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2022-11-28王宇李琳蒋连接高立

安徽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资源创新能力

王宇,李琳,蒋连接,高立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随着新时代工程建设强国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转变理念,突出对人才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向行业输送当下发展所需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1]。

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国内应用技术型高校已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资源、方法、内容已难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已逐渐开始转型。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恰当落脚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特别是高年级人才培养还是以考研、考证等面向应试能力为主,忽视了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

②近年来高校对于教师学历门槛逐步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有较强的理论深度,但工程背景欠缺导致指导实践能力不足,授课对象又无法深刻理解复杂的原理,导致预期授课效果很难达成。

③传统的课程体系滞后于行业发展,教学资源有待加速更新,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思维和工具在教学内容和教法改革中未能全面体现[2]。

1.2 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行业前进的动力,对于土木工程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3-4]。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相关领域知识宽广,创新实践能力强,能够解决实际工程较为复杂技术问题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5]。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创新并取得成果,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未来的土木工程师必须能够从容面对工作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技术,具有参与产业创新、适应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建设的能力。因此,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量能够适应新发展、生产新产品、创造新工艺的创新人才的工作迫在眉睫。

2 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目的,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宽广的知识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眼于适应当今土木人才能力需求的培养模式,立足于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2.1 教学资源的完善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优化专业课程内容,梳理教学大纲,更新课程内容中的“老陈旧”部分,避免教学与实际工程脱节的问题。同时将新理念、新材料及新技术等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于传统教学内容中,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与现行规范一致。引导学生关注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启发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及不断创新。

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教师授课的关键依据。因此,严格把关教材选用,优先选择优秀教材,同时做好教材建设规划,鼓励专业教师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编写教材。依托爱课程、超星和雨课堂等优秀平台完善网络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文件(包括大纲、周历、教案等)、教学资源(包括授课视频、教学课件、强化习题等)、教学拓展资源(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等),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2.2 教学方法的优化

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理论课程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6]。转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在课堂担任的角色和表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为指导,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开放性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创新意识。

2.3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打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水平高且工程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7]。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脱产实习的方式到设计院、施工单位、检测中心等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前沿的技术手段,丰富个人知识结构,实现自我提升并反哺课堂。

2.4 创新项目平台的构建

开展科技活动,搭建创新平台,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对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深远的意义[8]。

2.4.1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通过学生自主申请,专业教师指导,形成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攻克问题的学习团队模式。学生在创新项目中作为主体,在广泛查阅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和定期汇报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而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课内,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创新项目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和机遇,使其切实体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提高了整合及利用各种社会学习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4.2 创新能力竞赛

鼓励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参加土木工程类、建筑类、力学类、工程管理类、测绘类等相关学科的创新能力竞赛。通过广泛宣传,专业教师积极跟踪辅导,激发学生参与竞赛作品的设计、制作及检测过程中的热情。通过针对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和讨论,加深广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了专业知识体系搭建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逐级递进。

2.5 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考核评价体系具有指导、监控及评价的作用,是学生对专业课程掌握情况的综合反馈,也是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重要依据[9]。强化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的评价导向,推行过程性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等方面。

首先,专业教师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其次,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确定知识掌握能力、劳动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考核内容,旨在全面考核。此外,为客观评价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情况,将课堂互动、阶段测试、实验操作、课程作业等纳入成绩评价体系。其中,课程作业可包括书后练习、习题指导书、论文报告、读书笔记、作品制作等。最后,授课教师将作业评语和报告中错误、试卷易错问题等考核情况反馈给学生,学生清楚自己的薄弱点以便有针对性改正问题,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在后续授课中持续改进。

3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虽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影响因素较多,但通过完善课程内容建设,深化教学方法建设,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搭建创新平台及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和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资源创新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