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级评估视域下的军队系统博物馆建设发展策略

2022-11-27张豫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藏品军队评估

张豫豫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山东青岛 266000)

博物馆定级评估, 是推进博物馆明确职责使命和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 是促进博物馆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博物馆体制机制、调整改革的重要举措[1]。 2008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通过对博物馆进行定级评估,引导博物馆行业发展进步。经过多次开展全国范围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和修订评估标准, 定级评估已经成为衡量博物馆运营品质的有效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运成为博物馆行业共识。 2020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实施〈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等文件的决定》(文物博发〔2020〕2 号),公布了最新修订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为改进完善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提供了准则, 带来了又一轮博物馆定级评估的热潮。 军队系统博物馆是国有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博物馆定级评估范畴内行业博物馆的特殊存在,如何适应博物馆定级评估要求,在博物馆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值得关注和思考。

1 博物馆定级评估为军队系统博物馆发展带来机遇

2020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 本次定级评估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充分发挥“方向盘”和“导航仪”的重要作用,引领和带动广大博物馆提升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效益, 着重解决博物馆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而这与军队系统博物馆亟待转型发展的内需不谋而合。 新修订办法和标准释放出许多值得关注的“信号”,对推动军队系统博物馆评估和建设大有裨益。

1.1 鼓励特色式发展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北海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时强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 ”2019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发表《我国博物馆发展概况、问题及任务》讲话,明确指出要“实行分类改革,鼓励试点先行”,提倡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形成多样化办馆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可以说,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博物馆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新修订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应运而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明显的“分类分级评价”特点。一方面,该办法和标准取消了关于“一、二、三级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数量比例分别控制在3.0%、6.0%、9.0%”的限定,放开了“初次申请定级评估的博物馆, 可申请不高于二级的博物馆等级”的限制。也就是说,申报参评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等级申报, 而不必受任何政策性比例限制, 这为综合实力不占优势但特色建馆突出的行业博物馆提供了更多机会, 有利于形成博物馆行业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 另一方面,该办法和标准细化后的评分细则计分表专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量身定制了专属加分项。在同等要求标准下,如果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可以达标,就额外进行加分,提高某项的得分,这一规定有益于打破博物馆行业内在比较不平衡局面下, 提高行业博物馆对于定级评估的认可程度。

可见,这种分类分层定级评估办法和标准,为鼓励各类博物馆尤其是行业博物馆、 非国有博物馆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建设发展在政策上打开了门路,其开放性、 优惠性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博物馆特色定位和特色发展, 刺激国内博物馆进入又一个飞速进步阶段。军队系统博物馆特色鲜明,军事题材主题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时代主调,又拥有主流文化信息平台转播的重要渠道, 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其个性化的特色定位一定能在鼓励博物馆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大放异彩。

1.2 倡导精细化管理

开展分类分级定级评估, 鼓励博物馆合理定位和特色发展, 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建设发展可以无标准、无秩序地“蔓生枝叶”,而是要走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前提下的特色化建设道路, 规范标准下的精细化管理仍是博物馆行业整体优化提升的必然内容和环节。

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旨在对博物馆人、财、物及管理过程等进行梳理并加以规范,通过充分细化的管理标准体系和持续进化的岗位要求,实现“人的能力增长”和“制度的改进完善”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博物馆运营管理效益,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无论从目的主旨,还是从方法途径,或是过程结果,博物馆定级评估与精细化管理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计分表》修订后,包含3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标、78 个三级指标、15 个加分项、130 余处细化分点及分值。 3 个一级指标包括: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共200 分,最低须得80 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共300 分,最低须得120 分;影响力与社会服务,共500 分,最低须得200 分。78 个三级指标也进行了调整,其中15 个加分项为新增项,包括: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免费提供藏品完整高清图片下载、拓展博物馆开放时间等,7 处一般加分项;建立理事会制度、规范征藏活动、落实法人财产权等,8 处专门针对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专属加分项。 从指标设定上来看,上述分项既有前置性指标(法人治理结构、章程和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安全保障等部分涉及)、条件性指标(藏品管理、建筑与环境、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部分涉及)、也有过程性指标(展示和教育、学术研究与科技、公众服务等部分涉及)、结果性指标(影响力等部分涉及)和分类性指标。此外,新修订的《评分细则计分表》带有178 个附件作为对应分项的阐释或证明,其中“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66 个、“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52 个、“影响力与社会服务”60个,将计分分项相关文本、图片等资料纳入其中,针对个体计分项目详细解答“有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力求把相关分项讲具体、说明白。严格意义上,178 个附件是定级评估的刚性指标,是评分的具体依据,真正把评估计分化到细节、落到实处。总之,一方面,细化的计分规则可以适当拉开得分档次,从而为行业博物馆等充分展现自身特色,在具体范畴内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功能作用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精细化管理设定了目标、提高了要求,更能刺激和推动博物馆追求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军队博物馆隶属于军队体制, 同样具备军队严谨、精准、体系的管理风格,推行精细化管理本就属于军队系统博物馆管理机制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意,修订后的《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计分表》 为军队系统博物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提供了科学依据,能够尽快与原有管理风格有效融合,促进军队系统博物馆更快更好发展。

1.3 注重实效性运营

博物馆的实效性运营是指博物馆管理运营较之注重理论,更加注重实践;较之注重规则,更加注重可行;较之注重方式,更加注重成效。 它是博物馆运营追求切实效果的基本要求, 表现为效果好、 效应高、效益高三个方面。

新修订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体系广泛、结构多层、内容细致。从评价标准上来说,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既有投入指标,也有产出指标;既有规模指标,也有质量指标。综合衡量,新修订的办法和标准对动态成效更加偏重,胜过静态成果。从评分细则计分分布整体结构来看,第一分项“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和第二分项“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合计500 分,第三分项“影响力与社会服务”单计500 分,比重较高。其中,第二分项部分和第三分项整体可以定性为管理运营的动态分项。从定级评估申报条件来看,申报的基本门槛即是博物馆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且正常运行36个月,期间申报数据涵盖每年观众参观数量、工作规划总结、展览项目管理和绩效、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等多个细节,以及相应文本等资料支持,更加侧重3年内管理运行客观评价。 从细化分值点构成来看,130余处细化分点除原有内容外,增加了博物馆章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报告、接受捐赠、藏品征集政策、入藏标准和程序等均须向社会公布的新要求, 同时增设建筑节能降耗、实验室开放共享、新媒体传播、导览导赏服务、无残障设施等内容,更加倾向硬件、软件在实际运行中的功能发挥。 从相关附件要求来看,178 个附件相关资料多数为博物馆实际运营过程中具体情况和数据资料的客观反馈,“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部分涉及的60 个附件,多为近三年内相关工作的动态反映。

综上所述, 新修订的办法和标准重基础更重拓展、重建设更重运转、重结果更重过程,与旧版偏重静态数据形成明显对比, 这种衡量标准定然会促进博物馆建设在实效化健康发展道路上不断进步,也为包括军队系统博物馆在内的行业博物馆、 非国有制博物馆富有自身特点的运行模式提供了认可渠道。 军队系统博物馆近几年既获得国内博物馆迅速发展的红利,又具备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社会宣传教育主题的得天独厚优势, 其运营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和支持,社会效益大大提高,把评估主项和重点放在运营范畴, 实际上是从博物馆发展观念、 模式等转变的层次提高了行业博物馆有效运营的认可度, 有助于军队系统博物馆良性发展和使命功能的有效发挥。

2 博物馆定级评估中军队系统博物馆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修订的办法和标准为军队系统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其高层次的标准和精细化的要求也给军队系统博物馆带来了挑战。

2.1 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健全

治理结构是博物馆管理运营的核心, 具有一个组织合理、 运行有序的治理结构是博物馆实现实效运营的关键。 法人治理结构是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的首要评估对象,权重14 分,包含博物馆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及其相应的机构形式、 组织规则、人员结构、是否按照组织规则有效开展活动等分项。 其中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主要标准是建立健全博物馆理事会和监事会, 如果没有建立理事会和监事会, 存在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也可以,但是分值会相应各减少1 分。决策机构要求由博物馆举办者或其代表、馆长、职工代表、社会人士组成,相关人员信息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权重2 分,如果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 还可以有4 分的一般加分。

建立健全博物馆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监事会治理体制机制, 能够实现公众和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博物馆建设, 从而提高博物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性和专业化。 但是,军队系统博物馆隶属于军队编制系统, 这一隶属关系决定了军队系统博物馆内部严格的、 集中的管理机制很难实现与普遍意义的理事会、监事会治理对接,即便按照人员构成要求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受现有管理体系的约束, 在实践中也很难发挥治理结构的实际作用。 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厘清上级管控与博物馆自主管理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赋予博物馆更大的自主权,推动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的建设,建立权责对等、运行协调的决策机制, 仍有很长一段探索实践的道路。

2.2 人力资源的充实和加强

建设一支配置科学、梯次合理、专业突出、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博物馆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同样,新修订的办法和标准也对人力资源做了相对细致的分项设置,权重30 分,包含人员资质与比例、人才梯次结构、人员培训等分项。 其中,“人员资质与比例”分项标明,人员资质应符合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 号)规定: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0%; 所得分数也因85.0%、70.0%和50.0%的配比分获5 分、3 分、1 分。“人员梯次结构”分项标明,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 〔2019〕120 号),一、二、三级博物馆专业技术岗级岗位比例(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按照不超过40.0%、35.0%、30.0%控制。 高中级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按照相应标准得分。 “人员培训”分项则要求要有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相应的培训经费, 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上岗人员培训率达到100.00%,有科学的员工考核、奖励制度并有效实施等。尽管人力资源在几百分的得分中所占权重不高,但是作为基础项目, 条条关乎博物馆的运营质量和长久发展,不得不引起重视。

然而, 作为军队系统使命任务比较特殊的部门单位, 军队系统博物馆在人力资源上长期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配比较低、人才队伍梯次结构不够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的局面, 严重制约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和使命功能的发挥。近几年,受军队系统改革转型影响, 军队系统博物馆相应进行了编制改革,人力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仍然突出。如何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力管理体制机制,是军队系统博物馆必须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2.3 藏品管理的规范和提升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3],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是博物馆展览、教育、科研等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博物馆都应该对藏品进行科学管理、科学保护和整理研究。 ”[4]

新修订的办法和标准, 延续了旧版办法和标准关于藏品管理的关注和重视,权重150 分,包括藏品的情况、数据库及公开、征集、接收与入账、存放、提用,以及库房面积、管理、设施和藏品保护与修复等11 个分项,此外还设置3 个特殊加分项和1 个一般加分项。

军队系统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囿于军队体制的局限,在资金和人力上缺乏支撑,硬件、软件建设相对落后,依据评估标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藏品体系还不够完整, 藏品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二是,藏品数量有限,评估时在藏品数量分项内获得高分的可能性不大;三是,藏品价值不是太高,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较为稀少、占比也不高;四是,藏品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藏品库管的智慧化;五是,藏品征集、存放、提用和研究,以及库房建设等较为落后和迟滞,专业性差距较大,仍然需要大力加强。

2.4 展教服务的延展和发挥

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 也是博物馆运营的落脚点, 无论是治理的优化,还是藏品的丰富,抑或科研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开展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的目的。

“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重在评估,目的是评价博物馆的工作能力和质量,核心是社会服务水平。”[5]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是博物馆定级评估体系中分项最多、分值最重的部分,包括影响力、展示和教育、公众服务3 个大分项和诸多小分项,权重500 分,占据评估计分表50.0%。

近年来,军队系统博物馆发展迅速,场馆改建扩大,藏品征集工作深入,专题陈列展览和其他临时展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但是也存在着展览形式相对单一、 专题特色不够突显、 观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这与军队系统博物馆更注重通过展示教育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传导和培塑有关。

随着博物馆公共性、公益性地位日益突出,媒介性越来越强,展示教育和公众服务功能越来越重要,军队系统博物馆同其他场馆一样, 要力戒“一流展品、二流展览、三流服务”的问题出现,释放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功能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富于教育性、娱乐性且独具特色的高尚精神文化产品,真正体现军队系统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不断扩大影响力。

3 博物馆定级评估视域下军队系统博物馆建设发展策略

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以实现新修订办法的“鼓励不同资源属性、不同举办者性质、不同地理区域的博物馆平等参与评估”为目标,有效扩大评估覆盖范围, 让更多高质量的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进入等级序列, 激发出博物馆行业更大的动力和潜力。 800 家博物馆参评, 520 家符合得分要求,其中一级博物馆74 家,参评通过率65.0%;二级博物馆221 家, 参评通过率67.0%; 三级博物馆225家,参评通过率55.7%。新增和晋级的博物馆,文化、文物部门所属国有博物馆376 家, 占比72.3%;66家为行业所属国有博物馆, 占比12.6%;78 家为非国有博物馆,占比15.0%。军队系统博物馆应当充分利用定级评估契机,明确本馆宗旨和使命站位,不断创新特色发展,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3.1 坚持博物馆的公共性与个性化融合发展道路

博物馆常常被归为公共性较强的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军队系统博物馆因其传播意识形态的特点更是如此。 军队系统博物馆是宣传军队文化的平台,是军队与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 承担着传播爱国爱军思想、激发爱国爱军情怀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这种公共性功能和作用, 代表了军队系统博物馆存在的必要性,更是其建设发展的动力源头。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持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 军队系统博物馆公共性功能作用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激发广大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提高国防意识,增强民族自信成为军队系统博物馆的宗旨和使命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重要指示引导下,军队系统博物馆时遇春风,迎来了快速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军队陆续发布多项文件规定,将本行业内博物馆列为重点工程,并引导其建设发展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个性化品牌形象的设立和保持稳定有利于博物馆传播自身的信息和价值, 有利于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6]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军队系统博物馆保持行业属性和共性的同时,也应积极倡导个性化发展,考虑自身独特资源和个性化发展方向,在治理结构、藏品管理、展示陈列、宣传教育、专业科研等方面研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可行性强的运营模式,打造自身形象名片,增强与各类观众的交流融合度,提高观众参观过程的参与度,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公共性功能作用的发挥。

3.2 建立以理事会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 使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之间形成权利分配与制衡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7]

博物馆理事会制度作为法人治理结构典型代表,在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虽然在我国起源较早,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有制的全面推行, 博物馆行业普遍取消了理事会制度。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 落实法人治理结构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又被提上了日程。2017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对法人治理改革中的目标、原则、具体组织形式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深化博物馆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管办分离,赋予博物馆更大的自主权。

从近些年建立理事会制度的博物馆反映来看,理事会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提高了博物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性和专业性,实现了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博物馆建设, 对博物馆整体健康发展作用明显。可以说,建立以理事会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落实博物馆自主权,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激发博物馆动力的重要举措。

军队系统博物馆治理结构与军队相一致, 在运营中首要强调集中性, 在军队系统博物馆落实理事会制度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且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需要认真参考几家省级博物馆建立理事会制度的经验,先行试点、循序渐进,把握好5 个关键点:一是,权责分明,真正实现博物馆“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二是,统筹关系,着重处理好博物馆理事会与上级部门、馆内党委、馆长办公会之间的关系;三是,建立和健全博物馆理事会工作机制体制,让理事会工作有“规”可依;四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及其激励机制, 保证博物馆理事会用人的自主性和公开性;五是,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渠道,加大博物馆的财务自主权,提高工作效率[8]。

3.3 全面加强军事文物的保护、展示与科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过来,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

军队系统博物馆收藏保护和陈列展览的藏品是中国历史上武装集团及其历史演变相关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科技水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传播着优秀文明和高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军队系统博物馆要在软硬件建设上整体加强,主要把握4 点:一是,要推进建立个性化军事展品谱系,根据军事化特色规划陈列展品,使其系列化、集群化,而非单一的、无序的陈列展示,让观众能够更为直观地、系统地接受展品信息;二是,要坚持打造现代化、科普性展览,突出军队行业的科技亮点,更多利用现代化展示手段,打造科技型展馆,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让观众在娱乐性的氛围中接受引导和教育; 三是, 要不断强化学术科研实力,坚持军事专业课题研究,深化军队历史、战争历史、军事文化、军事艺术、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打造军队文化领域科研专项品牌;四是,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人资改革热潮的带动下,合理规划军队系统博物馆的人力结构和编制需求,加大自主用人力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绩效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优质人才队伍的发展机制[9]。

3.4 推进博物馆智慧化运营生态建设

智慧博物馆是近几年来博物馆领域的新概念和新事物,是指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感知、计算、分析博物馆运行相关的人、物、活动等信息,实现博物馆征集、保护、展示、传播、研究和管理的智能化,显著提升博物馆服务、保护、管理能力的博物馆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其内涵可以概括为:更全面交互的公众智慧服务;更透彻感知的文物智慧保护;更敏捷高效的业务智慧管理。智慧博物馆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博物馆从以“数字”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发展基调开始回归, 恢复了博物馆业务需求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10]。 某种意义上,智慧博物馆可以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所有的人、物、事进行整合重组并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主体。

军队系统博物馆因其军事特色化、 所保护和展览文化遗产形态的特殊性和高度的科技性, 与智慧化的联系更为密切、链接更为便捷,可操作性很强,智慧化发展空间极大。 用智慧化手段调动军队系统博物馆各方面因素,打破以往传统型运营模式,能够激发博物馆潜在发展动力,重塑运营生态。

军队系统博物馆“智慧化”,可以从4 个方面提升和完善: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严把标准关口。前期要充分做好预研,深入学习智慧化建设经验教训;聘请业内高层专家,科学指导顶层规划;聘用专业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规划智慧博物馆蓝图。二是,要紧贴军事特色,统筹智慧资源。 根据军队系统博物馆突出特点和自身实际,打破传统运营模式,重新整合管理、藏品、服务等资源,进行数字组合与分配,使“智慧化有军事味、军事化走智慧路”。三是,要预留兼容接口,保障体系延展。军事化资源十分丰厚,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联动性和延展性,预留充足的兼容接口, 以便于智慧资源深入地开发和文化传播。四是,要培养人才队伍,利好长久发展。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核心, 军队系统博物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既要具备传播军事文化的专业技能,又要懂信息应用技术;培养一支军事主题博物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既可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与博物馆运行实际紧密结合,又可以将军队系统博物馆特点与崭新的运营生态紧密结合,推动博物馆在信息科技时代健康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藏品军队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