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研究
2022-11-26刘丽志
刘丽志
(莆田学院体育学院,莆田 351100)
大学教育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细胞”的媒介,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时,不但要传授知识,锻炼其能力,更需要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综合职业素养,这就需要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育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对大学生开展全面教育,即素质教育。大学体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除了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更需具备健康的身心[1]。因此,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优化,以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
1 大学育课现状析
1.1 体育程设不合
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理念已处于关键阶段,但很多大学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未彻底贯彻执行,对前沿的体育科学思想、运动技能发展及学习的规律也未吸收。而“技能第一”仍是大学体育主要的课程理念,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授课内容、考核方案、教学评价等仍停留在传统课程理念下。以关注“技能”为主,以技能为教学主导和核心课程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及体育学习,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2]。
1.2 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求大学体育教学应该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即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在对大学生实施体育教育时,不但要将大学生所需掌握的体育技能进行传授,还需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品格、德行、行为习惯、多元智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大学生融入社会自力更生的能力,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素质教育下对大学体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然而目前在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仍遵循传统育人模式,以向大学生传递知识为培养目标,以教会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技术和要领为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自主体育运动及锻炼意识、自主体育运动行为、体育能力的培养[3]。因此,大学体育课程需进行改革,以培养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为课程先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目标。
1.3 课程学模单一
大学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压力、磨练意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到教育目标并开展有效的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设计,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设置符合学习的课程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而目前大学体育课程存在课程模式单一,始终沿用“必修+选修”的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并没有从内在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因此体育课程中不管是体能训练还是运动项目的学习都被动地进行,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下才完成课程内容,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没有明确的认识,更不了解体育锻炼对于未来职业生涯和生命的重要性[4]。因此,大学体育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丰富课程模式。
2 素质育背下大体育程改对策析
2.1 以身健康塑大体育程理
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程,不应只关注学生能在课程中获得多少体育运动知识和技巧,而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运动知识和技巧应用内化后的运用,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探究和体验学习,应在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上实现根本转型,将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首要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对体育课程的客观要求。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指导下,将课程内容向生活靠拢,培养其体育意识,让体育运动能够贯穿在生活之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全体魄。课程安排上,应将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体能锻炼时间、学生自主运动时间进行有效安排,实现让学生达到知识之知及方法之知,实现学生身体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全面提升。体育课程实施方面,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放到学生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将角色定位于课堂的参与者,为学生创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心态[5]。
2.2 优化学体课程才培目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体育教学改革以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技能与培养兴趣相促进、坚持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衔接、运动竞赛与群体活动相协调为基本原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以“培养习惯、增强体质、塑造人格、掌握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多元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接受体育熏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其中,大学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创新、素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四方面。第一,体育创新是根本,如比赛项目创新、体育教师授课方式创新等;第二,体育素养是基础,也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包括体育学习能力、建构能力、知识迁移及胜任力等;第三,大学生体育学习能力是关键,如自主的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思想形成等;第四,大学生体育综合能力是保障,包括体育实践、球类团队项目合作、体育道德品质和沟通等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优化大学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
2.3 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首先,开展探究式教学。在大学体育课堂中,通过培养大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养成探究式的学习行为,引导其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其本质也在于育人,因此理应将探究式学习融入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体育课程进行自主思考、探索和实践,养成对体育课程内容学习的行为,为强身健体、提高社会适应性,培养综合素质夯实基础[6]。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尤其需要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探索适合自身的锻炼力度、频度和长度,将从体育教师处汲取的知识进行内化,积极主动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实践和肢体的动作表达。体育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明确告知学生,让其能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解,并相互对所要实践练习的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对于需要合作完成的体育项目,学生需在课前进行组队。体育教师在教授运动项目技术要领并进行动作示范讲解后,将课堂时间交与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动作技术要领的思考、探索及领悟,体育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纠正。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思考,使大学生的认知系统和知识体系实现重建,以达到激发兴趣、运动参与、技能提高,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性的目标。
其次,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是一种将大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学习兴趣置于首位,让其可以从自身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变过去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学习,该课程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激发大学生兴趣引发其内在学习动机以增强体质。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不考虑受众对体育项目学习的意愿和喜好,无论大学生是否愿意学习,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教授进行学习,此模式将导致喜欢该项体育课程的学生被激发出自主学习热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而对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则会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利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7]。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要转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局面,建立以学生兴趣作为课程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对所需内容进行选择。要建立与俱乐部课程模式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匹配以与该种课程模式展开的支持资源,如必须配备可以教授指导不同运动项目的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可以对不同体育项目课程进行统筹管理,配备完善的场地设施。随后可以根据高校硬件设施及软件条件建立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包括田径类俱乐部、球类俱乐部、地方特色运动俱乐部、健身健美俱乐部等。该模式赋予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尊重其个性化的发展,灵活的课程模式充分激发了其参与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3 结语
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仍存在不能根据环境及形势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问题,教师在授课时仍以知识传授为主,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即素质教育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知识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可以采取健康理念体育课程模式、探究式体育课程模式和俱乐部体育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