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2-06赵玲玲通讯作者刘淑凤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疼痛

赵玲玲 邵 兵(通讯作者) 杨 絮 刘淑凤 孙 月

( 北部战区总医院, 辽宁 沈阳 111000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加剧,老年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且老年人年龄增大,因为骨质疏松而导致的下肢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果发生了骨折,患者的病程比较长,而且患者的恢复慢[1]。 下肢骨折是临床骨外科的高发病症之一,主要致病因素包括摔倒、高空跌落、外力撞击等,在各年龄段均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因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程度不一的肢体疼痛症状,导致其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不利影响[2]。 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快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恢复,并且顺利渡过围术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3]。 另外,为了确保护理效果,明确患者进入手术室疼痛的原因十分必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干预。 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在生理、心理层面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者减轻、降低其不愉快程度[4]。 基于此,文章讨论了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价值评估,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 年1 月-2020 年12月接受治疗的部分下肢骨折患者60 例纳入到研究之中。 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 2 组中每组各30 例患者。 在观察组中相关的基础资料主要包含,年龄63 -81 岁,平均年龄为(72.56 ±3.72)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5:15;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1 例,胫骨骨折13 例,腓骨骨折6 例。 在对照组中相关的基础资料主要包含,患者年龄65 -78 岁,平均年龄为(71.29 ±5.54)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4:16;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1 例,胫骨骨折14 例,腓骨骨折5 例。 分析2 组中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因素能够发现,其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患者与患者的家属都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参与到试验中来的;患者确诊了下肢骨折;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排除标准:患者在肝功能和肾功能方面都存在着异常;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无法积极的配合调研;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主要内容是术前的准备,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疼痛护理与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1)对疼痛原因进行分析: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全面观察、统计,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疼痛的因素主要包括:搬运操作因素;麻醉因素;自身疾病因素。 (2)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护理干预。构建患者护理方案,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做好患者护理方案设计,提升患者护理针对性,从而展示出患者护理优势和价值。 落实健康教育指导,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并且在健康教育指导过程中,帮助患者做好护理方案设计,完善患者护理指导工作实施对策,提高患者护理认同度,从而为患者护理工作实施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做好心理干预指导,由于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较高,所以应该重点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干预指导对策,提高患者心理干预指导能力。 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护理需求,然后在心理干预对策实施上作出科学的评价,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恐惧,从而展示出患者护理优势,提高对患者护理工作实施水平。 同时为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治疗方法、流程、手术室环境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耐心、详细解答其疑问,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并且帮助患者建立人际关系,提高患者人际交往能力,突出患者护理指导优势和价值。 另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关心和鼓励,满足患者的需要。 同时加强对家属情绪的关注,家属是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参与者与支持者,需要鼓励和引导家属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协助护理工作,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与病友和谐相处,缓解其负面情绪,从新的人际关系中得到一定的舒适感。 ②术中护理干预。 术前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进行合理调整,通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2℃- 24℃,湿度保持在50% -60%。 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医师摆放体位,进行腰麻穿刺,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 手术体位的摆放需要满足手术操作要求,以不影响患者生理功能且舒适为主要原则,准备好手术体位所需要的头架、臂架等,保证各类垫物或支撑物的柔软。 安放位置、着力点以及固定点不会对呼吸动作和静脉回流造成影响,无软组织和神经受压或牵拉,同时注重对患者关节部位的保护。如果采取仰卧位,注意两上肢向外伸展不可超过90°,并且为患者伸展双臂垫盖海绵垫或者包布,避免臂丛神经受损,引发患者不适。 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的遮盖,减少身体的裸露,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③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时采用温盐水擦拭患者皮肤的消毒液与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子,做好保暖措施。对患者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加强对切口的保护,同时注重对引流管、静脉输液管道的保护。 搬运需要以安全无痛为主要原则,使用牵引搬运法和软枕、硬板衬垫法进行搬运,搬运过程中采用软枕和硬板衬垫,通过衬垫硬板防止床软塌陷导致的椎管弯曲,同时将软枕放置在患者双腿之间,使健侧下肢得以解放,缓解疼痛。 运送时需要由双人运送,确保整个过程平稳,同时注意对患者的安抚。 同时合理放置引流袋。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情况,了解其是否存在因体位摆放不合理而导致的神经、肢体损伤。 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和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进行相关卫生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另外,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 科学的饮食结构能够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进而有效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时,需要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丰富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遵循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原则,日常多饮水。 ④做好患者疼痛护理指导。 帮助患者实施疼痛转移法,做好患者疼痛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排解疼痛,从而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能力。 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药物止痛控制法,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能力,从而帮助其改善护理形式。 ⑤患者在手术当天接受麻醉清醒之后,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锻炼,实施双侧踝关节包括足趾的背伸屈曲运动。 这样实现最大限度小关节屈伸,逐渐带动小腿肌肉的运动,踝泵运动主要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达到最大内翻、外翻和背伸,确保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患肢实施向心性的按摩,每天持续10-15 分钟,频率为每天4 -5 次。 在手术后的第1 天还要指导患者实施深呼吸的训练,这样能够更好地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另外需要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促进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病风险。

3 观察指标:(1)对比2 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 采用Harris 量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如果得分越高则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的越理想。(2)对比2 组患者护理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3)对比2 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 主要以临床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量表为主,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其中,0 -30 分表明患者轻度焦虑和抑郁;31 -60 分表示患者中度焦虑及抑郁;61 -85 表示患者重度焦虑及抑郁;86 -100 分表示患者焦虑抑郁严重。 (4)采用自制量表对2 组舒适度情况进行对比。 主要包括不舒适、一般舒适和舒适,舒适率=(舒适+一般舒适)例数/总例数×100%。 (5)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满分为100 分,可分为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 -79 分、不满意<60 分。 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P<0.05 为判定标准。

5 结果

5.1 2 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s,分)

表1 2 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 30 97.56 ±3.42对照组 30 81.85 ±2.75 t-19.6074 P -0.0000

5.2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 组患者护理之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5.3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对比:2 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对比差异有所不同,其中,2 组护理前心理状态评估无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对比(±s,分)

表3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47.52±0.36 20.36±0.36 49.63±0.36 19.63±0.63对照组 30 46.66±0.23 34.03±0.64 48.65±0.58 35.36±0.36 t - 11.0262 101.9657 7.8631 118.7381 P - >0.05 <0.05 >0.05 <0.05

5.4 2 组患者舒适度对比:观察组舒适17 例,一般舒适11 例,不舒适2 例,舒适率为93.33%(28/30);对照组舒适10 例,一般舒适12 例,不舒适8例,舒适率为73.33%(22/3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5.5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18例,一般满意11 例,不满意1 例,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满意9 例,一般满意12 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0.00%(21/3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下肢肢骨折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呈现较高的发病率,其致病原因主要为暴力、跌倒、交通事故等,因为该疾病多为不稳定性,所以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组织损伤极易造成局部组织发生血供障碍,严重者会导致缺血性坏死发生,在手术之后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比如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导致治疗时间延长[5-6]。 在临床治疗之中,大部分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需要保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种情况又非常容易导致患肢关节功能恢复发生延迟等问题,也可能会提升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还可能会合并其他的并发症[7]。 四肢骨折治疗原则为对骨折端进行修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8]。 骨折与手术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而部分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因此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剧烈疼痛。 通过临床调查对患者疼痛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1)搬运因素。 因为搬运不合理导致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进而出现疼痛。 (2)麻醉因素。 目前临床对下肢骨折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因为患处疼痛症状明显,患者保持正确麻醉体位的难度较大,该过程中患者患处屈曲困难,健侧下肢为避免对患侧造成压迫,处于悬空状态,同时腰背部被动保持僵直姿势,受到肢体疲劳的影响而导致疼痛,同时麻醉操作的难度较大[9]。 (3)疾病因素。 下肢骨折作为一种严重伤害,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加,多数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烦躁等,进而导致疼痛症状加重,不利于改善预后。

传统护理却无法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尤其是心理需求容易忽略。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模式也由传统被动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临床护理阶段,对患者实施人性化、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十分必要。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采取舒适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护理质量,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舒适护理对责任意识较为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进行有效划分,有效落实护理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10]。 应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能够将护理理念渗透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术期之中,在手术前也逐渐渗透康复护理的相关理念。 舒适护理作为常用的护理模式之一,是现有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比较常见的护理模式之一[11]。 在舒适护理指导过程中,是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建立护理方案设计的一种模式。 通过舒适护理指导后,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指导针对性,为患者护理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并且在舒适护理模式指导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方案和流程,提升了患者护理指导针对性。 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rris 的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结果具备明显的差异性,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也说明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和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术前干预为手术室舒适护理的主要内容,待患者入院后需要全面评估其身心健康状态及病情,护理人员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院内环境,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疾病诱发原因、自身患病情况及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进而改善其负面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其依从性;术中护理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干预,做好保暖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同时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做好与手术医生的操作配合工作,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术后干预是护理阶段的关键一环,护理人员需要加以重视,术后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如为患者擦拭手术部位污渍,做好保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对患者进行搬运时,保持动作轻柔、平稳,确保患者安全回到病房;同时通过疼痛护理指导与运动锻炼指导,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更好的提升治疗的效果,这种护理方式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也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疼痛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