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设施保障

2022-11-25马光宇刘春生

军事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后勤

★ 马光宇 刘春生

战时军事设施保障是作战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为部队作战提供以战场设施抢修抢建、防护伪装为主的工程保障,以及实施以住用、供水、供电、供暖为主的野营保障。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工程保障和野营保障经受了严峻考验,形成了独特做法,取得了丰富经验,为我军在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下实施军事设施保障提供了借鉴。

一、应对作战新变化,调整完善保障体制

抗美援朝战争伊始,由于志愿军还没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进行后勤保障的实际经验,包含军事设施保障在内的各级后勤,沿用国内革命战争的传统保障方式。在指挥机构方面,志愿军后勤保障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该部于1950年8月设立于沈阳,下设财务、军械、卫生、运输、营房等业务部和政治部,统一组织东北地区的军队后勤工作。②岳长有:《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后方工程与营房保障》,《军队基建营房》2003年第10期。军事设施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勤务系统尚未形成,军事设施保障管理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营房部负责,作战部队的军事设施勤务则由军需部门分管。随着战线南移,物资消耗大幅攀升,军事设施保障任务逐步加重,志愿军的后勤保障需求迅速增长,早期依托东北军区后勤力量的保障模式不再适应作战需求。1951年5月,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的决定》,批准在志愿军司令部下设后方勤务司令部(简称“志后”),同年6月志后成立。③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抗美援朝战史》附件五,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9页。自此志愿军建立了专门的后勤组织指挥机构,不但负责管理志愿军在朝鲜境内之一切后勤组织与军事设施,而且统一指挥配属志后的工兵、公安、通信、运输、铁道兵团、工程部队等军事设施保障力量。④《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编辑委员会:《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资料选编》(综合类·上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6年,第548~549页。值得一提的是,虽然1950年11月“总后方勤务部营房管理部”已经正式组建,但是志后并未设置独立的相应部门。⑤岳长有:《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后方工程与营房保障》,《军队基建营房》2003年第10期。

随着战争的发展,工程保障任务日益增多,志愿军的工程保障机构逐渐壮大,保障力量不断加强。志后成立时司令部参谋处下设工程组,负责后方工程建设,后改为工程科,1953年8月改名为营房管理部。①曹琦、高朝福:《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营房保障研究》,《军队基建营房》2001年第6期。东北军区专门成立志愿军工程兵指挥所,也归属志后领导。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87页。在组建志后的同时,1951年8月中朝联合组建中朝联合铁道军事运输司令部。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铁道兵·综述·大事记·表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第39页。这是我军创建以来与外国军队共同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后勤组织机构,主要负责朝鲜铁路的军事管理、运输、修复、保养与防护等事宜。④岳长有:《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后方工程与营房保障》,《军队基建营房》2003年第10期。志愿军后勤各分部也相继成立了工程科,负责分部范围内的仓库、医院、汽车掩体、防空降工事等建设任务,并承担后方地域内公路、桥梁的维护与抢修工作。1953年11月后勤各分部工程科改为营房管理处。在志后统一领导下,战区铁路的抢修与维护,军用机场、码头的修建,一线坑道的构筑,分别由铁道兵、工程兵负责组织实施。

此时期,志愿军建立了与作战指挥相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但是没有建立独立的军事设施管理机构。军事设施保障,尤其是工程保障重要性逐步凸显,成为志愿军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工程保障和野营保障力量不断壮大,但分散在其他部门管理。⑤曹琦、高朝福:《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营房保障研究》,《军队基建营房》2001年第6期。其中工程保障任务归于后方工程勤务范围,如营房、仓库、野战医院、铁路、桥梁等设施的抢修、抢建,主要由工程部队完成;野营保障任务归于军需勤务范围,如生活用水、照明、取暖等问题以及其他野营物资的供应,主要由军需系统完成。

二、保障阵地防御战,构建坚固阵地工程

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工程防护的作用不断凸显。志愿军创新阵地工程方法,逐步构成了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标志着我军阵地防御作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更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体现。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抗美援朝战史》,第160~161页。坚固的防御体系和“零敲牛皮糖”战术使我军逐渐赢得主动,最终迫使敌人回到谈判桌。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基本采取掘开式与堆积式相结合的方法,构筑一些抗力较低、设备简单的临时性工事,主要样式为集观察、射击、掩蔽于一体的各种堑壕、掩壕、交通壕等简易工事。⑦张瑞、颜小平:《坚固阵地工程体系的形成在抗美援朝阵地战阶段的作用》,《军事历史》2000年第5期。军以上指挥所特别是志愿军总部指挥所的工事构筑,主要是利用地形构筑少量短洞工事、改造天然山洞和废弃的人工巷道等方法。由于敌方强大的火力造成部队伤亡严重,所以以堑壕为代表的野战工事构筑数量越来越多,壕沟深度也日趋加深,并且形成了被称为“猫耳洞”的曲状浅洞工事。

五次战役后,双方军事力量趋于均衡,战争转入相持,并开始进行停战谈判。鉴于上述情况,1951年6月,毛泽东主席经与金日成首相商讨,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56页。从此,抗美援朝作战转入阵地防御战阶段,该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战范围宽。在宽达250公里正面的整个战线进行阵地战之外,还要在东、西海岸进行抗登陆设防。二是持续时间长。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共两年零1个月,为我军历史仅见。为了满足长期大规模阵地防御作战的工事防护需求,志愿军在实践中创造了加深的防炮洞(俗称“猫耳洞”),并逐渐发展为马蹄形小坑道,形成了坑道工事的雏形。志愿军司令部充分地肯定了这一创造,并立即向全军推广。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抗美援朝战史》,第153页。1951年10月到1952年5月底,志愿军基本完成一线各军的第一线防御地带坑道工事,形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⑩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86页。1952年8月底,针对朝鲜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志愿军基本完成了一线各军的第二防御地带阵地工事,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整条战线上形成具有20—30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1952年8月起,为防止美军在朝鲜半岛东西海岸登陆、使战场防御体系更臻于完善,志愿军工程部队集中力量在朝鲜东西海岸构筑防登陆阵地。同时在正面战场不便构筑坑道工事的重点地区,构筑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事。至1953年4月底,东西海岸和正面战线形成了绵亘1130公里,以坑道和永备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①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第363~364页。

阵地工程保障贯穿抗美援朝战争始终,对志愿军作战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意义。运动战阶段对志愿军指挥和作战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工程防护,解决了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志愿军有生力量的防护和武器弹药的安全储存等难点问题,在阵地战阶段更是意义重大:一是坑道工事的出现保证了主要作战形式由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是实现战略阶段转换的物质基础;二是保障了以打促谈,迫使敌方放弃战争。从军事斗争的角度看,停战谈判开始后,作战过程就是阵地战的过程,而阵地战的过程,又是阵地工程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说阵地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停战和谈的成功。

三、针锋相对“绞杀战”,打造“钢铁运输线”

阵地战阶段对志愿军后勤带来物资消耗量增多、就地取给困难的直接影响,后方交通运输线成为阵地防御战的生命线,因此美军实施以破坏后方交通运输线为目标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亦称“绞杀战”。阵地防御战的特殊性和美军“绞杀战”的实施,使得交通运输保障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关系到战争全局的战略性问题。②齐德学:《洪学智领导志愿军后勤工作的巨大贡献》,《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3期。1951年1月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提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任务,铁道抢修部队对完成该任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12月)后,朝鲜北方的铁路、公路大部分被炸,较大的桥梁、渡口被炸毁殆尽。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之后,美军轰炸手段由对后方的普遍轰炸转到重点破坏运输线,铁道和公路成为攻击的重点目标,使志愿军后勤的运输保障更加困难。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85~286页。美军发动“绞杀战”后,由于志愿军后勤缺乏对空火力的掩护,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给后勤保障造成极大的困难。至1951年8月底,铁路桥梁遭受破坏达165座次,线路达459处次。朝鲜北方1200余公里的铁路中,能通车的总长共290公里,整个铁路交通处于前后不通中间通的状态。④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第148页。从7月下旬到9月上旬,朝鲜北部又连续发生特大洪水,被冲毁的铁路中断行车长达45天。

为保障交通运输线的顺畅,志愿军重点针对铁路设施进行抢修抢建。为此,1951年2月,2个铁道兵师、4个工兵团入朝参战,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79、288页。后又增加铁道兵4个师另3个团、援朝工程总队及工务大队5.2万人、中朝铁路员工2万人,参加战区后方运输及抢修。9月前后首先对在朝铁道兵部队补充9000人和5个成建制的新兵团,使铁道兵的兵力增至6.5万人。其中在新安州—西浦—价川之间的“三角地区”就投入铁道兵一个师和人民军一个铁道联队,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90页。采取分班轮换方式,昼夜不停地抢修,创造出每小时抢修土方625立方米的惊人记录;⑦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铁道兵·回忆史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11月又向“三角地区”增调铁道兵一个团、工程总队一个大队和人民军一个铁道联队,加强抢修力量。铁路抢修部队发挥智慧,创新多种应急抢修方法,如以枕木排架代替大弹坑填土,在抢修桥梁时采取“爬行桥”、“水下桥”,在天亮前主动拆除工字钢梁等重要部件,造成没有修复的假象,到第二天夜间再重新装上。铁路抢修部队研究敌方攻击规律和我方保障水平,摸索并形成战时抢修策略,如确定了先通车后加固、先简单后复杂、确保重点的抢修原则;制定了维持保障三至五天的便桥、便线最低修复标准,对充分利用保障资源,最大化保障效能产生重要指导意义。铁路抢修部队英勇顽强,视死如归。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解放战争时期曾荣获“登高英雄”称号的铁道兵某部排长杨连第,为抢修东清川江大桥壮烈牺牲;坚守百岭川大桥的某桥梁团第9连官兵,在连续76个昼夜的抢修中,伤亡99人,全连只剩下40人仍坚持战斗。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铁道兵·回忆史料》,第92页。三年中,铁路系统战斗伤亡0.67万人,其中死亡0.21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铁道部队广大指战员,共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88公里。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铁道兵·综述·大事记·表册》,第63页。在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志愿军抢修、抢运部队和其他部队齐心协力的奋战下,美军“绞杀战”计划远远超过原来计划的90天时间,1952年5月,美空军基本停止了对朝鲜北方铁路的空中封锁行动,志愿军赢得了反“绞杀战”的胜利。④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第167~168页。

四、保障供应不间断,建设兵站运输网

公路道路网是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工程部队大量建设抢修公路,在运动战和阵地战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军入朝之初,战线变化快,部队机动性大,为确保后方对前线部队的供应,工程保障的任务主要是抢修道路桥梁、保障运输畅通、开设急造军路、排除前进障碍等等。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经验编写委员会:《抗美援朝战争工程保障经验总结》,徐州:工程兵学院图书馆翻印,1985年,第6页。采取的基本措施:一是排除障碍,修通公路。填平路基被炸后的弹坑,整修路面,排除阻塞公路的损毁车辆与设备;修复残桥、断路,加宽路幅;开辟简易公路;二是分段包干维护公路。所有部队按各自驻区,抢修与保养公路。其中,工程部队负责抢修主要公路,作战部队利用战斗间隙维修驻区范围内的公路,后勤部队检修和维护后勤所辖区域内的道路;三是保证桥梁、渡口畅通。在主要干线的桥梁附近部署工程部队,一旦桥梁被炸,马上组织抢修;选择隐蔽处,架设便桥;四是战胜自然危害。治理道路翻浆和破冰护桥;组织洪水期间漕渡及公路抢修;清除公路积雪和冰层等。

阵地战阶段,志愿军实行划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供应体制,为适应新体制,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志愿军着手建立后方兵站运输网。后方兵站运输网有别于我军在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兵站运输线,要求联线成网,前后贯通、左右衔接,条条大道通前线。建设兵站运输网,首先必须解决道路的布局不合理和路面质量差的问题。在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在朝鲜北部建立起东、中、西3条前后贯通的运输干线,但由于缺少横贯道路和迂回支线,各干线一处被炸,全线受阻,各级之间也不能相互支援。况且朝鲜公路整体路况较差,除大城市附近是柏油公路外,绝大多数公路为碎石和泥土路面,且坡陡、转弯半径小,很难进行大规模公路运输。⑥魏延秋:《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后勤现代化建设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因此志后于1951年秋和1952年夏,进行两次大规模的筑路工作。1951年9月,根据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的决定,除直接担任作战任务的部队,其余部队在志后统一组织下,全部投入护路抢修。共动用11个军另11个师、9个工兵团的兵力修筑公路。3个月内,共投入劳动日157万个,整修公路30条、新建公路7条,全长合计2450公里;新建桥梁、涵洞1206座。1952年夏,志愿军修路的规模更大,共投入劳动日237万个,在各个方向加修纵横干线,新修许多横贯路、支路、预备路和迂回路。至此,整个战役后方共有4条公路干线由鸭绿江沿岸直通战区前沿,还有多条公路沟通东西海岸。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94页。各供应区各有1至3条干线公路;各军、师有1至2条干线公路;团到前沿有2至3条运输便道。整个战区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改变了战区原有的纵线多、横线少的道路布局,逐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状道路布局。即使一线被炸断,仍然可以通过支线迂回供应,为兵站运输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反“绞杀战”中,公路也是美军“绞杀战”的重要目标,敌方的猛烈轰炸和朝鲜北部40年未遇的洪水灾害,使得公路运输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当时,朝鲜北部公路几乎所有路段都被炸断或被洪水冲毁,致使物资不能前送,部队的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志愿军发挥出强大的抢修抢建能力,即坏即修,公路与铁路共同形成了相互结合、前后贯通、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和运输线,进一步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阵地防御战后勤保障任务的完成。

五、适应后勤战斗化,增强后勤防护性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后勤保障遇到极大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勤自身的防护能力不足,导致大量保障人员、装备和物资遭敌打击伤亡损毁。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78页。据1951年2月统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军空袭志愿军后勤285次,造成伤亡1216人,损失汽车485辆。仅4月8日,美军10个小时内出动飞机240架次,轮番轰炸三登库区,使志愿军82节车皮的物资被毁。此外,美军和南朝鲜军队还经常派遣大批特务到志愿军后方偷袭和破坏。如志愿军第19大站渔波分站被敌特烧毁汽油184桶、胶鞋2万双。由于敌机、敌特的破坏,志愿军前送物资损失率达30%至40%。为此,志愿军提出后勤战斗化的新任务,在兵站运输网重要的点和线上修建掩体,在兵站配置地域构筑地下仓库和地下医院,强化对后勤人员、物资的工程防护。

构筑防护工程。志愿军后勤有计划地构筑各种仓库、掩体和人员隐蔽工事,把车辆和重要物资转入地下掩体内。此外,还指导各作战部队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溶洞和矿洞,把重要物资全部转入洞内或地下。

修建永久性地下仓库。1951年10月,志愿军后勤抽调9个工兵营参加各分部的建库工作。到1952年6月底,共建成能容1200多节车皮物资的各类石洞库和能容790多节车皮物资的各类土洞库。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94~295页。同时,还整修了原有的能容637节车皮物资的洞库。这些洞库基本达到了防空、防雨、防洪的“三防”要求。

建设地下医院。地下医院建设主要集中在志愿军后方地域的三登、阳德、宁远、安州一带。有10个连另2个排的工兵部队参加施工。到1951年11月底,共建地下病房870间,可容伤员7000人,还修建了医务、化验等医疗用房997间。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第295页。

实践证明,防护工程和地下仓库、地下医院的配置,使得兵站运输网获得了防护、保管、医疗等综合保障能力,对其发挥保障效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克服资源局限性,提高野营保障力

在战场环境复杂恶劣、缺乏保障装备资源的条件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野营保障主要是住用、供水保障。但是,由于保障能力有限,供暖保障成为野营保障的短板。

因地制宜解决住用保障问题。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住用保障采用以当地住用资源为主,以制式帐篷等住用器材为辅的保障方式,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保障了部队的住用需求。入朝初期,由于朝鲜北部的民用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缺乏住用装备等,志愿军没有固定的营房,采用保障方式有:一是野营露宿。部队多为夜间行军,白天隐蔽在山坡向阳处和树林中露营。二是依托民房。利用零星民房,住入少量人员,多数人则以民房为依托,沿其周边疏散露营。三是利用山洞。在符合作战部署的前提下,部队、指挥机关住进山洞。四是住防空洞。在避敌人炮火的避风、向阳山坡及山沟、密林或谷地,挖掘单人掩体,供部队防空、防炮击和避风栖身。阵地战阶段,由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此时期住用保障主要以自己建房为主,全军动手挖掘地下坑道,就地构筑半掘开式的防空掩蔽部,或在靠山隐蔽处修建石墙草房等各种简易住房。①岳长有:《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后方工程与营房保障》,《军队基建营房》2003年第10期。从1952年11月起,一线部队的住房和指挥机关的掩蔽部及坑道开挖等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与提高,后方机关及其分队大都修建了石墙草顶房或篱笆泥墙草顶房。志愿军指战员不仅有了宿舍,还建有办公室、工作室、仓库、伙房、饭堂、浴池、马厩、车炮库等。②曹琦、高朝福:《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营房保障研究》,《军队基建营房》2001年第6期。1955年以后,志愿军又继续修建了大量比较坚固的简易营房,如砖木、石木结构营房,瓦顶房仓库,油毡顶、石板顶房等。截至朝鲜停战,志愿军共建造战地营房70680幢、医院病房6978幢,共合135万平方米,地面仓库74万多平方米,连同可利用的各种岩洞及民房,基本解决了全军人员的居住、仓储、医疗用房等问题。志愿军撤军时,将营房、医院、仓库等设施全部无偿地移交给朝鲜政府。在解决自身住用保障问题的同时,还帮助朝鲜人民修建政府办公楼、综合医院、学校、民房等工程设施。

多法运用实施用水、照明和取暖保障。基于条件,总结出生活用水保障主要采取大量储、随时补、严格管、节省用的方法。主要利用构筑水泥池,使用木桶、铁桶、铁箱(汽油箱、豆油箱、炒面箱、弹药箱)等各类储水工具,在冬季挖窖储水或雪。由于取送水往往要翻山越岭,并通过敌人火力封锁线,因此盛水装具多采用轻便、耐摔打的小容器,如多格背桶、胶皮水带等工具,并在运输队、担架队运输物资和转运伤员时利用水壶捎带,还组织人员在火力掩护下抢水。照明保障主要以油灯为主,辅以蜡烛和少量电磁灯。油灯分长明灯、临时灯和作业灯三种,各种灯都有严格的使用控制标准,以节省灯油、减少灯烟为原则。取暖保障方面,由于国内物资匮乏、生产能力有限,志愿军的取暖保障办法不多,保障能力有限,成为野营保障能力的短板。采用的取暖办法主要是割野草编制草垫、草帘、烧木炭等。有限的取暖保障能力在部队遇到寒冷、恶劣的天气后,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③曹琦、高朝福:《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营房保障研究》,《军队基建营房》2001年第6期。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的冻伤人数在战伤总数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冻伤发生率约占战伤总数14.5%。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战伤外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116~117页。

结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处于不同于国内革命战争的全新战场环境。拥有海空军优势的高度现代化的敌人,对志愿军的军事设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志愿军在战场实践的基础上,充分扬长避短,调整完善保障体制,构筑起完备的阵地防御体系,建设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确保兵站运输网络的畅通,提升后勤部队防护能力,提高野营保障力。志愿军的军事设施保障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不仅成为打赢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保障之一,还促成了人民军队作战观念的转变,为此后的国防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后勤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领悟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