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闽江学院为例

2022-11-27陈邑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育人

陈邑华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9 年4 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展开含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2020年11 月,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1]

近年来,随着新文科建设概念的提出、启动实施,对新文科建设的认识与实践逐步深入,多所高校初步形成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人文传统学科,基础厚实,开设的课程多为传统课程,理论课程偏多,实训少。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文化产业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的深入融合;如何发挥学科的交叉融合效用,开发新课程;如何结合当地文教产业需要,培养切合当前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新办本科院校急需探讨、解决的课题。

当前,福州地方基础教育语文教师师资缺口较大;影视文化、广告创意、数字出版、文化与旅游等产业对文创人才需求大。面对新技术和地方发展新格局,迎应新文科建设,闽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了“一核三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核即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三维,则为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专创融合的应用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改革;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建设双师型队伍;构建课内外(即课程、社团、社会)三联合实践育人体系。其具体做法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三全育人全过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元素。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优秀文学作品,其创作过程和作品本身蕴含着诸多的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文学发展观、职业道德等。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学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等。在阅读鉴赏评析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艺术风格、写作技巧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蕴含其间的崇高理想、坚毅品格、达观态度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

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近现代,出现了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爱国进步人士。福州有着许多丰富内涵的古建筑。“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2]专业见习、写作实践课程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由教师带着学生走进古建筑,走进严复、林则徐、沈葆桢、林觉民、冰心等闽都近现代名人故居以及戚公祠、马尾昭忠祠等历史遗址,了解中国一段段艰险悲壮的抗争史,聆听一位位爱国志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故事。这些思想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教育家、文学家兢兢业业、一心为国为民谋福祉的精神激励感召着每一位师生。

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闽都文化的人文资源,发掘其思政元素,结合理想信念、职业追求等,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并将思政元素运用于实践方面,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全程全员全过程育人过程中,根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养,使之成为具备创意写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

闽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厚实的学科基础,但课程设置较为传统,在新文科背景下,迎应新媒体时代文教产业、地方文化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宗旨,需调整相对传统封闭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专创融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面向地方文教产业发展需要,学院守正创新,弘扬中华诗教、乐教和礼教传统,开设诗词创作与鉴赏、中华戏曲基础等传统艺文素养课程;依托“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闽派批评研究中心”等省校级科研平台,制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规划,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学科交叉融合、专创融合的应用型课程,其专业性体现为以文艺素养为核心的创意写作能力。

当前,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文学形式、写作形态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结合新趋势,增设以写作、文艺鉴赏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在全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率先开设创意写作方向,适应社会当前新媒体人才培养需求,开设写作与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课程,完善写作技能训练体系。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将企业和地方对基础读写、文案和创意项目需求带入课堂,有效对接福州文教产业及特色文化发展的需要。如校企共建专创融合的课程《新媒体写作》《剧本策划与创意》《微电影创作》《媒介与社会》等。由原来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基础专业课大学写作,大四开设文体选修课改为大学每学年均开设相应的创意写作课程,增强学生写作训练的实践性与系统性,扎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意写作能力。

(二)科教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丰富了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汇通,如孙绍振文艺理论、潘新和写作思想等课题的研究,深化、拓展了专业理论与课程内容。科教融合,催生了相关教材的编著出版。近年来,中文系教师出版了系列教材,如《新媒体写作》《创意写作——叙事与评论》《诗歌创作》《儿童文学创作》《中国女性电影创作研究》等,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这些教材是教师们于科研基础上,总结多年来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的结晶,突出应用性,注重教学的可行性、操作性、实用性。

雨课堂、智慧教室、慕课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拓展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结合新技术条件下的写作形态,研究将新媒体写作、AI 自动写作技术引入课堂,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的人机对话形式;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要从教师一言堂教学向互动启发型教学转变”[3]。如综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及创意写作工坊的互动教学,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碰撞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启悟思维,完成原创性写作训练。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应用实效的评价维度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强化突出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情况、课后作业、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发表的作品、文化策划项目书、征文获奖作品、新闻稿件等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项目,强化实践训练特色,考核学生勤绩表现,突出应用实效性评价维度。如《剧本创意与写作》课程,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写作工坊、搜集资料情况、采风活动以及创作的剧本,都作为其成绩评价考核的内容,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效果,注重能力考核。

三、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建设双师型队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教师自身需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与教研水平。一方面,积极倡导、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研究、中国语言学批评、中国现代游记研究等国家、教育部、省市社科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其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深化、丰富了专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访学。近几年,30 多人次参加国际、全国创意写作班培训、闽台师资培训及全国、省级高校思政培训等,6 人次赴美国、台湾地区访学。学校也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组建多学科交叉、业界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邀请张柠、陈应松、萌泽、冷杉、陈丽宇等作家、导演、演员入校讲座、指导,学界业界导师共同授课。成立全省高校首个校企合作电影剧本创新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授课,优势互补,培养社会所需的影视剧作人才。

四、构建“课程、社团、社会”三联合实践育人体系

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应有针对性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我们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创建课内外实践训练体系,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构建“课程、社团、社会”三联合实践育人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实训平台、写作工坊、文学沙龙以及戏曲社、O.N.E 话剧社、古琴协会等渠道,延伸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创作的指导。开展以晨笛文学社为中心的系列文学活动,办《晨笛》文学刊物,举办“晨笛文学大奖赛”,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文学赛事,形成把课外赛事活动纳入课程教学的大课程观。

开展校地企合作,校地共建2 个青年文学创作中心;与福州市文学院在福州三坊七巷联合举办各种青年文学创意活动;与福州台湾会馆、林则徐纪念馆等签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实训;与蔚蓝集团网络科技公司合作,成立写作实训基地;与丝路国际电影艺术馆联合成立创意写作工坊;校企合作,承接地方文化宣传片6 部,开展剧本、宣传片创作、拍摄等合作项目,使学生在赛事、社团实践活动中锻炼提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担当精神、担当能力。“课程、社团、社会”三联合实践育人体系,贯通多样化渠道,专创融合,比赛促写,活动促学,校地、校企合作,解决了以往传统学科实践教学“接地气”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了课程教学、思政育人和服务地方的统一。

“一核三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3 年,组织学生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文学扶贫活动,连续4 年获得国家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及优秀实践案例;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8 项;好干部宣传片《铁城检花》荣获全国栏目剧视频类一等奖;学生创作的电影剧本《南渡》入选2019 年福建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全省共3 部);《公租房的郝经理》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福建省大学生戏剧剧本征集评选优秀剧本奖”。近5 年,学生120 多人次在省市级以上创作大赛中获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100 余篇;学生中有15 人获榕城高校十大写手称号,11 人加入市作协,6 人加入省作协。部分学生成为蔚蓝集团等省文化产业龙头的核心创意人员;晨笛文学社被评为2020 年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

“一核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秉承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立足新文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与新技术发展需求、文创产业和地方文教事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统筹文化领域资源与育人力量,在服务地方文化实践活动中促进文学教育,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中文人才的积极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