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世纪的传统舞蹈学科发展之路
——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

2022-12-06李潍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舞蹈

李潍西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观念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的结晶,它是一个流布广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文化集合体,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呈现出了主体民族‘根性’文化精神的多元载体特性。”[1]“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称谓诞生于当代,伴随着书籍、学科的使用而兴起,虽引起了国内外部分学者的质疑与争议,但在我国舞蹈文化发展生态中已然形成了一种共识。

窥一斑而知全豹,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被誉为“舞蹈家的摇篮”,而“作为一个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传承的 ‘自觉’的教学体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实施及其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其科学化传承的建立、发展与完善,自始至终走在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上”[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一书正是记录了这一传统舞蹈学科在当代的学科化、艺术化、职业化发展之路。

1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的编写背景与目的

认识与分析历史,可以使人了解自我,认知世界,知晓“过去—现在—未来”的因果关系,得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历史不断积累并发展到某一关键节点时,其本身独特的功能、价值、意义才会凸显而出。时值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5 周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出版,本书由黄奕华、朱律主编,阶段性地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路径与成果。笔者通过采访主编黄奕华,总结出如下五点编写背景与目的。

其一,勇挑身份之担,做学科发展的忠诚记录者。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因子复合作用下的独立艺术形态与学科,记录历史源于后人对历史重要性的认知。挖掘、研究与整合历史是一项严谨且巨大的学术工程,勇挑记录历史的重担体现了今人的使命担当,这份责任与勇气是此书问世的前提。

其二,保存学科史料,夯实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中国民族民间舞属传统舞蹈艺术门类,其历史是学科发展的根基与养料。由于过去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方便随时记录历史,导致史料记录空缺或碎片化,为补充与完善历史资料宝库,此书的编撰势在必行。

其三,回顾学科历史,育人并开拓学科的未来之路。“新中国舞蹈艺术是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起步的,也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传统中汲取了最初的营养并获得了最初的国际承认。”[3]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史是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书籍的撰写是育人的物质基础。因此,为育人提供物质材料,为学科未来的深化发展提供史料支撑是此书的编写目的之一。

其四,致敬学科前辈,在学术研究中彰显人文关怀。“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把这一结果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条件,这就形成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联系,形成了历史。”[4]为了纪念无私奉献、开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的前辈,该书的研写怀揣崇敬与感恩之情,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呈现史料,体现人文关怀。

其五,感恩党的指引,学科发展与国家、人民同行。“自觉拜人民为师”是当代中国舞蹈艺术坚持不懈贯彻党的文艺思想的自觉道路[5]。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始终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方法,致力将这一艺术发展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此书的编写同社会主义文艺主流价值观相结合,以此回报党、国家与人民对学科建设的支持。

2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的编写特点与特色

2.1 历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

该书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为主要内容,按照史论结合的方式,同步记录了诸多具有普适性、指导性、独创性的学术思想与理论方法,体现了历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编写特色。

在20世纪40年代至改革开放阶段,书中介绍了戴爱莲、彭松、盛婕、贾作光、康巴尔汗等历史关键人物,延安新秧歌运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舞运班、舞研班、北京舞蹈学校建校、中专教材建设等重要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学科虽未独立,但却确定了为政治与人民服务、向剧场与主流艺术发展的方向,找到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与“挖掘—学习—整理—加工—升华”的教材整理逻辑。党亦对舞种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精神引领作用:中国民族民间舞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向苏联舞蹈专家学习优秀经验,找到适合新中国舞蹈艺术学科发展的道路;鼓励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该书以点对点、点带面的写作方式勾勒出了学科在发展萌芽阶段的历史全貌。

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阶段,书中介绍了许淑媖、马力学、罗雄岩、潘志涛等学科建设骨干,阐述了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法:将“元素教学法”内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应用于教学、教材建设、作品创作等方面;以《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等舞台实践培养舞蹈表演人才;以“桃李杯”比赛检验教学与人才成果;关注其他国家舞蹈发展经验,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以“民族—民间—民族—典范”“一个点、一条线、两个面、一个方法体系”为学科的发展逻辑;以“专、纯、绝”“博、纯、活”为育人理念等。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书中呈现了改革开放时代环境下传统舞蹈学科的忧患与创新意识,为学科的独立、系统与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1世纪至今阶段,书中描绘了学科逐渐走向特色化、现代化、一流化的发展之路:深入田野学习研究;变革教学研究机构;以“广场—教室—舞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为学科发展脉络;以各类舞台实践与学生社团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沉香”关照传统文化与乐舞形式;以“文化浸润、传承创新”为舞蹈教育与学科发展理念;以“党建+艺术”建设思政工作;以科技助力学科成果的当代转化等。在全球化、科技化、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下,此书呈现了传统学科即面临着“消亡”等挑战,又迎来了“破圈”等机遇的局面,无不体现着坚守与创新之“度”的思考。

2.2 学科性与丰富性相结合

该书的编写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鲜明的学科性质。宏观上,书中呈现了我国各地原生形态的民俗、民间、民族舞蹈向学院派、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在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政治语境中的发展规律;微观上,书中围绕学科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理念、学术思想、课程建构、教材编写、教学实践、演出交流等要素展开,体现了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展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传统的舞蹈艺术实践体系。

该书的编写体现了丰富性,最大程度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感受。书中以学科带头人划分篇章结构与历史阶段,使每一文字模块既独立,又统一于整体之中。同时,将文字与丰富的图片、图表、逻辑图等结合,互为支撑与补充,便于读者理解。书中不乏一些编写亮点,如“序”分别由郭磊、吕艺生、潘志涛、赵铁春、高度撰写,几人均为学科成长过程中的亲历者、见证者、贡献者,使导入部分真实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再如“附录”由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架构、教材与创演成果、学科领导与专家名单等10 部分组成,以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构成一个清晰有序的“信息库”,便于读者从“细节”之处了解学科丰富的历史。

2.3 应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该书的编写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内容覆盖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教学、创作、研究等多元领域,且深入浅出,运用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为读者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较大选择空间,可以满足舞蹈专业学习者、舞蹈业余爱好者等多类型受众的阅读需求。如2021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表演、编创方向的专业型研究生开设了“舞种发展史专题”必修课,《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一书被列为此课的主要教材,体现了其在舞蹈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该书的编写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在内容上,书中每一章的标题高度凝练学科发展历史的阶段性特点,如“海纳百川,初创探索”“元素教学,创办本科”“学科正名,自成一脉”“双轨并置,分进合击”等。一方面,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便于读者在阅读后记忆每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特点。再如,此书通常在章节的第3 小节中设置“学科特色与反思”模块,在陈述史实后分析与评述其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同时,适当地抛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辨。在功能上,该书集历史类、思想类、工具类、文化类、理论类、艺术类书籍等“角色”于一身,服务读者阅读需要。如附录3 列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教材成果,读者可通过阅读此书检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其他专著,使其节省了查阅、核对书籍信息的时间;附录5记录了“北京舞蹈学院民乐队年代记”,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学科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的关系;在附录6 与7中,读者可以看到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教师与学生的获奖情况,感受到艺术作品题材、风格、审美的演变,教学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趋向,以及学科在国际舞坛中日益提升的地位变化等。综上,附录创新性地丰富、补充了正文的内容。

3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该书以知识的广度、研究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记录与保存历史。为后人接续学科建设奠定了史料基础,便于后人从历史中总结学科建设与发展经验。同时,也为其他舞种的学科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第二,该书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为个例,展开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舞种在不同时期学科化、专业化、艺术化发展的研究,是首本以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历史为内容的舞蹈专业书籍,填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研究的空白。

第三,该书突出了鲜明的传统学科建设特色,即从实践中总结学科理论,从实践中探索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从实践中确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为全国各兄弟院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教学、表演、创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学习范本。

第四,该书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详细、丰富的历史资料,帮助其在阅读中汲取间接经验,认知中国民族民间舞舞种概念、形态,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以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内涵。编者黄奕华希望“读者朋友们应以史为鉴,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意识地记录历史,不断从中反思并总结经验”。

第五,该书为历史记录方式的数字化、虚拟化发展做好了物质准备。该书撰写逻辑清晰、模块分明、整理好的文字详实、图片生动、数据丰富,便于网络上传、应用与共享。

第六,该书维护了价值导向,弘扬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艺术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责任与担当。

第七,该书为传播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历史知识、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信息奠定了基础。对外,可以帮助他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舞蹈学科,拓宽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及其文化的受众范围;对内,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对树立文化自信与实现文化自强具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一书体现了学科鲜明的文化身份属性,呈现了近百年间学科历史的发展流变,将历史与现实发展相关联,引发读者思考。在内容上,该书文字生动,不夸大、赞美史实,不偏移、更改史料,秉持着实事求是、对学科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编写。在形式上,该书设计精美简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及图表与逻辑图相辅的形式,在视觉层面增加读者的阅读享受。

学习历史是人类认知世界与改变世界的重要依据;学习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是从事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艺术工作的重要前提。读者们需要认识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从零散到严谨,从世俗到典雅的过程。一种艺术如果想从边缘到主流,从民间上升到民族的符号,它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小传统(民间世俗)向大传统(国家主流)迈进的过程。职业化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个脱俗、凝炼、升华的过程。不破坏原有的文化内涵,塑造典型,民间舞的职业化在交织中共进提升,是传承发展一个理性的做法”[6]。所以,这本书也提示读者们:文化不是简单的意识、观念或思想,它像基因,似血脉,不论传统类型舞蹈如何在当代发展,都应将其熔铸在学科建设活动的始终。

主编黄奕华在书中前言部分说道:“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深知,学科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只是代表我们一群人的一种做法……本书的呈现也只是将我们这群人所做的事情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其中还有很多值得不断探讨与反思的地方。”[7]白璧微瑕,笔者认为该书可以继续挖掘与丰富20世纪40年代至改革开放阶段的学科历史发展内容。同时,将一些“圈外”学者、国外学者对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历史的评述引至文中,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更为多样、立体的历史画卷。瑕不掩瑜,笔者相信此书的价值会在当下、在未来持续“发酵”,还相信此书会不断地丰富、再版以回馈忠实的读者朋友们,更相信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会一直秉持着那份责任、执着与热爱,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多的历史财富,推动这份伟大事业的历史前进!

猜你喜欢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舞蹈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对北京舞蹈学院“高参小项目”舞蹈课教学实践的研究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
艺术院校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