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课堂中青年榜样人物的独特作用
2022-11-27杨林香王亚慧
杨林香 王亚慧
(1.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从教育的角度,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的融合,本质是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目标的,既是扩大课堂边界,实现社会生活进入教育领域的改造与接纳过程;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被凝练、升华,成为超越生活的教育元素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培育过程中,高度重视榜样人物的选树与示范,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典型的青年榜样人物熠熠生辉,如雷锋、焦裕禄、王伟等,他们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承载榜样教育的重要使命,构成了青年成长独特的社会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大课堂要善用之。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年榜样的作用?如何深化对社会大课堂的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榜样人物是青年由“知”入“行”的重要中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大思政课”概念,强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如何强化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青年教育、思政课建设的一个突出难题,就是知行如何更好地合一的问题,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解决“知”的问题,而“行”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内化、外化过程。榜样人物是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榜样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有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主体意志的。青年榜样人物的选树,一方面,承载着主导者明确的意图,是良好品行或者主导价值的现实载体;另一方面,榜样又是现实而具体的个体,有血有肉,使青年觉得钦佩、亲近、可学,能够为青年的行为提供指导,促进和激发他们去做有价值的事情。榜样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行动具有经验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成长和示范,使青年培养自己的理性判断力,唤醒他们的行动意愿,催生其模仿追随的实际行动。
中华民族始终十分尊崇榜样,强调榜样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榜样对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榜样的树立过程中,也有“圣贤化”的倾向,求大求全求完美,榜样没有瑕疵且功业完美,这种高不可攀的榜样可以供奉于庙堂,但离普通人的实际有很大的距离,令人失去学习和模仿的兴趣与动力。要使榜样真正能够推动青年由“知”入“行”,须摒弃过分追求完美、构建“完美榜样”的理想主义,注重榜样人物的群众性和平民化的特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满脸勒痕的医护人员、逆行的志愿者,他们不一定有“伟大”的功业,但他们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的普通人,对他们的推崇,是青年可以企及的现实。同时,要摒弃以“成功”作为选择榜样的唯一标准,榜样对行动的示范,不仅体现在结果的圆满上,追求的过程本身就具有行动的意义。奥运会上,苏炳添未能如愿获得百米奖牌,但是他在赛场上突破自己的顽强拼搏,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日常工作,对青年都是一种激励。这种不以成功为唯一标尺,更为宽容、平和的榜样示范,对青年行动的激励有着更为独特的作用。
亿万人民书写的时代篇章,是鲜活的思政课教材。榜样人物是青年成长的社会大课堂,他们不仅可以在“知”的层面深化对社会、政党、国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行”的方面走出课堂,投入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学生:“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2]他告诫青年:“年轻一代应该结合中国的特点把握好自己的路,否则只能牢骚满腹、空悲叹。”[2]榜样人物给予青年深刻的启示,就是要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锤炼坚韧的忍耐力、精准的直觉力、果断的行动力,培养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实现知行合一。
二、榜样人物是青年由“人”及“己”的独特桥梁
“社会大课堂”中的“社会”,既可理解为“课堂”所处的社会形态和制度等,也可理解为“课堂”所处场域和形式或者内容。社会是人的活动的产物,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的有机体。青年教育要解决社会的普遍要求如何有效转化为个体的自主选择,形成独立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很难在思政课堂上独立完成。课堂教授是抽象的非标准和价值导向,要在现实的冲突情境中接受检验和最终落地。他人的、外在的、普遍的要求,如何与现实的个人发生联系?榜样人物是一个独特的桥梁。
由“人”及“己”不仅要解决行为判断的问题,更要解决内在动机的问题。青年不但要关注榜样做了什么,还要了解榜样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只是对榜样行为的机械模仿,既不可持续也不可深入,会失去道德改善和行为持续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强调的是行为主体主观动机和客观行动的一致性,不是内在冲突而表面顺从。榜样对青年的影响,来自其言行一致、始终如一的人格和道德魅力,在这个意义上,榜样超越了具体的人物形象,抽象为一种精神特质。能够持续得到认可的榜样人物,与高度个体化的“偶像”不同,偶像的魅力和具体的人密不可分,包装的偶像符合人的某种期待,但是一旦偶像言行不一、人设崩塌,其崇拜效应就可能荡然无存。这是一个外在于“己”的对象物,甚至是自己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的集中寄托,因而现实中青年会崇拜偶像、喜爱支持偶像,但很难有强烈的意愿成为偶像。榜样的作用不同在于:要实现由“人”及“己”的转化,就是要使某种精神特质成为青年自己愿意实践的对象。
青年对榜样的崇敬,转化为自己行动的实践,基于他们对榜样动机、品行的深刻认同。袁隆平之所以成为很多青年的榜样,在于其“禾下乘凉梦”“中国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朴素愿望,主观上他并不以自己的行动作为他人效仿对象为目的,其榜样的形成和示范是在自然状态中形成的,无须刻意扮演或者包装。青年对他的接纳和认可,来自他高尚人格的自然呈现,“见贤思齐”从而由“人”及“己”。一代青年能否成长为社会的支持性力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社会大课堂提供的是大学生成长的土壤、外在的气候以及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三种元素结合,形成不同代人或者不同环境的人“地道风物”的出现。不同时代的榜样人物,“风味”不同,但都是契合某一时代社会主导需求的标志性人物,足以影响一代人的选择。
在榜样的形成和示范过程中,青年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其教育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榜样人物来自现实的社会,他们或具有高尚的情操,或具有杰出的品行,或坚忍不拔、术业专攻。青年群体对榜样的选择有其自身的倾向性,并非所有的榜样都适用。在榜样评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青年的参与度,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评选出他们心中最认可的榜样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通过网络发布候选人的相关事迹,让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年可以参与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样,既提高了青年对榜样人物的认同,也增强他们对榜样人物的学习和模仿兴趣,这种榜样教育的作用发挥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三、榜样人物是青年由“表”及“里”的有效催化
社会是客观的存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关系体,是具有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是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普遍联系的共同体。社会包含了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人创造的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文化。青年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有正面的榜样示范,还有复杂的意识形态冲突和斗争。近年来,一些网民为了博人眼球,在网络上抹黑英雄人物、恶搞榜样模范,严重影响和冲击着青年对社会的认同。与此同时,今天的榜样不仅仅具有一个面相。在社会思潮多种多样的时代,青年模仿、学习的对象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道德模范人物,有的是演员,有的是电子竞技选手。在多种思潮激荡、多元观点交汇融合的时代,主流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引领青年?榜样的示范作用体现在由“表”及“里”,落地生根的有效催化。
在榜样的研究过程中,美国当代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直接指称”理论,指我们通过直接指示而确定的与之类似的任何事物,人们可以在并不完全理解这个词描述的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成功运用它。“直接指称”建立后,人们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归纳其特征和确定其本质,在此基础上获得规律性认识。[4]好的榜样可以成为“直接指称”,通过树立和宣传榜样,某一个榜样就具有了某种行为的指称,而不需要再进行详尽的描述和阐述。如雷锋代表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焦裕禄代表造福人民的好干部,郎平代表顽强拼搏的运动员等。在此基础上,榜样可以进一步抽象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女排精神等。榜样建立了崇尚的精神和现实的生活之间的联结点,这种联结具有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由此产生对榜样钦佩的感情和效仿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将不同时代凝聚的优秀精神整合成为精神谱系,进一步将榜样人物的学习实践,上升为政党意志和国家行动。精神谱系的凝练形成和持续维系,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如同网状的谱系结构,贯穿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浸润,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社会大课堂,成为日用而不知的精神源泉,为青年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滋养。教育由“表”及“里”,体现为青年对榜样人物的学习和模仿,从外在行为、个性魅力的钦佩、仰慕,进一步深入精神本质的认同和效仿,并成为根植内心的精神支柱。精神层面的接受与认同,是最持久的教育,是能够持续作用并很难移易的。在这个意义上,榜样具有象征意义,其使得抽象的精神具象化,高尚的行为生活化,成为青年践行社会核心价值、培养高尚情操的催化剂。
新时代,中国发展处于关键敏感期,一方面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挑战,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青年教育在广阔而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各种复杂因素都会对青年产生影响。
要培养具备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成长为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实行动,一方面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不断改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对象;另一方面需要为青年树立这一群体认同和效仿的榜样,推动青年群体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青年拥护党的领导,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不仅是一时之运,还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5]这种变化是可喜可贵的,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总结反思的。榜样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新时代,如何更好发挥社会大课堂中榜样人物的作用,还有广阔的研究和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