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2-12-02李虹雨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9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院校高职

□李虹雨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对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进行改革,更重视高职院校中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育。然而,高职院校对于刚建设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不算成熟,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和问题,难以确保运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究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对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化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对全面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很大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交通管理规模逐渐走向正轨。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大量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然而,在我国高校中,新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时间都较短,对人才培养方面缺少经验,导致部分学生对运营管理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而且,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还依旧依附于传统的课堂教育,缺少实践学习。教学管理上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出现偏差,缺少个性化教学元素。在高职院校与城市轨道企业之间,缺少企业教师对运营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对于企业文化完全不知,无法选取合心意的企业工作。

(二)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在高职院校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育中,大量培养优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注重培养人才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仍很单一,缺少校企合作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缺少对企业用人需求的了解,导致毕业后的人才与企业文化不符,造成人才与企业脱轨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光只注重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而现在的状况是,学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岗位的适应能力变弱,导致交通运营管理人才流失,使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严重缺失人才。

(三)缺少大量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高投资、高要求、专业性强的培养模式。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都比较简单,尤其学校经费有限,不能够完全提供优质的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导致人才培养资源短缺。此外,实践设备陈旧、教师团队力量薄弱、就业方向单一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因此,要培养高质量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就需要改善高职院校的现状,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和国内外以及企业的优秀资源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运营管理人才。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优秀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构建科学的课程教育内容过程中,需要结合教育目标,全面培养人才的能力。将课程内容和技能课程相结合,使学校和轨道企业之间完成岗位需求的连接。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教学,搜索大量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案例进行实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影像等模式设置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按照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关键词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准确的教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进行反复学习练习,并对课堂上不懂的知识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视频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工作岗位中的需求,提升学生对轨道运营管理知识的认识;在学生进行实训学习时,加强对技能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实现全面素质培养。同时,教师在进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在每章节理论知识课后加实践活动学习,结合企业岗位需求设置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学生就业渠道

目前,我国大量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不仅能够达到校企共赢,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对于这种合作的方式,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合作共赢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知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可以了解企业需求,对就业方向有更明确的定位。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企业需要型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基本情况,并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招聘。除此之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经验,对于企业能够减少培训的时间,加强了企业的岗前培训。高校与企业合作时,也可以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优秀的教学资源,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训教育基地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想要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水平,就需要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同时,高校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对设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能将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完美贯通,把优秀的企业技术和技能引入专业课堂,实现学生的实训活动训练。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企业技术进行对比,将优秀的技术资源引入实践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高职院校应该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设备建设中,扩大实训教育基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完全体会到轨道交通的工作性质,加强学生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认识。

(四)构建证书制度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对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证书制度考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证书制度进行技能考核。在高职院校中,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参加考试,获取统一机构颁发的技能证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考取理论知识证书,还可以使专业技能得到证实,帮助企业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对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提供意见,可以设置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可以将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特点等结合起来,融入专业证书制度考核中,真正实现理论和技能双丰收,培养全面型人才。

三、结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分析,结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设置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学生方向,提高学生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认识度;加强构建教师团队,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扩大教学资源领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并对实践活动学习进行考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职业深度。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院校高职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