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机电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2022-11-25金子祺刘绮莉钟博文
金子祺,刘绮莉,钟博文※
(1.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苏州 215021;2.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 215021)
随着新工业革命及“新工科”概念的提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逐渐成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关键。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开启针对高校改革的“双一流”建设行动[1]。随后于2017年1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为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自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等重大行动计划,先后开展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行动,并发布开展新工科改革相关文件,推动探索中国工程教育模式和中国经验,助力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2]。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致力于发展科技生产力、培养人才及增强国家创新动力[3]。面对发展新时代、新阶段和新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宽和职业精神高的新工科人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水平影响高校学科专业发展,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持续不断地变革与创新[4]。
面向新工科发展目标,重点是培养适应时代技术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5]。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重塑学科教育体系,这既是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提高新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新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尤为必要。
1 “双一流”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原则与目标
1.1 “双一流”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原则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协同创新过程,它以一流的人才汇聚为核心、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一流的治理为支撑、以一流的社会服务为动力、以一流的教育投入为保障,通过多要素有机联动,以特色优势、独特竞争力办好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6]。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建设需要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的明确目标下,新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逐步实现教学培养、全球化视野及多主体联动育人相结合的立体化提升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培养系统设计原则。通过聚焦于纵向项目需求和企业横向项目难题,深化科研基础雄厚的学科领域,重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并注重弘扬新工科人才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二是全球化视野引导原则。经济社会发展催生雇主需求变化,工程教育从单纯追求学术表现回归到与实践需求的相关性,新工科人才要致力于参与解决不断涌现的人类社会复杂问题[2]。高校应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三是多主体联动育人原则。构建高校为主体、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的多主体联合互动的产学研协同融合培养模式。高校要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实践牵引提升新工科人才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融合新载体平台中,协调政策支持、资源共享等。
1.2 “双一流”背景下新工科建设目标
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新工科建设目标有:一是高阶性(视野及能力两方面),即注重行业视野宽度与能力素质高度的有机统一,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高级思辨思维能力。二是独特性,即指专业设置要紧密围绕区域性、时代性,课程内容体现前沿性和职业性,学习结果应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特征。三是创新度,即教学育人不仅要注重与研究生认知能力相适应,同时学习任务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在该目标导向下,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既包括以产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为表征的创新能力,也包括以捕捉机会并创造性地实践应用知识技术的创业能力。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是知识思维关联整合能力的提升[7]。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升华,创新是创业的理论体现。工科学科具有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等特征,工科研究生分析思维缜密但对周围社会环境感知能力不足[8]。因此,从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来看,必须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系统课程和创新创业辅助体系,建立跨学科创新创业技能培育立体塑造空间,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社会学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社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两性一度”高层次专业人才。
2 机电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
目前机电类研究生教育难以满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研究生整体实践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从纵向上看,科研深度不足、理论基础不扎实,难以获取原创性的高水平重大成果。二是从横向上看,一方面,产业与高校互动不显著,研究生工程实践训练缺乏明确的产业或行业应用背景;另一方面,社会行业企业与高校深度融合不足,学生缺乏提高工程技术能力的锻炼机会,影响就业质量与服务地方产业。其根源在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并且缺乏推动校企实践的相关政策与有效措施,导致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不足;同时,在研究生理论课程体系上缺乏知识系统性、实践关联性与理论深度建设,缺乏环境熏陶、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一体化的联动育人机制,影响学生持续深造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业及教育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输送一大批人才,有力支撑行业产业发展。
3 S大学机电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与提升路径
S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响应国家新发展阶段战略需要,其在2006年获得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亟需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重构与思考。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与地区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分离,高校培养环节相对于社会需求较滞后、实践能力不强且安排灵活性、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学院以“基础决定水平,特色决定地位,应用决定前途”的技术哲学理论为指导,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基本定位,以产学研融合战略为指导、以“校地共建研究院”为载体,发挥学校学科科研、人才优势,整合政府、产业园区、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本,开展创新共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既满足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又重构研究生课程新体系和培养新模式,以共建研究院为基础拓展理论深度,实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改革目标。
3.1 重构系统丰富的教育教学体系
围绕区域产业需求,全方位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学院通过对地方产业需求背景下的核心工程技术分析,指导研究生在军民融合载体、校地共建产学研平台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理念,着力增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关联性与理论深度,提高学生持续深造与独立科研能力。通过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重构,强化学生数理基础,提高学生在学科领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实践课程以地方产业需求牵引师生团队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培养学生适应于地方产业的专业能力。依托高等院校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社会实践实训平台,协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育人全过程注重培养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3.2 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
一方面,立足自身特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院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和先进改革示范,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创新创业大赛,经常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培训。此外,鼓励更多优秀学生进行出国交流,包括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国际间实验室交流、邀请国际著名专家与学者作报告等,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立足于区域经济、资源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设置,开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工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与训练环节,培养工程实践及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3.3 构建多主体联动育人平台
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完善多主体联动育人平台建设。通过校地共建研究院,地区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立开放共享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切实让工科研究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充分给予企业育人的空间与便利,完善合作机制,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协同育人。根据地方产业需求与校地创新融合战略,以项目式培养为指导,通过产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协同配合,确定包含理论教学、实践内容与课题内容的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形成多主体联合育人的产教协同融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强化顶层设计,使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与评价监督体系,推动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实践基地等发挥实际育人作用。满足政府、高校和社会实际需求,遵循“知行相互促进”的教育规律,以高校、社会各利益相关者为培养共同主体,让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4 结语
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是世界一流水平加中国特色办学。“双一流”背景下机电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三条路径:帮教师转型、帮学生转型、推动创新创业理论的使用和传播。它将通过建立平台和教育生态,去影响国内外更大范围的知识生产。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多维度改革,贯穿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过程[9]。面向未来,高校不仅承担知识结构化传递重任,还肩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职责,需要注重“地方产业牵引、学科基础驱动、产教协同融合”,从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以及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关联整合能力为核心,创新打造环境熏陶、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一体化的联动育人机制。