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持久抗战战略布局的几点思考

2022-11-25彭玉龙

军事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根据地抗日抗战

★ 彭玉龙 祁 帅

持久战是中国抗战的制胜要髓。全国抗战爆发前后,国共双方都提出并实施了持久战的战争方略。正源于此,中国抗战才能够长期坚持、持久制胜。为了在抗战中坚持实行持久战的指导方略,国共两党着眼于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和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唤起民族觉醒,夯实持久抗战的民众基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抵抗外国入侵屡遭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的国家意识淡漠,民族精神萎靡不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静观事变,让皇帝的军队去与侵略者作战,而在遭受失败以后,抱着东方宿命论的态度服从了敌人的暴力。”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页。尔后,中华民族迭经巨变,饱受屈辱。但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总结历次革命斗争经验教训,意识到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尚未唤起民众的觉醒,于是开始了艰苦细致的民众启蒙运动。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之后,民族气象为之一新。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至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广大民众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奠定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民众基础。“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②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人民日报》2014年9月4日。

共产党把动员和组织民众视为抗战的头等大事,制定和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路线。它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暴行,毫无疑义地将激起广大的劳苦群众的民族觉醒。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之下,这个民族的觉醒能够很迅速的转变到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争斗,正在急剧高涨中的反帝运动的高潮将以更大的力量向前开展”①《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1931年9月22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66页。。并提出口号:“以民族的革命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以民族的革命战争争取中国的统一!以民族的革命战争争取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②《中国共产党为反对日帝国主义占领锦州号召民族的革命战争的宣言》(1932年1月5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第17页。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认识到:“发动民众进行广泛的游击运动,配合主力与敌进行持久战,是我们的急务!”③彭雪枫:《彭雪枫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61页。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战救亡思想,组织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战事业。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例,晋察冀边区抗日政权创建于1938年1~6月间,边区农、工、妇、青各界救国会相继成立,拥有会员100万人④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第75页。,约占根据地总人口的1/10,整个根据地的民众都已动员起来了,凝结成一个攻不破的堡垒。日本学者指出,“日本战前的对华政策,对能够巧妙引导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的中国共产党,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这决定了其必然走向失败”⑤大久保泰『中国共産党史』、東京、原書房、1971年、1、2頁。。

国民党也意识到了唤起民众的重要性,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决定实行“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⑥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年7月17日),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第1064页。的全国抗战。1938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发动全国民众,组织农、工、商、学各职业团体,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政治部第三厅,由郭沫若任厅长,主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第三厅成立后,先后建立了10个抗敌演剧队和4个抗敌宣传队,有效提高了广大工农的抗战意识和前线将士的杀敌情绪。国民党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下,虽然仍旧惧怕人民,实行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但其颁布《抗战建国纲领》总的倾向是要抗战的,较之前有巨大进步,对推动全国抗战有积极的作用。

晏阳初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⑦晏阳初:《农民抗敌的发动》,《大公报》1937年10月11日。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持久抗战的政治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迭遭外国入侵,且总是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国力、军力落后固然是客观实际,但要害在于貌似全国统一,实则“一盘散沙”⑧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序》,张苹、张磊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孙中山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43页。。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实施政治侵略,唆使封建军阀发动内战,自相残杀。毛泽东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1页。“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因此,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5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改变“一盘散沙”状况,建立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同盟,凝聚各民族、各阶层和各政治集团力量的有效方式。这一点逐步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力量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展现出民族大义为重、抗战大业为先的胸怀,表现出一个成熟政党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和能力,率先提出“抗日救国”的主张,并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向全国民众郑重提出:“在下列条件之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我们要求中国民众及士兵,拥护这个号召。进行联合一致的民族革命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第458页。这一号召引起全国军民巨大反响。周恩来回顾说:“察北同盟军、福建人民政府和十九路军,以后的东北军、十七路军,都响应我们,跟我们合作。其他一些地方系的军队虽然不是完全同意我们的口号,也和我们有某些合作。就连国民党中央系的军队,在江西打我们时,也有主张开到华北去抗日的”②《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1页。。

但国民党始终摆脱不了反共灭共的阶级局限和独裁专制的思维桎梏,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使得实现全民族抗战的过程步履艰难。蒋介石甚至下令:“侈言抗日,立斩无赦。”蒋介石对内实行“剿共”,对外实行妥协,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沈阳,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在四个月后沦丧。中国共产党则不计前嫌,及时调整路线、方针,逐步实现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方针的转变,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实行联共抗日的政策,从而解开了国共内战的死结,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开创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崭新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政治基础。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为没有统一战线,就无法解决全国抗战力量的凝聚组合问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就不会形成,全民族抗战就难以持久。提出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统一战线必须坚持下去;只有坚持统一战线,才能坚持战争;只有坚持统一战线与坚持战争,才能有最后胜利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6页。。可以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坚持过程中,共产党积极倡导、努力维护、模范实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扮演着实际领导者的角色。而当时作为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的国民党、蒋介石,能够接受并同意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民族大义和担当。由此可见,民族大敌当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政党之间的恩恩怨怨是可以化解的。上海《大公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近代史上,这样的国难是第一次,同时中国能真正以国家的组织,全民族的觉悟与热情,动员全国一切军队以救亡卫国,这也是空前之事。”④《全国将军来京请示》,《国闻周报》第14卷第33~35期(战时特刊合订本上),1937年10月,第32页。

三、确定抗战大后方和建立根据地,打造持久抗战的战略基地

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已开始考虑抗战大后方的建设问题,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建设。当时包括蒋百里等人尚只把中国最后抵抗线定在湖南以东一线,而蒋介石已把视野落到富饶而又险峻的西南地区。据蒋自述,“本人在民国初年上书国父书中,详论中国革命根据地,就始终认定在我们中国各省之中,只有两省可以当选,第一是广东……其次就要算是四川了,因为四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都在任何各省之上……所以我们若能以四川为革命根据地,就更能使革命早日成功,这是我民初以来未到四川以前始终一贯的理想。”①蒋介石:《告别四川同胞》(1946年4月27日),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2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第1813页。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在思考对日长期作战时,也看到了西南地区的重要性,丁文江参考苏联建国初期抵御列强侵略的历史提出:“华北是我们的乌克兰;湖南,江西,四川是我们的乌拉尔——古士奈茨克,云贵是我们的堪察加……我愿我们大家准备到堪察加去!”②丁文江:《苏俄革命外交史的一页及其教训》,《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第14、15页。

1933年底,四川军阀刘湘击败刘文辉,统一全省,结束了四川的混乱局面,为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创造了基本条件。1935年1月12日,蒋介石以“追剿”红军为目的,率参谋团抵达重庆,2月10日,刘湘在蒋介石及参谋团的指导下,开始着手统一四川的行政、财政和军政。中央的介入,使四川的形势快速好转起来。1935年3月后,蒋介石两次入川,居留近半年,在川期间,蒋介石多次谈到四川作为抗战后方基地的问题。1935年3月4日,蒋介石在演讲中谈到他对四川的期许,他说:“就四川地位而言,不仅是我们革命的一个重要地方,尤其是我们中华民国立国的根据地。无论从哪方面讲,条件都很完备。人口之众多,土地之广大,物产之丰富,文化之普及,可以说为各省之冠,所以自古即称天府之国,处处得天独厚。”“四川应作民族复兴的根据地。”③蒋介石:《四川应作复兴民族之根据地》(1935年3月4日),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第958页。国民党政府确定以西南地区为抗战的后方基地,此后加强了对该地区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曾谈到:“到川以后,我才觉得我们抗日之战,一定有办法。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到了二十四年进入四川,这才真正找到了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④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印:《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4卷,第653页。西南抗战大后方的确立,为其持久消耗战略打下了第一块柱石。陈诚对此评价道:“四川成了中国的勘察加,重庆成了长期抗战的司令台,自陕西秦岭终南山脉,转向豫西、鄂西、湘西连成一气,成为抗战的最后防御线,运用自如,如指臂之相使。”⑤《陈诚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抗日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18页。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坚持长期抗战,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数十块抗日根据地,在敌人的后方创造出了抗日武装的后方。“敌后方游击战的特点,是无后方作战。因为它同国家总后方是脱离的,然而在无后方中必须创造后方(即是建立根据地)。没有这种后方(根据地),敌后游击战争要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能的”⑦杨尚昆,《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未完)》,《共产党人》第14期,1941年8月,第6~15页。。

在对敌斗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具有较强的伸缩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战略上作内线防御的持久战,在战役战术上作外线进攻的速决战,与日军长期周旋,发展和保存抗日武装,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相机扩大根据地。在开辟敌后战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实行了一整套抗日民主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在政权建设上,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据地普遍贯彻执行“三三制”建政原则,充分吸收左派和中间派中的进步分子进入政权,争取开明绅士,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民主方式建立健全各级政权机构,使之成为中国最进步、最坚强、拥有最广泛社会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在经济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改善了广大贫苦农民经济生活,进一步挖掘了蕴藏于广大农村的抗战潜力。先后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运动,实施了精兵简政政策,更加巩固了根据地政权建设,发展了根据地生产,从而使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长期支持游击战争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社会的雏形。

四、创造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战略格局,能动把握持久抗战的主动权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国民党军担负正面战场的作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两个战场。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这是中国的国情军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它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体现。“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53页。。

国民党政府掌握着国家军队,有国家提供的后勤支持,与日军正面相抗衡,先后进行过22次大的战役(亦即所谓“会战”)、1117次重要战斗,毙伤日军89.5万余人,自身伤亡322万余人,众多官兵在作战中的英雄行为可歌可泣。特别是抗战前期,国民党军担负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作战任务,伤亡达104万余人,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企图贡献很大。②彭玉龙:《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伤亡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第14、108页。国民党军战史描述:在初期作战中,国民党军逐步把日军的进攻自北向南扭转为由东向西,从而依托西南、西北战略大后方,利用宽大纵深、崎岖地形,减缓和制止日军的进攻势头,把战争拖入持久。日军逐渐步履维艰,“如果说在1937—1938年间,日寇作战时推进的平均速度是每昼夜十八公里(如1938年5月的徐州会战),那么在武汉会战中,推进的速度就下降到每昼夜三至五公里,在长沙会战中速度就更慢了。战役之间的空隙也拉长了”③[苏]亚·伊·切列潘诺夫:《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27~628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与日军在5000公里的正面战线对峙,基本上保持了战线的稳定。但是国民党军在作战中机械呆板,硬拼实力,直到抗战胜利也没有组织起战略反攻,始终无法扭转正面战场的被动态势。

改变中国抗战进程的关键一招,就是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这是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实行人民战争,坚持持久战,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执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最终形成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八年全国抗战,仅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包括日军52.7万余人,自身伤亡61万余人。④《中国抗日战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30页。

毛泽东始终重视内外线结合的抗日格局,主张建立敌后抗日战略支点。1938年2月,他总结正面战场失利的教训,指出应当实行内外线结合的积极防御,他在给朱德、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说,“我们认为必须告诉国民党,如果近百万军队均退至黄河以南平汉以西之内线,而陇海、平汉尽为敌占,则将形成极大困难。故总的方针,在敌深入进攻条件下,必须部署足够力量于外线,方能配合内线主力作战,增加敌人困难,减少自己困难,造成有利于持久战之军事政治形势”。为此,他提出应当在敌后建立长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有“山西区、鄂豫皖区、苏浙皖赣边区、陕甘区、鄂豫陕边区、湘鄂赣边区等六处”。“以苏鲁边区、冀南区、热冀边区、大青山脉区辅助之”。“三个主力师位置,大体上应预拟一个位于鄂豫皖区,一个位于鄂豫陕区,一个位于陕甘区,即两个在内线,一个在外线”。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60页。虽然上述设想在落实过程中有变化,但建立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敌人进攻,国民党败退,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对敌反进攻,战略相持阶段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①《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9页。。敌后战场的开辟,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它打乱了侵华日军作战前线与后方的划分,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变战略包围为战略反包围,与正面战场对日军构成了两面夹击的有利战略态势。这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坚固支撑。

五、结成反法西斯国际同盟,争取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援,创造持久抗战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战胜日本法西斯,需要中国的持久、顽强抗战,“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5~466页。。争取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援助,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中国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国内有识之士较早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甚至是导火索。九一八事变后,一些知识分子呼吁坚决抵抗日本入侵,其目的是通过坚决抵抗,引来欧美列强干预,他们将中国类比为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期望在我们打得稀烂而敌人也打得疲于奔命的时候才可以有国际的参加与援助。这是破釜沉舟的故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促进那不易发动的世界二次大战”③胡适:《致王世杰》(1935年6月20日),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47页。。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准确预测到中国抗战必将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景,判断日本入侵中国,是实现其征服世界的前提,“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深刻指出,“目前的战争发展到世界大战之间,是不会间断的”。新的世界大战将把许多国家卷入进去,抗日战争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任务,就在于利用这种国际形势取得自己的彻底解放”。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8页。

国民政府一直将外交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认为“在持久战中,交战国无论她如何地大物博,赖纯本国的资源,是不够的。在军需原料和财力上,都须国际协助”⑤陶希圣编:《抗战建国纲领研究外交篇》,独立出版社,1938年,第3页。。因此,在抗战外交上着眼于“孤立敌国,争取友邦”,倡导并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主动加强与同盟国家的战略协调,积极争取外国援助。全国抗战爆发后不久,国民政府认为日本侵华直接威胁苏联安全,用很大的精力争取苏联给中国更多的援助。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其后苏联向中国贷款5亿多美元,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战。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进入华南,国民政府看到此举对英国利益的侵犯,便试图吸引英美介入。蒋介石向英方表示,“日本占领广州,其实际目的乃予英国威望及精神上以致命之打击,英国如仍无积极表示,则日本必将英国势力完全驱除,以代替英国在华之地位”。⑥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第2页。在华利益受损的美、英两国出于利益和道义的双重考虑,相继给予中国经济援助,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得到改观。

国际援助是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它与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和持久抵抗的坚决性是分不开的。相较于蒋介石的急不可耐,中国共产党人对大规模国际援助的到来时机显然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国际孤立的因素也方在变化发展之中,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孤立。许多表示助我的国家的军火资本家和战争原料资本家,尚在唯利是图地供给日本以大量的战争物资,他们的政府亦尚不愿和苏联一道用实际方法制裁日本。这一切,规定了我之抗战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1~462页。“大量的直接的援助,目前虽然还没有,尚有待于来日,但是中国有进步和大国的条件,能够延长战争的时间,促进并等候国际的援助。”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52页。为了在国际上加快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争取大规模援助早日到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呼吁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49页。。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1941年,“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并正式成立“延安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

在战场上付出巨大的牺牲和长久坚持之后,中国的外交努力逐渐有了收获,英、美等国逐渐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力度。1939年1月26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信心十足地宣称:“现在英美联合以包围日本的形势已经初步形成,此后就看欧洲局面如何能迅速安定下来,美俄两国如何能日趋接近,中国真正胜利的基础就在于此。”③张世英编:《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42)补编,台北:“国史馆”,2016年,第159页。1940年7月,美国宣布对日禁运汽油与废铁,并在年内共向中国提供1.45亿美元的贷款。次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发表广播演讲,声言必援华到最后胜利为止。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绝不单独媾和。这一事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终于得以形成,也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四强”地位,为中国持久抗战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结论

抗战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抗日力量的估计只片面考虑了国民党当局一方面的力量,而轻视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的抗战意志和抗战力量,因此形成了分散使用兵力和逐步使用兵力的战略错误。战前日本以美、苏、中、英为假想敌,幻想在中国实现中间突破,为其北进、南进战略创造后方基地,却在中国深陷战争泥潭,尤其是在无力征服中国的情况下,大举深入,给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毛泽东很早就指出:“敌人如此深入,其困难是非常之大的,其后果将不堪设想。”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3页。

全国抗战爆发之初,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意识到抗日战争“彼利急,我利缓”⑤蒋百里:《国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5页。,呼吁对日采取持久战战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条件是全民的广大的政治动员。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坚持内线持久防御战中的外线速决进攻战,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以战养战企图,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虽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但在全国抗战前愿意接受并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着力加强军队和国防工程建设,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全国抗战爆发后适时提出持久消耗战略,组织广大官兵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给日寇以大量杀伤,打破其“三月亡华”的速胜幻想,并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到底,始终未接受日本诱降。

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没有民众的参与,持久战是无法进行的。同时战争也进一步教育了中国人民,“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2页。。国际援助是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正是有了国共两党在战场上的坚决抵抗和外交上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加速了敌我力量对比的转变。同时中国的坚持抵抗也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抗日战争洗礼,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四强”之一。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窗台上的妈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