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2022-11-28刘荣昆
刘荣昆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暨历史研究院,贵州 贵阳550001)
中国史学史通常被列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时培磊提出中国史学史课程“就要为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人文精神、且具备问题意识和独立个性的学生而进行改革。”[1]其间“时代责任感、人文精神”涉及家国情怀,但未能全面呈现中国史学史课程中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也未从课程思政视角研究。基于中国史学史课程丰富的家国情怀思政内涵及其在专业课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有必要从课程思政角度对中国史学史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本门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些许启发,实现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共同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中国史学史课程中的思政内涵
(一)心怀家国的史学大义
中国史学史包含有浓郁的民族精神,一方面教材中专门列有民族史学及方志的相关内容,如《中国史学史教程》中的“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民族论及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的发展,多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方志和稗史,民族·疆域·国家,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识的发展”。[2]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史学史中民族史、地方志的内容,与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是一致的,其间蕴含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代史家不辞艰辛,甚至不屈强权、不计俸禄的写史精神中饱含浓烈的爱国情怀,爱国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史学家修撰史书、记录历史,“中国历代史家所表现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实际上是中国历代有识之士这种爱国情怀的突出表现。”[3]在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学家们以民族自救自强为己任,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王韬《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史书中包含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相关内容,彰显出史家心怀家国的史学大义,其间注重民族团结、忧国忧民的精神薪火相传,推动着中国史学不断前进。
(二)求真致用的史学担当
记史求真是史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章学诚把史家记史求真的素养称为“史德”,要做到“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4]258史德的落脚点在于写出真实的历史,历史的真实记载成为验证史家史德的重要标尺,然而要真实地记录历史并非易事。一方面要确保史料的真实性,于是很多史学家通过广泛搜集史料、实地调查、多方考证来确保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司马迁年轻时的游历对《史记》堪称实录起到重要作用,《通志》以二十略著称,其中部分内容由郑樵实地调查所得,实地调查需要大量时间,艰苦且有一定危险性。校注及考证的著作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正是在求真求实的责任感推动下,史学家们才不畏艰辛、忍受寂寞力求书写真实的历史。另一方面,很多史学家不畏强权以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如南史、董狐、韦昭、崔浩堪称秉笔直书的典型,司马迁如实记载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及万斯同“布衣修史”等都体现出不畏强权而力求历史真实性的精神。秉笔直书要有“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的气节[5]329,直笔是良史不可或缺的素养,心术端正、不畏艰险、不惧强权是史学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使然,蕴含着史学家撰写真实历史的担当精神和热爱史学的情怀。
(三)史不可断的史学自觉
中国史书修纂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继起王朝注重修纂前朝历史,这一趋势到唐宋时期愈发明显,如唐朝修五代史,五代十国时期修《旧唐书》,宋朝修《旧五代史》。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中央王朝也十分注重前朝历史的修纂,元朝修成《宋史》《辽史》《金史》,清朝修成《明史》,其间展现出明显的史学自觉精神,后朝修前朝史俨然成为一项自然而然的义务。在史学自觉精神的推动下,中国史书绵延不绝,中国史学延续向前,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更加厚实的载体。元明时期史学的自觉意识达到较高境界,续写历史成为跨越族际的责任。如果说“史学乃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6],自觉修史的责任感推动着历史记载的连续,“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性,即是我们民族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明证。”[7]6史学自觉的意义由此更加突显。自觉书写历史凸显出史学家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其间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二、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带动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中国史学史属于历史学本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方法性,对于历史学本科师范生专业知识、方法、思维体系的构建都具有促进作用。家国情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8]中国史学史中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属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中国优秀史学遗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发掘和总结其中包涵的不断加强的民族凝聚力,在不同时代奋发进取、建树出色业绩的伟大创造力,在任何情况下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强烈责任感,和勇于反抗侵略、不屈不挠争取光明前途的精神,以这些生动教材教育群众,将是学术界对振兴中华所作的贡献。”[7]1中国史学史依托其专业核心课地位及家国情怀内涵丰富的禀赋,倘若能对其家国情怀的内涵充分挖掘、悉心梳理并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在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尤其在中国史系列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引领潜质。
(二)促进历史学本科师范生师德培育
历史学本科专业中有部分师范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推动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之一[8]。对于师范生而言,在将来的从教工作中,其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就是师德。师德的培育和养成并非朝夕之功,而是要经过不断熏陶教育方能内化于心,作为明确职业取向及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学习阶段显然是师德培育的黄金时期。“践行师德”处于教师核心能力素质的首位,从中可见师德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与中学管理者及历史课程一线教师的前期访谈中获悉,现在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普遍存在重功利而轻情怀的现象,这对于中学生的品德培育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有不利影响。家国情怀培育是在为历史学本科师范生把好“践行师德”的出口关,以便为毕业生就业后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史学史课程家国情怀中体现出的担当精神、史学情操可以在培育师范生职业责任感、奉献精神等方面发挥作用,并且能促进师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从而起到师德培育的作用,为培养有知识厚度、有思想深度、有情怀温度的历史课程未来教师做好本科教育阶段该做的工作。
(三)契合高中历史课程家国情怀素养培育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及部分非师范生都有可能成为将来的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思政注重家国情怀的融入有助于实现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有效衔接。2017版课标把“家国情怀”列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9]6,“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9]4,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处于关键位置。历史学本科师范生在基本掌握历史学专业课程家国情怀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深入理解家国情怀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对将来中学历史课程中家国情怀教学做到驾轻就熟,才能更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程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中国史学史课程中丰富的家国情怀表现形式恰好契合学生的学习愿望,能为高中历史课程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技能训练、情感体验。
(四)推动“中国史学史”课程建设
中国史学史课程时间跨度较长,从史学起源一直到当代史学,涉及内容较多,知识点较细,而且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系数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各阶段中国史学发展情况、著名史家的著作及历史观、史学思想的讲解,不能很好体现出中国史学史学科内涵的整体性,于是很有必要找到一条贯穿课程始终的主线,基于中国史学史课程丰富的家国情怀意蕴,可把家国情怀作为贯穿课程的主线。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家国情怀为主线促使课程的整体性增强,教师更容易把握课程的逻辑性,学生更容易摆脱知识点繁芜的困境,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国史学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存在重专业素养培育而轻思政教育的现象,在中国史学史课程中充分挖掘家国情怀内涵,并把家国情怀贯穿在整门课程中,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在促进学生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价值引领,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
三、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中国史学史课程师资培养
加强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识。部分教师对中国史学史课程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认为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属于思政课范畴,于是存在重专业教学、轻思政教育的倾向。只有意识到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才能自然而然地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深刻理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去,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做为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建立中国史学史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各地各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9]以此为指导,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师应该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途径开展课程思政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其中可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作为沟通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形成长效性机制,从而促进中国史学史课程建设的质量。
(二)凸显家国情怀的教学体系
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纳入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编订中,在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中融入学科素养、教育情怀、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便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教学大纲是把好课程教学入口环节的重要关口,是对一门课程高屋建瓴、系统化设计的成果,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规划性、先导性、引导性等重要意义。就中国史学史课程而言,课程目标中设定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可表述为“通过心怀家国的史学大义、求真致用的史学担当、史不可断的史学自觉等方面的学习,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而深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而把家国情怀融入中国史学史课程内容中。最后,要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深入到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中,过程性评价及期末试卷中都应包括有一定家国情怀的比例。从而使培育家国情怀素养贯穿在整个教学大纲中,形成课前有目标、课中有内容、课后有检验的逻辑体系。
点线面结合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点主要从教学内容及课堂环节中。教学内容可从史家经历、史料研读、案例分析、民族史学、地方史学等方面,可多从以下方面挖掘并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史家个人的生平以及著作的完成过程来挖掘家国情怀,从具体史料中剖析里边蕴含的家国情怀,以经典史著、著名史家为案例讨论其间体现的家国情怀,关注民族史、地方史志专著及其他史著中的民族观、家国观。根据讲授内容的实际情况,可巧妙地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融入课堂环节中,有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就尽可能融入,为了避免使课堂内容产生违和感,无则不生搬硬套,具体可在导入、讲授、提问、讨论、小结、课后思考题等环节中呈现和融入。线主要指把培育家国情怀素养贯穿在整门课的课堂教学中,面则是指点线融合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目标的实现和达成,实现家国情怀知识的积累、家国情怀道德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涉及家国情怀的考核体系
注重过程性考核,要把平时的过程性学习列入期末综合成绩中,具体可包括课程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堂讨论的表现也可列入期末成绩。 通过课程小论文、读书心得训练,把师范生师德培育融入科研能力培养中,在学会发展的同时践行师德。课程小论文建议本门课程开始阶段就布置,以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阅资料及具体撰写,还有利于学生把小论文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思考。内容上从心怀家国的史学大义,求真致用的史学担当,史不可断的史学自觉中任意选取一个或者多个进行论述,论文评阅主要从题目、逻辑性、史论结合、规范性四个方面进行。读书心得也应在课程开始阶段布置,可让学生从《史记》《史通》《资治通鉴》《文史通义》中任选一本阅读,递交的心得中有一定程度家国情怀的内容和体会。课堂讨论中至少设置一次家国情怀的主题,讨论题目可拟为“谈谈‘国可灭,史不可灭’中史家的正义感、责任感及家国情怀”“阅读《文史通义》,结合实例谈谈其间的史德思想”“结合时代背景,从梁启超、顾颉刚、陈寅恪等史学名家的治史精神中谈谈近代史学家的家国情怀”等等,结合个人及小组代表发言的情况评分。期末试卷通常是百分制,设置融入家国情怀的考题,题型不限,在试题中有一定呈现即可。课程成绩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又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通过不断积累和磨练,以达到培育师德的目标,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结 语
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中有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升历史学本科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中国史学史课程中家国情怀内涵的阐释、意义的评述、路径的探索旨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家国情怀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