戏的萌芽,民间的哼歌和劳动号子便因此形成了常德花鼓戏的演唱。打锣腔是常德花鼓戏最开始的演唱唱腔,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开唱众人帮唱的形式来演唱,这种演唱特点和常德澧水区域的“澧水船夫号子”相似。花鼓戏的演员一般采用清唱的方式,旁边就以锣鼓帮腔,伴奏形式也就用锣鼓和小唢呐,锣鼓伴奏是紧贴着演员的表演以及歌唱走的,以此来进行符合演唱形式的伴奏。锣鼓和唢呐的器乐伴奏给人一种有力量,嘹亮高亢的感觉并且能很好地烘托出舞台表演中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样会符合常德花鼓戏的声音特色。对于常德花鼓戏来说,常德花鼓戏的演唱具有字多腔少,咬字灵活多变的特点。常德花鼓戏在表演时就像常德人平时生活中的说话方式一样音调高,声音较细,这样及其具有人文气息和地方特色。后来由于政治和人文历史和其他戏曲艺术对常德花鼓戏的影响最开始打锣腔被新的声腔替代了,常德花鼓戏的主要声腔便由此演变而来。

2、假嗓高八度唱句尾

以前的老人都把常德花鼓戏称为戏灯,不过它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叫做常德喀喀戏。喀喀在常德话中的意思就是不规则不规矩的意思,假嗓子高八度唱句尾可以从字面理解,也就是在常德花鼓戏中每一句的句尾都喜欢升高八度用假嗓子去唱。就是常德花鼓戏为什么听起来感觉都是那种高亢激昂的,最开始唱的时候,一般都用自己的嗓子,也就是跟我们平时自己说话的声音一样,这样会缺乏美感。但是极其造成喉咙的伤害,会有挤压嗓子的现象,因为这样会让声音干涩,缺乏美感和视听享受,所以最后听起来的声音是比较尖锐刺耳的。但就是这样便形成了常德花鼓戏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这是与澧船夫水号子有极大联系。因为澧水船夫号子的影响,在音域上有强烈的视听比较,音色也大为不同。但没有澧水船夫号子的声音那样宽泛,声音上没有那么粗犷。给人带来一种在郁郁寡欢时忽然间听到这样的曲子感觉铿锵有力,充满力量的感觉久久不能忘却。

3、特点突出的节奏型

在一般的戏曲音乐中,音乐的旋律感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形式,强弱特点所表现出来,因此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是不同的。但不同的是,所有的常德花鼓戏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它表面上去看每一首戏曲的旋律都差不多,但是节奏表现形式却大有不同。所以,常德花鼓戏在节奏上的表现形式是非常特别的,特别强调的是,常德花鼓戏创作中会运用许多切分节奏,切分音节奏的作用给人在视听感觉上会有一种起伏感和特别有强劲有力的感觉,所以这也是常德花鼓戏非比寻常的艺术魅力。

结 语

常德花鼓戏是历史悠久的戏曲和综合性表演艺术,它吸收了各个不同种类流派的民间艺术优秀的养分,在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二十一世纪经济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常德花鼓戏戏曲文化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不被大家所重视,而当代青少年对于花鼓戏的认识了解更加是微乎其微,少之甚少。常德花鼓戏作为优秀的传统艺术,有着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及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璀璨的宝石。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不应该只沉醉于时兴的流行音乐文化中,还更应该去关注传统戏曲艺术文化,去主动了解常德花鼓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艺术魅力,有助于更好地弘扬发展地方传统戏剧文化,让常德花鼓戏踏上一个新台阶以另一个崭新的样貌呈现在大家眼前,被世人所喜欢。■

猜你喜欢

花鼓戏常德湖南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邵阳花鼓戏传承保护研究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扶琴》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银色的常德
房子就是拿来住的
《清溪雅集》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