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2018-12-21盛雷
盛雷
【摘 要】“百日建厂”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初期在东北地区进行的爱国主义建厂竞赛,其目的是配合工业迁移,用较短时间在东北地区的北部建立一个工业基地,巩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后方。在中共中央的统筹安排下,仅用一百天左右的时间便完成预定计划,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且为东北工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东北;“百日建厂”运动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25-02
“百日建厂”运动,全称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建厂竞赛”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初期在东北地区进行的爱国主义建厂竞赛。此次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建厂竞赛高潮时期仅一百天左右,但却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一、“百日建厂”运动的形成背景
“百日建厂”运动的形成,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初期东北工业战略性迁移有着直接关联。
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1](P.543)。同一天,东北局书记高岗发布工业迁移令,责成部分国营工厂自东北南部地区向北迁移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这一举动看似异常,实则反映出中共中央对抗美援朝战略布局的深入思考。
据统计,截至1949年12月,东北地区煤产量占全国的43%,发电量占35.5%,炼铁能力占71%,炼钢能力占91%,轧钢能力占50%。[2](P.23-27)中共中央之所以决定由东北行政区肩负起抗美援朝总后方基地的重任,也是考虑到东北地区相较良好的工业基础。
在抗美援朝战略决策出台后,东北地区即将迎来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东北最大的五座工业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距中朝边境仅有二、三百公里,面临美军空袭的威胁。正如周恩来所担忧的,“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3](P.51)如何保障东北工业生产安全,积极发挥总后方基地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950年9月14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指出:第一,明确迁移目的。此次工业迁移并非简单的疏散,而是具有战略意义,是为了“在东北的西北部建立起一个工业据点”[4](P.294),借此改善东北工业集聚于南部地區的现状,降低工厂遭空袭破坏的几率,保证后方基地的生产与供给。第二,完善具体部署。为了不致盲目迁移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制定并完善迁移计划,并且有必要在1950年冬季来临前展开迁移工作。
对于该《意见》,毛泽东等人均表示赞同,并立即转发东北局予以落实。据统计,迁移工厂中至今有明确记录可查的有23家[5](P.75),生产领域涉及军工(8家)、机械(4家)、电工(5家)、纺织(2家)、橡胶(2家)、造纸(1家)、机车(1家)。由于准备得当,所有机器设备和人员均在10月底之前安全抵达指定地点。随即,各厂动员并组织工人群众,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厂重建工作中,由此拉开了“百日建厂”运动的序幕。
二、“百日建厂”运动的全面展开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东北总工会于26日向全东北工厂职工发出“全面开展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的号召,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此时,随厂北迁的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率先向兄弟工厂提出友谊挑战,通过劳动竞赛的方式加速北迁工厂的重建和开工,得到热烈响应。
经过短暂准备,各家工厂相继于11月中旬前后召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建厂竞赛”动员大会,提出用一百天的时间,完成建厂投产的目标,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对此,北迁至牡丹江的桦林橡胶厂工人编了一首顺口溜:“寒风只当电风扇,乘雪搬运更轻便,哪管零下四十度,定要百日把厂建。”[6](P.53)“百日建厂”这一称呼不胫而走,随后“百日建厂”运动全面展开。
然而建厂竞赛却面临极大考验,主要体现在北迁工厂安置地点的硬件设施无法达到开工要求。由于短期内北迁工厂数量较多,而黑龙江、松江(1954年并入黑龙江省)两省闲置厂房的规模有限,只能以日军投降后遗留下的军营作为工厂新址。这些军营虽然占地广,但是营房多数年久失修,不仅居住环境恶劣,而且构造也并不适宜工业生产。这不仅直接影响建厂投产的进度,而且恶劣的生活环境也导致工人思想出现较大波动。
对此,各厂党委组织工人积极克服困难,苦干大干,“百日建厂”运动迅速掀起高潮。首先,修缮厂房。在建厂时间紧迫,并且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厂党委决定因陋就简,对旧营房进行基本的修缮加固,并按照实际需要重新规划生产区域。其次,安装设备。由于气候寒冷,加之缺乏运输工具,工厂北迁带来的机器设备一度积压在火车站,针对这一状况,各厂纷纷组织骨干力量,同兄弟工厂展开搬运竞赛,通过人拉肩扛的方式,将机器设备全部运回工厂,边搬运,边维修,边安装,边调试,大大加快了建厂进度。与此同时,厂党委注意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宣传动员和立功奖励,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主人翁意识,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建厂工作中;另一方面,尽量改善生活条件,稳定职工情绪,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刷新建厂竞赛的新纪录。
据统计,哈尔滨电缆厂、哈尔滨电池厂、松江橡胶厂3家工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完成建厂任务,实现了1950年年内投产的目标,创造了新的建厂竞赛纪录。面对这种高涨的局面,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管理局于12月15日向北迁的4家机械厂提出“将竞赛运动推向前进”[7](P.598)的号召。在马恒昌小组的带领下,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仅用81天完成建厂任务,并开始进行生产,这个纪录对于机械厂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凝聚了广大职工辛勤的汗水。截至1951年6月,北迁的23家工厂基本完成了“百日建厂”竞赛任务,开始转入全面生产。
三、“百日建厂”运动的历史意义
“百日建厂”运动创造性的将建厂投产的重任同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相结合,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各厂党委的切实领导下,广大职工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由工业迁移到建厂投产的重大战略任务,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百日建厂”运动为巩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后方作出重大贡献。
通过“百日建厂”运动,北迁工厂得以克服各种困难,及时恢复生产,为抗美援朝前线生产大量急需的物资。同时,广大职工也在运动中经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出强大的爱国热忱,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洪流中。如桦林橡胶厂、齐齐哈尔车辆厂不仅为抗美援朝前线生产出急需的汽车轮胎和机车,而且工厂技术人员纷纷报名前往前线,保证运输线的通畅。
正如原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副厂长高连城所说,在这样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里,“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把‘抗美援朝,卫国保家的口号,化成了每个职工及其家属的自觉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7](P.557)
另一方面,“百日建厂”运动促进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工业基地。
在日本14年的殖民统治下,东北工业发展呈现“南重北轻”特点,东北北部地区虽然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现代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工厂规模小数量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针对此种情况,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哈尔滨视察时指出,“要把哈尔滨市这个消费城市改造成为生产城市”[8](P.10),即是说要从根本上改善东北北部地区的工业状况。
此时东北局将23家工厂分别安置在哈尔滨(12家)、齐齐哈尔(5家)、牡丹江(2家)、佳木斯(2家)、鹤岗(1家)、黑河(1家)等六座城市,这不仅改善了东北北部地区的工业格局,缓解了东北南部地区工业的生产压力,实现了中共中央的既定部署,而且极大地带动当地工业的发展。以哈尔滨市为例,在“百日建厂”运动的影响下,迁移来的12家工厂迅速成为本地的工业支柱,并且促使本地工业总产值在一年内猛增64.4%[9](P.58)。新建的工业基地初现雏形,为东北地区大规模工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M].北京: 中央文献 出版社, 1987.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 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九册)[M]. 1986.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三 册)[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经济综 志[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6]国营桦林橡胶厂《厂志》编纂委员会. 国营桦林橡 胶厂厂志(1937—1983)[M]. 1985.
[7]孙振英.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志[M].哈尔滨:黑龙江 人民出版社,1992.
[8]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黑龙江党史资料 (第六辑)[M]. 1986.
[9]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黑龙江党史大事 记(1949.10—1989.12)[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 199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