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混合型教学运转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分析化学基层教学组织为视角

2022-11-28金显春田志强赵仲麟刘小花宋嘉宁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资源基层

金显春 田志强 赵仲麟 刘小花 宋嘉宁

(1.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2.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处;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分析化学是“四大化学”之一的重要基础课,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利用物理、生物、数学、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对目标物质的组成、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进行全面分析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强调学科建设的实用性、交叉性[1]。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2]。2019年4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因此,围绕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如何调配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混合式教学运转模式,使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式由单一走向交叉、融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分析化学多元化混合型教学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分析化学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作情况,课题组对河南省部分开展分析化学的90所高校,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访谈。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结合调研高校分析化学开设的专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针对分析化学实施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

(一)高校内部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协同运行碎片化明显

高校健全、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协同对接,有利于不同教学主体、教师之间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协商、交流、沟通,明确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各自职责,可减少各教学组织、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就某些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推诿扯皮,可以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避免各学科互不交融、分割学科知识体系的状况发生[9]。基于教学经费、课时等方面考虑,部分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因存在着部门利益冲突,导致联动机制缺乏,造成各基层教学组织协调运行联合观念薄弱。依据调研结果显示:在调研的90所高校中,开设分析化学课程专业超过三门的高校有73所,占比81.11%。不同专业开设分析化学课程,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要求所讲内容贴近契合专业诉求,需要不同的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就上课内容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相互沟通不多,交流并不充分,有51所高校的分析化学基层教学组织,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没有与其他的基层教学组织就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是否贴近所学专业进行沟通协调,占比56.67%;有48所高校的分析化学基层教学组织没有制定每周一次专业学习讨论会议,就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交流,占比53.33%。由此,部分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协同度不够,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协同教学不同步,呈现出“1+1<2”的情形,影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二)高校内部基层教学组织构建的线上教学平台内容不充分

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能够将各类教学资源充分的在平台上展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诉求,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素养,促使其全面综合发展,适应社会需求[8]。但部分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育信息化的开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构建的线上教学平台不足,线上共享的各类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受益面较为狭窄,制约着高校学生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在所调研的90所高校中,围绕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有精品课程、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平台的有76所,占比84.44%,为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奠定基础,为学生线上学习创造条件;在构建线上教学平台的高校中,有67所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构建的线上教学平台,没有单独设置师生交流版块,缺乏师生信息互动;有44所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围绕分析化学课程,上传的教学资料不完整,占比48.89%,线上的教学资料要么缺失实验操作,要么缺乏案例分析,要么缺乏课题练习等资料;有37所高校的分析化学基层教学组织能够定期更换、上传教学资料,占比41.11%。线上教学平台构建内容不充分,教学资料缺失,上传内容不及时,造成线上的教学资源不丰富,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诉求,制约着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线上学习,课余时间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使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三)高校内部基层教学组织构建的线上教学平台的设备不齐全

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使其系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能够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展跨学科、多元化合作教学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配置齐全的教学平台设备,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把不同学科知识同日常教学活动较好地融合,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由于部分高校重视度不够,加上教育资金划拨不均衡,造成构建的线上教学平台的设备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展示[10]。在调研的90所高校中,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有68所高校的线上教学的网络设备配置不齐全,占比75.56%,专用核心设备缺失,网速较慢,网络不顺畅,影响线上教学效果;有61所高校中,没有配置专职的网络技术支撑人员,都是相关专业教师兼任,占比67.78%,由于网络技术人员短缺,涉及网络教学平台的维护、维修与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仅靠教师不仅缺乏精力, 同时也缺乏专业技能一旦涉及技术难题,相关教师解决不了,教学平台运转不了,线上教学资源无从发挥,日常教学活动受阻;有58所高校由于相关教学设备不足,造成使用教学平台软件较为单一,占比64.44%,围绕分析化学课程,大多数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大多使用超星(使用比例达91.37%),较少应用钉钉、腾讯会议等教学软件以及QQ、微信等通讯软件,一旦教学软件出现障碍,没有备选教学软件替代,影响教学进程。由此,线上教学平台的设备不齐全,致使部分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融合度欠佳,课程的可视化、互动化程度较差。

(四)高校内部基层教学组织部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较弱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引下,以网络技术为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11]。良好的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化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较好地与网络技术融合到一起,使理论知识呈现出多维性、动态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等特征,进而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可是部分分析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信息化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挖掘网络信息化技术较为浅薄,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表层,不能很好地与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相结合,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调研的90所高校中,围绕分析化学基层教学组织,访谈了320名一线任课教师,有214名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占比66.88%,由于对网络技术知识了解有限,不能把分析化学课程中的一些公式推导、实验原理等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平台较好的展示出来,学生的网络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刺激,学习积极性就更为受挫;有129名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匮乏,在分析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占比40.31%。在课堂时间有限、实验设备不足等客观条件约束下,学生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无法通过教学平台得以解决,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十分有限。因此,教师信息技术的短缺,致使教学模式的改革受阻,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二、构建分析化学课程实施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路径

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是高校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证,高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构建多学科协同育人体系,使基层教学组织与高校整体运行目标协同共进,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的需求。

(一)加强高校内部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协作,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在协同理论的视角下,完整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体系,可以使课程内容连贯紧密,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高度融合,使基层教学组织与高校总体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构建分析化学课程实施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首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课程教学的多元化,树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协同组织教学的理念,制定多学科混合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引导各基层教学组织积极参与协同教学活动,协调不同院系和不同学科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应主动对接其他基层教学组织,就学生专业特点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寻找本学科与学生的专业内容的融合点,规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协同;第三,分析化学课程的各任课教师就课程的内容、时间安排、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内容,要进行沟通,保持课程进度的一致性,另外,各任课教师也应该与本基层教学组织相近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要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第四,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和各任课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学生进行对接,了解所讲内容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们的满意情况,保证授课内容与学生诉求契合,使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系统、连贯的把控、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二)完善平台的教学资源,丰富线上教学内容

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是提高基层教学组织日常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利用多媒体载体向学生们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料,实现以往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和自我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涉及众多体系、知识口径宽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构建多元化混合型线上教学平台时,要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诉求。首先,基础教学组织围绕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结合现有的网络设备和不同教学软件,切实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搭建多个教学线上教学平台,形成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环境;其次,完善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诉求,在线上教学平台上构建各类教学活动内容,设置课件、教学大纲、习题、案例、师生交流答疑等板块,积极推动线上教学资源应用,探索形成新型教学、管理、服务模式要加强家校、校企沟通和协作,形成适应新时代的协同育人环境;第三,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维护,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及时更新平台上的教学内容,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疑问;第四,依据培养目标,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设置学科前沿知识、补充实验内容,拓展线上教学资源,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配置齐全的网上教学设备

加强数字教育设备的购置与建设,构建多元化混合型教学平台,打破各学科教学“信息孤岛”,真正实现网络教学资源“一点接入、全体系共享”的效果[8]。为此,各高校应该配置较为齐全的网络设备,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支撑,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高校领导层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教学目标,围绕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教学需求,设置专项购置资金,高标准购置网络相关设备,满足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需要,提高线上教学服务质量,如果预算资金不够,随时启用备用资金,最大限度满足教学之需;其次,根据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和学生实际需求,及时与网络公司沟通,适时增加端口、完善用户生成性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资源推送,加快网速,提高教学资源传送的时效性;第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教学平台和数据中心进行维护建设,及时了解线上教学需求、解决师生在应用线上教学资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优质的分析化学教育资源在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第四,根据学校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情况与实际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新模式,利用不同软件,采取多种方式建设,满足师生自主选用的服务方式,进行线上教学,避免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资源推送。

(四)强化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培养,促进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高效运转

教师是线上教学的主动者,是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者[4]。强化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化混合型”的新型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各类教学资源,使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切实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效应,让多元化混合型成为新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撑。首先,学校划拨转款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针对性进行网络信息化技术学习,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利用能力,强化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学水平、改变分析化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实现网络精细化服务氛围,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环境;其次,培养与时俱进的多元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定期聘请专家组织网络技术培训,加强分析化学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之间教师们信息化技术交流,开展线上教学讨论,保证日常教学融入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第三,教师在实际的线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利用新技术,将教材中的通识模块、习题巩固模块以及学生实验模块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详细安排,同时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第四,基层教学组织应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构建分析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知识库,以学科进行分类,拓宽教师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途径,提高任课教师在自身学科中的认知能力、教学操控作能力和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夯实教师信息化技术基础,给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

结 语

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推行数字化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抓手,高校领导层面做好统筹规划,突破传统基层教学组织的实体结构,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全方位探索虚实结合的开放性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多元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可持续运行,健全线上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强化完了服务机制,完善线上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任课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形成“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促进各类专业建设与长远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总型人才的诉求。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教学资源基层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走基层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