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晓晖教授运用保胃气扶正抑癌法治疗胃癌术后经验

2022-11-27柯梦楠葛来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气扶正正气

柯梦楠,葛来安,严 静,汪 朝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预后较差。据调查显示,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约占世界的50%,是癌症防治大国[1]。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早期胃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得以根治,但因胃癌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在早期筛查发现。据统计,我国早期胃癌患者发现率不足10%,进展期胃癌仍占整体的80%以上[2],因此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而大多数患者在胃癌术后,因机体损伤,营养失调,难以耐受后续化疗的毒副作用,病情不断恶化,生存期难以延长。

何晓晖教授为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50余年,治疗胃癌近千例,包括晚期胃癌或高龄胃癌患者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拒绝放、化疗患者,以及胃癌术后,因身体衰弱无法耐受化疗者,均需中医药辅助治疗。何晓晖教授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针对胃癌术后患者,何晓晖教授运用其独特的保胃气扶正抑癌法进行治疗,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何晓晖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生是正不胜邪、癌毒内积的结果[3]。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脾胃的虚弱贯穿胃癌发生、发展的始终。胃癌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为饮食、情志、劳倦等损伤脾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正不胜邪;邪实多由热结毒聚,壅塞于胃,气滞络阻,血瘀内结,痰浊内聚,以致热毒痰瘀交结,壅积日久而生癌瘤。

2 治疗要点

胃癌患者经手术、化疗的进一步伤害,脾胃虚上加虚,如同雪上加霜。故胃癌术后的治疗既应注重扶助正气,又要注意祛除邪气。所谓“扶正”即扶助保护病人的生生之气,具体措施有保胃气、保阴精、保血髓及弘扬正气[4],其中以保胃气最为关键。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滋养肾藏之精,精生髓,髓生血,阴液源于水谷之精,水谷精微是气血津液化生的物质基础,脾胃健运,化源充足,脾胃失职,则生化无源,气血亏虚,遂保胃气在三保治疗法则中尤为重要。保胃气则是通过健脾开胃以助长胃气、滋脾润胃以保养胃气、益气温中以激发胃气等来实现;保阴精可通过养胃阴、滋脾阴、益肾阴等方法阻止人体津液耗伤、阴精耗竭,而热毒是导致阴精耗伤的主要原因,所以保阴精的同时兼顾清热解毒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保血髓可通过益气养血、健脾益肾、填精益髓、清热解毒等方法促进骨髓增殖,因绝大数术后化疗药对骨髓均有破坏和抑制作用,表现为粒细胞、血小板下降,甚至全血细胞减少等,而多种补气养血、滋肾健脾药物有提升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具有防治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合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弘扬正气则是通过精神、药物、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来调节机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扩散及复发的目的。肿瘤的主要致病邪气有热毒、血瘀、痰浊,所谓“抑癌”,则是通过抗热毒、抗血瘀、抗痰浊等途径来祛除邪气,运用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软坚等药物抑制肿瘤生长、控制肿瘤扩散、防止肿瘤复发。有研究认为在抗血瘀时使用的破血药药性猛烈,可能会促发肿瘤转移,且抗热毒时使用大毒性药治疗癌症,毒副作用强烈,易损伤胃气,攻伐正气,皆应谨慎使用。

3 病案举隅

验案一:患者李某,女,52岁,公务员。2018年9月18日初诊。主诉:胃癌术后3月余,行3次化疗。患者自诉于2018年5月27日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胃癌,于2018年6月4日至上海市瑞金医院行胃全切除术,后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化疗3次。化疗后出现呕吐剧烈、嗳气等不适,遂拒绝继续化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纳少,厌油,口不干,喜温饮,神疲乏力,寐差,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夜间醒时腹部伴有灼热感。食后便溏,大便1~2次/天,不成形,偶夹有不消化性食物,小便可。舌质淡胖,苔薄黄,脉细弱无力。术后体质量下降15 kg。辨证为脾气虚弱,热毒痰湿蕴结证。治拟健脾扶正,清利湿热,兼以养心安神,以经验方扶正抑癌汤治之。处方: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30 g,太子参20 g,当归12 g,山药15 g,女贞子15 g,鸡血藤20 g,仙鹤草15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15 g,天葵子10 g,白英15 g,龙葵15 g,鸡内金10 g,酸枣仁15 g,夜交藤30 g,灵芝15 g。连续服用2周。

二诊(2018年10月3日):患者一般情况尚好,纳可,夜寐好转,夜间腹部灼热感减轻,大便每日1次。舌质淡胖,苔薄黄。脉沉细。守上方,去灵芝;加枸杞子10 g;改半枝莲为20 g,白花蛇舌草为20 g;外加灵芝孢子粉14包另服。继续服药1月。

三诊(2018年11月5日):患者夜寐好转,大便已转为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弱。守上方,改太子参15 g,茯苓20 g,酸枣仁20 g;加黄精15 g,灵芝15 g,蒲公英20 g。继续服药1月。

四诊(2018年12月6日):患者大便稍不实,每日1次,时有嗳气。舌质淡红,苔薄黄稍厚腻。脉细弱。守上方去山药,加炒枳壳15 g、石斛15 g,继续服药2月。而后复诊,纳可寐安,体质量增加2.5 kg。后仍以健脾扶正、祛毒化湿为法,隔3日服药1剂,坚持2年治疗后,身体素质恢复,无明显不适症状。

按:此案表明,脾胃正气的盛衰决定癌毒的消长,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以致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正气无力抑癌抗癌,促使病变细胞发生癌变。保护胃气以顾护人体正气,改善和增强体质,才使人体不受癌毒侵害,并防止肿瘤的复发。

验案二:患者何某,女,45岁,自由职业者。2019年8月18日初诊。主诉:胃癌术后7月余,行6次化疗。患者自诉于半年前因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伴有腹胀、恶心,后服用拉唑类药物,症状反复发作。2019年1月7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电子胃镜示:胃体下部前壁及胃窦前壁见一巨大火山口状溃疡,并累及胃角,大小约2 cm×3 cm,底覆血凝块,周围黏膜呈结节状隆起,病理检查示:(胃窦)腺癌。2019年1月14日住院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已行6次奥沙利铂化疗,一般情况尚可,现已停止放化疗,前来何师门诊治疗。刻下症见:胃脘胀闷不适,化疗时伴有呕吐,自患病以来,体质量下降近15 kg,面色萎黄,纳少,过食则胃胀,二便量少,寐差,甚则彻夜不寐,忧伤思虑,神疲。舌质淡红,苔黄中偏厚,舌下脉络略紫,脉细沉按之力弱。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辨证为脾胃虚损,气血阴阳亏虚,正虚邪实证。治拟扶正固本,祛邪抑癌,即益气养脾,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以经验方扶正抑癌汤治之。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15 g,茯苓30 g,白术15 g,山药15 g,薏苡仁20 g,当归12 g,鸡血藤20 g,仙鹤草15 g,肉苁蓉10 g,藤梨根15 g,龙葵15 g,白英15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15 g,鸡内金10 g,灵芝15 g。用法:颗粒剂,每日1剂,每剂150 mL,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1 h服用。连续服用1周。

二诊(2019年8月25日):胃脘胀闷不适等症状好转,睡眠好转,纳可,精神佳。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力弱。鉴于患者全身情况明显好转,故不更方,继续治疗。再连续服药1个月,服药法如前。

三诊(2019年9月22日):患者已服药35剂,情况明显好转,服药1个月,体质量增加3.5 kg,纳增,精神好转,左手感麻木,大小便正常,寐安。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弦。守上方加葛根30 g、鸡血藤30 g,以增强解肌生津、补血活血之功效,继服2个月。

四诊(2019年11月25日):患者诉全身情况好转,体质量增加。而后再在上方加减变化治疗半年,饮食如常,体质量增加。后仍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每3日服药一剂,并检查每年复查一次胃镜,胃镜示“残胃炎”。随访至今,身体尚健,胃无明显不适,B超和CT检查均未见异常。

按:上述患者起初因饮食不节后引起胃肠反应出现胃脘胀闷、伴恶心不适等症状,后症状反复发作,证明应是脾胃虚损、机体功能障碍,引起消化道功能失常,从而胃肠反应明显。加上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胃癌发生后进一步损伤胃气,经手术治疗导致胃体缺损,气血耗失,再加上术后化疗毒性伤害,脾胃亏上加亏,纳运失调,导致食入水谷无法受纳运化,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状,因此气血津液生化无源,正气衰竭、抗癌无力、病情恶化,胃气更伤,最终元气耗竭、生命垂危。临床上常见化疗反应明显的患者,一般机体情况均较差,治疗应以扶正为主,抑癌为次。治疗过程中以保胃气最为首要,正如《古今医鉴》所言:“正乃胃气真气。”胃气强则正气强,胃气弱则正气弱。胃气的虚实,关系着人体正气之强弱,甚至生命之存亡,所以保护胃气是扶助正气,逆转病势的关键。面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时还需重视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增进信心、配合治疗。故治疗上以扶正抑癌为法,即在保胃气、保阴精、保血髓等基础上标本兼治,扶助正气以祛邪实,遂疗效显著。

4 遣方用药体会

全方用药以保胃气为核心,健脾益气以扶正,扶助胃气以护正,处方注意顾护胃气,用药切忌损害胃气,将广谱抗癌药与专治消化道癌肿药配合应用,气血阴阳兼调,扶正与祛邪兼施。方中黄芪补中健脾,治疗脾胃虚弱证疗效佳,对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力低下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当归、肉苁蓉补血助阳,益精血兼可润肠通便;黄精质滋黏腻,补脾胃阴、补脾益气,能够发挥一定抑菌抗菌的效果,缓解饮食不节而引起的胃肠不良反应;白术、茯苓、山药补气健脾安神,既可以升提脾气,又可以帮助胃布津散液、调畅气机;白花蛇舌草、龙葵、半枝莲、白英、藤梨根皆属清热解毒、抗癌消肿佳品;尤其藤梨根对于治疗胃肠道消化不良、消化道癌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药理学研究表明,健脾益气药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大枣等均有良好的扶正和抑癌的作用。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太子参多糖、白术挥发油、茯苓多糖及三萜类成分、灵芝多糖类及三萜类、薏苡仁酯、甾醇类、多糖类等化合物能够抑制胃癌,不仅可直接杀伤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且对防治胃癌转移与复发具有重要作用[5-10];藤梨根在胃癌的治疗用药中使用频率高,效果显著,并通过抑制、破坏胃癌细胞株SGC-7901来发挥其治疗作用[11];龙葵多糖、白英总碱分别对人胃癌细胞 MGC-803、BGC-803具有抑制作用[12-13];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二萜类等,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抑菌等多重作用,两者联合用药,相互协调、共同奏效使得抗肿瘤机制作用较使用单味药效果更为显著[14]。

5 结语

何晓晖教授认为保胃气是中医药治疗胃癌术后的关键,经研究证实健脾益气、扶正抑癌中药,不仅能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有直接杀伤和抑制作用,而且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整T细胞亚群平衡,增加NK细胞活性,并能协调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癌能力,增强术后放疗、化疗效果,具有扶正抑癌的双重功效。同时在用药期间,何晓晖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得出:坚持每日早晚温服药剂3个月后,改为连服2天间隔1天的方法服用2个月,若患者用药效果较好,则可改为每间隔3天温服1剂,连续服用3年,效果较佳,但服药期间仍需定期复诊。这种间隔服药方式,不仅有利于稳定药效,减轻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及依赖性;而且可帮助患者自身机体功能恢复,防止肿瘤复发。故何晓晖教授运用保胃气扶正抑癌法治疗胃癌术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胃气扶正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健脾扶正法治疗和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卵巢癌疗效研究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足,活百岁
画说中医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刘嘉湘扶正治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