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22-12-07刘子华
刘子华
一、前言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被认为是威廉·福克纳长篇小说《沙多里斯》的后记。故事发生时,沙多里斯家族已至没落,家族中所有的成年男性都已死去,只剩下三位女性成员以及孩子。这部小说篇幅短小、内容凝练,极具文学价值。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历来是学者们解读福克纳作品的重点视角之一。作者采用独特的叙述技巧,在该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代表着南方传统的姑婆珍妮、被传统妇道观所折磨的娜西萨以及忠诚的黑人女仆埃尔诺拉[1]。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包含的不仅仅是对父权社会女性道德观的反抗,也展现了福克纳对自然、男性、女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二、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新理论,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1952年,西蒙·德·波伏娃就曾指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以“他者”的身份出现[2]。随后,在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她的著作《女性主义·毁灭》中明确使用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个表述[3]。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生态女性主义由多种女性主义思想之中孕育而来,因此,生态女性主义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派别。然而,不论是哪种派别的生态女性主义,都有着共同的基点和目的,他们都关注性别偏见,反对男权统治并试图寻求性别平等。
与其他女性主义相比,生态女性主义更加关注男性、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联。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女性之所以与自然联系起来,并不仅仅在于女性的社会身份,而且在于女性与大自然都遭受着相似的来自男性统治力量的压迫。其次,女性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存在于女性与自然所承担的角色类似,都担负着养育者和照顾者的传统角色。除了将自然与女性联系起来外,生态女性主义者还建立了女性与有色人种、儿童和穷人等各种从属群体之间的联系。另外,生态女性主义者寻求终结男性强加给其他种类生命的各种压迫和统治,并倡导地球上的生物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男性的主导地位,并试图找出父权制思想的起源。他们发现二元论和阶级思维,导致了男性产生的优越感。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要想打破男性的主导地位,首先要破除二元论思想,即认为男性、文化、理性等概念高于其所互补的女性、自然和情感等概念的思想。
总之,生态女性主义可以通过三组关系来解释: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男性与自然。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视角解析《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以解构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关照。
三、女性与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尽管《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故事篇幅较短,但小说中女性角色与自然却有着独特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珍妮姑婆和娜西萨这两个角色身上。
首先自然意象总是伴随着女性形象出现。花园里的茉莉花这一意象象征着珍妮姑婆。它在故事中出现了两次,每次都随着珍妮姑婆一起出现。茉莉花是五十七年前珍妮姑婆带来的,由于在战争中她的父亲和丈夫被杀害,房子也被烧毁,因此,珍妮姑婆只能来投奔她的哥哥。珍妮姑婆成为寡妇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正与茉莉花象征着忠贞、贞洁的花语相符。茉莉花陪伴着她的青春时期,也目睹了她成为寡妇后慢慢衰败的日子。茉莉花的首次出场是在当珍妮姑婆和女仆埃尔诺拉从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了娜西萨母子两人。“再过一会儿,花园里的茉莉花就要散发出傍晚的香气,一阵阵缓慢地飘到屋里,浓浓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甜腻的花香、过分甜腻的花香。”[4]187。可以看出珍妮姑婆十分喜爱茉莉花,才会将五十七年前带来的茉莉花栽种至今。茉莉花浓郁的香气充斥着整个房子,暗示着珍妮姑婆在家族中的统治权威,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却在无形中左右着家族中大大小小各种事宜,这种代表着传统男权社会的统治权威如同浓郁腻人的茉莉花香气,使人感到窒息、喘不上气。
同时娜西萨的名字也与自然息息相关。娜西萨的名字由单词“narcissus”演变而来。英文“narcissus”意为水仙花,在希腊神话中有着一位俊美的少年,因为迷恋于自己在河水中的倒影,最后化为河边的一株水仙花的传说。因此,水仙花这一意象蕴含着自恋、期盼爱情的意味。可见福克纳并不是随意为角色命名,娜西萨名字所代表的自然意象也暗示了她的性格特点,似乎为她的悲剧故事奠定了宿命的基调。
另一个与女人有关的重要自然意象是小溪。小溪这个词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从孟菲斯回来后,娜西萨带着儿子穿着衣服整夜一动不动地坐在小溪里。娜西萨的这一奇怪举动看似难以费解,其实是想要通过河水来净化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珍妮姑婆把这条小溪称为密西西比的约旦河。约旦河在《圣经》中指耶稣洗礼的神圣之地。而在小说中普通的一条小溪被视为约旦河,可见大自然在女人眼中是神圣的,仿佛自然和溪水具有洗清罪孽、使人获得新生的功能。
在故事中,自然形象的出现总是与女性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显示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然意象不仅是象征女性角色的独特意象,同时珍妮和娜西萨也都对大自然表现出了特殊的情感。珍妮姑婆将她消逝的青春寄托在茉莉花上,娜西萨认为自然是神圣的存在。仿佛大自然为受到男权压迫的女性提供了治愈的力量,为她们的生活带来慰藉。
四、女性与男性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二元论和父权制是女性和自然受到压迫的根本原因。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父权制压迫,倡导为所有受压迫者争取平等和谐的生活条件,包括妇女、自然以及其他一切事物。在这部短篇小说中,面对美国南方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妇道观”,不同女性角色有着不同的态度与反应。这些女性角色的遭遇也正是福克纳所处时代的女性境遇的缩影,福克纳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女性所处境遇的思考与同情。
沙多里斯是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但这并不代表着家族中的女性从父权压迫中解放了出来。在这个父权制家庭中,珍妮姑婆代表着缺席的男性家长。她是统治家族多年的“女王”,并象征着家族中的男性形象。就像女权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女性角色和女性特征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由男性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标签。在这个男性家长不在场的家庭中,珍妮姑婆扮演着“父亲”的角色[5]。因此,虽然她是女性,但她实际上象征着家庭中的父权权威。当她得知匿名情书事件时,她敦促娜西萨烧掉这封信,并认为:“一位正派女士不应对这种男人手软,尽管他干那种事是在信上”[4]190。显然,珍妮姑婆对“淑女”的看法与整个父权社会的看法是一致的,她进一步想要说服娜西萨认同并顺从自己的想法。珍妮姑婆相信她自己的观点、言行都是与父权社会一致的,她的思维逻辑是典型的父权思维。珍妮姑婆在小说中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不论是她所扮演的女性角色抑或是男性家长角色都不是父权社会强加于她的,而是她主动承担的。她甚至没有意识到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并相信她所持的“女性妇道观”是理所当然的。
小说中另一个服从于父权制社会的人物是黑人女仆埃尔诺拉。与珍妮姑婆一样,她也默认了男性对女性和次要群体的偏见。埃尔诺拉是约翰上校和黑人女性所生的私生女,也是老贝亚德同父异母的妹妹,所以珍妮姑婆其实是她的姨妈。尽管她的秘密身份不可能为任何人所知道,她始终保持着对沙多里斯家族的忠诚。埃尔诺拉是约翰上校的私生女,但因为她有着一半的黑人血统只能成为家里的女仆。虽然和她真正的家人住在一起,但她并不被沙多里斯家族所接受。然而,她并没有为这种偏见感到愤怒与不甘。相反,她认为这种父权制带来的不平等偏见是正常的事情,并且埃尔诺拉也用南方传统女性妇道观来判断他人,并鄙视娜西萨的所作所为。珍妮姑婆和埃尔诺拉都是受父权制压迫的受害者,但同时她们也是父权制社会的帮凶。她们认为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是理所当然的,并麻木于自己的遭遇。不仅如此,她们还利用这些规则来评判他人的行为,并帮助维持父权制社会秩序。
娜西萨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一开始,她暗中与父权制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妇道观作斗争。当她早年收到那些情书时,她并没有像珍妮姑婆要求的那样试图找出并惩罚写信的人,而是偷偷地把它们藏起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隐藏这些信件表明了作为一个女人,娜西萨渴望爱情。对爱情的渴望是人类的普遍感受,但是在父权制社会中却是不被允许的。然而娜西萨没有坚持自我,她不自觉地内化了这种父权制的社会秩序,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件被盗后,娜西萨感到十分不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将信件拿回。由于她对自己的名声和家族尊严的高度重视,娜西萨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联邦官员的无礼要求。此外,出于对南方贞洁观的根深蒂固的看法,她带着儿子在小溪里坐了一整夜,想要在像约旦河一样神圣的河水里得到救赎。娜西萨对贞洁的重视,也可以看出美国南方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娜西萨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想要恪守南方传统,同时出于人性又暗自反抗旧南方妇道观[6]。娜西萨对于父权制桎梏的态度经历了从反抗到认同的转变,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她无力改变社会所要求的女性妇道观。如同命运的玩笑,娜西萨为了维护家族表面的尊严牺牲了自己所看重的贞洁。
总之,小说中三位各不相同的主要女性角色都受到了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然而,无论是否与之抗争她们都无法摆脱父权制规则对女性的限制,以及悲剧的命运。正如有学者曾指出:福克纳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总是渗透着、饱和着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表现着他个人的褒贬和爱憎以及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7]福克纳通过刻画这三位女性角色,表现出了他对所处时代社会中父权压迫、女性及次要群体生存样态的关注。
五、男人与自然
在该小说中,自然和男性是疏离的。男性角色几乎从整个故事和自然中缺席。男性在自然界中的缺席表明了他们与自然之间冷漠的关系。娜西萨的丈夫很年轻,然而却在驾驶飞机时意外死亡,珍妮姑婆的丈夫和父亲也死在了战场上,这个家族中只有女人和孩子幸存了下来。战争对人类和地球来说都是一场灾难。然而,它是父权社会中获得荣誉和土地的重要方式。因此,一个人在战争中丧命可以被看作是破坏自然所带来的恶果。除了那个十岁的男孩儿,沙多里斯家族的所有男性都死了。男孩是在小说中唯一与自然有联系的男性角色,他陪伴着母亲一起在小溪里度过了一整夜。似乎只有男性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联系才是唯一可选的道路,一旦男性切断了与自然的联系,他的生命很快就会中断。
六、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女性和自然一样,都能够孕育生命,也都是被父权制剥削的一方。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这与父权制社会对自然的无限征服和占有完全不同,它是关于宇宙万物平等的思想,也就是要关注不同物种、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等。威廉·福克纳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新旧交替的时代,他关注社会现实和复杂时代背景下人类的命运,其作品中常常映射出美国南方社会的社会现实问题。《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聚焦于新旧时代交叠时女性的生存境遇,既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展现了男性与自然的疏离以及父权制对女性、自然和黑人等弱势群体的压迫。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观和自然观超越了他所处时代对女性的看法,通过对女性生存样态的描述表现出他对女性的同情、对美国南方妇道观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