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2022-11-27周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2期

周燕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 213000)

日语表达具有传统的文化特征, 与我国在语言方面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其实不论是哪国之间,都存在言语上的不同。以英语为例,不同国家说英语除了基本的口音差异之外,还有各国的语言习惯,在表达过程中,根据语言特点,就能轻易辨别出讲话者是哪国人[1]。 日语是日本国家的通用语言,与我国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以字面意思翻译, 而应立足于日本语言文化角度翻译,只有尊重其语言文化,才能准确掌握日语信息,做好翻译工作。 要想掌握日语文化,首先应了解其语言特征。

1 日语的文化特征

1.1 日语表达方式比较含蓄

了解日语的人或许都知道, 日语的表达方式一般较为含蓄、委婉,与我国的汉语正好相对。例如,在索要一个物品时,日语不会直接表达想要,而是采取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有点像汉语中人们常说的“话点人”,但却没有汉语中点的那么直接。 要理解日语必须结合对话情景, 类似于汉语中人常说的有话不直说, 而是用相较于含蓄的语言情景来点醒倾听的一方;汉语在表达想要一个物品时,通常直截了当,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在语言表达方面与日语截然相反。因此,日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意思通常较为模糊,倾听者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语言或比较中肯,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2]。这就意味着在听日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语境,在语境中分析话语的动态意义,假设不结合语境理解,通常给人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而我国则相反,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较为明确,即使不用结合语境,也能确保倾听者明确自己的意思, 肯定与否定语气较为明确。由此可见日语和汉语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站在汉语的角度上理解日语,必须依附于日语文化, 根据其特点转换成较为准确的汉语信息,确保日译符合其表达本意。

1.2 日语的称呼用词具有一定的等级性

日本与我国在制度上有所不同, 我国主张人人平等,而日本是一个等级制较为明显的国家,其社会等级观念如同泰戈尔笔下的印度姓氏等级, 或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等级在日本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3]。不论是在家庭中,或者在社会中,辈分、性别、身份地位、年龄等各方面都有对应的等级,如男女等级,男士地位高过女士;长幼等级,长者等级高于小孩;还有社会地位等级, 不同的等级制度使日本的等级观念格外鲜明。因此日本人在最基本的交往场合中,语言交流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表达只能按照其身份对应的语言等级从事社交, 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在语言使用上必须与自己的身份相对应, 与其社会地位相统一。 例如,日本男女地位存在差异,男士地位高过于女士, 这也就决定了男士与女士在交流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士的讲话往往高高在上,通常具备命令式口吻,语气更加强硬,而女士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往往要屈居于男士之下,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内心想法时通常会采取柔弱、含蓄、委婉的语气。而我国在语言表达方面并无等级之分,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1.3 注意使用语言的对象

由于日本国家的等级观念较强, 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 基本交流应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而不是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例如,在外面遇到有人争吵,在日本是不能去拦的,他们认为在公共场合就应为别人留足面子,而在我国,遇到外面有人吵架则是可以上前劝架的, 这并不是一种没有面子的表现,而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举手之劳。与此同时,日本还有一种习惯,就是他们不会也不提倡对陌生人施以援手, 甚至于交情一般的人他们也不主动帮助,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动作行为方面,不会主动帮助有需要的陌生人或者交情一般的人。 而我国则恰恰相反,在遇到不平等对待时,即使陌生人,也会积极给予语言或行为上的帮助, 以这次国内疫情为例,除了国家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捐赠之外,还有来源国内其他城市陌生人的捐赠, 同时还有志愿者负责将食品送到各家各户。也会有一些网络发声,言语激励国内疫情区人民,无论从语言还是行为上,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在语言使用对象这一点日本与我国具有极大的差异。

2 日语翻译以语言文化差异为基础的必要性

翻译顾名思义就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在转换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贴近原语言的意思,或者说百分之百与原语言相似。 翻译是借助语言实现信息交换的一种直观性渠道, 更是两国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在翻译工作者的信息传达中,可以将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在文化共享与借鉴的过程中不断使世界各国变得更强[4]。既然翻译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要想确保语言文化在翻译之后完全互通, 就要在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时, 必须考虑转换后语言与原语言之间的相似与相异之处,只有如此,才能对于细微部分进行调整, 确保翻译过来的语言符合其原本的含义。

在进行日语翻译的过程中, 假设翻译工作者没有足够掌握日语文化, 没有充分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 又有立足于两国的语言文化之上做出科学合理的翻译,那么极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漏洞,或改变日语原本的意思,或改变汉语原本的意思。因此日语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 必须掌握日本的语言文化, 不断在实践翻译中探索日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了解日本的传统习惯、民族特点、 语言风俗等, 为翻译工作做好后援知识储备,确保日译汉、汉译日的准确性,建立两国之间的沟通与交互的纽带,做好中日文化传播者。从上述分析可知,语言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因素,翻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在中日语言文化之上从事翻译工作,进而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将翻译视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文化差异为基础,构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桥梁,实现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 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

3.1 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表达与交流最基本的单位,是学习、工作、社交等多种环节中不可缺失的因素。不同的国家历经岁月的沉淀与时代的洗礼, 流传下来的文化自然大相径庭,其中包括语言、历史、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等方面内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5]。 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又或者其他的国家,都具有自身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将会依附于不同的文化流传下来,而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语言又可细分为语法、词汇、语音、短语等,人们一出生就学习与接触的语言通常称之为第一语言, 而第一语言也是表达最先选择,在接触第二语言的同时,在表达与书写方面相较于第一语言稍有逊色。 而翻译工作者在语言表达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两种语言来回交替,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两种语言的表达与书写能力,同时还应熟悉掌握国家语言文化, 将原语言的含义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工作者在两种语言交互使用的过程中,要想将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必须具备语言文化底蕴,首先对于原语言表达的含义深入分析,即对于日语内容的详细分解,再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同时,翻译工作者必须牢固掌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并明确其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确保将日语的意思毫无差异地翻译成汉语,使整个翻译过程没有语言误区,做好翻译工作。

3.2 日语翻译中语言文化差异现存的问题

日语翻译中语言文化差异现存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翻译不到位,表达生硬。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母语主要以汉语为主, 汉语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依赖程度较深,汉语表达也成了一种习惯。日语作为第二语言,大部分是在高中或者大学开始接触的,对于日语了解并没有汉语那么透彻,或者说对于日本语言文化了解较为浅薄[6]。因此部分翻译工作者在经过专业的日语培训之后, 在使用日语交流时,通常会出现翻译不到位的现象。大部分翻译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日语的意思, 也能明确对方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将其转换为汉语的时候,或者将汉语转换为日语的时候,就会出现表达生硬的问题,语句掌握不够熟练,抑或者由于翻译过程中的不自信,降低了整场翻译工作的实效性。此外,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工作的过程中, 应尊重日语和汉语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尊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实践翻译中不断总结翻译经验, 对于一些日语口语应加大学习力度,避免翻译的过程中出现表达生硬的问题,抑或者翻译不到位的现象。在学习语言文化过程中,应明确汉语和日语所具有的含义,理解其语言特征,使日译汉、汉译日时更具情感。

4 日语翻译中语言文化差异应对措施

4.1 翻译时要深刻理解原语的意思

汉语和日语在表达过程中差异较大, 日语往往表达较为含蓄,而汉语则直截了当。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在语言交换中尽可能尊重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在翻译中缩减两国语言文化差距。在日语转换成汉语时,应参透其中的含蓄委婉因素,尊重日语文化。在语言翻译中,确保挖掘出来的汉字资源完全与日语意思相对;在汉语转换为日语时,应尊重我国的语言文化, 将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尽可能表达的含蓄一些, 确保转换过去的日语和汉语意思完全一致[7]。 在两种语言的交换中,翻译工作者首先应自主理解原语言表达的意思, 再思考可能完全符合字义的另一种语言,实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语言的意思表达出来,读者阅读译文时,也能通过译文来了解语言文化。

4.2 表达省略语

日语在表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含蓄的言外之意,这需要结合说话的语境加以思考,在思考中理解语言中没有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 这一点与我国的汉语有相似之处, 因为汉语在表达过程中也会出现省略现象,而省略的部分需要自主理解。日语中的省略语则需要翻译工作者结合其语言文化进行脑补,分析省略语有可能表达的意思, 随之结合语境对于几种意思进行分析, 选出最接近原语言意思的省略语进行表达。 换言之就是在确保原语言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于省略部分做出填补,帮助一方理解其中的意思。无论是日语转换成汉语,还是汉语转换成日语, 都应立足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结合语境对于省略部分进行分析,确保无误后再选择最合适的词汇、 句子对于省略部分进行填补。表达省略语是翻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因此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应不断积累省略语表达经验,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4.3 准确描述关键点

由于日本语言等级与我国汉语有所不同, 因此日本国家在社会活动中都会用不同等级对应的语言等级来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 抓住关键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等级的不同对于语言的使用有所差异, 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实践中应明确对方的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层级,再结合其身份使用的语言特点进行翻译,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语言翻译减少差异;另一方面,就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明确这一词汇在汉语中与日语中是否存在差异[8]。如汉语的每一句话中都用主谓宾、定状补,而谓语通常表示动作,动作就可视为其中的关键词。同时,主语、宾语也是关键词, 部分修饰句子的用词排在关键词之后,只有确保关键词的翻译没有问题,才能确保句子的翻译没有问题, 从而确保整个文本翻译没有问题。 因此,准确描述关键词是翻译的核心要素,抓住关键词向周围适当的延伸,在尊重语言文化基础上,确保翻译工作有效开展。

4.4 重视日本的男女语言表达差异

上述提到,日本的女士地位是低于男士的,因此男女的社会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如男士在语言表达方面多以强势为主,说话通常带有一丝命令的语气,而女士的表达则柔弱、委婉,带有一丝屈于男士的语气[9]。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男女之间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同时结合其社会地位、身份等特征规划其语言使用等级, 在明确等级之后再结合语言文化差异进行翻译。 男女语言差异是翻译工作者应较为重视的问题,若不注重其语言差异,翻译过来的汉语就会由于其中语言表达的不同产生另外一层意思。 因此翻译工作者无论在什么场合从事翻译工作, 都应将男女差异放在首位,尊重差异就是尊重语言文化,尊重语言文化是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4.5 了解目标语所拥有的民族文化和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目标语的民族文化、 语言特点,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翻译接近于原意。 假设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重视这一问题, 而是仅依靠语言知识与翻译技巧的话, 翻译出来的意思即使接近原意,也会流失其中的一部分感情[10]。 例如,在翻译谚语时,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必然无法让听者感受其中的奥秘,甚至会“摸不着头脑”,在中国,谚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本身表达的是褒义,但是意译成日语之后,可以从褒贬两个方面去理解。 不过如果直译,可得“士は盗泉の水を飲まない”,这其实是最接近原来谚语意思的。 但对于“说曹操,曹操到”这一谚语,如果直译,“曹操と言えば、曹操が来る”,不如意译,和日语谚语“说到一个人,就出现了他的影子”对应。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翻译工作者在掌握基本文字知识的情况下,还应具备一定的翻译经验,同时尊重民族语言文化差异,了解民族语言特点,融入各种语言因素,确保翻译出来的语言贴合原意,同时带有原语言中的情感和语气[11]。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增多,语言交流是确保合作的有效渠道, 这就意味着翻译工作对于国家翻译能力的进步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是在历史的遗留与岁月的沉淀中形成的,不同国家语言文化有所差异,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语言所拥有的独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