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与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

2022-11-27吴彩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吴彩霞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 是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前沿地区,是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传播中心,也是中国翻译地理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译作《越人歌》(公元前528年)就是由浙江越人歌手所译[1]。 据统计,浙江翻译名人约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浙江籍翻译家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高校思政工作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充分发掘和利用好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资源, 将其融入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能使学生在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中产生代入感,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品格,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名人的认同、文化的认同,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1 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

1.1 敢为人先,开启译界先河

浙江籍翻译家在探索翻译思想的过程中, 有其独特的深刻见解,在翻译实践中处处体现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他们的翻译文化理念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明末清初,浙江籍科技翻译的开创者李之藻首次提倡译介西学,谋求思维革新,冀求超胜西方。他身先士卒,广译西书,如中国第一部天文学译著《浑盖通宪图说》、中国最早的西方数学理论著作《圆容较义》、中国第一部介绍欧洲笔算的数学书籍《同文算指》、中国第一部西方逻辑学译著《名理探》(10 卷)、中国第一部西学译著丛书《天学初函》等。 正是在李子藻等译者的努力下,中国的西学译介活动才拉开了序幕。

王国维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哲学、 美学的浙江籍翻译家, 也是中国近代译学史上较早以哲学家的视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者。 他引入了西方哲学家尼采、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如《叔本华与尼采》《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尼采式之教育观》等。他较早译介了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 并创立了“意境说”美学理论体系。

马列主义翻译家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首译者。 该译本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内的许多中国革命者, 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鲁迅和周作人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探索“直译”理论,开创了以“信”为本的译学之风,并用翻译实践为“直译观”奠定了基础。 其他浙籍翻译家,如茅盾、夏衍、柔石、楼适夷、徐懋庸等同样为倡导“直译观”发挥了先导的作用。

1.2 以笔为刃,扛起救国大旗

清末民初,西方科技著作开始引入我国,给落后的中国知识界带来了启蒙的曙光。 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夭折,甲午中日海战的惨败,有识之士认识到要从根本上变革,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科技知识。由此,浙江籍翻译家成了传播光明的引路人,他们引入西学思想,以笔为刃,扛起救国大旗。

明清科技翻译的集大成者李善兰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现民族自立自强。他与西人合作翻译了80 多卷西方科学著作,对促进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育家蔡元培将翻译视为唤醒民众思想意识、培养坚强国民性格的武器。 他弃官南下,办报刊,开学堂,编译教材,著书立说,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

在探索救亡与启蒙的道路上,翻译家鲁迅认为,“欧美之强……根柢在人”[2]。 因此,“立人”成了鲁迅从事翻译和创作的首要目的。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他弃医从文,转向翻译和文学创作,以实现救亡和启蒙的双重目的。 鲁迅救亡与启蒙的翻译观极大地影响了周作人、茅盾、梁实秋、郑振铎、郁达夫等人,逐渐成为浙江籍翻译家的共同理念。

20 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在白色恐怖下,冯雪峰译介日本、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专著,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抗战的全面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开展,茅盾译介了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文学作品,给中国抗战以极大地鼓舞。同时,他还组织文学翻译活动,团结一切进步文学青年,为民族的正义事业浴血奋战。

1.3 严谨治学,倾尽毕生精力

浙江享有“文献名邦”“人文渊薮”的盛誉。 在教育兴盛、学派迭出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在不同历史时期, 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中国翻译事业的翻译名家。他们求真务实,埋首案头,潜心译事。他们谦逊处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共竞译业。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鲁迅提倡复译。 他认为,复译不仅能抵御“乱译”,还能提高整个新文学水平。朱生豪呕心沥血,矢志译莎。虽然其译本两次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但他怀着崇高的信念与坚定的毅力,在贫病交加中开始第三次翻译莎剧, 十年中译出莎剧31 部半。 周建人治学严谨,为了翻译的客观准确,他常常要对多种版本不厌其烦地进行比较,字斟句酌,再三推敲。其巨译《物种起源》受到后人高度赞誉。冯雪峰在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时, 为了避免转译可能带来的弊病, 他尽可能找到原文来校正自己的译文。 董乐山在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时,字字推敲、精益求精,对书中涉及的德国人名、地名、历史事件,认真查阅德文文献。他先后三次认真通校全书译稿,终于使《第三帝国的兴亡》成为名译。赵萝蕤对译学工作孜孜以求,翻译之前除了熟读原文,还要搜集并钻研与作者、原文相关的资料,甚至作者的其他作品。浙江籍翻译家草婴在60 余年的文学翻译生涯中,一直坚守严格的翻译规程。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查找资料,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力求译文达到忠实、准确。

2 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融入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依托浙江籍翻译家文化理念的深厚底蕴, 推进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2.1 能更好地适应翻译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

课程思政下的翻译专业教学需要突破纯理论或纯技巧的翻译教学, 科学合理地结合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中积淀的思政元素,可应时之需,顺势而为, 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与爱国情怀教育,并能通过翻译课程各要素的相互渗透,将课程的育才育德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译者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2.2 能充实和创新翻译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和方法

黄友义指出,“翻译教育要培养专业能力突出、语言基础好、工作技能实用、知识结构合理、踏实肯干、具备创造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翻译人才。”[4]把浙江籍翻译家文化理念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翻译专业课程教学,遵循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科学理念,将理想成长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能从微观上充实具有翻译专业特点的思政内容[5]。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以翻译课程目标为经,以浙江籍翻译家文化理念为纬, 能使学生在获得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在教育方法上,能创新地釆用激励教育、专业信念引导,提供易于接受、并具有明确引导性和切合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方式。

2.3 能更好地提升翻译专业“课程思政”的维度和高度

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翻译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会较多接触中西语言文化的知识。 多元的文化交流和语言转换可拓宽翻译专业育人的边界, 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想和观念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6-7]。挖掘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精髓, 传承和发扬浙江籍翻译家的优秀品格和精神, 将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融入翻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 有助于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怀, 提高他们正确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多元文化的对比中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从内心深处激发其报国热情,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努力成为未来卓越的翻译人才,担负起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的重任[8]。

3 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融入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 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9]。浙江籍翻译家深厚的文化理念为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政元素。 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迎难而上的治学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引导翻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培养他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大有裨益。 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

3.1 提升翻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教师是关键。专业课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 一是教师与学生同一专业,拥有共同的话语系统,这使学生更容易“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渗透的核心价值观与本专业联系紧密, 更容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首先,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加深教师对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内涵、目标及原则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帮助翻译专业教师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其次,可推出“课程思政、党员先行”为主题的创新活动,党员教师带头实施“课程思政”方案,并凝聚全体教师的整体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再次,各教研室组织“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活动,促使教师用心感悟浙江籍翻译家的成长历程, 探索与翻译专业学生成长成才的契合点;最后,可将翻译专业课程育人因素写入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引导翻译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予以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

3.2 在翻译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核心阵地,“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得、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在于‘学以成人’”[10]。因此,翻译专业教师可结合翻译专业的特点,挖掘浙江籍翻译家文化理念与本课程契合的育人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浙江籍翻译家身上折射出的坚定理想信念、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等优秀精神品质,引导学生立志勤学,滋育“中国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认真梳理浙江籍翻译家身上内涵的思政元素,并且有导向、有目的地结合课程知识点,探索渗透思政内容的方法。填写《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的章节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翻译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寻找思政元素的“触点”,把翻译家文化典型案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课堂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与学科专业或课程相关度较高的内容和话题,如翻译家的事迹、翻译家的译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最丰富、最多样的名人文化资料。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名人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完成教学后,教师还需进行思政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程育人中形成的教学感悟和体会,撰写《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随记》。 同时,学生结合学习的体会,填写《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学生学习随感》。最后,对《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翻译专业教学案例随记》,以及《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学生学习随感》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起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3.3 在第二课堂中引入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提高思政教育活力

第二课堂是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实践平台。我们要秉持“强化实践育人、提倡环境育人、鼓励社会育人”的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向“第二课堂”延伸,突出浙江籍翻译家的名人文化效应,实现社会育人功能与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机结合。

首先, 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组织学生依托浙江籍翻译家文化底蕴和名人资源组建相关社团,加强名人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开展形式多样、 主题丰富、 健康向上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报告会、演讲会、征文展览等。 大力弘扬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其凝聚人、熏陶人、教化人的独特作用,促使学生感知浙江籍翻译家的文化理念,践行名人的精神。

其次,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开展名人传记、故事阅读或文化展示等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翻译家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细致了解翻译家的生平事迹,最终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精神信仰,并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

最后,融课堂于社会,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育人。 可采用志愿服务、语言服务、故地走访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形式,潜移默化地把有关道德价值、做人做事的观念渗透到翻译专业学生的心灵中, 形成踏实严谨、耐心专注、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 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使社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佳“第二课堂”。

4 结语

深入挖掘浙江籍翻译家文化中的精神财富,凝练和培育与翻译专业相契合的思政元素, 并有机融入校风、教风、学风,不仅能丰富育人资源,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加深高校文化底蕴,把翻译专业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还有助于培育翻译专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真正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