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索——基于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文学转化实验
2022-11-30隋丽,沈莉
隋 丽,沈 莉
民间文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索——基于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文学转化实验
隋 丽1,沈 莉2
(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2.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上海 200241)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的一个实验性的探索。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民间故事生存空间已经发生变化,它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审美愉悦功能增强。传统民间故事立体化的多种艺术表达,为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参与使其自身成为民间故事特殊的“传承人”群体,为民间故事孕育出一个新的文化生态场域。
民间故事;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创造性转化;大学生群体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生命体的属性,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出新的生命形态。传统同样如此,也是在不断被创造和被发明之中。传统意义上的民间故事也属于“传统文化”或“文化遗产”,它在现代的语境中该如何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与传承呢?决定它变化的因素和动力来自哪里呢?哪些民间故事能够被保存下来继续存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民间故事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湮没在历史的烽烟之中?“遗产化”被看作一个文化实践过程,它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强调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赋予传统和“遗产”以新的阐释并加以保护。“遗产化”的概念表明了“遗产”不再是人们思维中固定不变的印象,而是存活于当下、被人们不断赋予二次解读和再度传承创新的“活态”形式。从这样的角度审视民间故事,可以发现民间故事新的存在形态以及“被改造”过的新形式或许蕴含着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遗产化”的背景下,民间故事或许将成为一种多元化的存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民间文学众多体裁(以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新的阐释维度和表达方式正在进行之中,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及其一系列实验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的。
传统的民间文学应融入日常生活审美之中,成为审美的对象以及日常生活本身。从民间文学的发生来说,它原本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创新,如何转化,民间文学终究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真正被传承。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就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它将民间文学尤其是以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文本的创造性转化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审美的对象化过程。在当下,“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1]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将文本以戏剧表演的方式进行呈现,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审美倾向和审美形式注入文本之中,将非日常的表演和日常的口头讲述进行糅合。下面拟以某大学民间文学戏剧节为研究对象,以民间故事为例,尝试探索民间文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重新思考将故事还于民间并使之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的操作策略。
一、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的实验:融入与零距离体验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当今的社会交流模式逐渐形成了新的框架,民间文学的讲述空间也在发生着变化。周星就曾经指出:“作为传承母体的社区解体、崩溃或出现结构性变动,传承就面临中断。”[2]为了应对这一状况,现已经在高校中开展的实验性的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采取新的艺术表达,回归民间文学传统的讲述惯习,为我们提供了民间故事当下承续的新的文化空间和多种表现形式。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某大学依托“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先后举办了两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①两届民间文学戏剧节系自发组织,带有民间色彩。2018年9月26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示范项目——“2018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的启动仪式暨汇报展演在该校举行,这次活动以该校第一届民间文学戏剧节为基础,以该校为试点高校,以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学生故事会创新模式。这次启动仪式活动节目更加专业,由艺术专业师生作为主角来表演,但节目的创作、创意以及民间故事的表现形态,与该校第一届民间文学戏剧节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策划和组织团队也是同一团队。,这两届戏剧节都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的民间故事和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备选文本。第一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以“黑土地的故事”为主题,鼓励学生自行改编,要求学生融入富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元素,并配备专业教师和在读硕士研究生对参与的本科生进行指导。第二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不再将文本选择的地域范围局限于东北地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创作。
从两年多的运作过程来看,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是一个更迭递进的过程,第一届是尝试迈出第一步,第二届则更为成熟,这一过程也是逐渐摸索、完善民间文学新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两届戏剧节之间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首先,大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其次,演出道具和舞台效果存在差异:第一届戏剧节演出场地虽小,但灯光和道具等比较齐全;第二届戏剧节淡化了舞台效果,更关注故事内容本身。此外,展演形式愈加丰富:第二届戏剧节涵盖舞台剧、视频剧、广播剧、配音秀等多种形式,而第一届戏剧节以舞台剧形式为主②第一届戏剧节的表演形式为舞台剧和现场口头讲述两种。2017年12月6日演出的舞台剧剧目有《渔郎与红姑娘》《孙太生感化山神》《断手姑娘》《秃尾巴老李》《人蛇配良缘》《会唱歌的心》,每两场表演之间穿插一次文本点评环节。2017年12月13日演出的舞台剧剧目有《路遥知马力》《当良心》《桦树姑娘》《杨乃武与小白菜》,在第一场表演之后穿插了口头讲述故事《老虎怕“漏”》。第二届戏剧节的表演形式为舞台剧、视频剧、配音秀、皮影戏、相声、视频故事六种,依次为舞台剧《蛇郎》、视频剧《包公赋诗拒收礼》、舞台剧《山东葱卷饼的由来》、视频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剧《乾隆的故事》、视频剧《月饼的来历》、视频剧《有缘千里来相会》、舞台剧《狐仙报恩》、配音秀《民间故事配音秀》、原创改编视频形式皮影戏《武松打虎》、舞台剧《洪武三十年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案》、视频剧《国王变狗娶妻》、视频剧《救命的戏法》、视频形式皮影戏《西游之东郭先生与狼》、舞台剧《孔雀东南飞》、视频故事《西藏民间故事肉铺女鬼》、相声《考考你》、视频形式皮影戏《人心不足蛇吞象》。。
在第一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结束之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旨在进一步探究民间故事展演与传承之间的关系。从访谈结果看,同学们对第一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给予了认可和肯定,认为这样的形式加深了自我对民间文学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其中有多名同学提到舞台设备、服装道具的不足对第一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有同学指出“展演占据了休息时间”“有些剧目缺失民俗元素”等问题。从访谈的整体性来看,大部分同学都支持打破传统的“民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比对两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的效果,在第二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结束后,笔者再一次对参与展演的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当10位受访者在被问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5人都提到了“融入”,融入角色和文本之中能够令同学们对民间文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当10位受访者在被问到脱离了戏剧节形式大家是否还会主动去了解故事文本时,6人说基本不会,3人认为在课程要求的情况下会去了解,只有1人表态说会主动去了解。这表明,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对受访者群体主动了解和阅读民间故事是具备推动作用的。在被采访过程中,TJX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女,访谈于2019年12月。认为:“零距离接触民间文化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也才能真正爱上它,传承它。”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关于“舞台效果的必要性”的问题上,将舞台效果看作演出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的同学认为,舞台效果能够帮助演员、观众进入情境,良好的舞台呈现能够给予所创作的新故事文本更强的生命力、表现力和吸引力;而持相反态度的同学则认为文本的情节内容和演员的表达才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舞台效果在整体展演中并不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经过两届的发展已从最初课本剧的形式衍化为多元表现形态,让同学们对民间文学的认知程度实现了从文本到舞台的提升。在戏剧节中,同学们积极了解民间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并用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将传统的民间故事改编或改写成新“故事”,这为民间文学尤其是民间故事在当下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对读懂民间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大有裨益。
二、文本依然是核心:关于创意表演形式的调查及反馈
为更深入掌握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民间故事戏剧化、舞台化、展演化的认可程度,笔者于2019年3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75份有效问卷。这一次的调查侧重于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形式的可借鉴性及其在民间故事传承中的可延续性问题。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有:“您认为大学生可从民间文学戏剧节中收获什么?”“您认为民间文学展演的成功或失败与下列各项因素的关系是怎样的?”“在这次民间文学戏剧节之前,您有主动去阅读、了解民间故事文本的经历吗?”“有了这次展演经历,您觉得自己以后主动去了解更多民间故事文本的可能性是怎样的?”“如果民间文学没有这样的舞台效果,即脱离了舞台剧形式,您认为它还会吸引你吗?”“您认为民间故事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失去活力了吗?”
在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带给大学生的获得感问题上,94.67%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令自己“加深了对民间文学文本的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带给大学生最直观的收获仍然是文本上的,换言之,对文本的熟悉和重视是大学生从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中所能得到的最直接收获。
在对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成功举办所依托的各类因素的主次性排序调查中,将表演的剧本内容排在首位的调查对象是占比最多的,民间文学原本的影响力和传播度排第二,而舞台效果和宣传工作对戏剧节的贡献度被排在最后两位④戏剧节成功举办所依托的各类因素的主次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由故事文本改编后的剧本内容”“民间文学的原本影响力和传播度”“专业老师的指导”“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参与度”“舞台效果”“到位的宣传工作”。。由此可见,文本本身的影响力和含金量最被大学生群体所看重。
在对民间故事阅读习惯的调查中,72%的调查对象有主动去阅读、了解民间故事文本的经历,16%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此前从来没有阅读过这些文本。可见民间文学文本阅读的主动性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比较缺乏的。在“有了这次展演经历,您觉得自己以后主动去了解更多民间文学文本的可能性是怎样的”这一提问中,选择“可能性很大”的调查对象占比为60%,选择“可能性为零”的调查对象占比只有1.33%,可见戏剧节这种模式确实会提高大学生在民间文学文本阅读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大学生接触民间故事的倾向和意愿。
在“如果民间文学没有这样的舞台效果,即脱离了舞台剧形式,您认为它还会吸引你吗?”这一问题上,66.6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会”,33.3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会”,这足以说明展演形式会对民间故事的传承和传播起积极作用⑤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在“您认为民间故事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失去活力了吗”这一问题上,85.33%的调查对象选择“并不是”,这说明当下民间故事在大学生群体中依旧具备活力和潜力,大学生群体担任民间故事传承和发展主体的前景依旧乐观。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的路径与思考
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无疑是对以民间故事为代表体裁的民间文学传承和发展方式的一种创新:在形式上,展演取代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单向阅读;在内容上,改编带来新元素、新形式,文本被呈现为舞台剧、音频剧、配音秀、故事音画等多种形式,一个个“新文本”由此形成。结合这两次实验性的尝试探讨民间故事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路径,或许可以激发很多新的思考,比如: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的探索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是否有可能成为民间文学存在的一种常态而被年轻人传承、创新,从而保持其在民间的生命力?
鲍曼认为,“就戏剧、游戏和文本来说,表演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关社会生活象征构成的多样性视角”,而“表演”有三种不同的倾向:“作为实践的表演”“文化展演”和“口头表演的诗学”[3]。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同时包含了这三种倾向:它既是在民间文学“遗产化”背景下的一次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文化展演”,在此过程中,它又不仅是促进民间故事文本的接受与认同的展演,也是一种“表演和交流的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以及再“情境化的行动的表演”[4]。
大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的表演体现了口头诗学的特征,他们借助新的媒介和呈现形式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创造,用符合年轻人审美观念的符号赋予了传统民间故事新的情趣。这是一种革新性的创造,跟口头诗人传唱史诗时为了声调、韵律的和谐而在实际的演出中对文本进行创编不同。在这一再创作过程中,“每次的表演,都是一个与以往的相同叙事有直接关系的新文本”[5],这个“新文本”是一个更加立体化的演述过程,具有全媒介景观的趋势,不单单有传统表演中的声音、语调、手势等的参与,更有图像、场景等的注入。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所呈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体现了较强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仅体现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也体现在表演者、参与者与故事文本之间,“新文本”的出现包裹着更为深层的交流互动,经由这样的交流互动,表演者、观众、参与者实现了对民间文学传统的重新理解和认同。从民间文学发展的自发性和长远性来说,举办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的初衷是给予年轻人在民间文学尤其是民间故事表达方面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和自主性。民间故事本就是产生于“民”,存活于“民”,大学生参与民间故事创作,事实上也是民间故事“回归于民”的一种方式,正如刘魁立先生所言的“活鱼须在水中看”⑥参见:朝戈金.“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口头艺术的保护问题[C].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俗”的文化活动只有回到“民”的生活中才能如鱼得水,获得恒久的发展。
当然,大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再创作,也需要有边界意识,即其应在合理、可接受的限度内进行再创作。具体而言,在再创作过程中,大学生要以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作为导向,保留民间故事作品中基本的母题、基本的情节单元、基本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保存其原初的艺术魅力,切忌低俗化与媚俗化。评判的话语权也应交给听众和观众,即再创作的效果由听众和观众来评判。从听众和观众的审美接受角度来说,艺术化的“讲述方式”比故事本身更为重要。
在大学校园、网络媒体等空间中,当民间故事新的表现形式被接受和认同时,或许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也将发生改变。万建中指出,民间文学就是民间文学生活,“之所以定义为民间文学生活,还有两个重要的事实依据,即这是一种重复性的文学实践,任何一个民间文学文本都会成就无数次演述活动,形成了关于这一文本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还有,这也是一种‘自在性’和‘自为性’的文学活动,这两个特性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图式”[6]。基于日常生活的基本图式,民间故事的演述成了一种“自在性”和“自为性”的文学活动。在民间故事的发展历程中,这种自在和自为并非完全是无名大众的无序化创作,民间文化精英在其中总是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江帆强调了这类文化精英的“名正言顺化”:观照当代民间文学传承的学者应当走出学术的想象,应当结合田野的实际适时地拓展原有的“民间文学传承人”概念[7]。民间文学传承的“活态性”使得其在动态的传承历史中经历着与世代听众“蓄积性”反应的研磨,文本的本质及主要内容都是紧扣着特定族群的文化传统并符合“在地性”听众的心理期待的。民间故事传承的“活态性”也是民间故事传承自发性和自为性的外在表征。大学生参与民间文学实践使其有可能成为民间故事的特殊“传承人”群体——带有某种引领性和导向性的民间故事的“精英型传承人”,从而为民间故事孕育出一个新的文化生态场域。
民间故事的讲述语境在当下社会中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徐赣丽指出:“民间文化的资源化和遗产化建构的主要手段和普遍途径可以概括为:阐释、展演和整合。”[8]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正是以展演为主要形式,并在展演过程中整合舞台剧、音频剧、配音秀、故事音画等多种形式对传统民间故事进行重新阐释。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生命力,体现了社会文化资源遗产化倾向的趋势。这两次尝试为民间文学遗产化进程中大学生的角色担当和参与途径提供了可供借鉴和研究的案例,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走向一个具备可复制性的模式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淀、认同和提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基于乡村共同体的民间故事存续的文化空间和场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都市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对民间故事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与冲击。民间文学存在的价值和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民间文学原先侧重的表达、教育、礼俗等实用性社会功能是以传统村落共同体作为讲述语境时凸显的,在村落社会式微的今天,民间文学的这些社会功能逐渐弱化,而在大众文化的强势影响下,民间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日趋强化。包括神话在内的民间文学不再是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的“社会宪章”,在现代化的社会语境中,民间文学原来的“功能”已经弱化,消费主义和审美化色彩越来越突出。
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广义的民间故事作为文本资源被二次创作或影视改编,如电影《白蛇传说》改编自民间故事《白蛇传》,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电影《花木兰》取自民间叙事长诗《木兰辞》。这种借助影视动画的感官体验和娱乐消遣,正是民间故事审美功能得到强化的一种外在表现。民间故事在包含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也应该顺应时代审美发展,在故事的审美功能上多加着力。
四、结 语
当下的审美活动注重个性化、视觉化、互动性和体验性,强调多元化的审美表达。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民间故事的创新性转化与当下的审美潮流实现了某种契合:以戏剧节为依托的舞台剧、视频剧、音频剧、故事音画等多媒介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当前的审美风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释放了他们的创作个性。
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还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更加淡化形式,引导民间文学实践常态化,使民间故事逐渐从文字复归日常生活,从书面复归口头传统和演述。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将民间故事立体化,为民间故事注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年轻一代的解读;大学生群体所指向的时代新审美和社会新需求也为民间故事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动力。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很多传统技艺以及民间口头文学资源,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来实现更大的传播,得到更多的认同,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学生民间文学戏剧节只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的一个小小的实践与探索,不过,在年轻人的参与下,传统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体裁进入日常生活审美的视野,这一定会碰撞和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传统民间故事的未来也将在其中孕育。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66-172.
[2] 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9.
[3] 鲍曼.“表演”的概念与本质[J].杨利慧,译.西北民族研究,2008(2):30-39.
[4] 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9-160.
[5] 朝戈金.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J].文艺研究,2002(4):99-101.
[6] 万建中.“民间文学志”概念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J].中国文学年鉴,2016(1):1038-1041.
[7] 江帆.谁在叙事为何叙事如何叙事:“非遗”保护的田野立论与概念拓展[J].文化遗产,2014(3):1-8.
[8] 徐赣丽,黄洁.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化趋势[J].民俗研究,2013(5):5-12.
The Path Exploration of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Practice of Folk Literature——An Experiment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lk Literature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SUI Li1, SHEN Li2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110136; 2. Institute of Folklo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241)
The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llege students’Folk Literature Drama Festival is a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i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 the living space of folk tales has changed, with its social function gradually weakened and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pleasure strengthened. By stereoscopically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folk tales into a variety of artistic expressions that conform to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the times, new vitality is injected into the stories. Youngpeople,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participation,are a special group of “inheritors” of folk tales, giving birth to a new field of cultural ecology for folk tales.
Folk Tales;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Practic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I27
A
1674-3555(2022)01-0065-07
10.3875/j.issn.1674-3555.2022.01.008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www.wzu.edu.cn/wzdxxb.htm获得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6BZW008)
隋丽,女,辽宁海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
(编辑:张龙)
(英文审校: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