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2-11-27钟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思思政育人

钟霞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和“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论断。[1]这既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开展耕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了“开展耕读教育”。[2]这一现实要求与有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将耕读教育贯穿于思政课程之中,有助于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真正做到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准确把握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时代要求,探讨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是有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意蕴

耕读教育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耕读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劳动能力。而“大思政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向,旨在推动思政课程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构建多维学习场域。[3]因此,推动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具有丰厚的内在意蕴,二者双向良性互动、内在契合。

(一)耕读教育是“大思政课”的价值呈现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耕读不仅意味着半耕半读,更是象征着高尚情怀与文化修养的道德教化。开展耕读教育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重要途径。

第一,耕读教育在“大思政课”中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现实的个人”概念,强调“现实的个人”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耕读教育则是培育“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方式,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劳动思想精髓要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这对创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第二,耕读教育在“大思政课”中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耕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厚重的传统美德,如克勤克俭、耕读传世等。传承耕读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发挥思政育人的文化功效,培育青年学生艰苦奋斗、身体力行的精神品质。基于时代发展需要,开展耕读教育亦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重要引导。此外,实现耕读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需要善用“大思政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第三,耕读教育在“大思政课”中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就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全面部署。[4]这一要求为传承耕读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助推耕读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在引导青年学生将劳动生产实践与读书求知相结合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劳动实践能力,努力培育知行合一的实用人才。

(二)“大思政课”是耕读教育的现实指引

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课堂,聚焦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为开展耕读教育明晰了方向。

第一,“大思政课”为耕读教育提供精神指引。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耕读教育,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在青年学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走进乡村社会,树立耕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有效提升耕读教育的育人实效,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要接地气、聚人气,重塑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增强青年学生对“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认同感与践行力。

第二,“大思政课”为耕读教育提供内生动力。思政课堂运用微课、微电影等技术手段,将耕读题材的鲜活素材以立体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理论渴求,促进其学以致用。将思政课教学情景化、故事化,能够活化乡村文化资源,生动呈现真实、立体的乡村社会实况,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思想共鸣,从而为开展耕读教育提供内生动力。

第三,“大思政课”为耕读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大思政课”强调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例如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引领乡村建设的百年奋斗成就,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伟大荣光。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让青年学生通过感知理论高度、体验实践厚度,培育扎根乡土的“三农”情怀,切实提升耕读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这一协同效应则为开展耕读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开展耕读教育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树德、增智、强体等综合性育人功能。当前,我国涉农高校在开展耕读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思政课中开展耕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耕读实践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仍面临着现实难题。

(一)耕读教育教学内容亟待完善

思政课堂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以教学实践为辅。当前耕读教育在融入思政课程的过程中,在拓展耕读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等方面尚存在难题。

一是耕读教学的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耕读教学资源的开发得益于传统耕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由于思政课课程内容尚缺乏耕读文化的课程资源,从而与耕读教育的教学内容尚不完全适应。同时,在思政课程内容的阐释中,教师对乡村耕读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全面,对耕读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效率不高,因而容易忽视耕读教学资源的学习价值与开发价值。

二是耕读教学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鉴于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对耕读教育尚欠缺亲身体悟与感受,耕读情怀相对淡薄,致使教师在开展耕读教学中出现畏难情绪。对挖掘“知农爱农”思政元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思政元素融入不足。

(二)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有待拓展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需要借助多维的教学实践平台,进而创新社会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耕读教育的内涵出发,耕读教育对社会实践也有着明确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耕读教育的实践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一是耕读教育教学实践广度不够。首先,从耕读教学实践的覆盖面来说,耕读教育环节在思政课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耕读教育的实践平台更多依托校内课程实践,且耕读教育实践主要以涉农高校开展为主,其涵盖面还不够广阔。其次,部分学校率先在农科类专业中开展耕读教育,在非农科专业学生中耕读育人功能发挥尚浅。

二是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深度不足。从耕读教学实践的成效看,青年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理论学习,拥有对“三农”知识的基本认知,但对社会实践技能的掌握不够系统。据此,青年学生在实践基地践行耕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耕读实践成效不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未得到明显提升,耕读教育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三)耕读教育育人机制尚需健全

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花“大”功夫,不断完善思政课各项制度建设。基于构建“大思政课”的目标要求,耕读教育尚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机制的制约。

一是耕读教育育人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的重要举措。目前思政课程育人成效的考核标准,更加注重考核思政课本身的理论传授效果,对实践环节开展的耕读教育激励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多数高校评价学生的实践成绩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书面报告等。

二是耕读教育育人监督机制效力不足。耕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有赖于考核机制的构建,同时离不开监督机制的保障。在教学督导方面,目前耕读教育在很多学校层面尚未形成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系统。且耕读育人资源存在信息共享阻碍,缺乏有效的督查和协调机制。

(四)耕读教育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汇聚各方优势资源,不断拓宽思政育人渠道,增强思政育人凝聚力。耕读教育作为有效落实思政社会实践的现实举措,贯穿于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的全过程,但在其育人环节还需进一步凝聚教学合力。

一是耕读教学课堂不够多元。思政课程具有培育青年学生三农情怀、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育人功效,是开展耕读教育的重要依托。然而思政课程中关于传承耕读文化的教学活动开展较少,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在促进青年学生汲取耕读文化要义方面的创新成效不够显著。此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而耕读文化尚未完全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之中,在践行“勤耕重读”理念以及宣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榜样案例方面,教学活动形式有待改进。

二是耕读教学课程协同性不足。虽然耕读教学课程并未明确设立,但从构建“大思政课”的具体实效来看,耕读教育贯穿于思政课程可以有力改善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但思政课教师开展耕读教育的专业能力有限,耕读元素在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中,尚未形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合力。因此,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中,耕读教学环节在协同育人方面还存在凝聚力不够等问题。

三、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5]推动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这不仅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体现,同时是深化劳动教育具体内涵的现实举措。因此,要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开展耕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活化耕读教育文化资源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就是要彰显“思政课”之“大”的深厚底蕴,必须具有历史大视野。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善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吸收耕读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感悟耕读文化价值和精神传承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耕读文化的精神资源进思政课程。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蕴含着砥砺前行、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要善于挖掘耕读精神资源,剖析耕读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对当代的启示,以伟大的精神感召激励青年学生。同时将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等精神资源融入思政课程之中,培育青年学生勤劳自强、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的精神理念,彰显思政课深厚的历史底蕴。

推动耕读文化的育人资源进思政课程。耕读教育要紧扣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彰显思政课涵养青年学生爱国爱民情怀的显著作用。要合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进思政课程,例如结合《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涉农文化经典著作,发挥耕读经典著作的人文价值,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育人功能。

(二)夯实思政课阵地建设,优化耕读教育实践平台

开展耕读教育要立足培养耕读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6],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课堂,在耕读实践中涵养学生勤劳勇敢、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在“大思政课”建设进程中,开展耕读教育要利用好“三个阵地”,依托思政课程实践平台,使思政课程由抽象理论回归到现实世界。

用好思政主课堂,传承耕读文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功能,将耕读教育纳入思政育人全过程,进一步传承耕读文化。思政课教学应合理融入耕读文化元素,讲述好“三农”故事,提升青年学生的理论认知与使命责任,不断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乡村。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三农”情怀,在理论学习中进一步涵养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行与文化底蕴。

用好社会大课堂,开展耕读劳动。社会大课堂需要依托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构建联合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因此,要加强校地合作,开发思政课程实践基地,同时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开展耕读劳作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农耕实践,掌握劳动技能。从而体验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现实耕读场景,在“耕”与“读”中提升劳动能力,开启“思政课程+耕读实践”的耕读教育模式。

用好网络新课堂,弘扬耕读精神。为营造学习耕读文化的浓厚氛围,要开辟思政课网络新课堂,引进耕读文化作品,用好网络新课堂阵地。同时开发耕读教育新型教学模式,借助网络新兴阵地,将耕读教育环节贯穿思政课程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进程,大力弘扬耕读精神理念,切实提升思政实践教学质量。

(三)规范思政课实践管理,强化耕读教育机制保障

规范思政课实践管理是有效落实耕读教育的机制保障,探索符合思政育人使命的耕读教育模式,有赖于健全的管理制度。因此,要始终坚持“大思政课”的育人导向,在强化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耕读教育开展规范化、合理化。

促进思政课耕读实践规范运行。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关注现实。[7]耕读教育注重践行“亦耕亦读”,涉及面广、覆盖点多,从而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顶层设计。要坚持组织引领,形成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抓实抓细开展劳动教育的各项举措,从而驱动思政社会大课堂的内涵式发展,为开展耕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激发思政课耕读实践内生动能。要建立标准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考核办法,针对耕读教育的考核机制方面,应加大培养和激励保障力度,重点考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与耕读实践成效。此外,要始终以青年学生的现实需求为着力点,以耕读实践教学耦合思政课堂理论传授,在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完善思政课队伍建设,深化耕读教育育人成效

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8]因此,深化耕读教育育人成效关键在教师,唯有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挖掘思政课程的“三农”育人元素,才能为开展耕读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多元化,打造“思政+耕读”师资队伍。从思政课教师队伍本身出发,更应注重打造既能授予学生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耕读实践的一岗多能人才队伍。另外,根据开展耕读教育的实际需求,思政社会大课堂可以聘请农业科技专家、乡村工匠以及种植技术经验丰富的农民等校外人才兼任耕读实践导师,给学生传授经验和技艺,进而有效指导学生下田耕种、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提升开展耕读教育的能力。要开展思政课教师关于耕读教育的专业培训,加强对中华耕读文明、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学习,丰富自身关于耕读文化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挖掘耕读文化资源的能力,将其合理融入思政课程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传承耕读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完善耕读教育传帮带机制,传承思政实践典型经验做法,推动耕读教育实践长效化。

猜你喜欢

大思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大思政"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