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教育中改善家校联合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2-11-26罗珊珊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罗珊珊

(黄冈市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小学 湖北黄冈 838400)

现阶段家校联合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施教方针。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既要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打造家校合作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培养。为此,本人在研究了中外相关教育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1]。

一、共同树立家校联合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家长多是被动的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部分家长甚至没有和教师开展主动交流的意识。而教师因为所教授的学生过多,很难顾及所有的同学。这就导致教师和家长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导致家校联合教育失效。为此,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改善这一现状。首先,要树立彼此尊重的沟通观念。家长必须认识到,教师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阶梯,其本身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要认识到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方法是经过不断地实践验证的,是符合教育学科学的。教师则必须认识到,家长是配合教师开展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要伙伴,许多教学工作必须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为家长答疑解惑,让家长理解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其次,双方必须转变思维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和家长的沟通频次,而不是等到发现学生的问题之后才开始沟通交流。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尽早的和家长展开交流,将问题的处理前置化。家长也要主动和教师开展沟通交流,将学生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主动反映给教师,配合教师找出问题。教师和家长需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如:开学期初、期中、期末、月末展开详细的交流。要主动寻求对方的帮助,互相之间多理解、多支持、多配合。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引领作用,多付出时间和精力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因为教师的专业性和职业敏感性决定了自身的作用和地位。双方要共同努力,打破家校教育的固有限制,从多个层面树立合作观念,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2]。

家长自身的特殊重视性与现代家庭教育目前已是作为我们当前中国学校教育体系建构的另一重要教育理论之补充,承担起着推动了现代中国人孩子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另外一项最重要的理论部分,家庭教育同样亦是有了她的自身历史发展阶段的另外许多重要特殊性,是现代学校教育社社会教育手段所永远都不能被完全地代替掉的。我们日常的学习息息相关社会和个人生活之中也总是充满着包含了这许多的知识,生活经验及其本身所必然要赋予了人们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即这是构成我们今天教育思想理念的其中一部分。而知识教育最终的重要意义也在于能让所学知识用以指导今天我们自己的具体生活及实践。家长首先应该很注重孩子言传身教,约束他们自身正确的思想行为,该让孩子从中树立一种良好学习的人生榜样。同时孩子对于自我价值取向和社会生活态度以及道德人生观,家长首先都更应该注重从小就积极引导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让自己孩子从中受到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3]。

二、增强亲子共育责任意识

明确学生家校责任为了切实确保师生家校亲子合作模式的长期实效性,必须强调要努力让广大学校领导和孩子家长自身都应该具有一个充分强烈的合作共育责任意识,让这双方至少都清楚明确到自己父母对未来学生未来成长教育及在校教育发展中具体需要他们担负着哪些主要责任,这样合作双方之间才能保证在此基础上长期进行积极有效良好的合作互动教育与教学配合,毕竟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有一共同教育之目标,那就是努力让天下每个的学生家长都得到真正快乐的读书成才。因此,要真正让广大家长社会和所有学校家长都有明确地意识到校企合作开展的重大必要性,这样双方在校企双方意识共同的引导支持下才最终能够共同确保了家校全面合作关系的进一步顺利有效推进。而真正想要达到这点,需要各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老师尽快改变自己以前高高在上家长的工作态度,要能充分理性的对待尊重每个家长,明白尊重家长制度对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特殊重要性,确保家长教育理念的统一性。同时,老师则要能及时多与广大家长面对面进行亲子沟通,从幼儿生活、学校环境两个主要角度分别着手如何来全面开展亲子教育课程;而家长对于做家长方面,则也需要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父母言传身教的对于每个学生发展的重大影响,要学会善用这些积极正面的正面言传身教方式来去引导这些孩子们朝着积极正确发展的教育方向发展。

三、设立专门的家校联合教育组织

家校联合教育的开展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才能使其健康发展。现阶段,家校联合教育一般都是通过家长群、家长管理会进行的,这种方式不利于教师的工作。而且,由于部分家长由于工作不方便查看微信,这就导致和教师的沟通并不及时。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既可以代表教师又方便和家长进行沟通的组织机构,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在实务工作中,本人认为应该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一定的教师成立专门负责学校和家长沟通的组织,帮助双方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学校必须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组织的运行,并要求组织定期了解全校所有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组织内教师可以专门的设置调查问卷或者沟通通用模板,从而方便家长的回复。要将每一次沟通交流的内容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予以记录。针对沟通中存在异常情况的家庭,组织内的领导要会同其班主任进行联合家访。组织内沟通能力较强的教师要促进家长和班主任的有效沟通,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尽可能地缩小问题的影响。组织中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家长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要及时给出针对性的可行方案。教育处负责人必须明确组织所进行的每一次家访内容必须形成纸质档案,由相关教师和领导签字后统一保管。最后,主管教学的领导必须对组织的整体运行情况予以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教师的绩效奖金挂钩。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教师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家校联合教育,家长能够在学校的帮助下和教师进行高效的沟通。

在日常教育与实践工作中,教师子女和学校家长一般都会得到积极支持配合,形成起了比较良好稳固的良好家校合作关系。但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家庭环境不同以及学校教学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也使得这种理想状态变得复杂多变。如何使教育双方达成共识又有效地开展工作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理论与实际两个视角出发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家校联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现象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校际教育联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地家教教学理论体系。

四、合理分配利用校内外多方力量

提高孩子家校教育合作学习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家校教学合作学习并不是单单只是需要双方家长双方进行互动学习,还必须需要到学校方面老师的积极地配合引导与积极参与,确保这种家校学习合作的方式学习的有效科学性。因此,学校教师要更加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技巧来积极帮助孩子家长来完成他们对学生孩子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比如:家长讲座,向每个家长真实反馈一个学生孩子在学校各方面优秀的综合表现,帮助每位家长全面搜集每个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中容易发生出现偏差的家长各种教育生理、心理问题,及时积极帮助指导学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孩子学生真正的快乐成长。同时,教育机构亦应该更加积极的对每位家长的进行业务指导支持与活动资金的支持,使各位家长们对自家孩子业务的咨询指导也更具针对性。此外在学校中可以适当设立了专门开通的家长热线,一来这样能帮助更好的进行支持孩子家长们的思想教育,二来更能通过对这些教育心理知识来进行一些更好有效的知识宣传,让一些家长们更能够透彻地进行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的一些心理,引导这些学生的获得更为全面良好的教育发展。相信在通过了这样一良性互动的教育循环方式之后,家校互动合作带来的双向教育的作用才会得到淋漓尽致地的充分发挥呈现出来。例如:在儿童小学阶段,注重于孩子独立认知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儿童基本情感价值取向养成的早期引导,以及尽早帮助培养孩子逐步形成阳光乐观开朗的独立生活态度等等;尤其在培养孩子小学中至高年级,就要重视教会其承担、责任意识以及如何逐渐引导让每个孩子懂得自己去尝试探索的人生。同时将建立一个家长委员会,邀请所有家长做代表一起参与有关学校和重大社会事项等的深入讨论分析与问题研究,让全体家长们在充分参与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出家校企合作中的孩子的社会重要性。

五、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培训

现阶段,社会的观念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对家长和教师展开对应的培训,从而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针对教师方面,必须要让教师意识到家校联合教育,教师应该发挥主体地位,引导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沟通能力,并给教师培训相关的知识。学校要聘请专门的心理学专家,帮助教师理解如何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沟通的内容、过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平稳发展。在培训后,必须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考核,促进教师理论知识的实质性提升,从而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家长方面,学校应该举办专题培训,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沟通技巧。学校应该举办专题活动,让家长知道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是怎样的,需要家长在哪个时间段,采取怎样的措施配合教师的相关活动。学校应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相关活动,并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凝练语言,方便家长的理解。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家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家校联合教育的工作中,用高效的手段配合教师的工作。学校必须让家长学会如何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让家长意识到哪些问题是需要和教师及时反馈的,哪些情况下需要教师的帮助。学校应该注意,针对双方的培训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开展,要将培训和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在培训中针对家长比较关心的作业问题、学习进度问题、授课方法方式问题的沟通方式进行全面探讨。除此之外,学校主管教育的领导必须定期收集教师和家长针对家校联合教育的需求,针对需求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特训。

在开展家长培训时,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案例研究。通过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方式进行沟通教育。在合作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要加强家校教育的交流与经验。通过以上多种形式活动来积极促进我校学生们和我校老师朋友之间能相互尊重理解、互相帮助;建立良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好家园联系活动;开展好家教讲座有利于培养师生间和谐信任感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六、创新家校沟通方式,促进双方的理解

家访依然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但是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能仅仅依靠家访。而应该运用更多的方法去开展双方的沟通。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沟通的情况也应该多样化。比如:通过视频沟通也是近几年流行的形式。教师可以和家长利用午休的半个小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师简明的指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当然,教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选择对应的沟通形式。如果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选择微信语音留言或者视频即可。如果是一些严重的如:诚信问题等,就需要亲自家访或者要求家长来学校。当然,教师在选择沟通形式的时候,要注意家长的时间、工作地点等现实问题。另外,学校教务领导必须定期开展“家长走进学校”的活动,让家长深入课堂和其他日常活动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这些活动可以不事先通知教师,从而让家长了解最真实的教学状态。家长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直接地了解如何帮助教师完成家庭教学工作。同时,也能更多的理解教师的艰辛,促进双方的理解。当然,随着科技和相关理论的进步,家校沟通形式还在不断地变化着。学校相关领导必须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师展开技能培训,让教师掌握最新的、最流行的家校沟通形式,促进家校联合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针对新的形式,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家长给予反馈,通过家长的反应找到最优化的方法。针对家长的提议,学校要在认真考虑后予以实施。如果确实无法满足家长的要求,相关领导必须予以正式的书面解释。只有这样,家校联合教育才能有质的飞跃和提高。

结语

家校联合教育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本身随着社会技术条件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变化着。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必须依据实际,在结合相关最新理论的前提下,不断地研究和论证。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家校联合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奇妙学校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