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专融合理念下应用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2022-11-26李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应用型财务会计

李吉

(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驻马店 463000)

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应用型高校建设,根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提出2022年大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型转变[1]。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大批通专融合人才成为必然。通专融合,即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而培养人格完整、专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它以培养“全人”为核心的教育宗旨,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早期由于社会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侧重于专业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通专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在应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也应打破传统注重专业教育而忽略通识教育的做法,积极促进二者的渗透融合,以此为基准打造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有效推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整体协调发展。总之,通专融合是会计学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对此给予充分地体现,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 通专合理下应会计科教的发方向定

1.1 面向地方提供服务

高校最基本的三大职能包括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以及与社会组织合作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应围绕其职能进行,从而体现重要的价值与职能[2]。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多由地方负责管辖,其服务职能也体现出很强的地方属性,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来体现基本职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有着较高的依存度,其面向地方区域提供育人、研究等服务,一方面对于地区建设有积极的助益,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依托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反哺效应,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从而实现高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对于应用会计本科教学而言,其以现实性、实用性为核心,主要面向高校所在地区培养和输送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层次化、体系化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2 人才养定

应用型本科教育兼具应用型教育和本科教育双方面的特点,它与学术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与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应用”二字,以会计学科为例,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基准,确定育人的方向与目标,坚持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原则,为地方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会计人才。相较于学术型会计本科以培养研究型会计人才为基本定位而言,应用会计本科则以培养各行各业中能应用会计理论与知识开展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为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介于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既强调实践应用,也重视理论素养,鉴于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探寻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其厚基础、强能力、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向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输送兼具较高理论素养与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1.3 专业程定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的准确定位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成效。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结合人才培养定位设置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专业课程定位而言,应在组织规划课程的过程中坚持通专融合的理念,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针对通识教育可结合社会需求与高校实际开设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学、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课程,而对于专业教育可设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以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1.4 学生性化展定

在应用会计本科课程设置过程中,应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定位,以前瞻性的意识与战略眼光来看待课程建设问题,从而使会计本科课程设置更具灵活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在会计本科课程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还能确保个性养成与综合素养提升。应严格贯彻落实通专融合理念,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开设系统性、专业性的核心课程来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构建全方位、多元化、体系化的应用会计课程体系[3]。

2 通专合理下应会计科课体系在的题

2.1 重专知识关联识

会计学科在体现较强针对性的同时,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因此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必然是能触类旁通、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以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作为支持,因此应用会计本科教育应重视通专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联知识的渗透,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会计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影响,会计本科课程设置存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轻关联知识传授的问题,一些与会计未来职业发展高度关联的课程例如市场营销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组织行为学等开设较少,由此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对新时期会计工作胜任力较差,高校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通专融合的理念出发,加强会计课程的综合性、体系化建设,有效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2.2 应用会计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

首先,应用会计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目前在应用会计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视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性的问题,受此问题影响,很多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内容的重叠交叉情况,例如会计目标、要素等问题在基础会计中已进行详细解析,学生已进行了系统学习,但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这些内容重复出现,教师重复教学,浪费了教学资源,学生重复学习,由此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诸如此类的重复还有决策方法、存货管理等内容同时出现于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中,一些内容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也存在大量重复。对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给予全面地调整与优化,以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来重新组织课程架构,从而使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轻内部会计而重外部会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时代需求,在当前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综合性的高级会计人才必然具备内部会计与外部会计的相关知识,能全面胜任岗位职责。但现实的状况显然与之有所背离,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构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时存在重外部会计而轻内部会计的问题,前者相关的财务会计课程较为全面,但后者相关的课程较为淡薄,由此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使其在学习阶段有所偏废,待走上工作岗位时难以胜任新时代下的会计工作要求。

2.3 实践学中在诸不足处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并将之体现于课程建设的每一环节之中[4-5]。然而事实上诸多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都存在各种问题与不足,例如虽然对于财务会计的实践训练有一定的重视,但对管理会计、审计等较少涉及,然而二者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与技能有较大区别,并不能以财务会计实操代替管理会计与审计会计实操。同时,会计相关技术方法的实践教学也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如关于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会计处理结果的可视化表达等较少涉及,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等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造成学生在将来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时胜任力不足、应变性较差等问题。

此外,部分课程内容界定不符合会计实践。一方面,会计课程体系中存在不符合实际状况的内容,例如财务会计领域涵盖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流程)、中级财务会计(介绍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与流程)、高级财务会计(特殊交易相关会计),三门课程的内容之间本应有科学而准确的界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关于企业所得税本是一般性的会计业务,应归属于中级财务课程范畴,但实践中却将之归于高级财务课程范畴,而建造合同相关的收入、费用确认等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与个体性,应归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范畴,但事实上它被纳入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中,这种与生产实际不相符的课程内容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

2.4 职业德与信教淡

会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会计法规,严格恪守行业职业道德,如此才能保障和促进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有序健康发展。但从人才培养的层面来看,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诚信教育较为漠视,相关课程设置比较滞后,大多数仅作为选修课存在,这种偏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造假、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

3 通专融合理念下应应用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 结合会需,优化程结

首先,结合社会需求完善课程设置。应用会计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应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为此应广泛深入社会调研,全方位了解与认知地区企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应用会计课程,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为其日后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骨干人才奠定基础。其次,构建涵盖知识、能力、素质在内的应用会计课程结构。应用会计本科课程建设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需突出“应用”主线,强调所学会计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职业道德,使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更加得心应手。

3.2 重视知识传授,夯实知识基础

应用会计本科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专业素质、理论水平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这是强化专业理论素质的关键,也是后续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学生需对会计理论与知识技能系统地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秉持通专融合的理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使之具备良好的交际与表达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因此高校应科学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界定课程内容,强化学生会计学习与训练,增设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管理服务类课程,以使学生能够“跳出会计看会计”,在未来会计职业中更好地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统筹规划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针对当前这些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问题作出改进与优化,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总之,高校应始终贯穿通专融合的理念,积极优化课程设置,从而使学生的通用能力与专业技能都能实现有效提升。

3.3 强化能力培养,训练实操技能

会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此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也成为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国家对于会计教育的实践性非常重视,因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会计实践性课程建设,使学生对真实的会计工作状况有直观全面地了解。首先,应强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的实操技能训练,注重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决策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能够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财务操作流程。其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应用会计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真实化的会计服务工作,从而促使所学理论知识的现实转化,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4 加强质教,培养业道德

会计行业与诚信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会计行业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诚信教育在应用会计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关乎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在当前会计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会计人员拥有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是保障人为操作不偏离正轨、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在会计学科教育中应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应在会计课程教学中不断渗入道德教育,使会计诚信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其次,应加强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制的课程建设,积极开设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课程,通过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从业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开展教学,使学生直观了解会计造假的后果,以此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4 结语

课程体系是达成教育目标、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在应用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认清当下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而轻关联知识、应用会计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淡薄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夯实知识基础、训练实操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从而确保应用会计本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之迅速成长为符合社会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应用型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大数据时代的本科数据挖掘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