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美育人”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概述
2022-12-0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窦晓燕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 窦晓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近年来,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其中一环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在“以美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本文将基于“以美育人”理念,探讨小学美术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目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含“德智体美劳”五项,其中“美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审美能力作为“美育”教育目标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教导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设置美术课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积极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整体教学效果的层面来说,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而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可以授予学生相关的艺术鉴赏技巧,学生可以从细致立体的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奖赏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巧对培养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十分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提升学生创作力和绘画水平作为教学目标,再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逐步实现,最终达到高阶层次的知识实践和应用。简而言之,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上色、线描等绘画技巧来更加真切地展现大脑中的画面。除此之外,在临摹教材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时,通过观察其中的绘画技巧并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绘画水平,进而延伸为美育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小学美术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是“实践出真知”的美术呈现。
(三)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学理念的主流。在该理念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再注重成绩和升学率等过于片面化评价的指标。素质理念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立体化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美育”教育在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同时,美术课程的设置也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了各自发展的空间,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日常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以实现美育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此一来,符合新课程改革需求,同时与素质理念不谋而合。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学生需要充分观察和感知事物的比例、明暗、位置、形象和结构等信息,然后运用美术技巧将其准确、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整个过程就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一些基础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此就可以看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美育”培养的重要地位。打好“地基”,才能高效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发展。小学美术课程所起的作用就是“地基”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最终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
二、“以美育人”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一)“以美育人”理念缺少重视
学校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应充分重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但是仍存在许多学校不够重视的情况,没有将“以美育人”理念应用到校园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来。如果日常的学校建设条件较差,无法体现美,那学生更无从领略到校园的美,则不利于“以美育人”理念的贯彻和开展;同时,若教师所选择的艺术作品不符合正常的审美观念,学生也难以从日常学习中获得美的感受,那“美育”教育更是差之千里,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提升,无法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课业压力较大,缺少实践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早已被提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成绩和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学校学习和写作业,比较少有机会去接近大自然,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如此一来,学生对大自然的美也就失去兴趣,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最终导致“美育”教育止步不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形式方法较为落后
许多美术教师仍沿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未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未能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自身专业领域内进步缓慢,容易满足,导致学生形成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心理,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样的不良学习过程最终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降低,既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与“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四)“以美育人”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美育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许多教师将“以美育人”理念片面地理解为艺术教育,认为即是培养学生绘画、舞蹈和音乐等艺术技能,对其本质存在偏差。现阶段,学校和教师对“美育”教学的实施仅仅是教育学、思想教育教材和部分学术刊物等,理论缺乏系统性,文字较为片面,无法体现出“美育”教学的丰富理论和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教学范围过于狭窄,无法准确把握“美育”和“美学”以及“美育”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最终造成“以美育人”教学目标偏离,削减了美育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致使学生的“美育”学习过于单一。
三、基于“以美育人”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确立良好的美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
虽然传统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体系影响深刻,但是教师仍需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对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视程度。美育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应被长时间漠视,学校和教师要提高美育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美育的自身特点,合理设置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将丰富多彩的美育形式引进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
首先,教师要重新确立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改善以往对美育教育的漠视意识,消除传统教育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学习美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思想和经验,明确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同样的教学地位,真正将其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其次,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教师应充分结合现代美学和现代教育学的优势进行课程安排,从全方位出发,可以涵盖音乐、舞蹈、书法、摄影、建筑、戏剧和绘画等多种美育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术课程形式和内容,如此便可将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分隔开,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的独特优势,提高日常的美育教学质量。紧接着,建立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改变一直以来唯分数和唯升学率的错误教育观念,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加强教师美育培训,为学生美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培训等多种渠道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并引导教师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美育素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面临和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各地区的美育特色教学。如此一来,才能开创全新的小学美育教学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构建美术图像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教师可以从吸引学生注意力出发,为学生构建丰富立体的美术图像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美术图像情境能够通过视频、图画等形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立体地呈现出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方面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学生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为图像情境教学提供了设备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丰富多彩的图像为学生构建立体的“美育”课堂,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为美育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以《美丽的花》这一节内容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花儿”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观察到花骨朵绽放的全部过程,包括颜色变化,他们可以感受到花儿的美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举例说出平日喜爱的花儿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们觉得花儿在生长过程的哪个阶段最美呢?”……并通过“花儿”“春季”“蜜蜂授粉”等图片或视频场景推动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提高课堂参与度。最后,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呈现著名的描绘花儿的作品,并在学生喜爱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展示学生自主创作的有关花儿的作品,为全班同学鉴赏提供多种素材。
(三)结合生活实际素材,进行绘画训练
在现代社会,快速的社会生活节奏导致许多人没有办法停下来去认真观察生活,因此也就难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生亦是如此。许多学生缺乏观察美和欣赏美的意识,那美育就无从谈起。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细节,同时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日常的绘画训练。如此一来,美术创作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不仅符合新课改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学生能够通过发现美和欣赏美养成积极阳光的性格,对美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中来,适当地设置生活化的训练主题,有效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
以《十二生肖》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动物园中的动物作为素材引入课堂中。例如“老虎”“猴子”“马”“狗”等十二生肖动物,具有不同的形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解:“老虎是食肉动物,生性凶猛,同时也和人类一样,均属于哺乳动物”“狗是杂食动物,性格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有残暴的,但也有性格温柔的,容易和人亲近”……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发表自身对其他十二生肖动物的了解。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大致了解十二生肖的外貌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性。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去年、今年和明年分别是什么生肖年,在插画和挂历中看到的生肖是什么形象的?最后,教师可以设置绘画主题——“画出你眼中所看到的生肖虎的形象”,可以大胆创作,着重表达出所看到的形象和场景。诸如此类的实践任务,能够快速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绘画创作能力。
(四)开展美术赏评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以美育人”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重点发挥引领作用,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美术赏评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自主创作、展示自我和互相评价,可以利用自身所学到的美术理论知识和赏评方法充分融入活动中来,体现美育的价值所在。在举办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创作主题应围绕生活实际来确立,组织学生参与到创作和赏评中来,提升艺术水平和美育素养。
以《五彩的烟花》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烟花”为创作主题举办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关于烟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总结出不同烟花绽放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烟花来进行绘画。在学生绘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张贴他们的作品并开展赏评活动,并引导学生从“绘画背景色”“外形”等角度进行鉴赏。比如,烟花绽放的背景色为黑色时更绚烂;半径越大,证明烟花绽放的范围更大等,学生可以通过细心观察获得许多有效信息,并开拓创作思维。
(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断发展自我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创新能力越强,则核心竞争力越强,也就更不易被社会所淘汰。对美育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善于利用传统绘画技巧和社会新鲜事物去表达内心所想,创作出真正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艺术作品。创新是德育的关键,符合素质教育内涵。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开拓思维,通过创作去阐述自身的想法。
以《太空里的植物》这一节内容为例,在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时,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外太空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能够产生初步认知。因为太空是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的环境,所以不会限制他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充分想象和联想,再与地球表面的植物生长情况相结合,学生可以绘画出独特的植物生长状况和形貌,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对美好事物产生正确认知。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美育人”理念,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提升美育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