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2022-11-26钱铮,俞洋,蒋婧
钱 铮,俞 洋,蒋 婧
(江苏理工学院 a.电气信息工程学院;b.学生工作处,江苏 常州 213001)
2016年6月,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国家或地区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1]。之后,陆续有高校以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互联网+”作为我国产业创新的引擎之一,整合了多方优质资源,构建了跨区域、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大数据等新兴业态,引领了经济发展新方向。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2]。因此,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与改革,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既是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研究
为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的教育要求,由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工作者对其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的过程即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3]。这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的过程[4],其培养目标中包含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从定义上来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深入探索两者关系对于研究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1 两者的主客体基本一致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体包括了从事工程教育的高校教师、工程技术行业、企业人员和其他相关群体等。由以上人员所构成的认证小组负责进行考查、评估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形成社会评估[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估对象是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开展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这些群体中包括了大学生群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5]。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6]。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双创型”教师教学队伍包括高校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各界人士。由此可见,不论是工程教育认证,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它们实施的主体和客体是基本一致的。
1.2 两者的理念高度契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秉承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理念高度契合。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设计教学内容[1]。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普及性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实施个性化教学。第二,创新创业教育需秉承“成果导向”教学设计理念[1]。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基于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求和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第三,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坚持“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7]。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既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规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和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通过“评价——反馈——处理”的循环过程得以实现,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持续改进的过程。由此可见,两者在教育理念上有着高度契合。
1.3 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主客体一致性和理念契合度的论述表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机融合,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5版)》由7个大指标组成,部分指标明确涉及创新的有关内容,体现了其对创新指标的考量,如“毕业要求”第三小指标“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中要求“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如在“课程体系”第三个小指标“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中要求“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支持条件”第五个小指标中要求“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等。专业认证是合格性评价,通过专业认证就意味着其通用标准中所包含的创新等指标达到了最低质量标准[8],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功能实现的重要体现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5],是与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相关指标一致的。换言之,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现了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部分成效。另外,高素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其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等紧密联系,是在其扎实的专业教育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反映了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 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鉴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关联性,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不断推进,高校应主动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及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等,深入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然而,在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如,有的高校将其等同于创业教育,认为只需开设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即可;有的高校将其视为“技能创新”,忽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升等;有的高校虽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有了解,但未能将其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有机融会贯通,仅仅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或比赛而已[5]。可见,在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必须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教育,从高校内外需求角度出发,立足实际校情,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零散呈现,或虽有课程体系,但其课程与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或创新创业课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填鸭式”实施教学,缺少课堂互动和实践教学环节;或以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形式填补实践教学环节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部分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习,但由于实习不受重视、经费不足、实习期短、企事业单位配合度不高等限制原因,大学生真正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多被安排参观、跑腿、打杂等内容完成实践环节,实习质量达不到专业要求[9]。正因如此,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书面成绩,如考试、调查报告等,对于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所展现的能力和水平的评价缺乏应有的依据。换言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少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影响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持续改进教育体制要求各专业必须定期自我审查专业教育目标和评估大学生学习结果,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准确收集、处理、分析有关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是评估大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2.3 师资队伍力量不强,“教学——学工”协同性不高
目前,大部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虽然具有相关专业的高学历和纯熟的教学技巧,但往往欠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些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往往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但却因为缺少必要的教育教学技巧而不能给予大学生有效充分的指导[4]。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给予了创新创业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具有“互联网+”思维成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而现实中,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6年度)》指出,工程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支撑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能力发展等内涵要素具有较大持续改进空间,特别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因此,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学工人员必须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现实中,部分学工人员由于无相关专业背景,无法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深入指导和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部分专业教师忙于自身教学和科研,不愿意投入到学生各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与培养目标达成密切相关的学生活动之中,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大学生在科技创新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0]。
3 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3.1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工程类专业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指标等,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探索建立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融合的立体化教育教学体系[9]。
首先,第一课堂要将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有机结合,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予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引导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到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实习实践,加深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升实践技能,并在职场中培养创新意识,积累和增长工作经验,帮助他们顺利求职或自主创业。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创新创业提供必要条件,如修改、完善相关的实习实践制度等支持政策。
其次,第二课堂应依托已有的第一课堂教学,通过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共同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体验式教学,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良性融合,实现大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构建和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投入到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中,挖掘自身创新创业潜能。由于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融合,因而可以探索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教学体系。
3.2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成果导向理念,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修改、调整学生的学习要求。持续改进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其前提也是评估与评价。可见,评估与评价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专业认证的方向把控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从政府、学校、学生、社会等四个层面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首先,政府对评价体系的建立起引导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的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都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整个评价体系建立和发展起引导作用[11]。其次,学校对于评价体系的建立起关键作用。学校的评价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起决定性影响[11]。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评价体系的重要考核对象,对于创新创业的文化培育和人才培养起推进作用。再次,学生的评价是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是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11]。最后,社会对评价体系的建立起重要支撑作用。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主要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进行评价,可结合高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来综合收集资料,做出合理评价[11]。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从哪一个层面进行评价,都需要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有关内容,预先确定出“可评价的学习产出”,采用具体化和精准化的语言来表达和支撑指标,从而使得“四位一体”评价体系的评价更为精准、有效、全面。
3.3 以持续改进为动力,构建“教学——学工”协同管理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其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等各环节都需要持续改进,并通过“外循环、内循环、成果循环”三个闭合循环来实现。持续改进和闭环形成的基础是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当前,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组织机构不健全,重监督、轻控制、缺改进等。因此,构建“教学——学工”协同管理体系,可有效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实现持续改进。具体来说,一是要以教学为主、学工为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这不仅要明确教学、学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各自的管理权限与职责,还要有效促进教学与学工的联系和合作,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推进。二是教学、学工人员都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共同做好监督、控制和改进工作。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涵盖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内容,规定教学、学工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还可及时发现、改进问题,将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或环节置于可控范围内,从而达到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教学与学工的教育伙伴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发展潜能的激发和调动[10]。
3.4 借助“互联网+”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成效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效实现了创新创业优质资源的集中、整合与共享,既便于大学生根据自身所需来明确学习目标,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又有利于教师通过互联网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成果。同时,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还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站式”服务。即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互联网+”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料推送,帮助他们获得实时、精准的学习指导;另一方面,实时接收大学生用户的反馈,进而调整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以此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互联网+”为进一步持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了便利,即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可大大缩短高校与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的闭合循环。
4 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类技术人才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程类专业应进一步结合专业认证的推进,紧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