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02钟福如邓正艳
钟福如,邓正艳,杨 莎
(1.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贵州 遵义 563006;2.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贵州 遵义 563006)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学术声誉和地理位置不佳,导致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录取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和习惯较差,而且相对于一些“985”高校的学生,自信心普遍较低。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普遍是应用型本科定位,需要培育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虽然不是必修课程,但对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点较多,课时较少,加上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普遍对该课程不太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在线资源以及面授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非常适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简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线上资源和线下面授的杂糅,而是一种对传统课堂的重构,是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拓展。因此,对于学时有限和实验条件较差的课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安排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书,教师根据自学任务书的完成情况,确定讲课内容。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已经完成,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授课,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次升华。
课中,根据课前的数据分析,备好课后就可以开展课堂教学。一般开始的时候需要情景导入,这个环境最好是真实的情景或者学生感触较深的事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简要回顾知识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分析讨论、头脑风暴,完成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课后,与传统课堂相比,混合式学习的课后反馈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巩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分析,对学习效果进行剖析,以便完成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而学生则还需要完成一些评价反馈,个人困惑的反馈以及知识点的拓展应用。
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步骤,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下面,就以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过程。
2.1 课前
安排学生自学,观看第二章的视频,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提出疑问。一些知识点,比如基尔霍夫定律、等效电路的基本概念等,深入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留待课堂掌握(见图1)。
2.2 课中
课中主要为课堂教学,针对等效电路这一知识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抛出问题:“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为什么可以等效?其原理是什么?”小组同学在讨论中完成知识点的掌握。学生讨论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戴维南等效习题解答,并安排学生进行解题展示。考虑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电学基础较差,我们设置的等效电路题目较为简单,如图2所示。
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2]。课堂中教师既要通过例题和辨析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要教会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这里,笔者举个例子,集成运放中的密勒电容等效,虽然电容一旦制备就不会改变,但是在运放中其等效的电容作用确是放大很多倍,使得运放工作更稳定。这是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等效的妙用也有很多。比如,最早参观动物园,都是把动物关在笼子里,而人在外面参观。这一方法在野生动物园参观的时候不适应了。野生动物园太大,野生动物较为迅猛,近距离则危险不安全,远距离又看不清楚。有人想到,笼子内外,可以等效为两个不同大小的笼子,人和动物放在了不同的空间。因此发明了观光车,人们可以方便地参观野生动物。可见,生活中有很多等效的事物,只要巧妙应用等效思维,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所以,等效原理不仅仅是电阻等效、电路解题的方法,更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3 课后
课后,则是师生在线交流和分享的自由空间,师生相互交流探讨课中的知识以及分享一些优质资源,供后期的学习和研究[3]。通过线上交流的环节增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和延长学习和交流的时间,便于更好地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后首先需要完成一个练习题,练习题从题库中选取,每个同学做不一样的题,从而基本可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即使部分同学网上查找答案完成,那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完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应用条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证明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更是应对少学时课程的有效方法。尽管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还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和课堂掌控能力。
3.1 “课前—课中—课后”的相互照应
需要遵循“温故而知新”的古训,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即能力的螺旋式、波浪式上升模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前后呼应,不断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升华。如果知识点太散,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也会打折扣。
3.2 目标任务贴近实际
根据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设立的问题必须是通过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能解决的问题,即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挫败感而失去信心。如何设计这一问题,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前测试和师生交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3.3 加强在线资源建设
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现在网络资源太多太杂,需要老师进行甄别、遴选,让同学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者学生感受深刻的案例,使得学生有亲近感,易于产生共鸣,从而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教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了“电工电子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拓展了课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完成自主学习,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