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IGRA阳性感染性肉芽肿一例
2022-11-25陈祚玺周桂芝张福仁
陈祚玺 赵 晴 周桂芝 张福仁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2
海分枝杆菌为人类感染的条件致病菌,目前感染人体的报道越来越多[1],但由于感染部位载菌量很低,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困难,亟待通过其他检测方法辅助诊断。我们诊治一例有海鱼刺伤史且TB-IGRA阳性的感染性肉芽肿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手红斑、结节5个月就诊。5个月前患者右手中指远端指节被海鱼刺伤,当时皮肤有破损,无明显出血,未做特殊处理。4个月前于刺伤处出现红肿、结节,中心有白色脓点,局部皮温升高,伴轻微疼痛,遂至当地卫生室输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皮损部分消退。3个月前患处再次出现红肿、结节,疼痛明显,后逐渐发展至右手中指近端指节、右手拇指、右手背及肘部伸侧。患者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不适,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长期服药史,否认肿瘤等病史。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手中指、拇指伸侧多个结节,上覆鳞屑,周围有红斑,中指近端指节可见黑色缝合线(图1);右手背可见绿豆大淡红色圆形结节,质地稍硬,有压痛;右前臂伸侧可触及两处黄豆大皮下结节,质地同前,皮损基本沿淋巴管呈线状分布,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10%。
图1 右手中指、拇指伸侧可见多个绿豆至蚕豆大结节,周围有红斑,上覆鳞屑,手背可见一绿豆大淡红色圆形结节,境界不清楚 图2 2a: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HE,×40);2b:真皮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细胞浸润(HE,×200)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血沉正常,组织DNA行结核分枝杆菌qPCR、非典型分枝杆菌qPCR皆为阴性,TB-IGRA检测示结核感染T细胞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T-N)3.07 IU/mL(正常值参考范围≤0.35 IU/mL)。组织病理示:(右手中指)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真皮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细胞浸润(图2),考虑感染性肉芽肿,PAS染色:未见菌丝孢子,抗酸染色:抗酸菌阴性。组织行细菌培养未生长出海分枝杆菌。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无异常。
诊断:感染性肉芽肿。
治疗:利福平0.45 g口服每日1次,克拉霉素0.5 g口服每日1次。治疗1个半月后电话随访,皮损较前明显减小,无新发皮损,但未痊愈。
讨论海分枝杆菌是一种光照下生长缓慢的非典型分枝杆菌,主要分布在水及水生生物中,多数感染者有相关接触史,常见感染部位为上肢,典型临床表现是结节、斑块沿肢体淋巴管引流方向形成类似孢子丝菌病样线状排列,组织病理学表现呈感染性肉芽肿表现[1]。由于海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皮损部位载菌量很低,故微生物检查不易出现阳性结果,常导致诊断困难[2]。
TB-IGRA检测的原理是机体内被结核杆菌抗原致敏的效应T细胞在体外受到由结核杆菌RD1区编码的ESAT-6、CFP-10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分泌大量IFN-γ,通过对IFN-γ进行检测来反映结核感染情况[3]。卡介苗不含上述抗原,故TB-IGRA检测结果不受卡介苗接种状态的影响[4]。然而,由于海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极少数非典型分枝杆菌的RD1区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可引起交叉反应,也能够诱导IFN-γ的产生,引起TB-IGRA检测阳性结果,故在不具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TB-IGRA检测阳性可提示相关非结核分枝杆菌如海分枝杆菌感染[5-9]。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体健,发病前右手中指远端指节被海鱼刺伤,随后于该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步沿淋巴管发展至右手拇指、右手背及肘部伸侧,皮损整体分布大致呈线状,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典型。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感染性肉芽肿且PAS染色未见菌丝孢子。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既往无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且胸部X线片无异常,皮损组织行结核分枝杆菌qPCR检测阴性,以上皆不支持结核诊断。患者TB-IGRA检测呈阳性结果,结合上述情况,应考虑为海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综合其发病过程、临床特征、组织病理表现、TB-IGRA检测阳性,患者应考虑诊断为海分枝杆菌感染性肉芽肿。按照海分枝杆菌感染性肉芽肿常规方案治疗,获得优异疗效,进一步印证了我们诊断的正确性。该患者皮损组织非典型分枝杆菌qPCR阴性,组织行细菌培养未生长出海分枝杆菌,可能与就诊前系统应用抗生素有关。本病例提示临床医生接诊类似患者时,可考虑将TB-IGRA检测作为诊断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辅助手段,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