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探究
2022-11-27王璐瑶肖尚任
王璐瑶,肖尚任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如在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曾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年轻一辈知道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从而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既高度肯定了鄂豫皖苏区对中国革命胜利做出的贡献,也指出了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中又进一步指出:“要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鼓励学校到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 ”文件提出的这些意见或建议, 又为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方向性指引。
1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这就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回答好这个问题,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在于帮助高中生筑牢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目前高中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社会多元化的思潮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外,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理论灌输法等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选取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教学素材融入教学, 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而大别山红色文化恰恰就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教育资源, 它既包括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物质财富,也承载着“紧跟党走、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3]的红色文化精神。 若能恰当地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其周边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势必能够激发这些地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性的需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和自主辨析的思考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积极价值引领。”[4]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有密切的联系。 这就要求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构建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因此,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应该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性为着力点, 让师生共同参与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 这一过程既有利于丰富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 使地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立体, 从而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2.1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取得的成绩
教师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开发和利用逐渐重视。大别山红色文化见证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 它所承载的奋斗历程和精神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宝贵素材。在对大别山地区的老师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熟悉现有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红色故事, 选择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红色影视剧作为教学素材, 他们普遍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很有必要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 部分教师认为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育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在学习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 ”[5]在课堂教学中, 一些地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尝试通过情境创设和活动引导将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引导高中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 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契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必须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注重地方资源的开发。就大别山红色文化本身来看, 它不仅包括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作风、坚定不移的党性观念等精神财富,还包含着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馆等物质财富,这些都是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宝贵的教学资源。 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能让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在目前地方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学校已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红色研学行, 让学生深刻领会地方的优秀红色文化, 师生共同感受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神,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性。
2.2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重视不够。 通过此次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学校考虑到安全因素,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展很少, 个别学校开展活动也仅仅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此外,大部分的学校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不能给予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加之现有高中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高考成绩,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中去。由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改善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硬件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导致教师逐步失去开发红色文化课程的热情, 学生也无法系统的理解相关知识。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偏少。 “高中的课程重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升学,轻生活;重分科,轻综合。 ”[6]这种趋势导致目前地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多关注书本知识的讲授, 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例如,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和相关内容理解模糊,无法准确把握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导致无法将大别山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教学中。 于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节课40min,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所占比例很小, 或者只是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选取一两个革命故事, 造成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政课教学不充分,缺乏系统性。 此外,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讲授知识点,调动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状态等一系列活动, 无暇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价值, 加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包含红色文化内容很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契合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者的割裂,无法做到真正的融合。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单一。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解大别山红色文化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播放视频、讲红色故事、单纯讲解教材等方法成为90%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采取的方法。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高中生对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提不起兴趣, 长此以往可能会使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价值。
3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3.1 在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评价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将:“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入地融合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去。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性学科课程, 在教学目标中应该体现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关系密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 设计与核心素养耦合的教学目标, 将大别山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地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去。
以《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目标设计为实例,深化课堂教学与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合,具体设计如下:
(1) 教材分析:《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选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 单元第2 课第2 框的内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及历史意义。
(2)学情分析:本片段的教学对象为高1 学生,一方面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所了解, 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意义了解较少, 有待于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读大别山地区革命英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迹, 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 在对红色文化议题探究过程中,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在欣赏红色曲目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充分认识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 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道路自信,提升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3.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
3.2.1 在导入环节巧用大别山红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使学生由课下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环节, 是使学生进入正式学习的预热阶段。”[7]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一个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风趣幽默的课堂导入可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导入环节引入大别山红色故事, 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如《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实例:
教学环节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视频内容:董必武是我们湖北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是中国同盟会成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 他说:“过去我们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 ”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思考为什么董必武开始研究俄国的革命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预设学生行为: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的无数仁人志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 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另辟新路,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中国问题的出路。
有了这样的导入, 新课的内容就和大别山红色文化结合了起来,教师讲授新课也会顺理成章。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介绍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先烈在十月革命时期的思想转变, 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触、 了解、 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过程,顺理成章引出本节课的后续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内容。这样的导入,既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自己身边的英雄人物事迹过程中调动学习积极性, 也为本节课后续的内容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3.2.2 在议题探究中巧用大别山红色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活动型学科课程, 通过议题的引入, 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议题背后的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活动化。 一个成功的议题应该是“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的具体内容。 ”
以《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实例:
围绕议题,组织探究。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那么,马列主义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我们一起再从视频中寻找答案。
视频内容:武汉市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武汉的早期传播,成就了一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陈潭秋就是其中之一。陈潭秋是湖北黄冈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后,1919年在武昌参加五四运动, 第二年和董必武等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3年2月他又领导了武汉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陈潭秋的革命事迹出发,思考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的先进知识分子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预设学生行为: 像陈潭秋这样经过马克思主义洗礼过的先进知识分子, 会在社会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 通过对大别山革命英雄人物陈潭秋的事迹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历程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再以小见大, 从宏观上向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实现大别山红色文化与课程内容的融合。
3.2.3 在课堂总结中巧用大别山红色文化,升华学生的情感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堂总结中不仅要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疏导和整理,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将思想政治课堂的氛围推向高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经常会出现时间不足的情况,部分教师草草收尾,导致一些知识点学生没有消化, 教学的内容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结中融入红色文化,应该重视课堂小结的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避免教师主讲,机械问答的形式。
以《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实例:
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课堂小结: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首先,我们通过理解董必武先生革命思想的转变, 明确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其次,通过分析陈潭秋的革命事迹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最后, 我们在梳理大别山革命史的过程中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升华情感:结合本片段的教学内容,播放大别山红色歌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使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基础上,坚定制度自信。
3.3 在校本建设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 了解并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设置学生可选择的课程。 ”[8]地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主渠道和主课程, 学校要大力支持大别山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立足大别山红色文化, 让大别山红色文化借助校本课程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首先,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材体系, 主动构造多元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结合高中生实际生活,打造大别山红色文化相关的专题课程;其次,要编纂大别山红色文化读本。 目前,学生使用的地方自编教材数量稀少,涵盖大别山红色文化内容的方面就更少了。 要想让大别山红色文化真正实现其育人价值, 必须编写大别山红色文化相关教材和辅助读本, 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接受大别山红色精神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要建立大别山红色文化网络学习平台。如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开设大别山红色文化相关课程,并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注册账号,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大别山红色文化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更全面地去了解与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
营造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校园氛围。“要打造特色鲜明地方中学,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首先就需要营造校园文化品牌。”[9]由此可见,要营造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校园氛围, 就要通过各种形式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带入地方高中去, 与地方高中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拉近大别山红色文化与学生的距离。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学校应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如在校园广播、橱窗、公告栏中宣传大别山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地方高中可以设置红色文化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一些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读本, 红色书画和红色影音制品等, 让学生多角度的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再次,地方高中可以开展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在班会和团日活动中,组织红色诗歌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征文、红色影片放映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最后,学校积极举办红色文化相关文体活动。地方高中可以通过新颖活动的设计、精心的活动准备、生动的活动开展, 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大别山红色文化上。例如,在大别山革命英雄人物纪念日可以采用专题报告和实地探访等形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亦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相关主题阅读活动, 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订阅红色书目、相关期刊等文献资源,营造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