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视角的导向素养提升
——统编版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童话课文编排特点探析

2022-12-02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周阿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童话新课标课文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 周阿敏

童话是以夸张和拟人为表现特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奇的幻想编写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与儿童之间存在天然关系,是幼儿和低年级学生重要的阅读学习资源。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双减”背景,立足素养导向,再探统编版语文教材童话课文的编排显得尤为必要。

一、童性视角,适切衔接

对统编版语文一、二年级教材中的童话课文,还有精读课文、“语文园地”阅读板块、“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中的童话进行归类分析和反思,并与国外同年级阅读教材进行对比,笔者发现统编版语文低年级教材童话文本编排特点显著。

(一)童话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

童话课文在低年级教材中,主要出现在单元课文和“语文园地”的阅读板块。表1、表2显示了两个板块的童话篇数及占课文总篇数的比例。

表1 统编版语文一、二年级童话课文篇数分布表

表2 统编版语文一、二年级“语文园地”阅读板块童话篇数分布表

(续表)

一、二年级教材中,童话课文所占比例高达36.9%,在“语文园地”阅读板块栏目中的占比是34.4%,这充分说明,童话课文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主力军,在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低年级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主要载体。童话普遍承载着低年级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

(二)题材贴近儿童生活

低年级童话课文选编,贯彻“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的目标指引,在题材选择上高度符合课标要求。

教材中的童话作品架起了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桥梁。科普童话作品或围绕学生可见可感的自然现象,如《小蜗牛》关注四季变化,《我是什么》《雨点儿》《要下雨了》《雾在哪里》《雪孩子》等从熟悉的天气现象入手,进行拟人化想象创编;或引入学生可亲可近的动植物形象,如《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小毛虫》等。低年级学生在生动亲切的作品中亲近自然,获得情感熏陶。

(三)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切选择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发展目标中,描述了幼儿在语言文字应用领域应该达到的水平。5~6岁儿童语言发展目标正是一年级新生阅读教学能力水平的平均起点。

童话作品是学生语言能力进阶发展的适切材料。幼儿掌握了简单口语,进入小学阶段发展复杂高级口语,学习初步的书面语,感受文学语言之美。童话课文接续5~6岁儿童语言发展目标,精准训练学生“说出作品主要内容”“猜想情节的发展”“说出自己的看法”等阅读能力,建立起学前与小学阶段的自然过渡,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一至二年级课程”的要求。

二、核心能力,序列上升

童话阅读教学实践主要是发展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文本内涵等关键能力,让学生激发想象、提升思维,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阅读和体验在前,学习语文知识紧随其后。虽然编排顺序有差异,但内容项目完全相同。

(一)在序列化训练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童话语言形象、生动、优美,是训练儿童语言发展的优质媒介。在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生动的语言资源。图1是低年级童话课文课后习题系统中语言积累和运用维度的训练序列。

一年级以词语为主,二年级上册以短语和句式的积累和仿写为主,二年级下册发展到仿写文段,或在文段的留白处写话。词—短语—句—段,语言训练的单位不断扩大,语言的积累、梳理和运用相结合;运用语言的方式不断丰富,从初步的识记、仿写到创造性运用,螺旋上升、序列训练,能力导向三年级的习作准备。

(二)在逐步走向真实世界中提升思维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教材在课程内容上增设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板块,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一、二年级教材中总共有42篇童话作品,其中39篇作品是拟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赋予大自然的一切以人的特征,活泼生动的人物形象贴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与低年级学生外露的情感和冲动性的情绪特点相契合。随着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逐渐由单一向丰富发展,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一组常人体童话:《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教材文本构筑起儿童从通过模拟角色的间接认知走向生活化的直接认知,逐步将儿童带入真实生活和真实世界。

为达成提升儿童思维的目的,教材还编排了一组含有寓意或思辨力的童话。新课标提出,低年级学生应“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小马过河》引领儿童辩证地看待问题,在面对问题时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三)在层层支架创设中攀登概括“阶梯”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考查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确立了学段学业质量,在第一学段学业质量中提道,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教材将能力点落实,通过层层支架的创设,提升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见图2)

这一维度的能力训练以借助插图或动物生长流程图等形象化方式起步。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初步觉醒,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话单元中,安排的四篇童话课文呈现了丰富的训练方式:通过回答问题把握主要内容(《大象的耳朵》《青蛙卖泥塘》),借助思维导图讲故事(《蜘蛛开店》)以及借助箭头提示图讲故事(《小毛虫》)。可见性的思维景观支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大体把握内容,为三年级学习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这一更为抽象的方法奠定能力基础。

三、素养导向,童性世界

童话是“面向儿童,基于儿童,为了儿童”的。素养导向下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童话课文的阅读教学价值追求,对教材的编排和使用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一)渗透童心:趣味幽默,儿童生活

童话与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童话中要有童心,要符合儿童的兴趣、生活和认知特点。童话作品要特别重视儿童的阅读兴趣。统编版语文教材选文时坚持教育价值,注重文学的趣味,强调作品文质兼美,注重作品的“营养”。

幽默是儿童游戏心态的文字表征。在统编版语文低年级课文中,《我是一只小虫子》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两篇难能可贵的幽默文学作品。在趣味的语言中,学生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在欢声笑语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活、被点燃。

(二) “远征”生活:真实情境,挑战任务

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释放了语文课程重要的价值风向,即面向学生的生活,注重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基于这一价值取向,新课标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话题为引导,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从一年级开始实施。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形象的感知和内化、审美的熏陶和提升。

“远征式”学习模式在国内外实践近十年,强调通过“提供冒险和意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能力、价值、激情和责任。“远征式”学习鼓励学生“拥抱伟大想法”,让所学有所用。在编写童话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远征式”学习模式,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情境,并搭建完成任务的支架从而支持学生学习。如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在课后习题中,教师可以编创“我来‘卖’绿植”学习任务群:交流选择的绿植和绿植现状(做绿植手账)—开展花盆和绿植装饰活动(写绿植“升级”日志)—介绍和交流绿植现状(画绿植图鉴)—吆喝“出售”自己的绿植(绿植广播站)。带有综合性学习性质的教材内容编排,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习得和运用上“远征”,在思维提升上“远征”,在审美创造上“远征”,打开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帮助学生感受时代和生活的律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能力。

统编版语文教材通过课文系统、习题系统、阅读提升系统等,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提升思维和涵养审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渗透童心、贴近学生阅读趣味和生活,以及情境创设、助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方面,教师则需要进一步考量和改进。

猜你喜欢

童话新课标课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背课文的小偷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童话镇
端午节的来历
午夜童话镇
背课文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