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索

2022-11-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海量心理健康时代

蓝 蔚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汕尾 516600)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接受过社会新技术与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是开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满足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1]。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以及恶劣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学习生活面临较大的挑战,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的重塑期,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他们缺乏一定是非判断能力,各种负面的信息会严重侵蚀大学生的内心和灵魂。因此,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发生率最高,严重威胁到社会未来发展。所以,为了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高校必须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有效途径,以培育出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优秀人才。

一、大数据时代的优势

1.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

大数据是在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将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数据形成的数据集合,并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整合共享、反复利用,产生的智力资源,具有知识服务的能力。所以,大数据实质上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对发现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并处理数据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而由于产生信息的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庞大且复杂的数据系统[2]。因此,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规模大、类型多样的特征。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借助数据的处理技术对海量且种类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以减少数据处理人员的工作量。

2.数据传播速度快、时效高

在大数据时代下,和以往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相比,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传播速度快和时效高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由于数据挖掘与传播的速度直接影响到数据的类型和数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时空的距离,实现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互联网渠道将数据资源传递出去,并实现对数据的永久储存。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实质上就是实现对海量资源的掌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可以有效地辨识和处理不用渠道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多相关事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合理的分配资源,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大数据时代下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快的辨别出数据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1.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学校开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课程教育体系中,以提高全校师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但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理想,整个教学效果不乐观[3]。比如,在学习生活上,由于受到个人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不满意,但是由于换专业比较麻烦,导致在专业学习上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缺乏活力。而在生活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普遍较高,导致大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出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就情感方面,大学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新的体验,会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尤其是大一新生还处于适应阶段,在长期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争执和摩擦,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处理方式,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部分大学生还会面对恋爱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所以在恋爱过程中又会遇到多种矛盾,许多学生在遭遇感情挫折时会严重影响到学业和正常的生活作息。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是由学校为组织者,缺少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形式化现象普遍。另外,许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领导层认为该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在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大多是以辅导员或思政教师兼任,缺乏专业化的教师指导,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边缘化,影响到最终的教育质量,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的应用不合理

在大数据时代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其每分钟内数据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随时变更的信息,为高校信息处理人员的工作增添难度。而教学和科研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所以高校在教师管理中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承担教学与科研这两大重任,他们在实践工作中会采用互联网技术对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4]。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对大数据的正确认知,导致采用的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较差,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处理水平。另外,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教授和文化知识培育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生活和时代相结合,导致大数据的应用缺乏科学合理性。

(2)复杂大数据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的增加,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带有低俗、负面、恶趣味的信息出现在大学生视野。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海量信息时,时常会受到不健康信息的侵扰,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由于大学生价值观不够成熟,这些信息会成为诱发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开始具备非结构化以及碎片化的特征,部分商家或个人会为了获取其中的利益,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有害的、非法信息,大学生没有较高的辨别能力,在接受到不良信息时会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3)沿用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发现,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由于受到课时限制,教师还是沿用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尽管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标准不断提高,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和改革。但是大多还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想脱离,没有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创建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只是将心理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较低,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率。

三、基于大数据时代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

大数据时代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加大冲击,还为其提供海量的教学素材,有利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新路径。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就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比如,合理利用大数据,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大数据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择有用的教学素材,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通过构建这种共建共享的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享,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生活和学习方面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以解决以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比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档案资料、学校各部门的动态信息等进行采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加工和处理技术,反映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状况等,帮助心理健康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处理学生心理异常状态时能够有判断依据,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库,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由于当前大学生身处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生难免会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而许多学生为了避免遭受他人歧视的眼光,会故意向教师隐瞒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往往会增加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难度。所以,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掌握真实的调查报告,才能防止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对海量信息资源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降低一些不健康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来采集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异常的心理动态,要及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教师可以采取心理咨询、线上心理辅导等方法,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种线上交流能更好地缓解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紧迫感,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向教师进行交流、咨询和诉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理性的为学生解决和克服心理困难,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3.利用大数据优势,实现对大学生的精准画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预防和干预两个部分构成,为了防止大学生遭受一些心理疾病带来的实质性的伤害,教师要重视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用户,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心理数据动态实时监控,根据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轨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比如,大学生最喜欢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软件上发布自己的动态和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关注学生的日常状态,在借助大数据优势,对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收集和处理中,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人际关系以及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可以根据真实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预防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4.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数据时代推进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合理利用大数据优势有助于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学校应借助大数据优势,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并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展开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所以,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学校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要求教师在培训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另外,高校还要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学生的正确认知,敢于直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教学中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和教师共同创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时代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合理应用大数据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深化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该课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在大数据的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并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海量心理健康时代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海量GNSS数据产品的一站式快速获取方法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e时代
e时代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