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11-25陈海燕
陈海燕
(山东省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博兴 256500)
农业机械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当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但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迟缓,对机械设备管理认识不足,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农业机械管理效率,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人员应认识到现如今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并采用有效的对策进行机械管理。
1 农机管理发展趋势
现阶段,农机设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人工作业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能够充分节省劳动力以及劳动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外,中国生产的中小型农机装备,如手扶拖拉机、中小型柴油机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价格低,质量好,更适合国内目前的农业生产规模,农艺要求和投资能力以及运行维修水平,因此,要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机化区域,满足农民对中小农业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大型先进农机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于中国大中型农场数量多。农场发展不断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购买大型先进机械设备持续提升,所以促进大型先进机械设备应用效率,加大对大型先进农机的研发力度,满足农场对大型农机设备的需求。
2 农机设备管理的意义
2.1 促进农机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借助优化农机设备管理,对农机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从法律建设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优化,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农机自动化稳定发展,减轻农户生产压力。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降低农机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对各种农机设备进行科学维护,提高农机设备使用寿命,为农机设备管理提供保障。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是中国优势产业,也是国民经济支撑产业。加强农机设备管理能力,可以充分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1]。
2.3 提升农机设备使用率
强化农机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另外提升农户在农机设备方面认知能力,有效促进农机设备推广应用。提升农机使用用效率,将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以有效强化农业生产能力。
3 农机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3.1 农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区域相对分散
中国的农业机械应用范围较广。经济相对落后的城镇,农业机械生产依然艰难。农业机械总量多,农户操作农业机械不娴熟,使用不便捷,农村地区专业服务团队指导不足,农户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以上这些因素增大了农机设备管理的难度[2]。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主要受交通运输、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有的地区农业机械水平很高,有的地区农业机械水平较低。在农业机械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这方面因素的考虑,导致没有根据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使用农业机械是为了提高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率,但如果农业机械应用不合理,不均衡,就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很难对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农业机械设备的价格较高
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经济收入低,文化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也由于农业机械的价格高,没有能力购买,陷入恶性循环。
4 农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4.1 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意识
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可以得到良性发展,将农机设备价值以及作用有效体现出来。另外农机主管部门应该认真开展引导工作,科学制定管理计划与管理策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强化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开展农机管理工作时,应针对农机设备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等进行宣传,建立农机设备推广团队,构建健全、完善以及系统的推广机制,深入基层以及农村,不断拓展农机设备应用范围,进而优化推广模式,有效保证农机设备应用价值,充分提升农机推广效率。同时,在农机设备推广过程中,应该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予以关注,尤其对于农作物差异性,应科学选择现有生产技术以及可行的农机设备,认真帮扶并加以指导,引导农民了解机械设备维护知识,树立维护理念[3]。另外,开展推广工作时,应该确保相关部门可以有效合作,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在农机设备采购、检测、调度使用、维保等方面进行协同作业,科学配合,进而才可以有效推广以及应用农机设备,保证农机设备管理顺利开展,充分提升农机服务以及管理水平。
4.2 构建资金保证体系
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完善性,收入分配缺乏公平性,农民收入较低,仅仅依靠其自身资金并不能够支付采购费用,需要政府部门予以适当的资金补贴以及政策扶持。首先,政府补贴。购机补贴是推动农业生产农机化发展的有效、直接措施,不断扩大补贴规模以及范围,对补贴方式进行优化。其次,信贷扶持。要保证农机生产企业能够有充足资金,采购引领农业发展以及先进的设备,以解决农机设备生产企业银行贷款困难、资金短缺等方面问题。另外,为了防止一次性投入的资金过多,政府部门要提供保险担保、贴息额贷款以及低息贷款等政策,确保农机生产企业可以健康运转以及更换机具。
4.3 健全法律法规
为了充分提高农机设备管理的水平,相关部门应该充分优化现有法律法规,保证农机管理可以顺利进行。同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优化现有农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可以将以下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积极开展合作社管理。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当前农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不断提高合作社管理力度,促进山区农业进行机械化发展,二是积极提高上路拖拉机设备执法管理力度,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职责进行明确,有效防治违规违法问题。三是对农机设备保险制度进行充分优化。对于农机设备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隐患问题,应该及时检修,同时充分优化农机设备保险制度,为农机设备性能的发挥提供良好保障。
4.4 重视后期服务体系的完善
在选购农业工程机械设备之前,必须将所购机械设备列入检验和维护保养范围内,记录设备数据,制订设备管理方式和对策。重视创建和健全农机设备维护保养网站,通过信息技术逐步完善网络维护保养系统和体制,为农机维护保养提供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保障,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
5 结语
在全球新技术和农机技术不断结合过程中,农机设备管理体系需要科学制定政策。通过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积极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与管理理念,确保农业产业与农机管理能够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