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优化
2022-11-26黄秀琳
黄秀琳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莆田 3511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变化的挑战,高校现有就业指导体系的弊端日益暴露。大学生就业率备受社会关注,就业问题关乎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及全局稳定。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寻求破解困境之道,有效解决就业供需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要厘清高校精准就业的实施机理,建立精准对接平台精准就业市场体系,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满足学生日新月异的就业需求,缩短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能力与社会预期之间的差距,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推动就业服务创新发展,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1]。
1 精准就业务体实施背景科学涵
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人,创下历史之最,就业压力随之凸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一方面从社会招聘用人的反馈来审视,一些高校课程设置方面仍然重理论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严重,加之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二者双重交织造成毕业生求职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方向目标不明确,执行能力较弱,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职业规划,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同时部分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存在一定欠缺,导致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就业满意度与稳定性不高[2]。
人才是国家强盛的“生力军”,作为学生生涯发展的培养者和引路人,高校对大学生负有主要的教育义务和就业服务责任。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教育部先后明确提出精准就业的工作指导要求,鼓励各高校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和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指出各高校需加强对精细化就业帮扶指导工作的重视,设计合理的就业服务方案,准确掌握供求信息,以更优的质量打造就业服务新内涵,力争毕业生求职意向和岗位需求协调一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期更充分、更高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3]。
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体现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特殊关注。作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精准化就业工作的推进贯穿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在坚持以问题导向的前提下,精准就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聚焦于新媒体、大数据,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措施和帮扶策略,帮助大学生自我突破和创新,学生可以获得更早、更全面的生涯启蒙,形成精准认知和分辨,推动大学生实现精准就业。
2 精准业服体系重要障
2.1 精深就业作实践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既是一项理论命题,又是一个艰巨的实践任务。在精准就业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毕业生就业率必须从探索新领域和新问题入手,加强前期预判和系统研究。就业工作实践以有效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全面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这与学究式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不同。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做好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以及动向变化的分析。其次,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即着重从就业本质、价值、目的、主体、评价展开精细化研究,深入发掘新时期高校就业服务的内涵、影响要素以及方法创新等基础性问题。最后,结合时代特点加强与学校和学情相匹配的就业服务实践研究,要求深入实际并善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此外,进一步加强比较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融合的基础上,对现有就业体系、课程教学以及师资队伍进行一系列比较,验证专题比较、通观比较结果,得出普遍性规律和差异性特质,为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提供保障[4]。
2.2 精干就业务队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为了破解就业热点难点问题,打造专业化的就业师资团队已成为普遍共识。如何让队伍更加适合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还需要团队成员具备多方面的才能。首先,要具备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推进就业创业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才能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导引,帮助学生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其次,拥有广而深的专业知识,依靠语言渲染和理论课讲授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给与学生必要的精神动力。最后,拥有善于研究且精而专的实践技能,不仅可以辨析和示范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将创业实践体验分享给学生,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5]。
2.3 精巧就业态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工作以“精准”为基本目标,需要智慧信息化保障体系的支撑,面对毕业生就业的新情况,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确保全体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方面,就高校精智就业生态系统而言,要建立多种实质性合作关系,为实现精准就业提供重要依据,便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自主高效互选、智能匹配。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与指导,精准实现就业监测,精准推送相应的就业政策,提升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体求职意愿,满足“全覆盖”服务的要求,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的核心去抓。高校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建立多种实质性合作关系,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发挥就业生态系统的保障性优势[6]。
3 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下高校优化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策略
3.1 做到内外信息把握精准
高校应精准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以结果为导向,全面把握就业形势,办好网络双选会,做到内外信息把握精准。根据定位做分类,密切关注外部市场动态,紧贴市场需求,了解每个毕业生的所有情况,主动对接市场人才需求,做准大学生职业定位,做到知己知彼。开发拓展新就业市场,积极组织针对性强的校企见面会,搭建并完善智能就业平台,引导学生树立规划意识,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根据毕业生不同阶段需求,结合学生的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及时解读就业政策变化,完善一对一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力争做到一人一策。夯实求职推荐指导,提前动员、重点推荐,做到有的放矢,保证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7-8]。
3.2 做到就业观念导向精准
不良就业观念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不利因素之一,在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下,如何让就业服务“强”起来,必须要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贯彻新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做好毕业生分流工作。一方面,用人导向要向基层方向转变,综合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侧重引导学生投身非一线城市或生源地城市。建立交叉档案,为精细指导做铺垫。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通过精准分析现有的就业资源,拓宽就业领域,找准职业定位。按照职业人格和就业意愿,实行高校毕业生的动态化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就业观,引导毕业生对中西部、艰苦偏远等地区产生新的认知,避免学生就业倾向出现扎推[9]。
3.3 做到就业渠道开拓精准
高校要科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化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搭建与之俱进的大学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类、分级推送,实现供需智能匹配。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与企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招聘会内涵。全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开展精准化指导,开拓新的就业平台和市场。以优秀校友资源为媒介,全力拓展线上线下就业市场,建立多元化市场拓展和维护机制,深入开拓高新就业市场,举办高水平就业创业讲座,协同维护就业市场关系,做好基层就业市场拓展,加强与就业市场的供求协调,切实提高就业工作实效。
3.4 做到职供匹配准
高校要擦亮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金字招牌,利用大型专场招聘会,积极推荐本校优秀学生。搭建一对一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实时监测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做到精准匹配推荐,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做好跟踪调查反馈,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组织专家做数据解读报告,注重精准化程度的考评,保证就业服务的稳定性。通过开展优秀学子与重点企业结对子活动,围绕企业性质和文化,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做到精准实现就业监测。此外,推进考核体系的机制化、长效化建设,通过精细分类,个性化指导,构建人才培养反馈机制,提升求职签约几率。
3.5 做到作责落实准
学生的就业需求千差万别,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生涯教育是提质增效的首要工作。高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深入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将就业精准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抓。与此同时学院层面做好考核激励,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广大教师绩效相挂钩,形成就业工作的有力“指挥棒”。此外,生涯教育工作者应增强岗位责任、细化行政职责,明晰自己的定位,勇于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发动导师参与服务育人,做到学院特色突显精准。精准对接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开展相关的创业就业比赛,做好综合素质辅导,利用大数据系统,培育就业指导精品项目,丰富就业指导活动方式,夯实就业指导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切实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总之,高校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而道远,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亦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的根基。为了尽快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系统化、整体化、差异化的目标,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凝聚合力找好工作的切入点,瞄准目标点,让就业手段“活”起来。树立“互联网+就业”的思维方式,建立精准化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精准实现就业监测。深耕细作就业指导和服务,把高质量就业作为全面服务育人工作的立足点。通过精细分类、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的无缝对接,开展重点特色帮扶,融入更多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精准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满足“全覆盖”服务的要求,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着力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