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2-12-02刘各南
□刘各南
(作者单位: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
新的产业领域和商业形态的不断涌现,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原则,基于专业交叉,打破专业与课程的壁垒,形成基于新技术为基础的满足社会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商科人才。目前,多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仍然运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塑造,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用人需求。本文突破传统专业的思维模式,依托新技术,通过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和商弈工作室,以创新、融合、协作、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专业融合,推动传统专业的更新升级,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企师资相融合、课程建设相融合、实践基地相融合、校企文化相融合的“五方融合”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新文科建设宣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磅文件的出台,强调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综合实力强、有创新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新的产业领域和商业形态的不断涌现,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原则,基于专业交叉,打破专业与课程的壁垒,形成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满足社会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商科人才。目前,多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仍然运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塑造,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用人需求。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会计专业还在运用单一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时,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塑造,培养的是传统技能型人才。这种单一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涌现,教师知识更新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自身人才培养能力有限,使得整个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二、新文科背景下“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
新的产业领域和商业形态不断涌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商科人才。职业院校商科专业作为培养商科人才的基地,其教育目标应定位于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当前新技术兴起,要求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必须掌握多领域知识,如金融学+企业管理+计算机。因此,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时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原则,基于专业交叉,打破专业与课程的壁垒,充分形成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满足社会商科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
从会计史来看,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发展,经济发展的变迁必然带动会计发展变革,会计要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会计教育就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新文科建设就是依托于新技术使各个专业实现教学模式变革,培养目标创新,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同样如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急需与新技术相融合。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会计专业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综合实力强、有创新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专业以新文科为背景,依托新技术,通过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和商弈工作室,突破传统专业的思维模式,以创新、融合、协作、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各专业交叉融合,推动传统专业的更新升级,实现从专业独立转向互通融合,从应试服务转向创新引领,推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德知能一体化的“三位一体”改革;从目前会计专业的办学背景、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如师资条件)、学生实况等个性因素出发,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企师资相融合、课程建设相融合、实践基地相融合、校企文化相融合的“五方融合”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推动以家国情怀为基础加强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筑牢道德素养基石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新技术为依托,以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新技术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国家相关政策、市场经济环境与企业发展现状和专家咨询意见,通过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和商弈工作室,在夯实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进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将德育纳入专业课程,做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齐头并进,形成全方位覆盖,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与专业知识教育的互通融合育人体系,推动专业学生综合实力强和家国情怀的塑造。
(二)突破单一课程体系,构建打破专业边界、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视角、多层次和多元化课程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新技术从学院会计专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和商弈工作室,进行探索和改革,打破专业边界,形成基础课程群+专业特色课程+人工智能等新课程相融合,实现学习与实习实践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融合。全面推动会计专业由单一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转变,使不同课程有效互通融合,形成以融为主、通专结合、注重数智技术和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通识课程、人文课程、数智技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三)匹配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力度实施产教融合,理论引导和实践应用齐头并进
“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新文科建设目标,会计专业应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依托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与用友新道、商弈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搭建产学并进、育训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引入用友新道的“1+X”证书,通过“1+X”证书的学习和培训考核,将专业人才与专业岗位密切结合;成立商弈工作室,完全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实践教学,实现理实合二为一、专业技能与实践岗位无缝对接,促使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互通融合。会计专业在加强校内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对新文科会计人才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塑造。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财经文化,通过专家讲座、黄炎培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财经文化的认知度,逐步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相融合。基于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设定商科人才培养新方向,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组织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最终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商科人才。
(四)打造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五方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校院(企)共管原则,搭建“双师”管理平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双师、双证”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打通行业专家进入校园的通道,建立专任教师行业锻炼制度,引导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向融合型、复合型教师转型,组建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实现实践基地相融合和校企师资相融合。
四、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五方融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设步伐,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顺应具有家国情怀、综合实力强、有创新视野的会计人才现实需求;有助于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人文精神和全人素质等,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在政治方面态度端正、立场坚定,道德方面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同时还具备数智技术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