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2-12-06荣生
荣 生
(西藏加查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加查 856400)
0 引言
牛在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主要的表现为高热、脾胃肿大等,同时还会危害到其生殖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让怀孕的母牛流产,公牛患生殖系统疾病。一旦患病,养殖户需要承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重视并做好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预防牛群患病,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1 牛布鲁氏菌病病原菌概述
牛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病菌属于格兰阴性小球杆菌,没有鞭毛,不会形成芽孢,病原菌的侵袭力和扩散力都非常强,入侵牛机体的途径有皮肤和黏膜等,对于外界环境有非常强的抵抗能力,在肉类和乳制品中存活时间长达60 d,存在于土壤中时存活时间高达120 d。该病原菌对温度十分敏感,置于60℃的湿热环境中30 min即可被杀死,也可以被常见消毒液和紫外线照射杀灭。该病原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四环素,其次为链霉素和土霉素。
2 牛布鲁氏菌病发病特点
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在于患病后妊娠期的牛会出现流产或空怀,该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传播不受个体差异的限制,一旦染病,会对当地的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公牛的精液和母牛的羊水都可以传播该疾病,且有非常强的传染性,疾病对营养生长环境基本没有要求,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防治难度较高,常无法早发现早治疗。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症状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公牛患病后全身症状十分明显,睾丸也会出现问题,降低繁殖率。母牛患病后会造成流产,阴道分泌白色液体,伴恶臭味。
3 牛布鲁氏菌病诊断要点
3.1 流行病学
随着牛性器官的逐步成熟,牛布鲁氏菌病传染概率也不断增加,犊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该病菌,后续随着不断成长,感染该病菌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牛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牛和带菌牛。母牛患病后,其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和粪便都都是传染源。该病以消化道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生殖系统和皮肤黏膜等。此外,如果牛群生活的牛舍过分拥挤,通风性差、寒冷、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时,也会导致牛群抵抗力降低,诱发牛布鲁氏菌病。
3.2 临床症状
牛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没有固定时间,短则是14 d,长则半年。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为隐性发生,最为显著的症状是母牛在怀孕5~8个月后突然发生流产,产下死胎或体弱的牛犊。后续母牛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炎,伴发关节肿痛,表现为不愿活动,长期卧地。公牛在患病后表现为睾丸肿大、睾丸炎,触摸时有疼痛感,局部淋巴结肿大,无法顺利配种。
3.3 病理变化
牛群感染牛布鲁氏菌病后,可见淡黄色胶样浸润胎盘,且伴随出血点,表面有絮状物和脓液覆盖,绒毛膜上充血、肥厚,可见黄绿色渗出物。流产的胎儿可见白色黏液出现在胃部,淡红色积液出现在胸腔,淋巴结和肝脾等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和坏死。如为慢性感染,则可见关节炎和滑液囊炎。
3.4 实验室检验
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牛布鲁氏菌病时,首先,需要做细菌学诊断,取流产胎儿的盲肠和真胃内容物等做细菌分离和鉴定,如见到红色小球杆菌,即可确诊为牛布鲁氏菌病。其次,针对泌乳病母牛,做全乳环状试验,利用蓝色抗原完成检验,如最上层出现较乳柱颜色更深的蓝色环状带,说明感染了牛布鲁氏菌病。第三,针对全部患病牛群,可以进行血清凝集试验,主要选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如发生凝集,说明感染了牛布鲁氏菌病。最后,做病原学检查。取流产胎儿的胎衣和阴道分泌物等进行柯氏染色,检查时,利用火焰对涂片进行加热固定,滴加0.5%沙黄液,加热至气泡出现,等3 min后水洗,滴加0.5%孔雀绿液,复染约45 s,再次水洗、晾干后做镜检,可见牛布鲁氏菌呈红色,在细胞内集结成团。
3.5 鉴别诊断
造成母牛流产的因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母牛在感染滴虫和化脓棒状杆菌后有发生流产的概率,在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时无法进行有效区分,此时就需要开展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收集流产胎的胃液和流产后3 d内的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染色后做镜检。也可以收集病牛的血液做细菌分离培养,观察细菌的各项指标,确诊疾病。
4 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
4.1 治疗措施
4.1.1 及时隔离
发现有疑似感染牛布鲁氏菌病的病牛,需要立即对其做隔离处理,注意不要带离养殖场,同时在该病牛确诊前,要对牛群的移动加强控制,并重新编号,隔离疑似病牛后,全面消杀进出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和养殖用具,将传染源从根本上阻断,以免疾病出现传播情况。因为牛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所以在出现疫情时,同时要做好养殖场内相关人员的监控。
4.1.2 病牛处置
对于确诊感染牛布鲁氏菌病的病牛,视病情严重情况作不同处理。严重的需要立即做扑杀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害化处理原则,焚烧或掩埋病牛的尸体。尸体要挖深坑掩埋,坑的深度最少为3 m,所选择的地点需要远离水源、交通线路和居民生活区域,在埋前需要在坑底厚铺生石灰,放入尸体后再在上面覆盖甘草,厚度保持在0.5 m以上,上面浇柴油后进行焚烧,完成焚烧后再覆盖一层生石灰进行回填;如病牛的病情较轻,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需要将停滞的胎衣剥脱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子宫进行清洗,注意保证温度适宜,再肌肉注射链霉素,用药剂量为20 mg/(kg体重),连续注射2周后即可痊愈。治疗期间注意保证营养供应,做隔离治疗处理。
4.1.3 疫病净化处置
立即针对疫情制定对应的监测净化方案,隔离饲养健康的牛群,每月做1次牛布鲁氏菌病检测,第一时间发现患病病牛并进行扑杀。监测时间持续半年,直至养殖场内再没有发现病牛为止。在养殖场内适当的位置设置一个消毒池,消毒药品每3 d进行1次更换。
4.2 预防措施
4.2.1 加强饲养管理
①需要做好牛群的日常饮食管理,定期让牛群到养殖场外进食新鲜的青草,如秋冬季节因牧草缺乏,可以进行舍饲,保证牛群的营养供应。舍饲期间要注意合理搭配牛群的饲料,保证喂食的营养和健康。为牛群提供的饮水要保证干净、清洁。喂食所使用的饲料要求集中采购、统一管理,以保证食物的卫生和清洁,积极预防出现继发性感染或寄生虫感染。②牛群的生长直接受到养殖环境的影响,好的养殖环境可以促进牛群的生长,保证养殖户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所以需要在养殖期间及时更新养殖技术设施,深入研究牛群的生长环境和有针对性地对牛群的养殖环境进行改善,如设置高效通风系统、换气系统和废水排放系统等,促进养殖环境空气流通,增加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程度。
4.2.2 加强检验检疫
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应及时对牛群进行检疫管理。正常情况下,每年需要对健康牛群进行2次检疫,保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由兽医针对疾病展开对症治疗。此外对于无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地区,引入新的牛只时需要先进行2个月的观察,在此期间做2次血清检查,如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才能混群饲养,如为阳性,立即淘汰。牛群接种疫苗后,需要在半年后再进行一次检疫,如检查结果为阳性,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2.3 做好免疫接种
对于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来说,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所以养殖户要积极为牛群接种疫苗。首选的疫苗为猪种布鲁氏杆菌2号弱毒株,首次接种时间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18个月再接种1次,免疫效果可以持续24个月。如为非疫病高发区,可以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布病检测净化,如为阳性,需要及时扑杀,做无害化处理,消毒病牛所在的牛舍。在接种期间,养殖户自身也要加强防护,避免牛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情况出现。此外,需要对疫苗外观做好检查,确认其配置和说明与相关要求是否相符。在牛群接种疫苗后,需要养殖户加强观察,确认是否出现了其他衍生症状。免疫工作站要对标准化疫苗接种进行严格规范,从根源上避免发生牛布鲁氏菌病,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4.2.4 培养健康畜群
养殖场在进行育种时,可以选择健康公牛的精液进行人工受精,出生后的牛犊喂食5 d母乳后送至隔离舍进行隔离,喂食消毒乳和健康乳。半年后每隔2个月进行1次检疫,结果为阴性时可以送至健康牛群中继续养殖,结果为阳性时送至病牛群进行养殖,这样牛场才能逐渐被更新、净化。在1年内对检疫牛群进行4次检疫,结果均为阴性时,即为健康牛群。
4.2.5 加强消毒
日常进行严格管理,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病牛待过的圈舍和环境需要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液可选择2%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对病牛的排泄物、流产的胎水和粪便等进行全面消毒,完成消毒后堆积发酵。在养殖场门口设置专门的消毒通道,彻底消毒进出人员和车辆。每隔3 d使用20%生石灰消毒场地栏舍,每月对养殖场进行1次整体消毒,要经常刷洗牛群的饮水槽,及时为牛群更换干净的饮用水。
4.2.6 加强监督,严防严控
①由专人监督管理养殖户的工作,不定期对养殖场的卫生消毒和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及时对病牛做好无害化处理,对牛布鲁氏菌病的预警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一旦有牛感染牛布鲁氏菌病,可以以预警制度为依据加强养殖场的监督管控。②在引种时加强卫生管理,疫区内禁止引种,以免造成母牛流产或交叉感染等。③大力开展审批制度管理,外地引种和采购等工作都要提前报备给农业养殖管理部门,取得农业养殖管理部门的同意后再完成相关工作,以免外来疫情影响到本地的养殖业。④大力打击无证养殖户,禁止私自引种,彻底切断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播路径,保证本地牛群的生长安全,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畜牧业实现长远发展。
在防控牛布鲁氏菌病时,需要进行大力宣传,让养殖户了解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和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保证早发现早治疗,提早做好预防。检疫部门同时要派遣工作组到疫区,指导养殖户对病牛进行扑杀。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杀,积极控制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疫情大面积传播,以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受到不良影响。此外,检疫防控人员还需要在出现病牛的养殖场附近区域进行消杀、免疫工作,以免牛布鲁氏菌病出现大面积传播。疫情管控人员需要及时关注疫情变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养殖户之间进行交流,尽可能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出现交叉感染。
5 结语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来说,牛布鲁氏菌病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养殖户和农业管理部门要重视牛布鲁氏菌病,提升疾病治愈率以及母牛生殖率,保证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检疫部门也要大力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及时为牛群接种疫苗,将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阻断,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保证牛群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