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国际学生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
2022-12-07赵婷婷宋丹丹张若天徐琳琳
赵婷婷,宋丹丹,张若天,徐琳琳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24)
高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面向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培养更多符合国际需要的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不断强化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方面的工作力度,国际高水平大学建设更需要高校持续开放,深化文化交流等实质性合作,构建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新格局。当前高校国际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致力于将国际学生的人才培养与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相结合,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实效性。可见高校不仅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生命基地与卓越平台。但目前高校在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时,理论建设、实践活动与预期目标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开展面向国际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对于高校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高校面向国际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1.1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化融通
坚定文化自信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竞争力与渗透力必须加强高校国际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高校的国际学生通过体验式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阻碍,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建设,最终促进中外文化融通。
1.2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助力高等教育国际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和政府一贯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早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澳门大学时就对青年学生提出了“认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民族延续和进步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伟大创举。伴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文化因素在国际交流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不断启迪智慧,彼此联结。增强面向国际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能力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1.3 利于应对后疫情时代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新冠疫情导致国际人口流动频率大幅降低,对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影响巨大,同时也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的规模和质量。这不仅对国际学生文化交流教育产生影响,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引发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文化根源的审思,如何处理科学理性与文化理解之间的关系。现代高等教育大多都强调STEM 和科学,并将其与宗教、精神传统等完全分开[3],而回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理性与文化理解历来互为支持,共同成长。当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成为人类文明与利益竞争的拥趸,当逐渐高精的工业技术导致机器与人工劳动失业之间的矛盾,对于高等教育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成为化解人类文明冲突的利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结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浸润新时代国际学生的文化思想,提高国际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国际学生的能力品格。
2 高校面向国际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动力
2.1 文化认知是内核驱动
“文化传播” 的概念发源于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他认为文化传播就是以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文化交流[4]。爱德华·霍尔在他的另一部作品《超越文化》中还说,“他相信,人从总体上是抗拒分离的”[5]。人是群居动物的秉性催生基于不同文化的异群体间内在的交换的欲求与动力。国际学生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文化认知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内核驱动。关注国际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差异,把握国际学生心理上的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以国际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初步、模糊的文化认知为突破口,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学生本土文化的契合点与交融点,增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在驱动力。国际学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客体,又会随着文化传播运动转变为文化传播主体,因此,运用国际学生的“他方”叙述视角,精准捕捉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与交融点有助于发挥文化认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如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募本学院的国际学生,向白俄罗斯学生传播中国结、中国书法与中国茶艺等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员全面细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中国生活的点滴[6]。
2.2 媒介系统是外力助推
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渠道和助推器,一般来说,媒介的特征或身份往往决定传播文化的特征。媒介的“态度—行为—理念”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面向国际学生传播的外力助推系统。媒介传播态度直接影响文化传播行为,如果媒介的态度主动与客观,且态度与行为具有强一致性,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与行为就会受到国际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媒介的传播行为是决定传播活动的关键因素,影响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促进传播强度提升。长期的传播实践行为引发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学生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传播传统文化的行为积累促进文化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活动中彰显的责任感与文化价值增长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播态度更新,如此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循环与纵深发展。国际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探索精神,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易于受到西方文化思潮与价值观的影响,形成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崇尚个体发展的自由。面向国际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应增加中华传统文化产品的接受性,发掘产品的内涵与价值,提升文化传播行为的实效性,引导国际学生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表征形式转变为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 在国际学生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建设
3.1 精神文化提升内涵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品质影响国际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体会和接受程度,高校要加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建设,丰富其精神文化内容和物质文化内容。精神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它通常使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人产生认同感,实现对自我精神、心灵的塑造[7]。在高校面向国际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打造上要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凝练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弥补现代社会生活的精神缺失。如中华传统文化的勤思好学、尊师重道,孔子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思想等对于国际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学习生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为此,高校可运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建设,结合国际学生群体的交往方式与思想特征,有的放矢,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播。
3.2 物质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实际有形的物质文化内容不仅包含在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上,更旨在中华文化观念契合于经济基础层面的实践。首先,要传播历史留存下来的印记,实现国际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由“看”到“悟”的转变,拓展注重学生体验参与和实践操作的品牌活动,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也囊括下里巴人、平易近人的民风民俗。其次,依托于“一带一路”建设资源,开展国际文化科研,挖掘有价值的文化要素。跨文化传播的理解模式将跨文化传播定义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协商建构意义的一个象征性过程,认为跨文化传播需要双方的合作与协调”[8]。开展国际学术论坛,国际化科研项目等文化研究活动有助于加强师生深度协作,实现文化引领,深化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最后,盘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立足于当下的时代背景,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增强文化设计,将传统文化蕴含在具有科技力量的品牌设计中,打造特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品牌风格,强化文化传播客体的认知。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发挥多语种传播的优势,融通中外,寻找共鸣,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彰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物质文化熏陶无处不在,让国际学生喜欢、理解、接受从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打造令人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品牌。
4 向国际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
4.1 优化传统传播方式,提升文化传播有效性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包含课堂教学、文化交流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如四川大学夯实“课堂、环境、活动”三大载体,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武汉大学着力“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研究挖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开展文化育人。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具有集体性、灌输性的特点。教师应考虑国际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与本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具有文化识别能力与跨文化理解能力,在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建立文化理解的桥梁,更好地进行文化移情与对接。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文化体验、考察交流为主的校园文化实践体验活动易于组织,较为灵活。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注重与高校地域性特色文化相结合,可增强国际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时的参与性和感知性。学生社团活动更容易发挥学生自主性,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与文化渗透性更强。同为学生身份带来的认同感相比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身份带来的疏离感更容易让学生群体在文化沟通交流时感到亲切和自然。依托于学生社团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可在满足国际学生情感层次需求的同时,增强文化传播的实效性与文化育人的实践性。
4.2 创新“互联网”传播方式,提升文化传播接受性
高校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高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播工作的特点,积极占领文化宣传主阵地。夯实传统方法,创新网络传播形式,结合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扩大传统文化宣传覆盖面,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学习体验,提升传播主动性和接受效果。首先,除了积极发挥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外,增加在互联网新生的App当下年轻人热衷的新型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化传播,进一步扩大对各类型国际学生群体的覆盖面和传播形式。其次,应把握关键时间节点与时事热点,如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冬奥会等全球盛会、意义重大的国际事件引发讨论与思考的时事热点、中国高校特色开学毕业等学业节点等,都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风采的有利时机。而QQ、微信等PC 端通信工具的视频公众号平台具有以国际学生为主体的精准文化传播客体,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触手可及又无处不在,线上线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播。
拓展新颖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内容,将传统文化传播渠道与新兴互联网媒介传播技术相融合,统筹推进高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任务,提升传播主动性。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进而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海内外弘扬与传递,是高校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