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工科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22-12-02

科教导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职业

刘 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多重需求下,职业院校作为智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前沿和重要阵地,对其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升高。“十四五”规划中对此重点强调: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教育强有力的支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该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同时也是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结合最紧密、站位最前沿的专业。该专业学生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偏理性、人文素养和管理思维较匮乏等特质,学生对口就业大多为大中型制造企业工程技术类岗位、操作运维类岗位和售后服务类岗位。这类岗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备吃苦耐劳、冷静理性、专注投入等特质。制造业岗位普遍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单一、设备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职业瓶颈期和职业倦怠期来临较早等特点。

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但专业对口率低,同时,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跳槽率也比较高。而众多智能制造企业也反映“招工难”“留人难”以及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水平有待提升等现象。较大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缺口与较高的应届生员工流失率形成矛盾,短期限制企业生产,长期影响企业人才结构。部分学校尽管已逐渐将产教融合深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但师生仍更多地关注专业技术技能的习得与增进,忽视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将职业素养培养依赖于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生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不健全,设施细则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差,未将产业需求和企业反馈纳入评价体系中。

本文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应的产教融合方式和智能制造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深挖工科生职业素养的内涵,明确其独特学科背景和技术技能需求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和范围,探讨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为工科专业多角度提升其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依据,进而提出可行的工科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升路径,有利于职业素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能为优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支持,促进学校“人才链”和行业“产业链”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缩短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浪费现象,改善现阶段制造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缺口与应届生员工流失率高之间的矛盾。

1 高职院校工科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对职业素养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学者沿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认为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沈佳君(2019)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是按照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1]。职业素养可以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生涯的关键,对应为“显性职业素养”,占据职业素养中的小部分。隐性职业素养是一系列素质的综合体,例如道德、个人态度、职业意识等。这部分职业素养难以量化考核并且具有隐藏性,但是占据职业素养内涵中较大的部分,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更大。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具有的独特学科背景和技术技能,在职场上,他们面临特殊的行业岗位特点。这些决定他们职业素养需求的内容和各部分占比与其他专业学生有较大区别。基于以上理论基础,通过对17名长沙地区制造业头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和技术部门主管、15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老师和40余名学生的调研,采用专家访谈法、关键事件法和个别访谈法,确定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分为以下5个一级指标:身心素质、职业技能素养、职业行为素养、自我认知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15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

表1 职业素养内涵构成

2 高职院校工科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学生、教师、校方和企业作为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四大主体,各自存在可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杨珍珍(2022)在分析浙江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现状时,认为目前高校在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上比较落后,校企合作开发模式效果不佳,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学生职业素养意识严重缺乏[2]。顾茜茜(2016)在对建筑行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时,对学生、教师和企业三方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明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对自己缺乏的能力并不明确,也忽视了提升职业素养[3]。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工科生自身对于职业素养意识淡薄,职业观念较弱。在校学习期间对于未来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漠不关心,应付了事,受传统“功利性”价值观影响,轻视职业素养在自身职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4]。

在很多高校中,专业内部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学院和教学整体重视技能技术这一显性职业素养而忽视隐性职业素养,大多将隐性职业素养培养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课程混淆。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也更加关注课程优化、科研产出等专业建设内容,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倚重学校通识课程、思政课程和企业,进而造成教师自身对于职业素养意识的淡薄。企业并未形成长效校企合作考评机制,重视短期效果,过多关注学生的技术技能,忽视对于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素质素养的要求,导致合作效果未能充分显现。另外,职业素养教育在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涉及程度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基础不同。

3 高职院校工科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要整体提升工科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效果,应该从职业素养培育的四个主体出发,学生、教师、校方和企业四方共同努力。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路径策略。

3.1 构建新型产教融合机制

在产教融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单纯的学校培养、企业招录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培养体系的目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现代学徒制”模式和国外成熟的“双元制”等产教融合模式应运而生。这类模式更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逐渐将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由单一学校承担转换为学校企业共同承担。产教融合机制的调整将部分企业培训内容前置到学校教学中,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完成。在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可以定期评估学校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因岗育人,因材施教。这样不但能够节约企业培养成本,增加企业参与教学事务的密度和频率,提升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缩短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初入职场的适应时间。同时,还能增强在校教师与行业的联系,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将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植入日常教学中,使“人才培养端”和“产业发展端”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实行“走出去”战略,向“双元制”“双师制”等先进职教模式学习借鉴,主动变革完善现有产教融合模式。

3.2 健全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现行多数高校工科专业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不稳定,指标设置模糊不可量化,操作性不强,也未对接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学生培养考评。同时大部分评价由校方进行或者主导,行业企业参与比例过少甚至被动接受考评结果。导致企业对于考评的认可度低,考评结果在企业的适用性低。在新型产教融合机制下,校方要加大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评价指导与服务的比重,在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意愿、专业特性、岗位需求和企业用人要求的前提下,要以职业需求为标准,学生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企业人才结构优化为方向,合理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校企课程技术交流,建立健全指标清晰明确、内容完善、权责分明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加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比重。对于显性职业素养,可以设置为考试和技能抽查形式。但隐性职业素养的考评难度更大,也更个性化。可以设置为“一岗一方案”,根据不同岗位的素质要求设置考评指标,在学分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日常行为,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还应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考评结果作为校企合作成效评价和调整合作方向的重要依据。

3.3 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的比重

由于长期进行理科逻辑思维的训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其他典型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管理思维、办公软件应用、人际交往沟通交流以及对一些职场行政工作的了解较其他专业学生来说相对薄弱。同时也由于课程实践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深入企业一线长期参与生产实践,因此学生对于很多职业场景存在幻想。初入职场之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甚至同事关系等都会与他们之前的想象存在巨大落差。这些落差会增加学生初入职场的适应难度,造成学生对岗位甚至专业失去兴趣从而离职甚至转行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企业的需求,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与专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基础的管理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和建立基础的职业能力,缩短实习期间的心理调适时间,快速完成“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还应加大行业实习实训课程的学分比重,将部分课程搬入工厂或者生产一线,让学生提前适应真实生产环境,进而降低学生在实习初期的离职率,稳固校企合作培育效果。

3.4 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在智能制造业和制造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一种,提倡敬业、勤业、创新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凝练,突出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5]。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要加大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植入,还需要对其进行引导,摒弃外界不良思想,形成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应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建立基于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的教学体系,树立楷模、引进技能人才,熏陶学生思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大环境。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思政带动专业,以思政反哺专业”。

3.5 规范学生专业见习等教学实践环节

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必要教学环节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认识工作场景、体验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的重要职责。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这段时间对于学生了解工作环境,提升职业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工科专业应该更加严格管理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根据专业特性和合作企业岗位特点,科学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提前设定教学实践目标,量化教学实践评价指标,合理客观地评价教学实践效果。避免出现为了实践而实践,以参观、讲座、校内实训课程代替实践的应付性教学现象。在学生顶岗实习环节,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实习时“双导师”的作用,合理安排企业导师,提升企业导师评价比重,采取企业导师评价“一票否决”制度。加强校内指导老师的日常指导和跟踪考核,从严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和结果考评。

3.6 提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意识,就必须建立一支既能结合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操实践,具有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工科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利用产业学院等机制,加大企业导师的参与力度,积极从企业引入优质师资力量,扩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人数和课时比例。邀请企业专家参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和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环节,利用他们的行业从业经验指导院系专业建设能力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院系还应完善教师顶岗制度,积极鼓励在校教师进入行业头部企业顶岗。在顶岗前为教师科学设置顶岗目标,从严考核顶岗过程和效果,帮助教师将顶岗成果转换成教育教学成果。通过企业顶岗,让教师意识到学校教育内容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培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3.7 完善“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是国家现行大力推进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制度。“1”代表学校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由企业认证发放的职业技能证书。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的在于加大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力度,打通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通道,促进企业参与学生技能培养和考评,倒逼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主动对接行业资格认证,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向用人岗位需求靠近。工科专业应该从企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从严挑选考评证书,实施课证融通措施,完善学分互换制度以鼓励在校生参与高质量的1+X考评。教师作为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力,承担学生培训、考评的任务,这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校应该将“1+X”证书工作要求列为教师聘期考核的任务,给予相应绩效奖励,鼓励教师参与。同时还应鼓励校企合作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证书,积极建立高水平师资培训基地。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职业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