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探究与实践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2-11-27李晓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校区志愿者图书馆

李晓艳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25)

1 志愿者的概念及其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必要性

志愿者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志愿者,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志”, 追溯到战国时期,“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 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联合国对志愿者的定义则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是指为改进社会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自愿地为他人和社会无偿提供帮助的人。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很多不同类型的志愿者, 我们行走在路上会发现红绿灯路口有志愿者们站在斑马线附近辅助指挥交通,保证行人安全通行和道路畅通无阻;在医院就诊大厅有志愿者们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 孕妇和幼儿挂号、拿东西,提供人性化服务;在一些人为或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发生时, 志愿者的身影更是比比皆是,他们可能是个体经营户,可能是军人,可能是刚毕业的学生,也可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同样,高校图书馆里同样闪现着志愿者们的身影, 和各行各业身份不同的志愿者一样,他们不计回报,无私付出,为着自己心底的梦想和夙愿付出自己[1]。高校图书馆对外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外在形象, 对内则代表着高等院校的内涵和底蕴, 是一所大学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表现。随着现代社会人文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原有的馆藏规模已无法再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扩充已成为大趋势。但仅在建筑规模和馆藏内容的扩充是完全不够的,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也要完善到位, 但由于经费和一些客观原因的限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无法全部跟上,这就需要引入志愿者参与,辅助图书馆服务工作。

2 咸阳师范学院引入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咸阳师范学院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 随着后期的不断发展,先后将咸阳教育学院、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分校和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融入进来,规模不断壮大,就形成了现在的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位于渭城校区的图书馆是总馆,规模较大,现有面积加待建面积共计34 669 km2,设有六部一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自动化、综合部、办公室。 渭城校区图书馆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共计33 人,人员配备明显不足。 而秦都校区的图书馆则是分馆,设有采编部、文科阅览室、理科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办公室,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共计9 人,该分馆由于其年代久远,不管是规模设施还是馆藏数量都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和读者们源源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该分馆的馆藏扩充和更新是势在必行的。但只有馆藏这个硬件扩充还不够,作为与之匹配的“软件”即服务工作也要跟上。 但由于该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配备有限,志愿者的加入是必然选择。

笔者在该文中主要阐述秦都校区图书馆志愿者参与馆藏扩充的具体实践内容和成果探究。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有着其多项优势:首先,由于经费、编制和其他一些客观原因,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直以来都处于缺员状态, 而馆藏规模的扩充使这种紧张状态加剧, 而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则缓解了这种缺员状态。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本身就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 作为被服务者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同时作为服务者他们接收到了自身需求的反馈,知道要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最后,招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补充服务本身也给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平台。 志愿者通过提供服务的过程丰富了自己人生经历,积累了实践经验,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3 志愿者的来源和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岗位类别

3.1 志愿者的来源

根据传统的习惯,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来源一般为图管会、学生会、入党积极分子、勤工俭学和对图书馆有着特别情怀的学生。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这些来源全部考虑进去, 图书馆不管是针对服务内容本身,还是针对服务对象要做的就是海纳百川,所以志愿者的来源越广越好。 在本校图书馆官网上发布招募信息,采取本人自愿报名或老师推荐,然后书面申请,再进行面试选拔的原则,最终确定学生志愿者的名单,后面则采取分组、分岗位服务类别培训,为后面的具体服务打下基础。

3.2 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岗位类别

高校图书馆提供给志愿者的服务岗位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新生入馆教育及引导和咨询事宜;

(2)各图书期刊阅览室值班,帮助整理书籍,纠错剔书整架、下架搬运和书籍的修补;

(3)文献建设部对文献书籍数据的加工,书目统计盖章;

(4)楼层自习室值班;

(5)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源的服务;

(6)还书处书目的检查核对。

上文所述,由于校区不断壮大,现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 秦都校区的图书一部分是源自合校前的资源, 且秦都校区的新生生源打破了我校一直以来的以文科性质为主的招生方向, 新增加了小学数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等理科专业,所以新的书目、 新的数据纳入新的规划体系就成为当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秦都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老化严重,在编在岗人员共计9 人。 而近10 万册新老书的剔旧、数据编写录入就成了一个庞大的任务。所以在该校区招募的的图书馆服务志愿者除了要做最基本的岗位服务外, 最关键的是要投入到文献录入和旧书剔除的工作中。 我们将最终确定的参与文献数据录入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由于在选取志愿者时已考虑到服务的范围, 面试时要求其特长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各类软件, 这为后面培训省下了不少心力。 培训老师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让志愿者们熟记,并从旁指导操作。然后在馆员的讲解下对书库藏书的结构和利用率加以了解并简单进行统计分析, 剔旧一部分图书到密集书库, 抽调和收集具有本校区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建设[2]。最终历时5 个月将全部前校库存旧书和新上专业书籍全部录入,剔旧并最终上架。

为使本次书籍新数据录入顺利进行, 不管是馆内工作人员,还是当选志愿者的同学,我们都采取了跟班负责,有奖有罚的原则。即当班馆员负责组织安排任务, 进行疑难解答并积极处理数据录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志愿者则采取两组轮班原则,制定了签到表,一人一签,不得代签,有请假者可落实可靠替代者来完成任务,这样不至于管理松散耽误进度。对于圆满完成任务的志愿者, 馆内领导颁发了荣誉证书并给予了相应的物质奖励。 参与这次文献建设的志愿者们在能力上、阅历上、人生经验上都获得一次成长。

4 高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4.1 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耐心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馆提供给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岗位内容除了文献建设类, 其余不免要与读者或同伴有所交流,如新生入馆引导、自习室秩序的维持、共同协作搬运书籍等。志愿者大部分来自学生,社会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在待人接物和处事上经验不足,往往也缺乏耐心,心理承受力也不高,把同样的事情干无数遍就会有厌烦情绪上头, 或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搁置起来不去处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4.2 工作纪律和能力有差异

本次招募的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差异较大,在知识面、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我们则根据他们的不同特长和专业特点分派了不同的任务[3]。 例如,在文献建设数据录入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做起来更得心应手;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入馆引导类等介绍性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则更适合自习室值班和书目核对和盖章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术业有专攻。另外在工作纪律方面,还是有部分志愿者有代签,不按时到岗或无故不上岗的行为,作为“00”后,他们的思想自由,对于束缚的理念认知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鼓励或进行适度的劳动惩罚。

5 高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建议

5.1 服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为志愿者提供更多学习成长平台

由于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和性格不同,所以他们的图书馆服务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 这不仅减缓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紧缺的压力, 也给更多志愿者提供不同的成长平台[4]。 同时应加大技术性岗位的投入,以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参与文献建设部工作的志愿者们,他们除了可以参与最基本的图书分类、 数据加工、 入藏和上架外,也可以给他们参与图书采购、好书推荐的工作机会,因为作为志愿者的大学生本身就是读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和要求对文献采购和好书推荐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有计算机专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参与技术服务部的工作, 学习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或对学校的门户网站进行维护, 也可以参与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工作,帮助读者们下载安装软件,信息查询。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实践基础。在文献阅览室值班的志愿者在熟悉本层馆藏布局, 对本层书籍排架做到心中有数后, 可以指导读者如何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所要的书。学校图书馆推出的每月“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则邀请志愿者积极参与评比工作,让他们更了解图书馆,更好地宣传图书馆。

5.2 完善考核和鼓励机制, 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完善考核和鼓励机制,可以激发志愿者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志愿者多来源于图管会、学生会、入党积极分子、勤工俭学和对图书馆有着特别情怀的学生。所以奖励机制要有针对性,如来自学生会的志愿者其服务时长可作为日后学生干部评选加分的依据, 对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的服务评价可作为入党的重要参考, 勤工俭学的志愿者们可以除给付应有的报酬外还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5],对图书馆有着特别情怀的志愿者则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借书特权。 所有的志愿者其服务工作出色完成的都可以颁发荣誉证书, 并将本人的照片和简介制作成展示牌置于图书馆馆内通道陈列, 或在图书馆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 这将赋予他们极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激发他们投入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

5.3 创新志愿者团队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是一个长期行为,所以其应有专门的管理机制体系。结合学校志愿者的实际管理经验, 建议可以采取馆内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志愿者集体投票推选总负责人,然后再根据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类别来划分出小组, 选出小组长。 由志愿者总负责人和小组组长共同制定考核制度和实施办法, 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只需进行业务指导并给出考核建议即可, 这样就形成一个志愿者自治体系[6]。这种自治体系可以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他们锻炼和形成自己的组织能力、 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一个平台,让志愿者们去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6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工作已成为当今现代化社会的主流趋势, 并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和效应。 不管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还是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本身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互利互惠。

随着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 从高校图书馆层面来说, 高等学校图书馆缓解了因经费不足而造成的人员短缺问题, 进而解决了因工作人员不足而造成的图书馆部分服务项目缺失或是服务时间和质量跟不上的问题。同时,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本身也是接受服务的读者,在这样的双重身份下,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更明白读者需要怎样的服务,应该如何去做、去改进提高自己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入馆。 而图书馆随着读者入馆率的提高会得到更多相关资金的支持,进而逐步扩大馆藏规模,也更注重服务项目和质量。从大学生志愿者层面来说,他们通过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平台,有机会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使自己的人生有了一次不同的实践体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展示自己,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 同样在给别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激发出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也是自己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和体验。 这就构成了一个互助互利的良性循环过程, 提供服务的是图书馆和志愿者,受益方也是图书馆和志愿者。

猜你喜欢

校区志愿者图书馆
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