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
——基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视角

2022-11-26陈茂荣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陈茂荣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亦构成振兴中华民族和实现中国梦想的必要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激励创新,努力发展好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让各民族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尤其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心理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洞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抓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因素,不仅要重视国家建设中丰富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着手发展好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促使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而且要重视各民族发展的重要心理要素,着眼利于各民族交往而构筑起的共有的民族心理基础,引导各民族实现真正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巩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为此,本论文将围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这一核心内容,尝试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的视角探究其实践的主要路径。

一、民族心理基础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联性

何谓民族心理?一般意义上,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等民族心理特性或倾向,并通过本民族的民风民情、宗教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呈现出来。虽然民族心理可通过民族的诸多表征展现无遗,容易观察、容易捕捉,但塑造一个民族心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构成民族心理的要素,既是多层次又是多面向,实在难以厘清,但是将民族心理作为共同体意识的特殊构成要件,经由民族心理形成过程、形塑性格和活动结果体察,则其结构要素就会显得清晰。这就有了今天人们所常说的知、情、意和行四方面,它是民族心理过程的动态性体现;而民族气质、民族性格和认知风格则是族体人格的民族性体现,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便是民族心理结果的文化性体现[1]。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心理基础,各民族间有必要拉近或缩短各民族间的心理距离,相互间理解并尊重各民族文化固有的特性,促使彼此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民族文化的相互适应,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各民族原有的气质、性格、认知等也在民族间的互动中得以升华。

所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逐步确立,而形成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进步的一种民族关系,是相对于旧有民族关系而言的一种新型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者高举着“解放全人类”的大旗,其目的在于铲除私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和自由、团结和友爱、互助和和谐。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现为以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为特征。

构筑中华民族的共有心理基础,就是要通过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努力消除阻碍民族交往的负面心理,将中国各民族心理差距尽量缩短,并经由各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在主动扬弃中找到彼此文化适应的最佳路径,形成国家民族文化共识。显然,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消灭剥削阶级、废除封建宗法制度基础上,一种体现中国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的良好民族关系。

由此,构筑民族心理基础和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具有辩证统一性。一方面,构筑民族心理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唯有将不同民族心理距离缩短或拉近,消除民族间接触的心理障碍,促使民族间频繁地交往交流交融,建立起民族间的真实理解、信任和包容心态,自然也就构筑起民族间往来的真正平等平台,由此而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和和谐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就能不断巩固。另一方面,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便成为民族心理基础的坚实支撑。当旧有民族间的不平等、特权被彻底粉碎后,基于民族平等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必将夯实民族共有心理基础,各民族间文化的不适已转为适应,民族彼此间做到相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实现中华民族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各民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

当前,全面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呢?本论文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之重要路径方面积极回应。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民情风俗,并依据其实际所处地域特性,以及考虑其经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即一种以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2]为特征的新型民族关系。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已经彻底废除了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民族奴役的旧有民族宗法制度,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真正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更意味着社会主义良好民族关系的建立始终离不开党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等观念的一贯坚持和不断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四个观念的培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观念,实现各民族间事实平等

关于“民族平等”观念,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被一些具有人本主义的思想家所倡导,如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塞罗的《国家篇 法律篇》等。尔后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中,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一批启蒙思想家们在各自著述中阐述了有关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政治所尊奉的核心观念。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必须开启民主主义,而民主主义有效实行的前提尚需要在民众中构筑平等的基本思想。基于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人权等基本理念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个资产阶级国家,如像英国、法国、美国,虽然都将民族平等运用于民族国家建设的政治实践中,但由于资产阶级始终坚决维护资本家利益的自利性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而将那些为民族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产业工人作为终身被剥夺的对象,最终愈来愈贫困而不得不沦落为无产阶级。自然,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民族平等思想便失去了真正意义,只有待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时,马克思主义所赋予“平等”真实意蕴后,其方才具有社会实践价值。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树立起民族间彻底的平等理念。这种理念涵括了民族之间和民族之内既没有大小和强弱之分,也没有贵贱和贫富之分。任何一个民族都同任何一个人一样,在其“出生”时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其存在历史的长短、族体的大小、实力的强弱,甚至是否处于国家的主体地位、是否掌控国家的主要权力,从而评定其地位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发展的历史过程,其演进历程自然会呈现出或昌盛或衰落的不同面向,只有进步程度上的区别。即使如此,一个进步的民族也可能退步或落后,而落后的民族也可能进步或前行。树立民族的进步与落后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的观念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宪法中逐渐明确和清晰,各种制度的建立和相应的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标志着由各民族组建成的现代国家已基本实现,而且宣告中国各民族为真实平等而为之努力的时代拉开帷幕。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努力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正携手迈向实现伟大中国梦之征程。

其次,基于民族间完整的平等观念,需要走民族权利平等之路。由于每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其对于民族权利的追求也是平等的,都有发展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和民族政治的一般性诉求。为此,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享有特权。特权思想的存在,是对于平等权利的严重践踏,是妨碍民族平等权利得以兑现的最大阻力。基于此,由于社会历史的诸多因素往往导致某一个民族成为国家的主体民族,而更多的民族成为少数民族的事实。如果某主体民族的民族特权思想尚未彻底清除,那么其滥用手中所掌控的权力为本民族谋取利益的现象就不会消除。长期如此,不仅民族的平等思想难以贯彻始终,而且特权的膨胀可能会复燃民族压迫、剥削等旧有的封建宗法思想。中国共产党一贯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事实上就是践行民族权利的真实平等之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消灭思想基础上曾指出,通过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173便是社会主义本质特性。这一论述的重点体现于彻底铲除民族间政治压迫和文化奴役之经济基础上,为民族间真实平等创造最坚实的有利条件。

再次,需要彻底铲除民族不平等的各种根源,让民族平等思想健康生长。纵观人类不平等的历史,阶级根源的存在是导致民族不平等的最重要根源。尽管资产阶级针对封建社会的专制特权而提出了一种平等思想,但待到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后又落入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由而捍卫自身特权的桎梏中,唯有最终消灭阶级本身,才能促使平等自由真正产生。因此“消灭阶级的要求”[4]便成为无产阶级对于平等的实际要求。唯有彻底消除人类社会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我们所期望的民族平等方可有效实践。当铲除民族不平等的阶级根源后,我们就需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营造一种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促使民族平等思想在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中茁壮成长。当然,除了阶级根源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政治文化权利实现的不均衡性也可影响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为此,为了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在铲除剥削阶级的基础上,还需通过中国共产党所采用的一系列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实现政治文化权利等等政策措施来达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坚持在资金和物力上给予更多投入,还给予其更多的优惠政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尽管如此,但还显得不足。今后尤其要在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上进行不断探索,以此提升各民族本身发展能力。

(二)加强民族团结观念,培养各民族间情感友谊

何谓“团结”?“团”本指一类物质的聚合后的球形状态,演绎后指某种组织的聚合而形成一个整体,由此,“团”与“结”的自然组合后的“团结”,便具有“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5]的意义。团结的英文“unity”的基本意思同样表达了为了一种特殊目的而一起工作的一群人或国家的情状[6]。在民族国家,由不同民族组建国家后,国家的多民族性存在必然涉及到国家内诸民族何以团结的问题。如果民族间不团结,势必导致国家的分裂或分离,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各民族的自身发展问题。为此,民族团结便成为国家统一的基础和各民族繁荣的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时,倡导民族平等理念的那些具有启蒙思想的资本家政客们也往往将民族团结作为一种“口头禅”,由于“各民族的联合或兄弟联盟”[7]这一民族团结的惯常方式到处被宣扬,而真正联合起来的兄弟联盟却因与无产者利益不一致而走向了反无产者的对立面。为此,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民族团结应该是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根本铲除并促使全世界的无产者真正联合的形式。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需要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奴役。基于民族不平等的民族压迫,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诸如民族间歧视、仇恨、怨怼,甚至民族间的屠杀和清洗,显然是破坏民族团结的最大祸害。在剥削阶级社会,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掌控国家资源的阶级往往是那些自称为优等的民族,然而民族并不存在是否优劣的问题,其实质上是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压迫所导致的经济的贫困和政治文化权益的丧失。在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对于自由的向往而成为自由的民族永远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然而欲通过对于别的民族的压迫而获得自身民族发展,并强大自我的奢望不仅不可取,而且它实际上已经远离自由民族的发展目标,因为“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8]314。一个自由民族在国内必须彻底根除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树立起阶级的和民族的共同权益观。同样地,剥削阶级社会民族的奴役所表征的往往是占有国家主要资源的阶级,同时也是国家内具有极强控制欲的民族,在对待其他民族时所采取的不是帮扶的方式,而是剥夺和奴役的方式,由此而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阶级或民族发展的资源、财富和权利。其奴役的最终结果必然招致其他民族的反抗与斗争。一旦别的民族觉醒后,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革命战争的爆发必将摧毁曾经的奴役民族。可见,“奴役其他民族的民族是在为自身锻造镣铐”[9]83,如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在为自己准备“掘墓人”[8]413一样,具有十分可悲的结局。我们应该记得恩格斯曾写给马克思的信中列举了爱尔兰民族的不幸,其缘由就在于奴役他民族的劣根性尚未铲除[9]169。为了增进民族间的团结意识,唯有根除民族的压迫和民族的奴役,不仅在民族观念上具有完整民族平等意识,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尽可能地去化解诸如猜疑、仇视、隔阂、纠纷和矛盾,争取民族间更多包容、理解和信任,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的美好未来而共同奋斗。从中国共产党关于“两种民族主义”的反对,到“三个离不开”的强调,再到“四个认同”和“五个认同”的呼吁,又到“四个共同”的历史探究和“两个共同”的现实揭示,其都在于对民族压迫思想和民族奴役思想的彻底清除。

二是需要树立民族的共同发展理念。民族的共同发展既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各民族真诚团结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民族为了共同奋斗目标而组建为一个统一国家,而国家整体发展之好坏将成为各民族自身发展基础的重要考量标准。为此,国家的建设目标便是各民族成长的共同目标。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单靠哪一个民族的努力与奋斗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0]。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不是某一地区发展所能代表和说明的,而是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综合体现。然而,发展本身还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和民族间的差异,这都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形和民族情状做具体的分析,通过政府制定的相应制度和政策的有效驱动,经由先富带后富,最后达成共同富裕,不仅实现全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促使各民族的精神生活水准的综合提升,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团结。由此,我们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但又需充分考虑到民族间事实上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特性,在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时,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到实处,既实现民族的共同发展,又实现民族间的大团结,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中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作出系统的思考和全局的规划,在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上实现整体性的平衡。显见,给予少数民族差别化的政策支持,就是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下尝试探索何以实现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并通过社会实践而提升各民族自身发展能力,最终加快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导下,通过诸如“民族优惠政策”“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行动而提供了一系列有利于边民生产、生活的政策支持,已经大大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三)加强民族互助观念,增进各民族的合作意识

关于“互助”思想的历史考察发现,人们对其曾有过争议。然而,在批驳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洪流中,伴随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克鲁泡特金的代表作《互助论》(1902年)问世,很多共产主义者把其作为社会改良的奋斗目标。

俄国思想家克鲁泡特金在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后,基于自然界的大量物种的观察,诸如蚂蚁、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狼、猿、狮等动物,它们的群居性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互助”的秘密,同样地,由于蒙昧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互助,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现代人更离不开“互助”[11]17-291。因为,通过人人的相互帮助,通过彼此间的通力合作,不仅能够壮大群体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促使组织存续,并发展壮大;而且避免了社会中不必要的“强肉弱食”般的残酷竞争,带给社会一种平等、团结的气息,让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下繁衍生息。克鲁泡特金将“互助”视为“自然的倾向”,并奉为“自然对我们的教导”,故而,大势宣扬“团结起来——实行互助吧”[11]77。

正是由于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美好描述,李大钊、恽代英等在革命早期也曾一度去践行互助思想。唯有当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将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成为科学之时,昔日追随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的一批人方才认识到其理论的局限性。尽管克鲁泡特金所阐发的互助思想纯属于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失去了阶级批判的精神,难以促成社会主义革命,为彻底解放全人类而指引方向,但是在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后所建立起来的新国家里,其社会实践中往往离不开彼此互助。对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助,即通过各民族的互相帮扶,真诚合作,乃是达成民族间真实平等、实现民族间真正团结的最重要途径。

加强民族互助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一,需要树立起民族间“三个离不开”[12]432观念。我国民族间“三个离不开”是党的干部处理民族问题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12]250的良好关系的先决条件。民族地区的干部,无论是汉族干部,还是少数民族干部,唯有确立起正确的民族干部关系,方能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服务好民族群众。同样,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间唯有树立起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从他者的角度思考他者的真实需求,才能满足他者的真正愿望。当将他者融于我者之中时,人人都在为他者谋划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我者的最大利益。也唯有如此,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贯彻始终,才能促使各族群众真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中国共产党在治疆工作、治藏工作、治蒙工作中一再强调要搞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注重培育中国各民族间的互助意识,已经为民族间的互助、协作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其二,需要在社会互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民族真情实感。民族间互助观念的强化培养不能是空话假话大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唯有通过民族间的相互帮助和扶持,在现实生活中拉近彼此民族心理距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培育起民族间的深厚感情。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帮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3]373-374思想指导下,1979年初夏中共中央关于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发达地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计划出笼,北京支援内蒙古,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宁夏、云南,江苏支援新疆、广西,山东支援青海,全国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沿海较发达地区不仅给西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彼此间建立起来一种协同共治模式,走上共同发展的互助式道路,成就伟大。鉴于此,进入21世纪,党中央尤其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问题,如制定全国各地对口援疆计划,即北京、广东、深圳、江苏、上海、山东、浙江、辽宁、河南、河北、山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天津、黑龙江、江西、吉林等19个省市对于新疆遍及天山南北各市县进行精准对接,实行长期帮扶。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支援模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其成绩卓著。短短20年,已经实现了受援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在GDP的人均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且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提升大大改变了民族地区的贫穷面貌。

(四)加强民族和谐观念,促进各民族间和睦发展

和谐,本意指色彩、乐调配合适当,恰到好处,由此喻指气氛的融洽、社会的和睦。至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类为了起码的生存,必须结成群体,且只有充分照顾到老人、妇女、儿童的各自特性,尽可能地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享。但这毕竟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生存尚存在危机,何来的真正和谐。进入阶级社会后,虽然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也促使部分贵族在闲暇时间开始从事了科学、文化事业,但跻身于上层社会的那些仕人们往往坐享其成。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俨然对立,致使社会永远处于一种矛盾和对抗中。为此,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除了社会生产力的必要发展外,还必须铲除阶级剥削关系,通过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来完成。

马恩所坚持的社会和谐观是基于事物矛盾的对立与同一的辩证统一。和谐的社会,不仅仅是直接同一性和间接同一性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对立性的表现,并且同一与对立也会互相转换。因而,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3]。显见,多民族国家时代和谐社会建设,旨在于不同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协同共事。与此同时,任何民族国家还需要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好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指导下,建立和谐民族关系。一方面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彼此的平等、尊重、理解、信任,由此而互帮互助,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在消除私有制经济关系后所建立起来的民族间的平等关系基础上,除了让人人享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外,还得注重人人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事实上,人类社会实践的生动例证为不同民族间冲突或矛盾的产生而寻求到真实原因,即不仅是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权益之争,也往往经由些许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不同或琐事争执而引发。唯有理解才能增进相互信任,也才能确保彼此真正尊重对方。民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而之所以形成界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民族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和民族间的歧视。历史上,少数民族往往居住于高山、高原、荒漠等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一带,致使少数民族被逐渐边缘化,甚至居住于同一山上的民族,其山上与山下民族身份地位也并不一样。为何存在“一截骂一截”和“一截攀一截”现象呢?王明珂认为,恰是基于民族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的一种歧视的特殊表现[14]。显见,化解民族间失谐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时唯有将包容他者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而始终遵守,做到“消除一切歧视和苦难,共同为对方承担责任”[1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便在民族地区运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化建设。与此同时,为了增进民族间的团结,1951年5月16日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发布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12]66,取缔或更改或撤除了原具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身份地位权利的被尊重,而且促进了中国各民族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为了进一步加深各民族间和谐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倡进行“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即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祖国伟大民族精神,从而增进各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识;还强调在现实上着手“两个共同”的社会实践,即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以此提升各民族的真实感情和仁爱友谊[16]。

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供给源头,也是人类栖居的重要场所。人类社会自创始以来,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自然界展开。人类通过对于自然的认识、了解和发展规律的把握,也通过所发明的生产工具不断地改造自然,促使自然更有利于人类的生活。然而,自然界中的一些资源属于可再生,也有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即使再生的资源尚需要假以时日方可修复原貌。由此,人类不可能永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更不可滥开发滥消费,这将危及到后代子孙的生存问题。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家对于利益和利润的贪婪的追求,过度的生产投资导致资源的极度浪费,最终导致资源枯竭、气候变坏、环境污染等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或活动。近年来,我们不仅感觉到土地资源流失严重、土质盐碱化严重、雾霾天气严重,而且也意识到此等现象的出现更多地与我们人类在地球的过度开发分不开。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不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自身和谐的重要基础。因为人类的生存无外乎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分配、享用和利用。由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与自然资源的有限矛盾的产生,难免不同国家间、不同民族间、不同族群间存在自然资源的争夺,从而导致彼此间的不和谐现象发生。在多民族国家,因民族性、宗教性、地缘性,文化性的多元化、复杂化,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凸显,国际关系与族际关系的交错影响,更阻碍了人类和谐相处。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和平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宗旨在于实现国内国外的和谐[17]。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尽管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差异、生活习俗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也有着共同爱国主义情怀,还有着民族命运共同体心理,基于包容、理解、信任、关心的基本原则,必定可以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而对于不同国家民族而言,虽然不同国家间政治文化、民族政策、施政纲领都有着很大距离,即使是同源跨境民族而分属于不同国家,其国家身份认同也完全各异,但是只要我们都秉持着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基本理念处理国家间关系,国家间的永久和谐也将可能。

三、结束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推进中国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和政治文化的大繁荣来实现,而且需要夯实和奠定民族心理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唯有中国各族人民牢牢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和团结观,并真诚相互关怀和帮助,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良好的和谐民族关系。一旦一种和谐民族关系建立起来,各民族间的民族心理距离也将不断被缩短或拉近,民族彼此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也将增进,借助共有历史记忆寻求各族人民“四个共同”的历史见证,运用各种感知手段见闻中华儿女“两个共同”的现实描绘,从而牢牢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筑共有民族心理基础,两者不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而且都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之主要路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民族平等观、民族团结观、民族互助观和民族和谐观教育,促使中国各民族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坚不可摧,各民族共有心理基础更加牢不可破。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