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8年炮击金门作战战局控制分析

2022-11-25朱孝锋

军事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祖金门台海

★ 朱孝锋 田 琼

1958年炮击金门作战,是人民解放军继1954年第一次炮击金门作战后再次进行的大规模对台军事行动。在前期决策酝酿和作战行动实施中,中共中央、毛泽东前瞻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战略格局和台海地区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军事政治仗这一特点,从战略目标、作战规模、打击目标、行动进程、手段运用等方面进行严密设计和精确实施,使得战局形势发展及作战效果始终在有效控制范围内,既达成了预定战略目标,又避免了战争扩大升级,为此后台海局势稳定特别是避免台湾被美分裂出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研究分析炮击金门作战中战局控制的经验做法,对于新时代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军事政治仗”的战略考量,严格设计作战规模和首战时机

战略意图是筹划和实施作战行动的基点,是战局控制的基本依据。战略意图最核心的是军事行动所要达成的政治目的。也就是说,仗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从服务于政治需要。依据战略意图确定作战规模和行动样式、方案计划等,是炮击金门作战顺利实施和达成预定目标的关键。

1958年炮击金门作战,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台海斗争局势审慎作出的战略决策。1955年后,台海局势总体有所缓和,但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派遣特务到祖国大陆搞骚扰破坏,另一方面经常派飞机轰炸我福建、厦门等沿海城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和威胁到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此,中共中央、毛泽东高度重视,决定时机有利时通过适当的军事行动对蒋介石集团进行打击惩罚。1958年,世界掀起反美高潮,中东国家伊拉克和黎巴嫩两国先后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府,不甘心失败的美国政府直接派兵入侵黎巴嫩,其第六舰队开进中东海湾,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与此同时,美国亦在我台湾地区动作不断,支持蒋介石集团向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窜扰和侵犯,还不断提供军事援助,引发台海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蒋介石集团趁机叫嚣“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持续增加金门、马祖守军,大幅增加以金门、马祖为基地的对祖国大陆的骚扰和破坏活动频率。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中共中央、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研究后,决定对金门实施打击作战行动,其主要战略意图有:一是显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二是摸清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有效程度;三是粉碎美国分裂中国,妄图划峡而治的阴谋;四是支援黎巴嫩人民的抗美斗争。

显而易见,此次炮击金门作战行动,军事政治仗的特点明显。打与不打及怎样打,使用兵力多少等,不仅要考虑军事条件,更要考虑政治因素,做到军事斗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基于此,在综合研判当时国际形势发展和台湾海峡紧张局面后,中共中央、毛泽东作出加强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决定,并从战略全局高度将炮击金门作战行动的战略目的限定为“直接对蒋,间接对美”,“不要去惊动英国人”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09页。,把作战行动严格控制在炮击范围之内,控制在金门海域,控制在大陆和台湾之间。

确定战略意图和作战构想后,选择适当的开战时机,也是中共中央与毛泽东重点思考的问题。中央军委原定于7月25日开始炮击金门,后获悉国民党此时正往金门、马祖增调一个师的情报,遂研究决定将军事行动时间推迟至7月27日。毛泽东指出:“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不打无把握之仗,必须坚持。”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407页。此后随着形势发展,特别是中东局势仍然紧张,国民党更加频繁派飞机进入福建、浙江等地实施空袭和挑衅。在人民解放军空军奋起反击并夺取了福建沿海地区控制权后,中共中央、毛泽东认为此时进行炮击时机最适宜,既可惩罚蒋军,又可起到警告美国、策应中东形势变化的作用。8月21日,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于23日对大、小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首战就毙伤国民党军包括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赵家骧等以下官兵600多人,由此拉开了第二次炮击金门作战的序幕。

二、着眼“敲山震虎”的作战效果,合理确定打击目标和打击手段

打击目标的选定和采取何种打击手段,直接体现战略意图,服务于作战目的,决定着作战进程、规模强度,最终影响作战效果和结局。中共中央、毛泽东在筹划指挥炮击金门作战行动中,始终围绕达成作战效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打击目标和手段,确保战局发展始终在掌控之中。

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其对台湾地区的占领统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台湾岛和台湾海峡中线靠近台湾一侧的澎湖列岛,另一部分是靠近祖国大陆一侧的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曾发起解放金门的战斗,但因准备不足、指挥不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失利。此后,蒋介石不断加强金门防务,试图以此作为“反攻大陆”的前沿和跳板。而中共中央、毛泽东此次之所以再次选择金门作为打击目标,其考虑是: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又没有美国驻军,打金、马以惩罚国民党军骚扰,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又对美起到牵制作用。③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56页。毛泽东认为,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④吴冷西:《回忆领袖与战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74页。因此,中共中央、毛泽东明确,人民解放军对金门(不打马祖)国民党守军只用炮兵火力打击和封锁,空军主要用于在大陆上空担任掩护,只有在国民党空军轰炸大陆时才允许轰炸金门。同时,在准备过程中,毛泽东还着重考虑到金门炮击中能否避免打到美国人。

9月,在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采取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方针,意图把美国逼回谈判桌期间,美国军舰不顾警告,以替蒋军运输为名侵入中国领海。7日,为了既要对美蒋予以坚决打击,也要争取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毛泽东作出了“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美舰向我开火,没有命令不许还击”的指示,将打击目标确定为金门港口、军事目标和国民党舰艇,迫使美舰一遇炮击就后退,从而更加增强了中共中央边打边谈的信心。

9月30日,美方公开宣称:蒋介石在金门、马祖等岛屿上驻扎部队“是愚蠢的”“不明智的”,也是“不谨慎的”,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5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3页。企图诱迫蒋介石撤出金、马,寻求从台海冲突中脱身,并借机制造“两个中国”。针对此种情况,中共中央、毛泽东又调整方针策略,改变收复金、马的原定部署,决定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中。10月20日,在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达台湾前一天,毛泽东下令恢复炮击金门,但打击目标限定于金门列岛工事、阵地和滩头船只。炮击作战行动的恢复,目的就是为蒋介石“送上”拒绝从金、马撤兵的理由,避免台湾落到美国人手中,由此保留一个祖国大陆与台湾对话的渠道。此后,根据毛泽东命令,福建前线炮击金门调整打法,形成逢单日打、双日不打的规律,而且炮击只打沙滩,不打民房与工事。

三、把握“因势利导”的情势变化,适时调整作战节奏和作战进程

在战争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作战节奏和进程,目的就是通过对打停、快慢、攻防转换的控制来牢牢把握作战行动的战略主动。现代战争条件下,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争指挥者要紧紧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积极灵活地调整作战节奏和进程,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确保战局朝着预定目标方向发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战略决策,炮击金门作战伊始,主要是以国民党军为主要打击对象,实施连续打击,实现对金门的全面封锁。随着形势发展,在美国宣称要准备调集重兵帮助台湾协防金、马,而苏联公开作出美国对中国的侵犯就是对苏联的侵犯表态后,为了试探各方态度,中共中央、毛泽东于9月3日突然宣布停止炮击3天。这是炮击金门在连续作战10天后,第一次根据变化的形势调整作战行动节奏。待美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改变对我态度,准备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采取缓和的政策,制定了“边打边谈、边谈边打”的策略。9月13日,炮击金门作战转入零星炮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确定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中,作为对美帝国主义的“绞索”后,中共中央、毛泽东作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10月6日,由毛泽东起草的、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0~421页。10月13日发布的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宣布:“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地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如有护航,立即开炮。”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25、426页。10月20日,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到达台湾前一天,为了给蒋介石提供拒绝从金、马撤军的理由,实现既要分化美蒋、又要安抚蒋军的目的,人民解放军提前恢复炮击。此后又改成单日打、双日不打。

由此可见,金门炮击作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封锁,人民解放军对大小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从地面、海上和空中对金门岛实施封锁,给台湾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有效震慑美蒋侵扰我沿海地区的企图。第二阶段,持续打击,在美国军舰护航国民党军编队的情况下,定下“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策略,摸清美国人的底牌,后又采取打零炮的方式,使金门国民党守军昼夜惊慌、不得安宁、陷入困境。第三阶段,打打停停,在美国想“脱身”、制造“两个中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作出“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决策,从主动暂停炮击7天,到“双日不打单日打”,再到象征性的零星炮击,使国民党守军能够守而不撤,确保金门与台湾本岛保持紧密联系,挫败美国“划峡而治”的分裂图谋。这样,中共中央、毛泽东始终着眼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调节控制作战行动和进程,既做到了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惩罚,摸清了美国的底线,又粉碎了美国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也避免了中美之间可能的正面军事冲突。

四、注重“打拉结合”的综合制胜,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政策策略

从战争实践看,边打边谈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标准性特征。战场上的较量就是谈判桌上的直接筹码。对金门炮击作战,实际上是包括军事、政治、外交、宣传等各领域错综复杂的综合斗争。中共中央在与国民党、美国进行激烈军事斗争的同时,也积极运筹政治、外交、宣传等手段,使得战局发展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是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一大斗争策略。在人民解放军以强烈军事行动进行强大军事威慑的同时,中共中央、毛泽东始终未放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10月6日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真诚表达了“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20页。的和平意愿。中共中央、毛泽东采取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和行动,进一步激化了美蒋在金、马问题上的严重分歧。特别是在美国诱迫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企图分裂中国时,中共中央又及时做好蒋介石的工作,使得蒋与我达成共同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一致性。而在军事上对炮击采取打打停停、特别是在炮击前进行预防性告知的安排,就是让台湾军民和蒋介石集团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诚意:中央政府不是攻打金门,而是愿意与台湾当局协商,寻求令双方都能满意的一揽子和平统一的方案,以此促使国民党当局逐步采取缓和台海局势的政策,力争维护并早日实现两岸统一。

在对美上,炮击金门作战起初除了配合支援中东反美斗争外,另一个更重要目的是摸清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底数,尤其是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对其双方的约束力。因此,在炮击金门作战中,只要美国介入进来,如参加护航等,人民解放军都要予以坚决打击,使美国政府切实了解中共中央的战略底线。在军事上坚决打击毫不让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毛泽东通过多种形式与美国政府积极进行外交接触,多次提议中美坐下来好好谈判,共同谋求台海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与消除。随着形势发展,美国在国内外多方压力下最终表示愿意恢复谈判。9月15日,中国代表同美国驻波兰大使正式开始会谈。这样,一手军事、一手外交,两个战场遥相呼应。虽然与美谈判最终没有实质性成果,但至少把美国逼到谈判桌上来,对整个台湾问题的解决乃至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共中央也进一步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尤其是在美蒋之间矛盾日益激化且公开化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暂时停止炮击,开展政治攻势,毛泽东亲自起草、以彭德怀名义先后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再告台湾同胞书》等一系列文告,从民族大义和人道主义立场出发,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两岸共识,向台湾当局表示了“化敌为友”“一致对外”的诚意,作出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手中的战略决策,在客观上为确保台海军事稳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长远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马祖金门台海
本期导读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新冠疫情下2021-2022年台海政经形势
福建加大供水 助金门“解渴”
Golden Gate Bridge History
《星云禅话》选读:野鸭子
大无畏
论清代金门书法家吕世宜的文化影响
马祖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