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2022-11-25杜林霞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4期

杜林霞

(河北省威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威县 054700)

以往,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农药喷洒,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漏喷农药等,从而导致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而应用植保无人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玉米生产的需求,加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植保无人机可以为玉米生产中的植保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实现玉米高质、高产。

1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意义

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植保无人机,不仅能够增强农药作业效率,也可以提高农药喷洒的安全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业成本,发挥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针对植保无人机来说,具有飞行速度快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剂喷洒,可以有效提升作业效率[1]。同时,与人工作业相比,使用植保无人机,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与药剂的接触,进而增强安全性。利用植保无人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空中悬停等功能,进行药剂的有效喷洒,并且可以开展低空作业,发挥良好的防治效果。

2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建议

2.1 加大政府扶持

当前,植保无人机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应用植保无人机,有助于病虫害防治。为了更好的发展植保无人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补贴,致力于植保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户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户的购买积极性。

2.2 加强技术培训

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技术知识,并且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升应用效果。所以,进行技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植保无人机的技术原理,并将其实际构造进行全面展示,更重要的是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实践培训,促使其科学、合理地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保证喷洒的药量适中。同时,通过培训,可以更好的发现植保无人机的问题,并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在使用之前,需要有意识的进行检查,保证检查的全面性,为植保无人机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保障[2]。

2.3 深入技术研究

目前,植保无人机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在行业投资中成为一大热点。中国有多家企业都致力于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工作,通过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植保无人机快速发展。其中,需要重点针对植保无人机的药剂效果进行研究,并不断研发新的功能,实现玉米产业安全发展。同时,需要更多关注植保无人机的电池容量,通过有效研发,不断增加其电池容量,促进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

2.4 植保无人机的操作要点

开展植保无人机作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遵守相关操作要求,保证操作的规范性,才能够有效保证安全作业。具体来说,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前后,均需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检查。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顺序,确保不留遗漏。检查无误后,才可以启动植保无人机。完成作业以后,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清理,其中,不仅需要清理机身,也需要清理旋翼,还需要清理起落架,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喷洒系统,并对其进行有效清理。在清理的同时,需要启动检查程序,其中,需要重点检查植保无人机的机身,检查其是否存在明显裂缝。同时需要检查主要部件,关注螺丝的牢固性。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厂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和处理。

在进行飞行作业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进行控制,并且保证不漏喷,同时防止重喷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实际的飞行作业速度,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对于实际的飞行作业距离,需要进行事先确定,具体结合田块大小,有效完成飞行作业,避免出现临时往返的情况。为了保证飞行作业的安全,在实际操作植保无人机的过程中,需要远离人群以及高压线[3]。检查植保无人机的电池,保证电量充足,并且注意测试对讲机,保证信号良好。当天气较为恶劣时,如雨天等,不可以进行植保无人机作业。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植保无人机,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在现阶段还有一定不足。为了有效提高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植保无人机价格高昂等问题,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培训以及不断深入技术研究等途径,保证玉米生产质量,同时实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