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异食癖的防治措施

2022-12-06

畜禽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啄食病鸡雏鸡

陆 雯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099)

0 引言

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场内饲养密度不断提高。高饲养密度下肉鸡容易出现异食癖。鸡异食癖是一种味觉异常综合征。患异食癖的肉鸡通常有啄羽、啄肛和啄尾等现象;同时,被啄的部位会有严重的出血,严重的可造成鸡大批死亡,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和出栏。该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品种的肉鸡中均可发生,且一旦出现异食癖,即使病因消失仍会导致恶癖持续性存在,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肉鸡异食癖的防治工作,对当地肉鸡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引发异食癖的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1)肉鸡养殖过程中,养殖场选址不当易引发肉鸡异食癖。鸡舍建在地势低、潮湿、光照通风不良或有污染的地区对肉鸡生长发育不利,肉鸡体况差,易引发异食癖。

2)饲养密度过高,鸡舍内过度拥挤,活动空间有限易引发异食癖。另外,环境潮湿,噪声过大,气候闷热,鸡群应激易出现异食癖。春季鸡舍内湿度较低,环境过于干燥也易引发异食癖。

4)养殖人员未及时对肉鸡进行断喙或断喙不彻底,从而引发鸡群互相啄食。不同品种的肉鸡发生异食癖的概率不同。纯肉用型鸡由于体型过大,性格安静不好动,因此很少发生互啄和争斗现象。但肉杂鸡具有好斗习性,若未及时进行断喙,容易引发异食癖。

5)养殖过程中频繁更换饲养员或更换工作服颜色可导致肉鸡出现异食癖。更换饲料时未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直接全部更换也易引发异食癖。鸡舍内水槽、料槽数量不足,鸡容易出现抢食现象,从而引发异食癖。

6)对于不同日龄、品种的鸡群未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导致体型较强壮的鸡恃强凌弱,不断争食造成体质弱的肉鸡出现出血性外伤,导致肉鸡异食癖的发生。对育成鸡进行调群时易因群体位次出现变化从而引发争斗,在新的群体位次确定之前会相互打斗和互啄。

7)鸡舍内光线较强,鸡群每日光照时间过长,从而使其神经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容易造成鸡群出现打斗现象引发异食癖。另外,由于鸡对某些光色有强烈的反应,例如青色或黄色可导致其出现严重的不适感,在长期不适光色的照射下容易诱发异食癖。

8)养殖过程中,鸡舍内的笼具、垫料等过于粗糙或尖锐容易造成机体表面损伤,从而易发异食癖。

1.2 营养不良

1)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缺乏可导致肉鸡出现幻觉,识别力显著下降,信息传递出现严重障碍,易引发异食癖。

2.2.1.2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有机肥来源复杂,常含有大量的菟丝子种子,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2~3周,才能杀死有活力的菟丝子种子。

2)日粮中蛋白质过剩,鸡蛋体积过大,产蛋时容易引发脱肛和啄肛,从而吸引其他鸡啄,诱发异食癖。

3)纤维含量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比例失衡,尤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衡易引发异食癖。除钙、磷外,日粮中缺乏铜、锌、碘、铁等微量元素或比例不当也易引发异食癖。日粮中VA、核黄素、生物素等多种维生素缺乏也易引发肉鸡异食癖。日粮中缺乏钾元素可导致机体内酸碱失衡、渗透压紊乱,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导致异食癖频发。日粮中缺少钠元素还会降低机体对日粮中蛋白质、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引发鸡啄羽现象,诱发异食癖。日粮中缺乏足量的粗纤维可导致鸡肠道蠕动速度下降,容易引起啄肛、啄羽现象,造成异食癖的发生。

4)饲料储存不当导致日粮发霉。肉鸡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机体均匀度下降诱发皮炎和瘫痪,引发异食癖。

5)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没有定量饲喂,饲喂量忽多忽少也容易引发肉鸡异食癖。养殖过程中不定时饲喂,导致肉鸡饮食不规律,饥饿时无法立即补充营养,从而激发机体内的潜在意识,对周围同类发起争斗[1]。在后期饲养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会造成啄癖的持续出现,严重的会造成肉鸡死亡。

1.3 生理状态异常

1)肉鸡生理状态异常也可引发肉鸡异食癖。例如鸡白痢、寄生虫病、未及时隔离病鸡等。鸡在感染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时会造成严重的腹泻拉稀现象,从而易引发异食癖。

2)机体表面含有大量的体外寄生虫,例如羽虱、刺皮螨等会造成鸡的精神不安,诱发异食癖。

3)输卵管、泄殖腔炎症也可导致鸡发生脱肛,从而引起自啄和它啄,诱发异食癖。

4)肉鸡体表皮肤出现损伤、发炎、出血、溃烂等也可导致局部出现发痒现象,造成肉鸡不断啄食患处,从而易被自身或其他鸡啄伤,从而引发异食癖。

5)肉鸡生理换羽期内,羽毛较为蓬乱且毛囊处有痒感,此时肉鸡有自啄羽毛的习惯。肉鸡在换羽时尾部羽毛根部呈现鲜红色,容易诱发相互啄食。肉鸡出现泄殖腔脱垂可吸引其他鸡去啄,严重的甚至会撕扯出内脏。

2 异食癖种类

病鸡主要临床症状分为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被啄的部位会有明显的出血现象,从而引发鸡群间相互竞争啄食。轻者可导致病鸡出现流血或伤残现象,阻碍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会造成鸡群死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1 啄肛癖

啄肛癖是异食癖中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啄肛癖多发生于幼龄鸡,尤其对7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较高。养殖过程中,若雏鸡开口工作未做好容易导致鸡患白痢病。病鸡肛门处粘连大量粪便容易引起其他鸡来啄,进而导致肛门及周围被啄出血或脱肛,肛门附近的羽毛被染成血红色,诱发啄肛癖。由于鸡对红色较为敏感,因此可导致更多鸡去啄,最终导致病鸡出现死亡。除雏鸡外,青年鸡和性成熟的鸡在接种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时,会通过擦肛方式进行接种。由于接种时会对泄殖腔产生刺激,因此免疫结束后,鸡易出现啄肛癖。另外,母鸡在人工授精或交配后泄殖腔受到刺激也易导致啄肛频率增加[2]。

2.2 啄趾癖

啄趾癖主要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中。鸡啄食脚趾从而导致脚趾出血和跛行,血液会诱使其他鸡相互啄食,严重的甚至可造成脚趾断裂。该病发生原因主要与微量元素缺乏或遗传有关。

2.3 啄蛋癖

啄蛋癖主要发生在母鸡下蛋后,鸡群内的其他鸡争相去啄食。该情况多发生于散养的鸡群。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啄蛋癖在笼养鸡内发生,但主要以母鸡啄食自己产的蛋为主。发病原因多与钙元素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有关。

2.4 啄羽癖

啄羽癖多发生于产蛋期的母鸡。母鸡通过啄食自身羽毛或其他鸡的羽毛,从而严重影响自身及其他鸡的生产性能。对病鸡进行解剖还发现肌胃、腺胃内存在大量羽毛。高产的母鸡发病率较高,笼养鸡发病率高于散养鸡。笼养鸡由于运动量低、体内钙元素缺乏、饲养密度大导致患病。部分具有啄羽癖的鸡是由于饮食中缺乏含硫氨基酸和VB12。

2.5 啄鳞癖

啄鳞癖多发生于脚部有螨虫或病原体感染的鸡。病鸡不断啄食自身脚面的鳞片痂皮。

3 异食癖的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1)鸡舍内应合理使用光照。鸡舍内光线较强时,肉鸡出现异食癖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在使用自然光照的情况下,若鸡舍窗户较大,光照强度较强,则须在玻璃上进行涂色或悬挂有色窗帘,有效降低光照强度,避免肉鸡因光照过强产生不适感,进而引发异食癖。在使用非自然光的情况下,鸡舍内应增加红光使用,从而保证鸡群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发生应激反应,减少异食癖的发生[4]。育雏室内通常可使用蓝色或红色灯泡进行光照,该类灯泡光线柔和,可营造舒适的饲养环境,防止造成应激引发异食癖。另外,鸡舍应固定开关灯时间,关灯时应采用逐渐削弱光照亮度的方法,从而使鸡群逐渐适应。

2)降低饲养密度。鸡舍内饲养密度过高时,肉鸡活动区较小,鸡舍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且粪便排放量过大,若未及时清理粪污也可造成环境空气污浊,引发肉鸡异食癖。所以,为有效预防肉鸡异食癖的发生,养殖人员应适当降低鸡舍内肉鸡饲养密度,根据肉鸡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鸡舍内肉鸡饲养数量,保证饲养密度合理。

3)保持环境卫生清洁。鸡舍内饲养条件较差会造成肉鸡异食癖发生率显著上升。鸡舍内卫生条件差,污染物大量存在可产生各类有害气体,肉鸡长期生活于该环境下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从而引发肉鸡互啄或异食癖。所以,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时刻保持鸡舍干净整洁以及通风良好。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应定期对鸡舍进行杀菌消毒,从而降低环境给肉鸡带来的不适,减少异食癖的发生。

4)保持鸡舍舒适。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对温湿度要求较高,一旦温湿度不合理则容易诱发肉鸡异食癖。通常1~10月龄的雏鸡舍内温度应控制在32℃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0%。11~20日龄的肉鸡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5%。对于21~30日龄的肉鸡环境温度可适当下降,通常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65%。另外,养殖过程中可选择适宜的垫料,通常选用锯末和砂土,保证垫料内无毛刺后再用。垫料日常应勤换且保持干燥,同时还应定期修缮笼具,保证养殖过程中肉鸡接触不到尖锐的器物,防止出现外伤引发异食癖。

5)适时断喙。肉鸡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在恰当的时机对鸡群进行断缘或修缘,有效防止异食癖的发生。通常雏鸡生长至9~10日龄时进行断喙。为了有效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养殖人员也可推迟断喙时间,在肉鸡生长至1月龄时进行断喙。

断喙时,工作人员应选用正确的断喙方法。通常可使用电动去喙器将肉鸡尖锐的喙去掉。通常上缘切掉1/2,下喙切掉1/3左右;同时须在肉鸡生长至2~3月龄时进行修喙。断缘后应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便于肉鸡采食,保证肉鸡正常摄食量。近年来新兴的断喙技术不断发展,养殖人员可使用红外线光束进行断喙,光束穿过鸡喙硬的角质层到达基础组织,鸡在断喙7~14 d后,通过正常的啄食和饮水可导致硬的角质层脱落,进而露出内层。该技术适用于1日龄的雏鸡。由于该技术不会导致雏鸡出血且无创面,目前被广泛应用。

6)营养均衡。肉鸡养殖过程,养殖人员应饲喂优质的全价日粮,保证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及比例合理,避免饲喂营养配比不合理的日粮。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及时调整日粮营养配比,从而满足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除使用优质的全价日粮外,还可适当补充青绿饲料。对于体质较弱的鸡还应进行补饲,从而提高鸡群整体均匀度。肉鸡换羽期内,养殖人员应提高维生素添加量,从而降低因换羽导致的应激反应。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可有效降低病鸡数量。对于有啄羽癖的病鸡可在日粮中添加含硫氨基酸从而有效维持羽毛的生长,改善啄羽行为。同时对病鸡应喂食适量的硫酸钙、人工盐等保证钙磷比例合理。人工盐添加时应注意,养殖人员可连续饲喂4~5 d,但不可长期饲喂,否则易造成食盐中毒。

7)加强饲喂管理。日粮选择时,应选择口碑好的饲料生产厂商提供的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劣质饲料进行饲养[5]。另外,还应注意饲料有效期且加强饲料管理工作。

养殖人员还应对肉鸡采取定时、定量喂食,保证饮水清洁且充足,定时、定量饲喂可以有效保证鸡适度饮食。饲喂量过多会造成鸡营养过剩,鸡因缺乏运动无法及时消化,导致异食癖的发生;喂食量过少会导致饥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身体生长发育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定量饲喂能够保证营养充足,定时饲喂还可降低肉鸡饥饿现象的发生。对于出现异食癖的鸡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互相啄食。

8)增加运动量。养殖人员可在鸡舍运动场内设置沙浴池让鸡群啄食玩耍,从而增加活动量。

3.2 治疗措施

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鸡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鸡群内的病鸡应尽快移出原鸡舍,从而有效防止异食癖的行为在鸡群内不断蔓延。另外,在保证鸡舍内饲养密度合理的前提下,对鸡群提供适量的羽毛粉和多种矿物质,从而有效缓解病情。对机体的局部创伤部位须立即处理,防止创伤部位感染恶化诱发其他鸡啄食。伤口较轻的可直接涂抹碘酊或消炎粉,同时加强饲喂管理直至创口愈合。对于创口感染化脓的病鸡应先使用双氧水对伤口进行清洗,随后在伤口处涂抹碘酊消炎粉,避免伤口出现继发感染。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等药物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输卵管炎等疾病造成的异食癖。另外,对于有球虫病的鸡还可选用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体表有寄生虫的鸡可通过喷洒虱螨灵驱杀寄生虫。

做好伤口管理以后,还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将甘草1 g,麦芽(炒)、桔梗、陈皮各2 g,木香、砂仁、青皮、神曲(炒)、使君子各3 g,党参、当归、白术、山药,莲肉,茯苓各5 g,黄芪10 g研磨成粉末,随后按3%的比例添加于日粮中用于异食癖的治疗。另外,也可选用莲肉、桔梗、白扁豆、甘草、薏苡各1 g,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各2 g,黄芪4 g研磨成粉,随后按5%的比例添加于日粮中,用于异食癖的治疗。对于健康鸡群可使用上述配方按1%的比例添加于日粮中,用于异食癖的预防[3]。

4 结语

肉鸡异食癖对肉鸡健康养殖危害巨大,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加强疾病防治。通过增加运动量、保持环境适宜、做好营养补充、断喙等工作,有效降低肉鸡异食癖的发生,从而减少养殖损失。

猜你喜欢

啄食病鸡雏鸡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啄食的母鸡
食醋可防鸡病
啄木鸟不患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