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花卉产业中的实践探索
2022-11-25蔡亚东陈兴林杨红郭凤鸣
蔡亚东,陈兴林,杨红,郭凤鸣
(1.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农业信息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2.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
1 红塔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红塔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因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气候等资源禀赋,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优质花卉产区之一,花卉产业规模、综合效益、发展水平均走在云南省前列。“十三五”期间红塔区被确定为云南省花卉种业发展核心区、云南省首批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云南省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全区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16179亩,花卉产值9.84亿元,占全区种植业总产值的42.27%,形成了以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非洲菊、绣球为主的鲜切花,以玫瑰小盆花、大花蕙兰、蝴蝶兰、多肉为主的盆栽观赏类花卉,以香樟、石楠、金叶女贞、清香木为主的园林绿化观赏苗木,以百合种球为主的种用花卉,以食用玫瑰、三七花、石斛为主的食用和药用花卉种植格局。
2 信息化技术在花卉产业中的实践应用
2.1 开展智能种植示范
依托“一县一业”示范县项目,对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玉溪锦颖花卉有限公司、云南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花卉企业的基地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配置智能全景环境监控基站、智能气象监测基站、数据通讯与控制套件、物联网设备集成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智能硬件设备,构建采集、监测大田图像、光照、气压、温度、湿度等关键种植因素数据的感知采集网络,配置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农事管理系统等智能农场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花卉生产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花卉企业利用PC端管理后台、手机APP对花卉基地进行远程管理。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实时监控大棚中的环境,为花卉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并且全程记录花卉的生长环境数据;通过监控视频实时查看花卉长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降低种植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建立种植过程全程数字化的农事任务、农事档案,为后续的数据积累以及追溯提供数据支撑。
2.2 建立溯源管理试点
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红塔区农业信息中心与农业数字化企业合作,研发出符合花卉企业库存管理和质量追溯需求,同时具备未来可扩展能力的专用管理系统——小盆花质量追溯及销售系统V1.0,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二维码与配套手持设备、平板设备)+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总体为二维码标签生成系统(平板APP)+销售移动管理系统(手持APP)+生产实时大屏中心(电脑web)+手机微信数据查询系统(微信公众号接入)+消费者扫描标签二维码(移动web)组成,通过统一的编码规则、统一的识别规则、统一品种管理规范、统一产品识别体系完成各部分独立管理内容的交互和通信解析,主要实现基地管理、温室管理、品种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查询,商品二维码追溯等功能,在满足生产作业移动管理的同时,帮助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显著提高小盆花在库精细管理水平。
2.3 加快电商上行发展
鼓励和扶持云南猫哆喱集团、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玖月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红塔区云晟花卉专业合作社、云南玉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玉溪分公司等10余家花卉生产企业或花卉加工企业,积极构建电商运营体系,利用京喜、淘宝、微信商城、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21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收入3100余万元。针对疫情影响红塔区鲜花滞销,通过“应急物资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滞销花企的供应信息,高效匹配需求企业和采购方[1],打通鲜花“产地直销”渠道;开展“鲜花助农”直播活动4场,观看人数近100万人次,赞评转互动突破50万,销售鲜花100余万支。与京东合作,依托京东及第三方零售大数据和AI驱动的市场洞察与用户洞察能力,深入分析用户和市场数据,预测用户需求、行业未来趋势,帮助花卉企业或品牌策划类企业洞察市场,为红塔区下一步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花卉品牌夯实基础。
设在区间[xi-1,xi],(i=1,2,…,m2)内,剩余未旋转角度Δθ采用最佳一致逼近算法得到的一阶拟合多项式为:
2.4 打造大数据平台
集合地信、气象、遥感等大数据技术手段,打造“红塔区花卉大数据”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耕地资源、花卉大棚资源、农业气象预警、农业物联网、花卉生产主体等方面的可视化监测[2],辅助优化花卉行业的发展。其中:以一张图方式进行耕地资源精准监测,包括辖区内的土地利用资源、耕地面积数据;以一张图方式进行花卉生产主体监测,对辖区内的40余家花卉生产主体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主要结合行政区划、卫星影像展示企业的位置和相关信息;以一张图方式进行花卉大棚资源监测,分别展示各乡、街道的花卉种植大棚面积;以一张图方式进行智能花卉基地物联网监测,接入物联网设备返回的实时气象数据、气象趋势数据、监控图像等数据,对重要生产主体物联网基地的生产状况及农事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一张图方式进行农业气象预警,含实时气象、预警预报、风险地图三部分,便于及时对花卉企业进行农事指导。
3 信息化技术对红塔区花卉产业发展的意义
3.1 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智能种植示范和溯源管理试点,一方面帮助示范试点花卉企业节省人工成本10%以上,增产10%以上,全面提升花卉产品的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减损增效、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带动全区花卉企业逐步了解数字化生产和管理的优势,并加以应用,共同打造红塔区高质量花卉地方品牌,提高花卉产品附加值。
3.2 社会效益明显
逐步整合红塔区花卉等主导产业数据,实现农业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的高度共享与交换,促进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与深度挖掘,数据赋能企业,驱动花卉生产、流通和销售决策,更好地提升行业宏观决策与应急处置水平,为红塔区发展花卉产业提供决策数据支持,也为云南省、玉溪市数字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标杆案例。
3.3 生态效益突出
利用物联网平台系统,对花卉生产全程进行监控,按照花卉长势长相科学浇水、科学施肥,做到精准供养、合理浇灌,可节约三分之一的水及肥料。通过智能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投入,减轻农药等化学品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生产区域内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农业的背景下,红塔区的花卉产业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整合全区涉及花卉农业领域的数据资源,将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推进花卉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监管可视化发展水平,着力培育智慧花卉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