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 建构联系
——以“立体图形体积测量总复习”为例

2022-12-02江苏省扬州市工人新村小学高峰龄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测量方法形体圆柱

江苏省扬州市工人新村小学 高峰龄

小学阶段,学生经历“线—面—体”的认知过程,运用已有的长度、面积测量方法、经验,逐步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构建图形测量体系。立体图形体的积测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测量的基本方法、策略,还要让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体积测量的复习,把握测量本质,建立测量方法联系,渗透感悟推理、数学模型思想,培养和发展数学素养。

对于六年级的总复习,教师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还要关注小学阶段知识的结构化。立体图形体积测量需要让学生知道度量的意义,理解度量的相关属性,在抓住知识本质的同时,注重整体性建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中,笔者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立足测量本质,设计研究任务,架构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本文以立体图形的体积测量为主题,提炼测量核心概念,明晰单位体积累加的基本意义,运用转化、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构建体积测量一体化结构。从学生已有认知中,笔者梳理能够进行的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形成复习基本模式:唤醒知识点,回顾概念本质;关联知识点,整理建构联系;拓展知识点,运用解决问题。

一、回顾——凸显单位体积累加的基本测量方法

1.同学们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立体图形体积测量的整理和复习?(体积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有什么关系?)

2.先独立回顾,选一个立体图形,汇报体积测量的过程。

(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把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排,组成长方体,可以看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如果每层摆4排,摆3层,组成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怎么想?归纳测量长方体中有多少个单位体积的算法,得出测量其体积的方法。

运用长方体体积测量的经验,得到正方体的体积测量方法。

(2)圆柱、圆锥体积

不能直接测量圆柱里有多少个单位体积,怎么办?

受到把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启发,由面推想到体,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找到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圆柱的体积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把圆锥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从而发现圆锥体积。

3.同学们在回顾立体图形体积测量时,还可以联系长度、面积的测量,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测量长度,就是多少个单位长度的累加;测量面积,就是多少个单位面积的累加;类推出测量体积,就是多少个单位体积的累加。

在测量过程中,会用到转化、类推等策略。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一维空间图形长度测量、二维空间图形面积测量后又学习了三维空间图形体积测量,在体积测量总复习中通过回顾环节,引发对立体图形体积测量的本质思考,测量体积就是数出有多少个单位体积,概括数的方法,归纳长方体的体积测量方法。回顾圆柱体积测量方法,重点突出不能直接数单位体积个数时应用化归思想,将其转化成熟悉的形体进行探究。转化思想的运用来源于学生对平面图形“圆—长方形”的理解。学生在回忆如何转化以及转化后图形之间的关系时,提升了空间观念。

围绕体积测量的本质,沟通形体间的联系,通过对立体图形体积测量方法的回顾,唤醒知识形成过程。学生主动进行任务回顾时,不限于对单个形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回忆,更深入地感受不同形体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勾连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形成知识的生长链,为开展下一个任务的研究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思维进行学习。

二、整理——凸显不同形体体积测量的联系

1.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试一试能不能用一张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作业纸上贴上立体图形,用线或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都与底面积、高有关。

(2)如图1,长方体体积测量是基础,正方体体积可以由长方体推导得到,圆柱可转化为长方体,圆锥可转化为等底等高的圆柱。找到基础形体,其他的形体可运用化归思想转化为基础形体进行探究。

(3)如图2,由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可以推导出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体积的测量方法,即底面积×高。由圆柱体积可以推导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

2.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测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你会算吗?

(1)猜测:它的体积可以怎样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这样算有道理吗?

将我们整理得到的知识结构用于问题解决中,引发合适的猜测,很有价值。

(2)验证:

生1:可以想象成若干个三角形底面叠加形成的立体图形,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2: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长方体切成两半后得到的图形体积=长方体体积÷2=底面积×高÷2=3×4×10÷2,和我们猜想的直接用底面积×高=3×4÷2×10是一样的。

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可行的,像这样的直柱体体积都可以通过底面积×高来计算。

3.如图4所示,底面大正方形边长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2厘米,高5厘米,这个中间空心的立体图形体积是多少?

通过讨论,学生发现:(1)阴影部分的体积可以用大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小长方体的体积来计算;(2)用底面积×高,底是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小正方形面积来计算;(3)算出底面可以放12个单位体积的小立方体,总共可以放5层,所以,体积等于60立方厘米。

在大胆猜想之后,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解决问题,再次验证直柱体体积测量方法,将测量的策略迁移内化,提升学习素养。

我们从体积怎样测量、为什么这样测量、不同立体图形体积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入手,回顾整理立体图形体积,梳理出不同形体体积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立足体积测量的本质意义,自主整理,联系不同形体体积测量方法的相通之处,对体积测量的思想方法有整体的认识,形成结构化认知策略,整体构建体积测量知识网络,形成体积测量体系。学生经历整理环节,架构知识纵横联系,促进学习方法内化,显现框架体系的张力,由基础形体体积测量拓展到未知形体体积测量,从而对体积测量的思想、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过程,尤其是通过不同维度方法的验证,打通了直柱体体积测量的原理方法,培养了抽象能力和推理意识。

以学科知识整理为任务驱动,重在建立结构化体系,并能够拓展。学生运用构建的体系,用以解决未知的问题,将研究任务引向深入。

三、运用——凸显体积测量中策略方法的应用

教师通过练习设计,激发学生主动运用体积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发现不同形体间的关系,提升综合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不计算体积,请你在下面的立体图形中找出体积相等的图形,并说明为什么。(如图5)

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分别围成长方体和圆柱形状的通风管,围成的哪一种形体体积大?为什么?

3.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

(1)可以装多少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积木?

(2)如果装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4厘米的圆柱体积木,可以装多少个?

4.有一块不规则的铁块,你能想办法测量出铁块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复习课中的习题,要体现综合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强化联系、整体构建立体图形体积的测量体系。在第1题中,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和比较数据,灵活运用体积测量方法,用联系的观念形成体积测量方法知识结构。第2、3题,在理解不同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体积测量本质,联系体积测量方法的相通之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4题,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体积测量方法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发现思维差异,展示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运用多种立体图形体积测量的关联,优化策略,在思辨中提升学生能力。

学生在本节课中,以“立体图形体积测量”为主题,开展“回顾、整理、运用”研究任务,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教师的眼光不能仅停留在立体图形上,还需从图形测量的整体不断扩张其结构,构建一维、二维、三维图形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习题第2题可以作为很好的尝试,通过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运用举例、比较等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图形特征、面积、体积等多维度关联。

任务驱动下的立体图形体积测量总复习,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并加以运用。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立体图形体积测量总复习,要建立测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要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促进认知深入,形成方法迁移,构建测量体系,学会数学思考,实现测量认知结构的内化与运用。

猜你喜欢

测量方法形体圆柱
基于OpenCV的车身匹配间隙测量方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航空发动机推力测量方法
圆周运动角速度测量方法赏析
自由风扇声功率级测量方法与测量不确定度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