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北秧歌鼓舞艺术的研究
2022-11-26慕虎平
慕虎平
(吴堡县文化馆,陕西榆林 719000)
随着人们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保留发展,其中秧歌鼓舞是陕北地区主要的民间文化形式,也是我国秧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在我国的陕北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表演过程中对于参与表演的人数没有限制,音乐形式较为多样,主要包括舞蹈表演、民歌演唱以及戏曲表演等,陕北地区的秧歌鼓舞充分表现了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以及该地区的文化特点。
1 陕北秧歌鼓舞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优势
首先,相关资料显示,陕北秧歌鼓舞起源于秦汉时期,经过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陕北地区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其艺术形式直接反映出民族传统的审美特点,在继承发扬过程中,秧歌鼓舞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陕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传统习俗以及文化特点都与秧歌鼓舞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于当地群众而言,其具有特殊的亲切感以及特殊的意义;其次,针对秧歌鼓舞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现阶段陕北地区多个鼓舞相关的传统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部分艺术形式由于传播范围、宣传力度等因素的限制,未能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中,由此可见,秧歌鼓舞在研究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探索陕北地区历史传承的重要依据;最后,陕北地区秧歌鼓舞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大量的鼓舞以及音乐形式,充分体现出“鼓文化”在陕北人民日常生活中作用和地位,对于地区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陕北鼓舞是我国历史遗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乐舞形式,在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对陕北地区秧歌鼓舞艺术文化的研究,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更多年轻人认识到民间鼓舞,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鼓舞的发展史料可以作为研究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进而推动民族舞蹈艺术研究的发展。
1.2 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理念也随之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必然会使得传统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部分青少年在生活工作过程中更愿意接受现在体育形式或艺术形式,而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发扬与继承则越来越少,我国部分民间艺术形式由于缺少传承,处于无法继续发展的境地,这也是陕北鼓舞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当地政府都为鼓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部分地区在当地开展特色民间文化旅游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秧歌鼓舞艺术,进而参与到艺术传承发扬工作中,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从目前部分地区的发展形势来看,在发展地区经济时未能正确处理传统民族文化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存在盲目开发的问题。一些地区甚至为了吸引流量忽视了鼓舞文化艺术内涵,这种行为势必会影响到陕北地区秧歌鼓舞艺术的发展,导致鼓舞艺术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
2 陕北秧歌鼓舞的特征分析
经过流传与发展,目前最有知名度的鼓舞形式包括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这3 类艺术形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性别、人数的限制,表演形式主要包括行进鼓、场地鼓。
2.1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地区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在延安市的安塞区最为盛行,是陕北地区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流行腰鼓的农村地区,
几乎每一个村都会组建队伍,每个家庭中都会有擅长腰鼓的鼓手,安塞腰鼓流传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在陕北地区具有强大的民众基础,由于参与表演的人数不固定,不同地区的安塞腰鼓表现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
安塞腰鼓在表演过程中重点突出集体群打的整体性,表演形式上主要分成路鼓和场地鼓,其中路鼓在当地又被称为秧歌队。通常情况下,表演人员会以两路或四路的队形进行表演,舞蹈动作简单、步伐较小包括“十字步”“交叉步”。在队伍行进过程中,队伍图案主要包括“单过街”“龙摆尾”等,整支队伍步伐一致,动作刚劲有力。而场地鼓是在广场或舞台上进行表演的腰鼓表演形式,在表演内容上主要包括“单打”“多人对打”“群打”,表演图案包括“方正图”“五马挖城”,场地鼓在表演过程中声势浩大,现场热烈,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安塞腰鼓在表演过程中节奏分明,表演者主要在头上佩戴白羊肚子毛巾,身穿羊皮褂,在脚上扎绑腿,部分表演者也会穿英雄靴,整体形象英姿飒爽,气势豪放、刚劲激昂是安塞腰鼓艺术的主要表现特点。人们在观看安塞腰鼓表演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陕北地区人民的力量,其充分体现出陕北地区人民传统耕作生产中的精神面貌,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2]。
2.2 洛川蹩鼓
蹩鼓起源、发展于陕北的洛川地区,其中“蹩字”为当地方言,意思为连蹦带跳,由此可以看出蹩鼓在表演过程中的形式特点,表演者会使用鼓、锣作为舞蹈用具,在不断蹦跳中击鼓并舞蹈。在此过程中,蹩鼓既是伴奏乐器也是表演道具,洛川蹩鼓的打击形式较为单一,表演者会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严谨的队形变化,突出舞蹈的创造性,同时,表演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即兴表演,在统一的舞蹈形式、风格中,会呈现多样化的舞蹈形象。
蹩鼓在表演形式上与腰鼓相同,主要分成路鼓和场地鼓。路鼓基本队形以秧歌的“单过街”和“双过街”为主,由两行舞队组成,两个伞头率队前行,舞者均跳十字行进步,并连续的左右转身扭腰,边击鼓边前进;场地鼓在洛川地区又被称作蹩鼓秧歌,在表演过程中,伞头会率领鼓队在场地进行绕场表演,绕场一周之后便站在场边进行集体表演,常见的舞蹈套路包括鼓对鼓、镲对镲等,表演者所用的队形包括“蝎子拧尾”“白马分鬃”,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会通过单跳、双跳等诸多动作活跃现场氛围,在表演快结束时,会进入到场中,将整体队伍引出场外[3]。依据相关史料,洛川蹩鼓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迅速,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多数演员都会穿着古代武士的相关装扮,整体风格威武雄壮,具有明显的秦汉特点。
根据对内焊机根焊、自动式外焊式根焊和半自动外焊式根焊三种管道全位置自动焊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对比分析,结合采用管道全位置自动焊工艺的长输管道施工情况,综合性价比、操作性及焊接效率等要素进行工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自动外焊式根焊综合性价比最高,依次为自动式外焊式根焊和内焊机根焊。但由于自动式外焊式根焊焊接一次合格率较低,在长输管道施工中应用较少,故长输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施工中可针对不同材质、管径按照以下建议进行选择。
2.3 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又称花鼓,主要流传在延安、宜川等地区,花鼓与腰鼓在特点上有着明显差别,腰鼓更能体现出陕北地区男子的阳刚之美,而宜川胸鼓则更能表现出陕北女子的柔性之美,不同种类的鼓舞形式,充分反映陕北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花鼓在表演过程中更重视形象造型的美感,击鼓过程中强调技巧,其表演形式多与腰鼓相似,不仅可以以秧歌队的形式进行表演,还可以在场地中心进行集体表演,其队形主要包括“双交叉”“双龙摆尾”,在表演过程中,不会进行过于复杂的变化,步伐动作主要有“前弓后箭”“后弓前箭”等,在进行地表演的过程中,会出现“二起脚”“前后弓箭等多种打法,表演者以女性为主,既包括柔美的舞蹈动作,也包括武术杂技的表演形式。宜川胸鼓鼓点较为复杂,鼓声清脆有力,表演者通常会身穿红色短衣,腰系彩绸,整体的表演形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特点[4]。
3 陕北秧歌鼓舞的艺术探究
3.1 陕北秧歌鼓舞技术特点
陕北秧歌鼓舞在表演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节奏较快、律动明显,因此部分文化研究人员将陕北秧歌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摆”是秧歌鼓舞中最为突出的特点,表演者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协调能力,同时需要保证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可以根据舞蹈的幅度变化协调自身动作;“扭”是陕北秧歌鼓舞技术中的主要特点,表演者需要保证身体各个部位与腰部进行配合,并以腰部为主进行扭动,需要充分体现出音乐伴奏的节奏感。
3.2 陕北秧歌鼓舞的艺术主题
通过上述对延安三鼓的分析,可以发现陕北地区秧歌鼓舞在表演过程中都集中反映出陕北人民豪迈朴实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人民对于家乡热爱,多数鼓舞艺术形式均起源于军队,在人民的劳作中不断发展,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都能充分体现出陕北地区的风俗特点以及生活习惯,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鼓点与当地的劳动节奏基本一致,而表演者所使用的表演服饰受到传统戏剧的影响,例如,蹩鼓表演者着装具有鲜明的秦汉风格特点,表演者的舞蹈过程更像是古代士兵的拼搏冲杀,一些现场表演甚至能带给观众身临古代战场的感受,同时,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动作主要源于当地传统戏曲[5]。
3.3 陕北秧歌鼓舞的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陕北秧歌鼓舞表演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文武身子、伞头、丑角等,其中,丑角是表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负责活跃表演现场氛围,可以有效提升表演者的表演积极性,同时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而文武身子则是秧歌队的主题,分别代表不同性别的角色,而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会通过动作体现出文武身子的不同特点。
3.4 陕北秧歌鼓舞的音乐伴奏
在表演过程中,音乐伴奏直接关系到表演质量以及表演风格的呈现,常用的音乐伴奏主要包括锣鼓、唢呐以及舞者自身佩戴的鼓。在表演时,伴奏乐器需要在统一的音乐下进行,以秧歌为例,民间自发性秧歌队伍会配备大鼓、大钹、锣镲等进行伴奏,同时,不同种类的鼓舞在伴奏曲目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舞蹈形式都有着规定的伴奏模式,表演者不可以在表演过程中随意更改,伴奏乐器的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出陕北鼓舞在表演过程中的声势、场面,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
3.5 陕北秧歌鼓舞队形与图案
陕北秧歌鼓舞在表演过程中所用到的队形和图案尤为细腻,会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层次感,同时部分图案在构图风格上具备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队形图案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阵型类,在鼓舞传承发展过程中,根据古代战争演变而成的队形,可以充分体现出该种舞蹈类型的历史传承;第二,祭祀类,该类型主要表现出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特定的图案会有较深的表达含义,也是研究陕北地区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花卉类,该类型的图案可以充分体现出陕北地区的人们对于艺术的向往以及审美特点[6]。
3.6 陕北秧歌鼓舞的表演特色
陕北秧歌鼓舞艺术表演过程具有强烈的仪式感,不同种类的秧歌鼓舞,其表演特色有着明显差异,例如:陕北部分地区的起秧歌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八进行,表演时间多数选择晚上;沿门子秧歌在表演过程中则需要表演人员在表演当天进入每个家庭中进行拜访,形成该种表演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古人认为这种表演形式可以起到驱赶鬼魔的作用;彩门秧歌则采用该村表演者与邻村进行友好交流的表演形式,对于交际礼仪和形式尤为看重。
4 陕北秧歌鼓舞的发展思路
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民间艺术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陕北秧歌鼓舞也得到了更加广阔空间,为了保留和传承艺术形式,发扬陕北地区文化艺术,不仅需要针对鼓舞艺术形式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促进该种艺术形式的长远发展。
4.1 强化人才队伍
陕北地区的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对秧歌鼓舞艺术形式给予全力的支持,并在现有文化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需要保证各项管理政策可以有效落实,为陕北秧歌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于秧歌鼓舞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风情特点,深入基层群众,大力发展民间艺术,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加强与当地居民的协作交流,进而促进陕北秧歌鼓舞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重视传承发展
随着陕北秧歌鼓舞在国内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加强对表演技巧与内容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鼓舞艺术研究工作中,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对鼓舞技术的创新,可以适当降低其入门难度,让更多外地学者和旅游人员可以充分体验这种艺术形式,同时需要大力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4.3 加强宣传力度
对于鼓舞文化形式而言,文化宣传直接影响到该种艺术形式的发展,现阶段陕北秧歌鼓舞主要是通过集中培训、技艺传授等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承,为了进一步扩大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范围,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民间文化的宣传,以此扩大参与范围。当地的文化部门可以大力开展民间艺术走进校园等相关活动,组织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人进入当地学校,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的特色文化形式,从中挖掘具有一定潜力的文化继承人,同时,需要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各地区不同鼓舞艺术形式为主,结合媒体力量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鼓舞形式,在宣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体现出鼓舞的文化内涵,还需要继续丰富特色文化内容,避免为了获取流量,失去鼓舞的文化风骨。
4.4 开展艺术培训
为了进一步推动陕北秧歌鼓舞的长远发展,需要在现有文化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传播路径。第一,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例如,利用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将鼓舞文化融入课程培训中,同时注重提升鼓舞表演者的思想认识,使其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文化责任,进而提升鼓舞团体的整体素质,打造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表演团队;第二,可以通过高校课堂设置陕北秧歌鼓舞选修课,进而为文化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第三,需要加强陕北秧歌鼓舞与基层群众文化的融合,当地文化部门需要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开设群众文化站,定期组织鼓舞表演,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陕北传统民间艺术,可以进一步扩大鼓舞文化形式的影响范围,同时,鼓舞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还可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4.5 推动产业发展
陕北地区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特色民俗文化,其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充分表现出社会对于陕北文化的认可与喜爱,因此在传承和发展陕北鼓舞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其与民俗旅游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秧歌鼓舞文化的发展。作为传统的文化形式,秧歌鼓舞不仅具备较强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在现有文化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秧歌鼓舞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地挖掘陕北秧歌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产业化发展潜力,借助当今经济时代提供的资源来为推动秧歌鼓舞的发展打造一种产业化品牌。
5 结语
综上所述,陕北秧歌鼓舞属于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豪放、质朴的性格特点。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以充分表现出陕北人民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凝聚着陕北人民较高的艺术创造智慧,对于研究陕北地区历史、挖掘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